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遙
近日,有俄羅斯媒體發布了一條中國海軍2021年艦艇陣容的預測,百餘艘各型軍艦放在一起頗為壯觀。
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三艘航空母艦,俄羅斯媒體預計第三艘航空母艦能夠早2021年內下水。而在航母兩側則是近來熱點話題中頻頻現身的075兩棲攻擊艦。而在這些「海洋巨獸」之後更是一個由上百艘飛彈護衛艦以及飛彈驅逐艦組成的龐大方陣。僅就按照這條新聞中艦艇實力進行計算的話,中國海軍在2021年的實力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海軍,從而排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固然這些只是紙面實力,新聞中也難免會有估量不準的問題,但仍然能夠看出我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海軍實力。無論是新航母還是075,每一艘艦艇的下水都能激起世界的驚呼。中國海軍也確實在近兩年迎來了實力跨越式增長的時期。
這一張圖例也激起了俄羅斯網友的激烈討論,甚至有俄國網友認為:我們不該為此高興,俄羅斯應該顫抖。
事實上,儘管俄羅斯目前仍是中國最大的盟友,但出於地緣上的關係,儘管中國無數次強調自身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發展中大國,但俄羅斯民眾仍然難免擔心這個曾經的兄弟因為軍事實力急劇膨脹而對自身的發展產生影響。
近年來俄羅斯因為受到歐洲的經濟制裁,經濟發展一直難以提高效率,在政治上,作為美國的「死對頭」,外交上也是摩擦不斷,曾經在國際舞臺上張牙舞爪的「毛熊」多少有些一蹶不振。
國家經濟發展的遲滯總會波及到軍事領域,為了在美國瘋狂「退群」的條件下謀求非對稱的軍事力量平等,俄羅斯也是費勁心機。想要實現軍事力量的全面發展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現實,拋下短板也是必然選擇。早在2020年5月,俄羅斯兩艘下一代主力護衛艦就因為經費原因而被迫暫停,顯然,海軍就是那一顆在美俄博弈中被戰略性放棄的棋子。
而在航空器領域,俄羅斯也正在被我國超越。僅就以最新一代戰機為例,殲-20搭載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而蘇-57搭載則是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蘇-57的雷達最多僅能鎖定30個預定目標,而殲-20則能夠鎖定超百個預定目標。除了雷達之外,在空空飛彈乃至於隱身能力等方面,俄羅斯的蘇-57顯然在各方面性能上都與殲-20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可怕的是,這些巨大的變化與差距是在近20年內發生的。曾經身後的小弟如今正在用流星般的步伐快速超越自己,難怪俄羅斯民眾會感到「害怕」,畢竟中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