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伯斯和蘋果的粉絲崇拜文化探尋企業IP產生的底層邏輯

2020-12-03 IP打造專家段王爺

#IP打造#

賈伯斯的追隨者對他的熱愛是溢於言表的。他們會在新產品發售之前提前數日在蘋果專賣店前搭起帳篷安營紮寨,而蘋果的員工則會為他們發放飲料和點心。他們會向賈伯斯的電子郵箱傾瀉大量熱情洋溢的電子郵件,其中偶爾也會有人收到賈伯斯親自撰寫的回信。同時他們也會積極地維護蘋果產品的尊嚴,以防止這些產品受到任何質疑和挑戰。

而蘋果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庫帕提諾市的總部也成為了眾多信眾心目中麥加一樣的朝聖地,當地還有著印有「I Visited the Mothership」(我參觀了母艦)的T恤衫出售。蘋果的專賣店也成為了蘋果愛好者心目中的標誌性建築,最近還衍生出了一個新風尚,即許多愛好者會在這些商店裡跳舞自拍並上傳網絡。蘋果店員一般都不會加以幹涉。

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傳媒教授希蒂·坎貝爾(Heidi Campbell)指出:「蘋果擁有類似宗教團體的特質。人們願意為蘋果的發展而奉獻個人的力量,並且蘋果也給予了自發的大眾團體一種歸屬感。」坎貝爾目前正在對iPhone開始被一些人稱為「Jesus Phone」(耶穌的手機)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

紐約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安吉拉·澤託(Angela Zito)指出,她自己不會直接將蘋果看做是一個宗教教派,但是卻表示蘋果的確擁有一些宗教特質的元素存在,比如說對個人的歸屬感。澤託指出,「在我們現今的社會當中,人們大多都關注著自己所使用的消費品以及相關的廣告,許多人都會在使用相同產品的團體當中找到一種歸屬感。」

「拜蘋果教」,不僅是一個稱謂、指那些狂熱擁戴蘋果的人,也不僅是一個文化意象,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客觀事實。英國神經科學家曾對果粉們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在接受到Apple產品的形象時受到的刺激區域與信教群眾接受到宗教意象時大腦受到刺激的區域是一致的。這項研究被收錄在BBC紀錄片「超級品牌的秘密」中。在片中,World of Apple的主編Alex Brook在觀看Apple產品時頭部接受了MRI(磁共振成像)掃描。結果發現,Brook被蘋果圖片所刺激的大腦區域,正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在看到宗教形象時活動最強烈的部分。這表明,蘋果激發的是人類在歷史中發育出來處理宗教信仰的那部分大腦活動區域,蘋果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概念;人們對蘋果的崇拜已經上升到情感層面,精神上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對產品使用價值的需求。這也說明,蘋果已經成功地由「拜物教」的層次飛躍到了精神的層面。

賈伯斯的追隨者是怎麼形成的?

「拜蘋果教」是怎麼形成的?

果粉是怎麼形成的?

這三個問題分別對應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的形成。

那麼,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者說企業IP產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就是粉絲對企業家、企業組織和產品的一種崇拜,這種崇拜是如何產生的呢?

讓我們從人類崇拜文化的發展歷史之中去尋找答案吧! (本文節選自段王爺即將出版的新書《企業雙IP打造兵法》)

一、原始崇拜

根據考證,原始崇拜的跡象大致出現在舊石器中晚期。原始的「崇拜文化」的形成過程十分漫長,時間跨度大約在二十萬年左右,這說明人類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積累和傳承下來的。

原始崇拜經歷了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等六個階段。

1、自然崇拜

最早的原始崇拜是自然崇拜,即原始人對「太陽」、「火」、「水」、「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崇拜。比如中國賀蘭山巖畫中出現「太陽」,巴西皮奧伊州巖畫中出現「狩獵」。巖畫「狩獵」畫面中,「牛」畫得很大,佔據了畫面中心,而一群獵人卻很小,表明了人類力量的渺小。正是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人自身的渺小,原始人的恐懼感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感油然而生,這恰是原始崇拜文化產生的客觀心理因素。

2、靈魂崇拜

從「自然崇拜」發展到「靈魂崇拜」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但卻是原始人由認識自然到認識自身的一個重要轉變。「靈魂崇拜」的標誌是墓葬的產生。墓葬這種形式表明原始人已經有了「靈魂」的觀念,他們希望死者的靈魂還能歸回身體裡,所以用墓穴保留了遺體,以為靈魂回歸後人可以復活。這種由「靈魂」觀念所引發的葬禮形式,後來便逐漸演化為「鬼魂世界」。為了讓死者能夠在「鬼魂世界」裡繼續生活,下葬的陪葬品也越來越豐富,說明遠古人相信「靈魂」是一種「超人間」的存在。  

