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綠海龜被誤捕 養好傷後重歸大海

2021-01-11 北海政府網

將綠海龜放歸大海   廖思宇 攝

躺在託盤上休息的綠海龜   廖思宇 攝

1月8日上午,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舉辦「送海龜回家」放生活動,兩隻被誤捕受傷後獲救的綠海龜重回大海。

    據介紹,此次獲救的兩隻綠海龜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放生前在保護區救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已基本痊癒。

    2018年9月1日,漁民楊業旺在鐵山港區營盤鎮火祿村委山塘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綠海龜被漁網纏住,解救上岸後,及時聯繫管護站開展救護。該綠海龜體重3.9公斤,體長41釐米,體寬29釐米,年齡約5歲,腹甲有多處傷口結痂,輕微脫水;2018年12月7日,山口鎮北界大村漁民莫俊威在保護區附近海域捕魚時誤捕一隻綠海龜,發現其前肢受傷,隨後他報告了保護區工作人員。該海龜體重63.3公斤,體長109釐米,年齡約20歲,右前肢末端骨折,伴有外傷出血,前肢基部存在小面積潰瘍面。

    據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羅德勇介紹,該保護區成立於1986年4月,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儒艮保護區位於北部灣鐵山港海域,主要保護對象為儒艮、中華白海豚、印太江豚、綠海龜、中國鱟等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海洋生態環境和海草床、紅樹林生態系統。多年來,該保護區不斷完善救護硬體和技術,積極參與保護區及北海周邊海域珍稀海洋生物的救護工作。2018年5月,保護區加入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截至2018年12月,儒艮保護區共參與救護受傷珍稀海洋生物14次,參與處置或記錄死亡珍稀海洋生物67起。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發現三隻「流浪」綠海龜,兩隻被救治,一隻死亡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大鵬新區發現三隻「流浪」綠海龜,兩隻被救治,一隻死亡&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2月27日訊 近半個月來,深圳大鵬新區的較場尾和仙人石地區相繼接收到
  • 200多公裡的放生路 被誤捕的中華鱟重歸大海
    浙江在線8月18日訊 「當時派出所跟我們聯繫時,我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把它放歸大海,保護好原生態生物,怎麼做都值得。」昨天下午,永康市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漁政站站長胡響明說。  胡響明所說放歸大海的生物是中華鱟(讀hòu),一隻生長在海洋中,長得像甲殼蟲般的生物。永康並不在海邊,怎麼會有這樣的生物呢?
  • 半月內三隻綠海龜相繼被發現 科研人員精心療養
    半個月內接到3隻綠海龜的救助電話,算是破了海大深研院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成立近兩年來的救護記錄了。海龜救護現場而另外1隻死亡海龜則是2月13日在較場尾海灘被發現的,海龜身長1米多,身體腐爛明顯,疑似被高速螺旋槳擊中致死,後被海水衝到岸邊。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團隊接到相關部門的救助電話後立刻到達現場展開救助。
  • 受傷綠海龜海南獲救助
    本報文城12月9日電(記者蘇曉傑)一隻傷勢嚴重的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綠海龜,今天上午被海口愛心人士護運到位於文昌的省海洋環保協會海龜救助基地救治(見右下圖,蘇曉傑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隻綠海龜呼吸微弱,雙眼無神並時不時地流出混濁的液體,額鱗及背甲鱗片已大片脫落,露出白骨,兩隻前爪已腐爛,多節骨頭已不知去向。   海龜救助基地的技術主管翁文明說,他是第一次看到傷勢這麼嚴重的綠海龜,「不過來得還算及時,憑多年救治海龜的經驗及技術,還有80%的希望重歸大海」。
  • 一隻綠海龜的回歸自然之旅:大海,等著我
    本報訊 昨日中午,隨著輪船靠岸,從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運來的一隻亞成年綠海龜抵達海口,並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安家,在經過一系列綜合評估後,將擇期放歸大海。23日下午,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記者見到了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工作人員程家球和生命科學學院林柳老師。
  • 誤捕300斤大海龜一米多長稜皮龜被漁民放生
