神秘的星際訪客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近距飛越恆星潮汐撕裂過程。張韻/國家天文臺

迄今銀河系中自轉最快恆星,紅五星是該星,黃色圓是太陽。國家天文臺供圖

數值模擬得到的奧陌陌。張韻/國家天文臺

如果你是因為外星人或外星文明,而對天文產生了興趣,那麼,這個叫「奧陌陌」的小傢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你對天文探索的諸多想像。

奧陌陌是一個闖入太陽系的天體,也是人類在太陽系探測到的第一個系外造訪的星際天體。不過,它究竟是什麼,是一艘外星飛船,一顆來自外星系的彗星,還是一顆小行星?這個問題曾經難倒全球無數天文學家。

最近,天文學家交出了最新答卷:這位星際訪客,很可能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給出這一結論的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後張韻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教授林潮,他們把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上,其中提到他們通過數值模擬,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復現了奧陌陌的所有特徵。

有關奧陌陌的身世之謎,就此完全揭開了嗎?

「看不見」的客人

在破解這個天文問題的過程中,天文學家像偵探破案一樣,一邊給出猜測,一邊進行驗證。而破案的第一步,則是鎖定嫌疑人。

2017年10月,這個長約100米、長短軸比例為6∶1到10∶1的小天體,以每秒25.5公裡的速度第一次闖入太陽系,隨後一度達到44公裡/秒。

這個速度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星際訪客的運動軌跡沿雙曲線運行,而這,明顯不同於普通太陽系的小行星或彗星。天文學家初步判斷,這個傢伙來自太陽系之外。

從絕對大小來看,這個「不速之客」並不大,但相對而言,它已經遠遠大於太陽系內那些小天體的長短軸比例,具有極其特殊的狹長外形。也因此,有人用雪茄狀來形容它的樣子。

那一年,國際天文學界給它取了名字,叫「奧陌陌」,意思是「遠方的信使」。作為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的到來,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

它到底是誰?

彗星?這是其中一種猜測。張韻說,在奧陌陌之前,現有的行星系統理論認為,彗星更容易被其原有行星系統「甩出」。從人類過往的觀測經驗來看,由於彗星比同尺寸的小行星更為明亮,可觀測到的星際天體,大多也是彗星。

要把猜測轉化成結論,天文學家需要做的是:驗證。

全球不少天文學家都行動了起來,他們希望利用觀測的手段,來驗證奧陌陌屬於彗星這一猜想。

然而,即便調用了幾乎所有的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仍未發現這位星際訪客身上有任何彗星的影子——從中並不能找到向外噴射氣體和塵埃的跡象。

於是天文學家有了一個新的推測:奧陌陌,有沒有可能是一顆小行星。

但令他們無奈的是,奧陌陌是一個「看不見的客人」——人類僅憑現有的技術,難以捕捉其運動速度和亮度,只能得到一個粗略的光譜,其中並沒有物體反射率的詳細信息。

2018年,天文學家派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太空紅外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試圖再次捕捉奧陌陌的身影。然而,這個以太陽軌道運行、與奧陌陌飛行路徑最近、被寄予厚望的人類探測器,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它已飛得太遠了,人類任何望遠鏡都無法探測。」斯皮策望遠鏡團隊科學家這樣解釋。

就這樣,奧陌陌漸行漸遠,在人們還未看清它之前,這位神秘的星際訪客,似乎就這樣「消失」了。

諸多未解之謎

天文學家自然不願意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奧陌陌之前,人類還從未有如此近距離的機會了解太陽系以外的東西。

在奧陌陌消失兩年後,關於它的諸多謎團仍未解開。比如,它的運行軌跡——這位訪客似乎來去自如,不受太陽系束縛,目前正沿著雙曲線軌跡運行,幾年後,或許就會穿過太陽系,一去不復返。

在對奧陌陌軌道數據進行統計研究之後,天文學家發現,只有引入一個相當大的非引力項,才能使其軌跡得到合理解釋。換言之,這位星際訪客之所以可以加速離開太陽系,是受一種非引力的動力影響。

