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本要幹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對全世界都是件好事

2021-01-09 騰訊網

雖然說,人類並沒有直接生活在外太空環境當中,但是地球本是太空當中的一部分,太空環境受到影響,潛移默化之下總會給人類造成一定的後果。所以,對於太空環境的保護,全球一樣是需要保持高度重視。而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已經先一步行動起來了。據環球網報導,2023年,日本要幹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一旦成功,那麼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件好事。

據英國廣播公司的相關報導顯示,近期,日本的住友林業公司以及京都大學聯合對外發布消息,稱在接下來的過程當中,雙方將會針對木質人造衛星的研究達成合作。他們目標當中要向研究成功的是世界上第一顆木質的人造衛星,時間確定在2023年對空發射。不得不說,這樣的消息,還是值得引起世界關注的,畢竟對比下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不過,用木頭來做衛星,這樣的一個想法也是充滿了挑戰性,讓人們倍感期待。而在達成了相關計劃之後,日本各方面也是迅速行動了起來,住友林業公司表示,接下來的過程當中,他們將會針對不同極端環境下的木材變化做出密切關注以及研究,目的就是為了找出最為合適的木質材料,以及木材足以能夠適應的環境條件。

除此以外,住友林業公司還再三強調,他們目前已經著手於這方面的研究,對樹木的生長情況都格外的重視,另外,有關耐高溫的木質材料他們一樣非常的關注。日本的太空人兼京都大學的教授土井隆表示,他們目前最擔心的是木質衛星整體進入外太空的一個過程,因為以往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任何風險都是要被考慮到的。

土井隆表示,在有了明確的計劃之後,接下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迅速建成新一批開發衛星的工程模型,以及飛行模型。等到一切完全準備充分之後,這個任務便可以正式踏上執行的行程了。說起來,日本為什麼這麼堅持要研究木質衛星呢?其實很簡單,隨著不斷地滯留,目前外太空已經形成了非常多的太空垃圾,這些垃圾長年累月得不到分解,所以便一直漂浮在外太空當中,也就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確實,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目前關注太空發展的國家越來越多,也是越來越多的衛星成功發射進入大氣層。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整個地球周圍漂浮著的衛星數量差不多已經達到了六千顆,這個數據足夠人們想像問題的嚴重性。而即便是垃圾,在太空當中也能夠達到每小時超過35000公裡的飛行速度。由此可以想得這對地球而言構成了多大的威脅。

日本專家強調,堅持要研究木質衛星,追根究底的原因就是為了減少汙染。木質衛星在整個返回的過程當中,迅速消耗掉含有的燃料。更重要的是,木質的衛星不涵蓋任何的有害物質,即便是繼續停留在大氣層當中,也會對周邊環境表現出甚是友好的情況。因此,確實不得不承認,日本的這個計劃有利於造福全人類,讓人類在瞬間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威脅。

有關報導顯示,本次日本計劃研究的木質衛星整體邊長會達到十釐米,最終所選擇的木材有極大的可能是日本大量存在的厚樸樹。因為比起其他的樹木,厚樸樹具備更強大的抗變形能力,這緩解了很大一部分問題。當然,這也不是真的完全值得忽視的情況,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同時任務先前並沒有國家進行過,日本還是要關注全方面的情況,只怕這過程當中還是有可能會出現一定難題的。不過,不管怎麼樣,還是期待木質衛星的成功!

