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僱傭數理邏輯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是一個公司創始人說的,也是他的公司招聘的唯一硬性標準。如果你能進入這個公司,你的一隻腳就跨入了富豪的行列了。
想像一下,如果 1ml 水價值 100 元,那麼 1 瓶 500ml 的水就價值 5 萬元;
一箱 24 瓶的水就價值 120 萬元,而一個普通貨櫃大約可以裝 2700 箱,價值約 32.4 億元;
如果你有 226 個這樣的貨櫃,你就擁有大約 7340 億元的樣子,這是多大的規模?
一家叫文藝復興的公司在今年3月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 13F 表格中所聲明的他們管理的資產總市值:7348.7 億美元。
而這家公司的老闆,既沒有經濟學背景也不是金融出身,他靠著數學領域積累的知識在金融市場披荊斬棘,通過將數據模型化進行量化交易,成為了華爾街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對衝基金經理之一 ,詹姆斯·西蒙斯。
本文要講講的大神西蒙斯和大獎章基金的事兒。
大獎章基金 = 印鈔機?
西蒙斯創辦的文藝復興公司,旗下最負盛名的基金叫: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從 1988 年到 2018 年,保持了 66% 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通常情況下,對衝基金公司會收取 2% 的管理費和 20% 左右的業績分紅,剩下的收益分給投資人,但文藝復興的收費幾乎是整個行業最高的,他們收取 5% 的管理費和 44% 的業績分紅,雖然十分過分,即便如此,扣除這些費用後,大獎章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依然做到了 39%。
哪個基金能做到 39%收益率,其實不算難,有很多做趨勢交易的小規模期貨投資基金在時運好的時候幾乎都能做到,但誰能連續判斷趨勢正確呢?有可能第二年負收益了。
但連續 30 年做到 39% 的收益回報,大獎章基金簡直是橫行金融行業的「哥斯拉」,如果你非常幸運的在 1988 年給這個基金投資 100 美元,那麼在 2018 年你的收益是 195.18 萬美元。
不過很遺憾,大獎章基金你根本買不到,從 1988 年到 1993 年,大獎章基金只有五年時間接受外部投資,之後便關閉了入口,從此只接受公司的內部人員的錢進行投資,有人問為什麼這樣做?
道理很簡單,因為賺錢一時爽,一直賺錢一直爽,假如你家裡有一臺印鈔機,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鈔票,你也根本不需要把錢再分給外人,自己悶聲發大財就好了。
那麼文藝復興公司的老闆詹姆斯·西蒙斯 ,到底是什麼人?
西蒙斯,數學家?
20歲的西蒙斯從麻省理工數學系畢業,23歲便拿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博士學位,憑藉博士期間一篇名為《關於完整系統的傳遞性》論文,西蒙斯獲得了在麻省理工3年的任教工作機會,不過後來還是跳槽到了哈佛大學教課。
似乎在頂尖學府做學術做教育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但西蒙斯跟別的數學家不一樣,他不是一個理想型的數學家,他極度渴望賺錢,這不光是為了滿足對豪車豪宅的物質欲望,更是因為他從內心就認為「金錢就是力量」(Money is Power)。
1964年蘇美冷戰時期,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IDA)聯繫了西蒙斯,想高薪邀請他加入一個數學研究小組來破譯蘇聯的密碼,就像當年的圖靈一樣,並且保證他在工作之外還能有時間研究其他數學問題。