這再次讓天文學家想到了彗星——彗星向外釋放氣體的行為,能夠提供這樣的一個非引力加速度。然而,這樣的解釋,又和人們對奧陌陌「不是一顆彗星」的猜測相悖。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藉助太陽光壓,奧陌陌有了非引力加速度,不過這也只是對具有超大面積-質量比的物體才有效——這便需要奧陌陌具有超乎尋常的疏鬆結構。

「偵破」進程一時間陷入僵局。有關奧陌陌的起源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也令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甚至還有科學家猜測,奧陌陌或許與外星生物存在某種關聯。

「它,有沒有可能是被原來所在的恆星『甩』出去的?」張韻作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根據奧陌陌的光譜性質,天文學家發現,這個訪客在它原來所在的行星系統中,曾經受到恆星的強烈熱輻射,而這個特徵可以通過近距離飛越恆星產生。張韻說,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可能會讓奧陌陌的母體,被恆星的潮汐作用撕裂,並將奧陌陌甩出原系統。

「正是這個看似最平凡的性質,啟發了我們著手研究潮汐撕裂星際天體形成理論。」張韻說。

就這樣,最新一次的「偵破」開始了。

神秘面紗被揭開

率先登場的是超級計算機,其強大的算力幫助天文學家做了數值模擬,結果發現,恆星的潮汐力,的確會將天體撕碎成許多的細長型碎片,同時,潮汐的作用,還會讓一部分碎片的速度增大,以至於超過恆星的逃逸速度。換句話說,這些被撕碎的碎片,就會逃離恆星,從而成為一個星際天體。

相應地,超級計算機也「畫出」了這些碎片的樣子:其長短軸的比例,大多數高於5∶1,有些甚至高於10∶1。這就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奧陌陌極其特殊的狹長外形。

更為重要的是,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在潮汐撕碎的過程中,這些碎片的表面,將受到恆星熾熱灼烤,最終熔化,而當遠離恆星時,這些熔化的表面,將會重新凝結。這一過程,最終讓碎片的整體結構具有很強的黏結力,從而維持其所形成的細長結構的穩定性。

潮汐撕裂星際天體形成理論,就像是一顆救命稻草,天文學家抓住這個破解密碼的鑰匙之後,進展異常順利。曾經困擾人類的諸多問題,似乎都一一浮出了水面——

根據數值模擬,恆星的熱輻射會加熱這些碎片內部,其結果是,這些碎片體內可揮發性的氣體將消耗殆盡。

「正因為這樣,這些碎片失去了明顯的彗星活動表現,而它們的光譜性質,則具有小行星的特徵。」張韻說。

至於這些星際訪客的非引力加速度,也有了一個解釋。

根據熱力學分析,一些升華溫度較高的可揮發性物質——比如水冰,能夠在地下數十釐米的地方保存完好。這些水冰,對於奧陌陌的旅行,可是起了大作用。

張韻說,在奧陌陌的太陽系短途旅行中,這些剩餘的水冰,就會被太陽的熱輻射激活噴發,從而提供了人類所觀測到的非引力加速度。

至此,奧陌陌的神秘面紗基本被揭開了,如果用一句話來說,這位星際訪客很可能就是太陽系之外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一個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

耶魯大學天文系教授格雷戈裡·拉夫林用「非常巧妙」的字眼來形容這一研究,他認為,該研究運用行星系統演化過程的普遍現象,解釋了奧陌陌的所有特徵,顯示了星際間物質擴散的高效性,為人類理解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關鍵線索。

還有更多的奧陌陌嗎?

