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中午,隨著輪船靠岸,從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運來的一隻亞成年綠海龜抵達海口,並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安家,在經過一系列綜合評估後,將擇期放歸大海。
23日下午,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記者見到了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工作人員程家球和生命科學學院林柳老師。
程先生正在觀察海龜狀況,他告訴記者,9月10日,這隻綠海龜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路邊草叢被市民發現,報警後警方將它送到了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據程先生介紹,海龜品種為綠海龜,背甲長50釐米,寬40釐米,體重18.3千克,推測年齡6-7歲,是一隻亞成年的綠海龜,初步判斷為雌性。經初步檢查,這隻綠海龜身體狀況挺健康的。
「飼養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希望它能早日回歸大自然。我們聯繫了海南師範大學相關科研人員,辦理相關手續,第一時間將綠海龜運了過來。」程先生說,「這個季節海南附近海域水溫適宜,放生條件較好,所以將綠海龜的放生地點選在海口。」
程先生告訴記者,9月22日10時許,他們從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出發,開車行駛近28小時,23日14時50分左右到達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綠海龜不需要每天餵食,在運送的前一天我們就餵了一頓,在運輸過程中還注意對海龜進行保溼。」
林老師表示,因為綠海龜的身體狀況較好,力氣也很大,在餵食方面以蔬菜等素食為主,並配有龜飼料和魚類等食物。「過兩天還會抽血化驗,看看海龜的生化指標是否正常。飼養一段時間再進行綜合評估,看看綠海龜是否能適應野外生存,然後再將它放生,」林老師介紹道:「主要評估綠海龜的遊泳能力、上浮和下潛等狀態、平衡性、吃食、排便以及精神狀態等,若生化指標檢測也沒有問題,會擇期放生。」
「除了新來的這隻綠海龜,學院內還飼養著20多隻海龜。我打算讓程先生給這隻綠海龜起個名字,這樣學院內每隻海龜都有名字了。」林老師笑著說。(見習記者 林鴻暉 文/圖)
延展閱讀
據了解,世上現存肯氏麗龜、平背龜、綠海龜、玳瑁、蠵龜、太平洋麗龜和稜皮龜等7個海龜物種,其中中國有5種。由於人類活動加劇、全球氣候變化、非法貿易和誤捕誤傷等原因,海龜的棲息地受到破壞,野外種群急劇萎縮。
綠海龜因甲殼下的脂肪呈綠色而得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綠海龜列為瀕危物種。綠海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允許非法養殖和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