3、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出現在「靈魂崇拜」之後,但其文化影響卻遠遠超越前者。這是因為生殖繁衍要比死亡更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原始群落的生存發展。

「生殖崇拜」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是繁衍行為的神聖化。遠古人看到生命從女性的生殖器官中誕生,於是女性的生殖器及其象徵物就被神秘化和崇高化了,自然界中的「魚」、「蛙」等生殖能力特別旺盛的動物就成為了女性或女陰的象徵物。比如西安半坡母系社會遺址的陶器、青海柳灣出土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壺上等都有明顯的的「魚紋」、「蛙紋」和「倒三角形紋飾」形象,這些就是生殖崇拜的文化證明。

4、圖騰崇拜

「生殖崇拜」之後出現了「圖騰崇拜」,這是原始人類對「自我身份」的一種認同。只不過這種認同把崇拜對象放在了動物或者植物身上,說明了當時人類自身力量的渺小還不足以戰勝兇猛的獸類,並希望自身也能夠象獅子、老虎等猛獸一樣變得無比強大。

用「圖騰」作為身份標誌,是氏族社會的普遍現象。原始人認為自己是某種動物或者的植物的後裔,並祈求這種動物或者植物來庇護和保佑自己的氏族。正是這種渴望「保佑」的需求,使「崇拜文化」開始向真正意義上的宗教轉化。

當「圖騰標誌」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象發生轉變後,「圖騰」的含義也由現實性轉向了神秘性。因為半人半獸的動物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想像中、存在於想像的「超人間」中。而這種神秘感的獲得和這種精神需要,卻正式拉開了人類宗教信仰的序幕。

5、祖先崇拜

由「圖騰崇拜」發展為「祖先崇拜」,即由獸形轉向半人半獸後,「圖騰崇拜」真正具有了宗教信仰的含義。到了完全的父系社會時,半人半獸形象也升華為完整的人形。但這個「人形圖騰」已經脫離了現實中的人,轉變為「神」。而父系社會「人神祖先」的地位確定後,崇拜文化也向男性傾斜,男性的生殖器以及象徵物,比如鳥、蛇、龜等成為崇拜物。所以,「祖先崇拜」其實是對人自身的崇拜,人開始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第一次走上了神壇。

6、宗教崇拜

在原始崇拜的文化沉積上,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最終形成了較完善的民族宗教並發展為國家宗教。

全世界的宗教文化基本都是按照「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國家宗教」的途徑來演化的。比如基督教,就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歷了由部落宗教向民族宗教再向國家宗教的演變過程。

原始崇拜的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穿越幾十萬年,或多或少的保留至今,也對現代崇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現代崇拜

對於現代崇拜目前並沒有定論。段王爺認為,在現代社會,一方面,人類崇拜文化各個階段的崇拜在一些角落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除了宗教崇拜之外,偶像崇拜、新圖騰崇拜和新拜物主義佔據了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成為現代崇拜的重要內容。

什麼是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對現實中的一個特定的人的崇拜,包括英雄崇拜、政治家崇拜、科學家崇拜、明星崇拜、企業家崇拜、網紅崇拜等等。

現代偶像崇拜仍然具有原始社會「祖先崇拜」的影子,是對人自身的崇拜,是「人形圖騰」脫離現實中的人,轉變為「神」,所以其實質是粉絲對偶像的「封神」。這也就不難理解在現代社會為什麼還有粉絲對一個在身體上與自己幾乎沒有什麼兩樣的人的「頂禮膜拜」。你可以用「腦殘粉」來調侃他們,但是,他們真的並不腦殘!因為,偶像從來沒有辦法自己「造神」,只有粉絲有權利為偶像「封神」,也可以把偶像從「神壇」上拉下來。粉絲才是真正的「上帝」!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粉絲說:要有偶像,於是才有偶像。

偶像崇拜的主流是積極的、正面的,可以理解為一種見賢思齊、向先進者學習的表達方式。當然,偶像崇拜也存在消極的乃至負面的東西,包括過度崇拜、偶像成為唯一,以及影響偶像生活、他人生活,乃至影響社會等等。

什麼是新圖騰崇拜?

新圖騰崇拜是人們對神秘的、超自然的、目前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力量和能力的敬畏或者嚮往之後的心理膜拜。包括星座崇拜、生肖崇拜,以及其他生物符號的崇拜。

原始人認為自己是某種動物或者植物的後裔,並祈求這種動物或者植物來庇護和保佑自己的氏族。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在內心深處也非常喜歡動物或者植物,甚至有時候與某種動物或者植物有一種心靈之約。前幾年同道大叔的星座自媒體大火就是這個原因,最近幾年,一些公司用動物植物名字命名或者設計動物植物LOGO大受歡迎也是這個原因。

什麼是新拜物主義?

