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近視大國,患近視人數居於全球首位,且青少年近視高發、低齡化成為備受矚目的公共衛生問題。
作為多因素疾病,近視發病機制複雜,有效防控方法並不多,所以對青少年近視發病機制及有效防控方法,也成為全球視光工作者和科學家的研究熱點。
在不久之前舉行的著名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香港理工大學憑藉由眼科視光學院林小燕教授、杜嗣河教授發明,並與豪雅光學(HOYA Vision Care)聯合研發的「多區正向光學離焦」鏡片設計獲得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最高榮譽的全場總冠軍,不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得獎者舉行了慶祝酒會,該發明更獲得了多家權威媒體的廣泛報導。
圖 | 由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林小燕教授(左)和杜嗣河教授發明,並與豪雅光學(HOYA Vision Care)聯合研發的能控制近視加深的「多區正向光學離焦」眼鏡鏡片
圖 | 由香港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林小燕教授、杜嗣河教授發明,並與豪雅光學(Hoya Vision Care)聯合研發的「多區正向光學離焦」鏡片設計獲得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全場總冠軍
在6月初結束的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視光產業分會2018年會上,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杜嗣河教授作了《Myopic Defocus for Myopia Control(以近視離焦原理防治近視眼)》的精彩演講,分享了該鏡片控制近視的原理。
圖 | 杜嗣河教授在2018視光產業分會年會上演講
演講結束後,眼視光觀察對杜嗣河教授進行了獨家專訪,針對「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學院研究課題」、「近視離焦鏡片作用原理與適應症」、「近視離焦鏡片與周邊離焦鏡片」等話題,對杜嗣河教授進行了深入採訪。以下是專訪精彩內容。
1
目前公認有效的近視防控手段
眼視光觀察:現在近視已經成為全球問題,香港理工大學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杜教授認為目前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有哪些?
杜嗣河教授:現在控制近視的主要方法有光學和藥物2種:光學手段主是角膜塑形鏡、周邊離焦型框架眼鏡,藥物手段是低濃度阿託品。
2
香港理工大學的近視防控研究課題:
DIMS鏡片的臨床有效性
眼視光觀察:近視防控是全球眼科、視光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針對近視防控,香港理工大學目前主要開展的研究課題有哪些?
杜嗣河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在近視控制領域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隨著對近視離焦理論有更深入的研究,我們發現:在視網膜上成清晰像的同時,在人眼內形成近視性離焦,可以有效地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
我們最早研發的是近視離焦軟鏡,但孩子的依從性不夠好,主要是家長擔心孩子白天上課時會滑落,對安全和效果都有擔心。所以,我們考慮研發用於框架眼鏡的近視離焦鏡片,它的優勢在於,配戴框架眼鏡產品不直接接觸人眼,兒童患者和父母的依從性更高。
圖 | 多區正向光學離焦鏡片的近視離焦原理
2012年,香港理工大學與豪雅光學(HOYA Vision Care)決定以近視離焦理論為核心,將研發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簡稱DIMS)鏡片的合作提上日程。
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豪雅的技術優勢。這個設計需要在鏡片上放置近400個小鏡片,以造成近視離焦,有效減緩眼軸增長。
但是,設計出來的DIMS鏡片比我想像的精巧美觀,你看,在特定光線下,才能看到上面的數百個小鏡片,平時都不容易察覺。美觀其實特別特別重要,如果鏡片上的小圓孔太明顯、外觀不好看,孩子就不願意戴。
當然,這也是經歷了幾十次的不斷改良和調試。作為一家致力於生產高性能鏡片的國際企業,豪雅鏡片的設計與工藝超出我的想像。
圖 | 鏡片上的點狀離焦區僅在特定角度下能觀察到,平時不易察覺
解決了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後,2014年,理大開始招募配戴者開展臨床試驗。一期臨床試驗一共開展了24個月,將79名配戴DIMS鏡片和81名配戴普通單焦點鏡片的青少年的屈光不正度數、眼軸長度等進行了對比。
試驗結果表明,與配戴普通單焦點鏡片的試驗對象相比,DIMS鏡片控制近視度數增長的效果達59%,控制眼軸變長的效果達60%,這一結果已於2017年9月在英國召開的國際近視研究大會(IMC, 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上由香港理工大學公布。
與目前已在國內臨床使用的其他近視控制手段的效果相比,該試驗的結果更加振奮人心。它的優勢在於,配戴框架眼鏡產品不接觸人眼,兒童患者和父母的依從性更高,這對國內青少年的近視控制無疑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3
DIMS鏡片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眼視光觀察:您剛才提到了完成試驗的有160名青少年,想問這些小患者具有哪些典型特徵?
杜嗣河教授:我們選擇的是8-13歲、近視度數在100度到500度之間,散光和兩眼屈光參差不超過150度,矯正後能夠看到1.0視力表的孩子。
眼視光觀察:接下來你們有想過進一步開展實驗嗎?現在國內也有開展阿託品聯合角膜塑形鏡的實驗研究,你們會考慮聯合阿託品進行實驗研究嗎?