相關焦點

  • 《復聯4》刪減劇情:在穿越到2023年之前,滅霸幹了一件大事
    在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4》中,我們看到2014年的滅霸穿越到2023年的未來,帶著他的整座戰艦「聖殿二號」,準備血洗復仇者聯盟。滅霸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他為什麼急切想要殺死2023年的這群復仇者聯盟?想必看過《復聯4》的影迷們都清楚,因為滅霸從星雲的記憶中看到自己未來的命運,雖然他在未來集齊了6顆無限寶石,打了那個響指,但是倖存下來的人們並不覺得這是好事,他們怨恨滅霸,對過去耿耿於懷。這和滅霸想像中的世界有很大偏差,他以為只要從宏觀上解決整個宇宙的資源和人口問題,一切都將回歸正軌。然而,滅霸想錯了,他從一開始就錯了,因為滅霸並沒有尊重生命!
  • 日本幹了一件震動全世界的「大事」,變廢為寶,可以造福人類
    最近日本做了一件震動全世界的「大事」,就是變廢為寶,甚至可以造福全世界的人類。日本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微生物,把這種微生物進行培訓,這種細菌可以在30攝氏度的溫度裡,將塑膠袋溶解成為薄膜。我們都知道,塑膠袋的溶解是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夠溶解的。有的地方亂扔垃圾,塑膠袋都能滿天飛,這是日本人培養的細菌,這樣可以幫助人們改善環境,真的是非常好的辦法呢。
  • 全世界2021年將發生三件大事,都和中國息息相關?美國人都期待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全世界造成海嘯般的衝擊,在這一年世界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局勢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現在眼看2020年就要結束,不少美國媒體已經開始對明年的國際局勢進行預測,表示全世界在2021年將會有三件大事發生。讓不少人都感到興奮的是,這三件大事全都和中國有關,其中第三件就連美國人聽了都十分期待。
  • 美媒大膽預測:中國將在2023年會發生2件大事,每件都令全球期待
    在2020這個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的很多方面都有著重大突破,我們是最早獲得抗疫基本勝利的國家,各方面的恢復速度和發展遠遠超過了一些西方歐美強國,世界上不少專家都看到了中國在未來的無限可能。據相關消息稱,美國有媒體做出的大膽預測,中國將在2023年發生2件大事,每一件都對世界有著重要影響。首先是在能源領域的突破,在全球都提高環保意識的大環境下,我們作為能源需求量極高的人口大國,一直在尋找著新型清潔能源,像是在南海發現的可燃冰,就讓不少國家羨慕不已。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國將會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實現更大的進展,推動世界能源方式的轉變。
  • 2020年地球上發生的4件大事:每一件都關乎生死存亡,你注意到了嗎
    文/行走天涯 2020年地球上發生的4件大事:每一件都關乎生死存亡,你注意到了嗎 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充滿災難的一年,因為這一年許多人被迫困在了家中,而有些人更是永遠的留在了2020年。他們或許年紀輕輕,但是卻已經看不到明天了。
  • 中國2021年將怎樣?美國預測3件大事將發生,全球都要羨慕了
    2021年中國將會怎麼樣呢?對此美國再次做出了預測,那就是2021年中國將完成3件大事,每一件都能夠讓全球羨慕,這3件大事分別是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軍事實力獲得進一步發展,國際影響力大大提升,這些大事都能夠讓中美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難怪美國現在開始擔心了。
  • 本年度亞洲籃壇10件大事:三國獲2023世界盃主辦權
    ,這一年的亞洲籃壇發生了很多事情,國際籃聯官網也評出了2017年亞洲籃壇的十件大事,亞洲和大洋洲合併、澳大利亞男籃在亞洲杯橫掃奪冠,以及菲律賓、日本和印尼獲得2023年世界盃主辦權等悉數在列。7、日本女籃亞洲杯折桂在2017女籃亞洲杯A級別的比賽中,很多人都預測澳大利亞女籃能奪得屬於她們的首個亞洲冠軍,但是日本女籃打亂了她們的計劃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都吸引世界目光
    近幾年,中國軍力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進入世界頂尖水平,在許多領域都成為業界標杆。這一點就連許多西方國家都敬佩不已。儘管霸權主義總想遏制我們的發展,但中國的壯大已經無法阻止,崛起已是必然。不久前,美國媒體就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每一件都能吸引世界的目光。第一件是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
  • 美國媒媒預測:中國將在2023年發生2件大事,每件都令世界期待
    同時,一向喜愛給人排名的美媒也對中國的2023年進行過大膽預測,認為中國將在2020年發生這2大事件,每一件都夠全球引起重視。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過去,我們總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這一次,中國將亮出自己的話語權。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可燃冰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儲量大、分布廣,還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 中國幹成一件大事,美國NASA第一時間回應,卻沒有一句祝賀的話
    作者:樂宇近日,有一件大事的發生,刷爆了世界各國的朋友圈,那就是中國的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美國的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時間就在其官方推特上進行了回應,不過卻沒有一句祝賀的話,只是稱中國開始加入美國和蘇聯的行列,並且還希望中國與全球共享探月數據。