一個奧陌陌走了,還會不會有更多的奧陌陌前來?甚至,太陽系在自己內部會不會「甩出」奧陌陌?這些是奧陌陌留給天文學家的新問題。

張韻的觀點是,由於潮汐力的強度隨著恆星密度的增大而增強,這種潮汐撕裂現象能夠發生在密度較大的矮恆星附近。不過對太陽而言,其密度相對較低,不足以產生這樣的現象,相應地,人類在太陽系內也並未發現產生過類似奧陌陌的小天體。

不過,在張韻看來,類似奧陌陌的星際天體穿越太陽系,並非一個偶然事件。

「從概率上估計,每個太陽系周圍的恆星系統,平均至少產生百萬億數量級的類似星際天體,才能夠解釋奧陌陌闖入太陽系事件的發生概率。」張韻說。

事實上,通過分析可能的母體來源及數量分布,天文學家發現,從數千米直徑的彗星,到地球大小的行星,都有可能是類似奧陌陌星際天體在被潮汐作用撕碎甩出前的母體,而這些母體所產生的星際天體數量,恰好可以解釋奧陌陌的出現概率。

「在奧陌陌之後,人們不得不徹底改變自身對於星際天體的認知。」奧陌陌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共同負責人馬修·奈特認為,這項最新的研究出色地解釋了關於奧陌陌的謎團。

他的一個期待是,未來幾年天文學家可以發現新的星際天體,看看它們是否具有類似奧陌陌的性質。「這將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將表明如今這個機制描述的過程是普遍的。」馬修·奈特說。

張韻也認為,隨著中國和國際上各個巡天望遠鏡的建設和投入使用,未來將會在太陽系內發現更多的星際天體,天文學家也將會更深入了解這些天體的性質,對星際天體的數量有著更精確的評估。

那時,人類會不會有更多新的發現,尤其是在生命起源、外星生物方面有所突破?

正如雷戈裡·拉夫林所說:由於這些星際天體在被甩出去之前,反覆經過原行星系統的宜居帶,這意味著,那些組成生命的有機物質,很可能會通過這些天體,在星際之間進行傳播。而這些,將為人類探索生命起源的奧秘提供新的思路。

