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水能豐富,三分天下有其一
西藏位於偉大祖國的西南邊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積120多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西藏境內水資源總量為4482億立方米,為全國各省區首位。
水能理論蘊藏量約2.055億千瓦,佔全國總蘊藏量的29.7%,為全國各省區第一。
西藏流往域外國家的河流排名
1、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它發源於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 。
它流經印度後改名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孟加拉國,改稱賈木納河,賈木納河與恆河相匯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雅魯藏布江流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水能資源,其幹流和它的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蘊藏量近一億千瓦,僅次於長江流域,居全國第二位。
按支流流域面積的大小排列,依次為拉薩河、帕隆藏布、多雄藏布、尼洋曲和年楚河。
2、怒江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流之一,又稱潞江,上遊藏語叫「那曲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
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
從河源至入海口全長3240公裡,中國部分2013千米,雲南段長650千米,徑流總量約700億立方米。
怒江目前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建造水電站的河流。
3、瀾滄江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東北部,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於越南西貢注入南海,是東南亞最大的國際河流。
瀾滄江縱貫橫斷山脈,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河流。
幹流全長4880 千米。年徑流量107億立方米。
4、阿里地區4條河流
阿里地區,源於岡底斯和喜馬拉雅山的四條大河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分別向西北、西南和東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爾、成為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遊,最終匯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
阿里因此被稱為「幹山之巔、萬川之源」。
由於阿里地區屬於乾旱少雨地區,年徑流量都不大,最大的河流是獅泉河,最後流入印度河。
獅泉河革吉到扎西崗為中遊段,長約173公裡,落差299米,中遊段為寬谷。
扎西崗以下為下遊段,長約87公裡,落差319米,下遊段有長約10公裡的激流灘。
獅泉河有一定的水電開發價值。
無敵能量寶藏---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西藏境內河長2057千米,總落差5435米,平均坡降位居中國境內各大河流之首。
雅魯藏布江分上遊、中遊、下遊三段。
1、上遊河段:
正源傑馬央宗曲至裡孜段,段內河長約268千米。
海拔高度4530~5590米,水面落差約1060米。
上遊段河谷形態為高原寬穀類型,谷寬1000~2000米,多汊流和江心洲,多沼澤和湖泊。
所以這一段,儘管落差也大,但是谷寬不太適合建電站。
2、中遊河段:
裡孜至米林縣派鎮段,段內河長約1 340千米,水面落差1 200米,河床海拔高度4 600~2 800米。
河段內峽谷寬窄相間,呈串珠狀,均為寬谷河段,主要有崗來、仁慶頂、託夏、永達、桑日一加查、朗縣和日敏峽谷等。
中遊河段為西藏主要農耕區。
但是這段也特別適合做梯級水電站,第一座幹流水電站---藏木水電站,就坐落在加查河段。
藏木裝機容量510兆瓦的藏木水電站。這座水電站已於2010年動工,2014年建成。
3、下遊河段:
米林縣派鎮至出境處,段內河長約496.3千米,佔雅魯藏布江總河長的24%。
水面落差2725米,佔全河總落差的50.1%。
雅魯藏布江下遊米林縣至派鎮裡冬橋之間河段,圍繞南迦巴瓦峰構成「u」字形大拐彎,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彎段,河灣全長213千米,總落差2190米。
從南迦巴瓦峰頂到墨脫的雅魯藏布江水面兩地高差約7 100餘米,水面垂直距離40千米,構成了從永久冰雪帶到亞熱帶、熱帶的獨特景觀。
江水流速平均8米/秒,局部流速16米/秒,大拐彎處的水能資源約7000萬千瓦,約佔整個雅魯藏布江天然水能蘊藏量的2/3,約佔全國水能蘊藏量的1/10。
雅魯藏布江幹流流出國境處的年平均流量約4425立方米/秒,僅次於長江和珠江,居中國第三位。幹流與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蘊藏量近1億千瓦,僅次於長江流域,居中國第二位。
下遊段完全處於未開發狀態。
墨脫大拐彎超級電站=3個三峽
雅魯藏布江下遊的大拐彎峽谷,從派鎮到墨脫縣希讓河長220多公裡的河段內,河床下降了2200米,平均1公裡內跌落10米多。
這裡蘊藏了7000多萬千瓦的水電能量,在這裡建成超級電站,規模可抵3個三峽,經濟、國防效益不可估量。
「雅江」戰略,富藏強國,意義極大
開發雅魯藏布江,戰略意義極大,全部開發完畢,將產生5個三峽水電站的效益,每年1000多億人民幣的效益,相當於西藏2017-2018年全年GDP,5倍於地方財政收入,將大大減輕中央財政補貼的負擔。現在中央每年補貼西藏達2000多億。
雅江開發,由於印國的阻撓,發展一直滯後,印國擔心中國引水至黃河流域和新疆,但實際上,老印根本用不到雅江的水,一滴都用不到,因為印度東北部降水極為豐富,不洪澇已經不錯了,老印阻撓,賊心不死,是覬覦我藏南區域,並想進一步入侵我藏土。
開發雅江有這麼幾大意義:
1、西電東輸:
若全部開發完畢,一年萬億度電東輸,全部是乾淨能源,相當於節煤1-2億噸,創造的生態效益不可估量。同時給西藏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2、為調水做準備:
不要顧忌外國怎麼論調,堅持以我為主,開發的電站一定要為將來調水而準備,雅江的電站特別適合做儲能電站,特別是夏季水量極大,富餘的電量特別適合調水。
藏水流往國外的水量高達2-3000億立方米,而他們的下遊往往水量更加豐富,根本用不到藏水。
所以截留1000-1500億立方米水,利用海拔高度差,進行調水,將再造一個黃河。
把水引往新疆或西北,再造一個江南,何樂而不為?
3、進藏大運河設想:
通過梯級電站開發,整個雅江將成一個運輸大水道,從雲南進藏更加方便,比建設鐵道運量更大,更加不受惡劣氣候的威脅。
在沿江建設城市,形成藏南經濟帶,以旅遊、能源、礦藏開發為支柱產業,西藏將迎來發展大機遇。
後記:
大國博弈,在於未雨綢繆,龍象之爭已是死結,不要期望友好千年。
三哥已經成功站上高原,時刻想更進一步,若我有事,必然是彼興風作浪之時。
所以不要再顧忌對方咋想,大動作推進雅江戰略正當時。
一旦布局成功,西部安若磐石,再也不擔心地廣人稀,難以自守了。
您認為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