如此好事兒,西蒙斯馬上就答應了,這一幹就是4年,然而因為自己的反戰態度得罪了當時的軍方領導就被開除了。離開 IDA 後,西蒙斯去了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擔任數學主任,在那裡他達到了人生的學術生涯巔峰。
1974年,西蒙斯和數學大師陳省身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陳-西蒙斯定理(chern-simons form)描述三維拓撲量子場論,直接導致西蒙斯獲得了1976年維布倫獎(Oswald Veblen Prize),這是幾何和拓撲學界的最大獎項,同時,這個理論間接的促使 2016年諾貝爾物理獎的誕生。
西蒙斯和好友陳省身、楊振寧的合照
清華大學 2005年落成的「陳-賽蒙斯」專家公寓,就是當年西蒙斯捐款修建的。
而此時的西蒙斯在石溪分校不僅研究數學,還在研究大宗商品的交易,改變就在不經意間發生。
數學家離開了象牙塔
1978年,他離開石溪分校,創辦了 Monemetrics 公司,正式進入金融工業界,並邀請曾經 IDA 的同事 倫納德·鮑姆和詹姆斯·阿克斯一起創業。 靠著東拼西湊搞來的400萬,一支叫 Limroy 的對衝基金就運作起來了。
西蒙斯他們開始像研究數學問題一樣,研究外匯市場。試著模擬出外匯策略,當出現市場信號時,讓程序自動進行買賣,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現在機器學習幹的事兒,梳理海量數據,模擬不同的預測方案,而這種交易方式,在當時華爾街純屬異類。
在1982年西蒙斯又開始涉足一級市場中科技公司的投資,因此把公司改名為「文藝復興」。從1978年到1995年,在這17年間文藝復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4年,合伙人鮑姆因為投資失敗造成巨大虧損,直接導致自己從公司出局。
1985年,阿克斯想要把公司搬到加州,西蒙斯答應了並且參股了阿克斯新公司的 25% 的股份。
1988年,西蒙斯不滿足阿克斯 20% 年化收益,便招攬了香農的弟子數學家 埃爾溫·伯利坎普來改進交易模型,由於阿克斯和伯利坎普的投資思路不同,產生了矛盾,最後阿克斯也出局。
1990年,伯利坎普也離開文藝復興,回到了伯克利教書,西蒙斯以6倍價格回收了伯利坎普的股份。從此西蒙斯一人掌控文藝復興,而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1993年,西蒙斯從 IBM 請來比特·布朗和羅伯特·莫瑟兩個編程大師,兩年後,基金開始改革策略,讓原本嚴重依賴商品、外匯、債券市場資金管理規模達到極限的基金,瞬間找到了新的跑道。基金規模也從1992年的 2.8 億美元增長到 1997年的 9.0 億美元(包括期貨、大宗商品、外匯、債券、股指)。
雖然基金運行了10多年,但依然不能完全相信模型,時常主動介入交易,2000年的股災,大獎章基金短時間血虧,西蒙斯毫不遲疑的停掉了策略就是一個鐵證。後來,基金重新盈利,年終將所有的損失扳回來,這事兒是後話。
因為大獎章基金並不對外公開,內部非常隱秘,外界充滿了對他們的猜測,根據西蒙斯團隊的背景,猜測他們使用了隱馬爾科夫模型(HMM)相關的算法,但很可惜,這點並沒有實際的證據。
錢,真的能改變一切
2000年股災,大批對衝基金倒閉,標普 500 指數收益率-9.10%,而大獎章基金依然逆天的創造了128.1%的收益率。
有了錢,他們就開始更加喪心病狂的收集數據,包括抓取市場上所有狀態的交易訂單、交易標的公司的年度、季度盈利報告、政府報告、經濟預測和學術論文,甚至把新聞媒體的關鍵詞、網際網路的帖子評論,幾乎一切可以拿來結構化的數據,統統放入自己的資料庫保存並進行分析。
為了試圖從中找到可靠的交易模式,公司的目標是預測股票在幾秒鐘後、幾天後、甚至幾個月後的價格,而這套全自動的系統和策略一直平穩運行著。
同時,公司成長到近200名員工,這其中超過半數是數學家、物理學家、統計學家,這個公司幾乎看不到商學院出身的人。
這顯然和西蒙斯自己的偏好有關係,他曾經說過:我們不要數理邏輯不好的學生。好的數學家需要直覺,對很多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對於戰勝市場非常重要。