相關焦點

  • 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由地球科學界聞所未聞的材料製成的
    1、有關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的新起源故事雪茄形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在2017年10月首次被科學家發現,由於其特別的形狀以及乾燥的表面,導致其與地球科學家見過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研究指出,氫冰需要極低的溫度才能製成,它存在於分子雲的核心中,而分子雲是構成恆星的基礎,科學家認為,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在穿越深空中的一種分子雲後,其中可能夾雜著氫冰,這可以解釋其速度。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由地球科學界聞所未聞的材料製成的。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2017年,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以每小時19.6萬英裡的驚人速度飛過太陽系時,人們首先將它歸類為小行星。而當它後來加速時,人們又認為它更具有類似於彗星的特徵。然而,這個半徑為0.2千米的天體也不屬於後者——它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2017年,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以每小時19.6萬英裡的驚人速度飛過太陽系時,人們首先將它歸類為小行星。而當它後來加速時,人們又認為它更具有類似於彗星的特徵。然而,這個半徑為0.2千米的天體也不屬於後者——它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 最新研究顯示: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仍可能是外星技術
    【ALENG 自媒體】8月20日午間自媒體專稿,第一個闖入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究竟是一個自然物體,還是來源於未知的外星技術?最近兩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處在激烈爭論的狀態。2017年10月19日,位於夏威夷的全景調查望遠鏡和快速響應系統(Pan-STARRS 1)望遠鏡發現了一個細長雪茄狀的神秘物體
  • 最新研究表明,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不是一個小行星
    在緊急磋商後,天文學家首先排除了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可能性,但是對於這個神秘的天體究竟是何物,天文學家卻一直沒有定論。由於一時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星際訪客究竟來自哪裡,天文學家就給這個天體起來一個名字:Oumuamua,夏威夷當地語言中表示「來自遙遠地方的訪客」。
  • 還記得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嗎?真相來了
    還記得2017年年底出現的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嗎?這個雪茄般細長外形的古怪天體令不少科學家感到困惑。以為是外星人派出的飛行器呢?
  • 神秘的星際訪客,你們究竟來自哪裡?
    這個名為奧陌陌(Oumuamua)的天體是已知的首位造訪太陽系的訪客,本質上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圖解:被圈住的是彗星奧陌陌,當望遠鏡跟蹤移動的彗星時,它被微弱的恆星軌跡所包圍。 圖源:ESO/K.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
    2020-09-11 05:59:25 來源:科技日報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可能由一顆彗星脫落塵埃組成科技日報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劉霞)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強大的引力,為何「星際訪客」奧陌陌卻可以?
    自從50年代航天科技進步之後,人類就一直想尋找到外星文明,可是人類苦苦搜尋了70多年,始終找不到外星文明,其中除了收到一個神秘的WOW信號外,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這讓人類感到很失望,甚至一度認為浩瀚的宇宙只有人類一種文明。
  • 「星際訪客」奧陌陌的真實身份...
    'Oumuamua(奧陌陌,音似閩南語「黑麻麻」),1I/2017 U1,是已知第一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於2017年10
  • 細說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
    在這顆星際彗星最接近太陽的時候,科學家啟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並再次觀測了該彗星的形態。這就是星際彗星鮑裡索夫彗星的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彗星經過近日點時拍攝。關於第二個來自於其他星系的星際訪客,我們了解多少呢?哈勃太空望遠鏡這一詳細的圖像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需要考慮的問題!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奧陌陌」是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雲。
  • 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由彗星脫落而成
    「奧陌陌」是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雲。
  • 曾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時隔3年,它的身份之謎依舊無解!
    曾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時隔3年,它的身份之謎依舊無解!宇宙中經常發生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中有很多就在我們的周圍。大家還記得2017年突然造訪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嗎?它就是奧陌陌,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 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這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命名/ 神秘的遠方信使這顆有著深紅色外觀的天體,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給予了一個永久的科學名字1I/2017 U1。也因此,這位星際訪客給科學家們留下了諸多謎團。奧陌陌長約100米,長短軸比例為6:1–10:1,遠遠大於已知太陽系內小天體的長短軸比例,具有極其特殊的狹長外形。它在運動過程中伴隨著快速旋轉,並且自轉軸不固定。
  • 太陽系的第二位星際訪客來自哪裡呢?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太陽系的第二位星際訪客來自哪裡呢這顆彗星是繼神秘的「奧陌陌」之後,第二顆被觀測到的穿越太陽系的星際訪客。當它靠近太陽的時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這支天文學家團隊由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Martin Cordiner和Stefanie Milam領導。他們利用ESO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天線陣列(ALMA)觀測了2I/Borisov。
  • 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不一般!奇特外形前所未見
    想必各位看官對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還印象深刻。上個月,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奇特天體,編號1I/2017 U1(A/2017 U1),外號Oumuamua。根據其詭異的運動情況判斷,它並非太陽系土著,而是首位被觀測到的來自附近恆星系的星際訪客。
  • 首個星際訪客「奧陌陌」其實是彗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7年10月底宣布,「奧陌陌」是人類檢測到的「拜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也是迄今所發現的第一個此類天體。該星由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臺首次發現,隨後歐空局(ESA)也進行了證實。它體形細長,直徑約400米,表面呈深紅色,移動速度很快,運行軌跡不同於普通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沿雙曲線軌跡運行,不受太陽系束縛,也就是說它來自太陽系之外。
  • 對第二位星際訪客SAY HI
    第二位「星際訪客」 2I/Borisov 鮑裡索夫彗星正在向太陽系腹地疾駛,12月8日,它將越過近日點,12月28日,越過近地點。
  • 神秘訪客Oumuamua是一顆彗星?科學家稱:可能是外星飛船
    科學家稱,三年前飛過地球的神秘星際訪客可能是一艘外星飛船。根據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這是因為對雪茄形狀物體Oumuamua起源的普遍解釋存在致命的缺陷。2017年10月,「Oumuamua」被確認為來自另一個星系的第一個已知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