新拜物主義是指一種現代商業文化現象,主要指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歡某一個產品,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它、享用它或者珍藏它,並且像追星一樣去追迭代產品。

新拜物主義是人們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本能和自然的反應。男士喜歡品牌車或者精品電子產品,做懂車帝或者發燒友,無可厚非。女士喜歡品牌好包或者好香水,也不需要被指責。星粉收藏超貴的星巴克馬克杯,果粉買每一代的蘋果手機,都是新拜物主義的表現。

新拜物主義不能被「汙名化」,需要從正面來理解,與以往的拜物主義、拜金主義,乃至拜物教還是有區別的。

現代崇拜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精神慰藉,是人類崇拜文化的傳承,社會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商家要以好奇心來探尋、來滿足。

二、現代崇拜催生企業IP

1、偶像崇拜催生企業家偶像,產生企業家IP

將企業家作為偶像的現象,國外的火熱大於國內。在美國,比爾.蓋茨、貝佐斯、舒爾茨、賈伯斯、馬斯克、扎克伯格等企業家比好萊塢當紅明星還紅。在日本,二戰以來,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孫正義等企業家也是日本青年追逐的偶像、學習的榜樣。其他較發達國家,企業家基本都是國民偶像。

中國社會自古重農抑商,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並不高。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遷,人們對商人、企業家的「汙名化」比較嚴重,企業家有時候成了「資本家」「無奸不商」「為富不仁」的代名詞。改革開放以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近些年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越來越多,仇富仇商的苗頭又有些滋長。近幾十年來,中國相繼出臺了保護企業家的相關政策,企業家作為社會新階層的地位和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尤其是像柳傳志、張瑞敏、任正非、王石、董明珠、馬雲、雷軍等中國企業家以正能量的企業家精神、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分享開放的商業精神和樂於奉獻的社會擔當精神等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成為中國社會新時代的國民偶像。

從某種意義上講,將企業家作為偶像的積極意義要大於一味將娛樂明星作為偶像的正面意義,它的積極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學習企業家創造物質財富,推動國家經濟建設。第二,學習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做社會公民。

偉大的企業家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值得每一個國人尊敬、熱愛和學習。

所以,企業家偶像是公司化社會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家IP誕生的底層邏輯。每一個有夢想的企業家和企業要順應潮流,順勢而為,打造卓爾不凡的企業家IP。

2、新圖騰崇拜催生新商業部落,產生組織IP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後,就會追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物質越來越發達,精神越來越匱乏,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卻越來越稀缺。新圖騰崇拜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提供這種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

聰明的企業家會將企業打造成為粉絲之家,成為可以給粉絲提供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精神圖騰,並將粉絲連接成為新的商業部落,從而產生組織IP。

現代商業,大家都熱衷於用美人魚、《山海經》神獸等動物,或者用蘋果等植物作為產品名字、品牌名字、公司名字、企業logo,這與上古時期的中外先民們將動物、植物等作為部落圖騰或者保護神具有相像的心理底層邏輯。

3、新拜物主義催生產品發燒友,產生產品IP

宗教意義上的拜物教產生於原始神靈觀念之前。被崇拜者包括天體、宏大的自然現象、無生命的東西、動物、植物,或者是人們想像中的「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它們被賦予超自然的特性,使人產生敬畏與恐懼感。非宗教意義上的拜物教,是指對某種物品的迷信或言目崇拜。

原始人有了靈魂觀念之後,認為動物、植物,以及山水石等無生物和雷雨電等自然現象也和人一樣,也有意志、有靈魂,於是就產生了「萬物有靈」觀念。

拜物教、「萬物有靈」觀念或多或少都會對現代年輕人產生的新拜物主義產生一些影響,於是新拜物主義有時候偶爾會迸發出來一些儀式感的東西。

新拜物主義會催生產品發燒友。

產品發燒友是指對某些物品喜歡到了狂熱程度的愛好者。

正常情況下,發燒友的意思就是共同愛好者,可以理解為志同道合的人。只有對某些物品的愛好和熟悉程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會被認同為發燒友。包括電子發燒友、音響發燒友、手機發燒友、電腦發燒友等。他們會開辦愛好者俱樂部、舉辦粉絲會、創辦愛好者雜誌、寫粉絲信或參與類似的活動。

產品發燒友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參與到企業產品的開發、推廣之中,會促進企業產品的迭代和升級,促進產品變得有態度、有溫度、有靈魂,從而催生產品IP。

總結:偶像崇拜催生企業家偶像,產生企業家IP;新圖騰崇拜催生新商業部落,產生組織IP;新拜物主義催生產品發燒友,產生產品IP,它們共同組成了企業IP系統。

有夢想的企業,不做靠赤裸裸的營銷、推廣和廣告去「求人」、「影響人」的企業,而是打造企業IP,做讓人崇拜的企業!