    原標題:漁民誤捕300斤重大海龜果斷放歸大海 龜背形似楊桃漁民視為吉祥物近日,南澳漁民出海時意外捕獲了一隻大海龜,不過,他們並沒將大海龜帶回,而是把大海龜放歸大海,還其自由。經查,這隻大海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稜皮龜,潮汕人稱之為「楊桃龜」。
  • 萌萌噠綠海龜,躲得過恐龍,躲不過人類?|洋貨兒
    全球現存的七種海龜為蠵(xī)龜、綠海龜、玳瑁、稜皮龜、麗龜、肯氏龜和平背龜,除了後兩者以外均在東南亞產卵繁殖。綠海龜。圖/駱儀綠海龜和玳瑁對於我們尤其熟悉一些。綠海龜又稱綠蠵龜、青海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
  • 漁民誤捕300斤達氏鰉,已放歸黑龍江
    漁民誤捕300斤達氏鰉,已放歸黑龍江 2020-06-2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牧民撿兩隻雌雄雪豹幼仔 誤當斑貓養(組圖)
    張培偉由此進退兩難:雪豹作為國家保護動物既不能出售又不宜放歸自然,然而又怕它們傷到村民,另外本就拮据的一家人因為有了雪豹變得更加捉襟見肘。伊犁廣播電視報 孫新友 攝  搜狐新聞社區邀請廣大網友獻計獻策:[我來支招」  新疆牧民伊犁河谷撿兩隻雪豹 誤當貓養  引言:今年5月,新疆伊寧縣一處偏僻的山區裡,牧民張培偉放牧時撿回一雄一雌兩隻酷似草原斑貓的小動物
  • 寧波漁民捕到兩條虎鯨 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漁民誤捕到的水生保護動物五花八門江豚很有靈性 放生後知道感恩這些年,浙江沿海漁民偶然會誤捕到一些保護動物,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做過統計:2016年全市漁政和漁民在水庫和大海一共放生了110頭/尾水生野生動物,其中包括江豚、中華鱘、海龜、花鰻鱺等。
  • 黃驊漁民誤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
    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本報訊(陸旭東張國賓劉傑)日前,黃驊南排河漁民在海上生產作業時,誤捕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南排海漁民李春營介紹,15日,他與其他船員一同駕船前往渤海捕撈,出海第一耙子就拉上來一個生物。
  • 東山驚現「國保」稜皮龜 重約420斤估計110歲
    「有人捕到稜皮龜,聽說是國家保護動物呢!」8月23日,東山宮前漁民在閩南漁場誤捕到一隻稜皮龜,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經測量,該龜重約420斤,背甲長112釐米,身寬88釐米,全長148釐米,估計有110歲了。見其後尾部、鼻子等部位有多處劃傷,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先處理完傷口後,才將其放生大海。有趣的是,稜皮龜被放生時,是一路流淚而去的。長期研究海洋生物的愛好者許李易稱,稜皮龜流淚有排鹽的可能性,但他更相信是其受傷和恐懼所致。
  • 黑河一漁民誤捕一條大鰉魚,重約300斤,長約3米的達氏鰉!
    在淡水魚中,鰉魚最長可達5.6米,最重可達1000千克,所以鰉魚也是最大的淡水魚種類之一。近日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有位漁民在黑龍江河流上正常作業時,誤捕一條大鰉魚,重約300斤,長約3米的達氏鰉,立即通知漁政局,漁政局也迅速選派專家趕赴黑河,對達氏鰉的救治進行指導。
  • 廣西北海一飯店養玳瑁、綠海龜,已被執法部門收繳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因在水池中飼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海龜、玳瑁,廣西北海市銀海區一飯店在網絡引發關注。新京報記者今日(8月12日)從北海市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支隊了解到,已於8月11日收繳兩隻玳瑁及一隻綠海龜,將它們送至水生野生動物救助站。
  • 錘頭鯊是「誤捕」? 「誤捕」「誤賣」實為管理缺位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玉潔 吳慧珺 張墨成)近日,三亞水產碼頭當街低價售賣錘頭鯊的消息被曝光,漁民的解釋是「誤捕」。春季正值錘頭鯊的繁殖季,這種無視國際公約的行為對於瀕危物種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隨後是數百頭、總重達600公斤的錘頭鯊的肉被售賣。
  • 「最美漁民」放生綠海龜
    昨日,在這片沙灘上一位「最美漁民」賴先生撿到一隻被浪卷上岸的綠海龜,駕船前往深海將海龜放生。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賴先生第二次在西湧海域發現綠海龜並放生。 昨日傍晚,在深圳環保公益組織「潛愛大鵬」的群裡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身穿螢光綠防曬服的男子抱著一隻海龜,準備放生。據了解,這位男子姓賴,是西湧本地居民,以駕船載遊客出海為生。
  • 公主嶺法院:捕了鳥 誤了自己
    公主嶺法院:捕了鳥 誤了自己 2020-05-15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