西蒙斯還幹了件非常厲害的事兒,因為現行算法運作良好,他和布朗一商量,讓新員工研發新的算法,並且投入部分資金到加拿大、日本、英國、德國,中國香港、芬蘭、瑞士。
通常來說,其他地區金融市場會跟隨美國腳步來變化,但信息卻有滯後,動作會不同步,正因如此,大獎章基金的交易跟整個市場的相關性迅速下降,風險也隨之分散了。而加入外國市場的這一步,是一招妙棋。
巴菲特也自嘆不如
聊點專業金融的事兒,我們判斷一個投資組合往往採用夏普比率 作為指標,用來衡量收益和波動性關係。夏普比率是由諾貝爾獲得者威廉夏普 1966 年提出的。夏普比率,越大,說明同樣風險下獲得更高回報。
1990 年到 2000 年,大部分時間裡大獎章基金的夏普比率為 2.0,是同期標準普爾 500 指數夏普比率的 2 倍。在加入國外市場算法和改進交易技術後,大獎章基金的夏普比率在 2003 年飆升至 6.0。
6.0 是什麼概念?拿另一個例子對比一下,從 1976 年到 2011 年,股神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夏普比率是 0.76。
6.0,可能是股神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在 2000 年科技泡沫破裂期間,文藝復興也難逃此劫,雖然最終扳回所有虧損,但中間還是被市場按在地上摩擦了很久,虧了很多,西蒙斯決定向銀行買入「一籃子期權(a basket of options)」來保護自己。
這樣避免市場再次崩潰,公司也不至於像之前那麼狼狽。當時全球降息,住房市場復甦,銀行迫切需要把錢貸款出去,像文藝復興這樣的穩定高回報的基金,簡直就是銀行的救世主。
一籃子期權是一種金融工具,它的價格和市場表現掛鈎,文藝復興通過一籃子期權構建的投資組合,以非常高的性價比給自己的基金加了槓桿,同等資金成本,它的競爭對手槓桿空間只有 7 倍,而大獎章基金可以做到 20 倍,拿 2002年的數據看,標普 500 下跌了 22.1%,而大獎章通過看跌期權撬動了 20 倍的槓桿,控制了 600 億美金的頭寸,最終獲利 25.8% 的收益。
構建這種規模的期權組合其實很複雜,尤其是大獎章基金本身就有無比多的策略,每個子策略可能就代表它持有某種資產的頭寸。
銀行作為期權賣方,實際承擔了無限風險,不知道當時大獎章是如何說服他們的?有可能是權利實在太香了,實在忍不住就出來賣了。賣對了負責人升職加薪,賣錯了拍屁股走人,反正銀行背鍋。
而持有一籃子期權還有巨大隱藏好處,就是讓文藝復興有資格獲得更優惠的長期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短期收益的稅率為 39.5% ,長期資本利得稅是 20%,這相差實在太了,因此文藝復興可以光明正大的從美國國家稅務局(IRS)眼下避稅,簡直是白 Piáo 的高手。
不過這事兒被IRS 查出來了,這是 IRS 目前處理過的爭議最大的案件,涉及到了68億美金的補繳稅款。作為金融界最大的瓜,各大媒體進行了長年的跟蹤報導,但最後交稅是逃不過的,反正西蒙斯賠得起,68億不值一提。
華爾街闖蕩 30年的西蒙斯把文藝復興這個「金融小作坊」,做成了「金融巨鱷」,在2009年的時候選擇了退休,一直作為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榮譽主席至今。
從西蒙斯他們依靠數學模型自動化完成分析和交易,這是一個數學家的遠見和膽識的完美結合,而系統進行實際預測的結果市場反應的一樣時,這也許就是數學的魅力所在吧。
上文轉自圖靈教育,[遇見數學]已獲轉發授權。
推薦相關書籍:
《算法交易員》:本書生動講述了華爾街「寬客」及其運用量化交易技術馳騁於投資領域的故事,同時介紹了人工智慧在投資領域的發展。
《利用機器學習開發算法交易系統》:介紹了機器學習必要的統計與概率方面的數學理論,以及適用機器學習的領域相關的領域知識,同時收錄了實現代碼。利用機器學習編寫程序時,機器學習算法所佔的比重並不大,重要的是理解數據並掌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