相關焦點

  • "企業靈媒"預言賈伯斯將於6月回到蘋果
    賈伯斯何時再回蘋果公司繼續擔任CEO角色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有「矽谷預言家」之稱的Barbara Courtney表示,賈伯斯將於6月份如期回蘋果,但他不會待太久。  對於Barbara Courtney的預言,各種看法不一。但在1996年,她成功預言賈伯斯於1997年重回蘋果。
  • 王健林崇拜科技圈兩大佬:過去賈伯斯 現在是蓋茨
    王健林表示,過去最崇拜賈伯斯,現在則最崇拜比爾蓋茨。王健林稱,崇拜賈伯斯是因為他創立了蘋果和他的能力,崇拜比爾蓋茨則因為他花錢的方式——做慈善。以下為對話節選:福布斯:您為什麼退伍經商?這可是個很大的轉變。王健林:為了賺錢吧。因為當時中國提出一個口號叫「追求萬元戶」,就是差不多1500美金吧,那個時候就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
  • 賈伯斯重返蘋果紀念日:蘋果公司的iCEO
    作者:杜博 1997年9月16日,賈伯斯重返蘋果【中國企業家網】當地時間9月16日在賈伯斯編年史中值得紀念,因為這一天他被蘋果罷黜,又在這一天上演王者歸來。1985年9月16日,在與當時的CEO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的控制權爭奪戰中,賈伯斯落敗,被蘋果董事會掃地出門。在離開蘋果之前的7年,賈伯斯與黑客拍檔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在PC行業發展壯大的黎明時分,兩個史蒂夫並不清楚該如何發展公司。
  • 猴子理論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專家學者給出了很多答案,國外國內的也有所不同,有的說企業文化是凝固劑,可以凝固人心,有的說企業文化有導向功能,它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美譽度,也有的說企業文化可以改變員工的心態,是企業制度能順利執行的保證。所有這些其實只說出了企業文化帶給企業的某一種作用,但是企業文化最根本的作用都沒有被表達出來。
  • 為什麼賈伯斯可以創造出蘋果這麼偉大的產品?
    我把它泛化一點:我們繼往的經歷、走過的人生,尤其是童年的時候,童年的時候意味著你是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一開始書寫下的篇章,可能對你一生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你想想看,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是非常無力的,沒有多少力量和資源。人必須要得到呵護和愛才能夠成長,這不是雞湯,這是事實,而且這種呵護和愛會影響到人的大腦發育,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情緒,甚至共情能力。
  • 雨果跨境COO劉宏:基於「定位」和「進化」理論,對戰略進行重塑升級
    這句話的背景是,1997年8月,賈伯斯以臨時CEO的身份正式接手了蘋果公司爛攤子,當年的蘋果公司面臨虧損10億美金,管理混亂;不亞於當年稻盛和夫接手涉臨破產的日航; 第一句話,是1998年賈伯斯發表的,當時索尼電子產品著稱全球,賈伯斯首先要解決的是產品的流行,生存發展成為第一要素。
  • 36氪領讀|直擊本質:洞察事物底層邏輯的思考方法
    我們要洞察這一點,因為我們的產品要讓用戶產生黏性,就是讓用戶對你的產品產生貪,產生嗔,產生痴……當我們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個產品的邏輯。比如,我們在玩遊戲、買東西時,平臺或商家會給我們設置各種級別,比如航空公司會設置銀卡、金卡和白金卡。這背後體現的是什麼心理?從本質上來說,這體現的都是人性的三個弱點——貪、嗔、痴。
  • 宗教、文化、儀式,古希臘植被隨處可見,為何還會產生植物崇拜?
    可以說植物崇拜是一種文化現象,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植物崇拜對於他們的生活和宗教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都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希臘的植物崇拜那麼古希臘與植物崇拜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淵源呢?是與其特殊的地理地位有關嗎?還是和宗教及文化相關呢?
  • 10張經典照片,紀念賈伯斯誕辰63周年,所有蘋果手機用戶都該收藏
    史蒂芬·保羅·賈伯斯,蘋果公司創始人,誕生於1955年2月24日,今年是其63歲誕辰紀念。這裡整理10張賈伯斯的經典照片,緬懷這位傳奇商人的一生。如果你使用蘋果手機,應該好好保存並且收藏這些珍貴的照片。