杜嗣河教授: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認為,光學離焦的過程也是眼球生長的過程,所以我們下一個研究方向考慮改良光學離焦,以前我們用的是250度,現在我們用的是350度,近視控制的效果是60%。如果將離焦做高一點,效果是否會更好?這是我們接下來考慮的一個研究方向。
另外一個方向,正如你說的與其他方面的聯合研究。比如與戶外活動或阿託品結合。如果聯合一起使用,延緩近視進展的有效性是不是最理想的能達到80%-90%?
此外,從目前開展的研究來看,還有一些病例不僅改變了光學離焦,有效減緩了近視進展的速度,有些還將眼球由近視狀態恢復到正視狀態。另外,這個鏡片對有些人可能特別有效,有些人的作用則沒有這麼大,每個人的眼球參數、身體情況都不一樣,具體哪些因素影響近視控制的情況,我們期待接下來在動物實驗中得出相關的結果。
4
近視離焦和周邊離焦的主要區別
眼視光觀察:市場上有不少控制近視的周邊離焦鏡片產品,請問杜教授近視離焦和周邊離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杜嗣河教授:近視離焦和周邊離焦,雖然都是離焦,但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從概念上講,現在的周邊離焦鏡片是通過把周邊度數改變之後去掉遠視離焦,將所有焦點放在視網膜的上面。而近視離焦,不單單是要矯正周邊遠視離焦,更重要的是要在視網膜前面形成一個近視離焦。
其實,沒有近視的時候會有一個「光學誘導」的信號,從沒有近視變成近視,一定要注意這個信號。所以,很多人都將「近視離焦」概念和周邊離焦概念混合,但它跟周邊離焦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5
關於產品上市的相關問題
這麼令人期待的好產品,什麼時候可以上市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豪雅(上海)光學有限公司負責新產品引入工作的鄒曉東。
眼視光觀察:光學離焦鏡片開始研發於2012年,2017年年底最終研發完成,這款鏡片什麼時候能正式面世呢?
豪雅鄒曉東:這款產品由豪雅光學(HOYA Vision Care)生產,產品會優先在近視高發的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上市。現在確定的上市時間是今年7月,優先在中國內地醫療視光渠道售賣,具體的上市信息我們會在今年7月底北京舉行的Vision China大會上公布。敬請期待。
眼視光觀察:這款產品是屬於個性化定製還是以庫存片形式銷售?
豪雅鄒曉東:不屬於個性化定製產品,但驗配要求會比一般鏡片嚴格,會要求測量單眼瞳距和單眼瞳高。目前國內在驗配單焦點鏡片時並不常測量瞳距和瞳高。之所以在驗配中要求精確的測量瞳距和瞳高,是為了在裝配鏡片時,中心光學區能對準配戴者的視線位置,在視物時有一個清晰的視覺。
圖 | 杜嗣河教授(中)與豪雅學苑鄒曉東(右)、本文作者張玲(左)合影
杜嗣河教授
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
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
香港理工大學
杜教授以優異成績獲取香港理工眼科視光學專業訓練後,於1993年獲英國威爾斯大學卡迪夫學院眼科視光學哲學博士。本人從2005年後晉升為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教授,並於2013年獲頒授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席,現為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
杜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是青光眼和近視,而他所領導的團隊著重了解青光眼和近視形成的機制,從而尋找減緩或治療青光眼和近視的方法。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因。杜教授的團隊致力研究前房水製造機制(AHF),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壓,預防失明。他們的研究團隊發現氯離子的傳送是前房水製造機制的主因。此研究發現透過描繪氯離子分泌的細胞路線圖,能夠將前房水的製造與氯離子聯繫起來,對研發治療青光眼的藥物有重大的幫助。現時他的團隊正檢驗各種中藥控制細胞液體輸送及抗氧化損害的特質,藉此研發治療青光眼的新方法。
近視人口在全球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而高度近視人士引發永久視覺受損和失明的風險較高。杜教授的近視研究團隊進行近視研究超過15年,是世界上領導近視研究的團隊之一。團隊同時利用分子和光學方法了解近視形成的機制,成功利用蛋白圖譜的方法去剖析生化訊息如何產生近視的團隊。最近他們成功研發光學離焦軟性隱形眼鏡減慢近視加深達60%,並已成功於美國獲得專利。
隨著對近視離焦原理研究的深入
豪雅光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展開合作
在框架眼鏡鏡片上開發出革命性的
運用這一技術的產品
在眼球旋轉後能持續提供近視離焦
讓框架眼鏡產品實現了
豪雅光學誠邀大家參與此次會議
會議期間,
我們將分享近視離焦研究的新進展
共同探索多區正向光學離焦
這一革命性技術成果
相關臨床試驗的結果,將在會議上公布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邀請函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豪雅光學
版權聲明
採訪/撰文:張玲;編輯助理:薛琪
本文已經杜嗣河教授審閱並授權發布,歡迎轉發到朋友圈,未經眼視光觀察授權不歡迎其他平臺直接轉載
排版:三月兔;值班總編:趙小皮;總編:張玲
投稿/合作:Lynnzhang3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