  • 澳洲又出什麼大事?遭遇大火後植被突然復甦,專家:並非是件好事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極大程度增長我們的閱歷,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說到澳洲,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澳洲是一個動植物種類非常多的國家,但因為工業的快速發展,科技領域的研究,導致許多動植物失去了原先的生存環境。澳洲又出什麼大事?遭遇大火後的植被突然復甦,專家卻坦言:並非是件好事。
  • 中國又有新動作了,2021年上半年將幹一件大事,全球期待不已
    中國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幹一件大事,全球都對此期待不已。中國空間站建造計劃中國的航天事業相較於其他西方國家起步較晚,直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中國的航天技術才正式進入第二梯隊。隨著蘇聯的解體,美俄兩國在航天領域達成了驚人的一致,開始計劃研發國際空間站。
  • 我國未來至少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都足夠驚豔
    important}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花幾十年的時間終於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雖然比西方國家起步晚,但是中國在大多領域都排在世界前列。讓西方意外的是,我國甚至在一些領域已經實現了反超,西方國家內心雖有不甘,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崛起已成事實。
  • 全球39%的人都在玩遊戲,2023年全世界玩家將達30億
    據市場調查公司Newzoo表示,2023年全世界的遊戲玩家數將達到30億人,地球上39%的人都在玩遊戲,乍一看可能聽起來很瘋狂。 但是根據Newzoo透露,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世界上現在有26.9億玩家。 不管是不是喜歡這個事實,但是每天都有新的玩家誕生,而且沒有玩遊戲的人們正在逐漸成為遊戲大盤上的一小部分。
  • 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
    就在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我們既見證了最讓人振奮的喜悅,也看到了最跌宕起伏的劇情,還目睹了最讓人痛心的悲劇。還是先說說美國吧。美國第一件大事,最讓人痛心的悲劇。之所以說是一件大事,是因為實在太讓人震驚,挑戰人的底線。
  • 日本「飛行汽車」首飛成功,載客懸停4分鐘,2023年投入商用
    據悉,當前全球的飛行汽車研發項目就超過了100個,Uber、Honeywell、Wisk,德國Lilium Aviation,法國Safran,以及由Google創始人拉裡·佩奇(Larry Page)支持的Kitty Hawk項目等也在這一領域積極探索。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或將因此改變國際地位
    這不,此前美媒又一次進行了大膽預測,其宣稱2021年中國將會發生3件大事,而且特地強調,最後一件事情就連美國人都十分期待。之所以美國會做出如此預測,就是因為我國現如今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躍入了強國行列,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在經濟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軍事上,我國不僅軍隊越來越強大,各種先進武器也是層出不窮。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年上半年,全球註冊再生醫學的公司就達933家。,列印出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心臟,一度引發轟動。她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果改變蠕蟲的微生物群,情況會怎樣?蠕蟲會活得久一些嗎?王濛選擇了一種生活在蠕蟲內臟裡的細菌,然後對細菌的基因做了微調,以便製造出不同的種類,再把細菌餵給不同的蠕蟲組。三周後她去檢查這些蠕蟲,按期生命周期蠕蟲這時應該都死了。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衰老的器官無法替換,漸漸失去功能,而我們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發展。但現代幹細胞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生產充足的新生器官提供了可能性。幹細胞(stem cell)是人體中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一類多潛能細胞。全世界等著換腎或心臟的老年人排起了長隊,但必須找到完全匹配的器官。因為能夠獲得捐贈,又同時能匹配的器官更像是一種概率事件。很多情況下,人們未等到換器官已經離世,但是器官列印卻可以讓一切有新的可能。早在1987年,「再生醫學」概念就被提出,且受到全球重視,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球註冊再生醫學的公司就達933家。
  • 兩天之內,中方完成兩件要事!這回全世界接連嗅到信號,不同以往
    而這對於整個國際社會來說,無疑是中方航天技術再進一層樓,對於全球來說具有強大影響力。"航天人"的背後的汗水與辛苦,當然也讓全世界見識嫦娥5號的優秀與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兩天之內,中國幹成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嫦娥5號成功登空,而另一件是中國傳來脫貧的好消息。截止到2014年全國仍有832個貧困縣名單,截止到2019年底,只剩下7個省市區中52個國家級貧困縣還未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