  • 賈伯斯當年為何這麼堅決要讓蘋果收購NeXT
    "我與賈伯斯的 30 年友情是建立在我們的上千次散步對話之上的。如果他有什麼事情需要和我討論的時候,我們就會一邊散步一邊討論。
  • 20 年前的今天:蘋果收購賈伯斯 NeXT,邁出復興第一步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之前出走的賈伯斯將回歸蘋果,向時任執行長的吉爾·阿梅裡奧(Gil Amelio)報告工作。這一交易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永遠地改變了科技產業的歷史。在數名前蘋果員工幫助下,賈伯斯1985年創辦了NeXT。
  • 蘋果可能在賈伯斯紀念日停運零售店一小時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零售店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可能在賈伯斯紀念日停運零售店一小時
  • 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
    唯有用同理心來理解粉絲群體的行為邏輯,才能真正讓追星文化向更美好的方向進發。「粉圈文化」是如何煉成的?可能會有些家長或中老年路人,一聽到粉絲倆字就表示「不聽不聽,王八念經」。誰還沒有幾個偶像了?今天這種催化了負面影響的「粉圈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 賈伯斯最痛恨的手寫筆,卻陪蘋果度過漫長歲月
    實際上,不論賈伯斯說得對不對,也不管 Apple Pencil 是否真的好用,Apple Pencil 其實並不是蘋果第一次在產品中使用手寫筆,在第一代 iPad 推出近 20 年前,蘋果在一系列平板電腦的原型機上,就已經用上了手寫筆,但這一切確實和賈伯斯關係不大。
  • 潛意識的底層邏輯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非是我們心中的貪和嗔。貪,是希望重溫某一種特定的快樂;嗔,是希望擺脫某種特定的痛苦。4. 你看,我們總是認為選擇是自由意志的結果。其實不然,任何選擇,都受到潛意識中貪和嗔這兩種底層邏輯的支配。5. 所以啊,不要過於執著於自己選擇,而要認清它的底層邏輯。
  • 蘋果終結了賈伯斯的又一遺產:告別AirPort
    蘋果AirPort可以說是賈伯斯給蘋果的遺產之一,作為一款無線路由器,AirPort做到了蘋果一慣的簡約、優雅的調性。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AirPort編年史1999年蘋果發布了第一款AirPort 無線路由產品2003年蘋果發布AirPort Extreme2004年蘋果發布AirPort Express2008年蘋果發布了AirPort Time Capsule2016年外媒9to5mac報導蘋果公司準備解散AirPort團隊,11月蘋果宣布解散負責開發蘋果路由器的團隊
  • 香港大學生設計「蘋果失去賈伯斯這一塊」圖標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蘋果公司的「蘋果咬一口」標誌,結合該公司前行政總裁賈伯斯的側臉剪影,這樣一幅圖標,在賈伯斯逝世消息傳出後,被全球網民熱烈討論及轉發,藉此表達悼念之情。  「圖標應表達靜靜的紀念——蘋果失去了賈伯斯這一塊。」創作者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學生、19歲的麥朗說。
  • 粉絲文化流變:媒介變遷背景下中國粉絲的成長簡史
    今天要討論的「粉絲」其實是一個舶來詞,即英文「fans」的音譯,曾被視為一種對主流文化的偏離、衝突和對抗,特指那些過度崇拜某個公眾人物或事物的年輕人。在外界印象中,粉絲大多是非理性的、情緒化的、偏執甚至瘋狂的,而粉絲文化的研究也一度局限於這一促狹的範疇之內。
  • 「本活動與蘋果公司無關」是什麼意思?這是賈伯斯規定的?
    「本活動與蘋果公司無關」是什麼意思?這是賈伯斯規定的?小編整理了下網絡上的說法,在這裡給大家答疑下1是蘋果公司強制要求的嗎?2為什麼它強制要求別人就要服從?3為什麼不註明和三星公司無關,偏偏註明和蘋果公司無關呢?
  • 用能量守恆定律,刷新人生底層邏輯
    因為,追隨前者會讓我們疲憊不堪、彷徨迷失在不斷變化的幻象中;而找到後者,則能讓我們擁有一顆篤定的靈魂、堅定的眼神和長期主義的心態。這就是人生底層邏輯從「變」到「不變」的徹底轉換。我們要洞察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的產品要對用戶產生黏性,就是讓用戶對你的產品產生貪,產生嗔,產生痴。」「當我們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個產品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