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出海口受美日鉗制 能常用的僅3至4條
目前的9大出海口中,真正能夠經常利用的僅為3至4條,且與美日印等國艦艇進出大洋的航線相互重疊,監視與被監視、跟蹤甚至惡意挑釁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海韜發自北京 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對於中國海軍的動向一向最為敏感,甚至有些神經質。
-
中國艦隊穿宗谷海峽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
2013年度中俄海上聯合軍演在彼得大帝灣降下帷幕後,北京時間7月13日凌晨3點左右,中國海軍115「瀋陽」號飛彈驅逐艦、116「石家莊」號飛彈驅逐艦、538「煙臺」號飛彈護衛艦、546「鹽城」號飛彈護衛艦以及881「洪澤湖」號補給艦共5艘軍艦,出現在北海道附近宗谷海峽西南偏西250公裡出海域,並向東北方向航行。
-
日就中國軍艦進釣魚島所謂"日本領海"姿態強硬 稱12海裡是"底線"
日媒體引述防衛省講述的「事實」是:8日晚9時50分許,俄羅斯海軍3艘艦艇駛入釣魚島海域久場島(即我黃尾嶼)與大正島(即我赤尾嶼)之間的毗連區北上,被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旗風」號發現。9日凌晨0時50分許,一艘中國護衛艦南下駛入久場島東北的毗連區,被海上自衛隊「瀨戶霧」號發現,它隨後走出一道U形軌跡,駛出大正島西北偏北的毗連區。
-
美派兩艘伯克級穿越臺灣海峽別有深意:或增加頻率
這兩艘艦艇隸屬於母港位於日本橫須賀的美海軍第七艦隊,同屬「伯克」級,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多的驅逐艦。此次美艦穿越臺海,兵力的選擇可謂精心設置,既向大陸表明「我來了」,又試圖避免過度刺激大陸。但大陸軍事專家認為,未來美海軍有可能增加穿越臺灣海峽的頻率和兵力。
-
五艘中國軍艦抵近美國近海,距離僅12海裡,美艦全程跟蹤
其海軍下設了7大艦隊,約有50萬現役或預備軍人,近300艘現役軍艦以及4000架飛機,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最強海軍。而與其巨大的海軍規模相一致的,就是它想將一切掌握在手心的佔有欲。要知道,全世界各大洋域都有美國艦隊「駐守」,經常可以看到其海上重器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各洋域內穿行,各類軍艦更是出動頻繁,打著「自由航行」的牌子,全世界的晃蕩。
-
2艘美艦穿越海峽的同時,裡根號航母起降大批戰機
數日前,美國海軍2艘宙斯盾驅逐艦「本福爾德」號和「馬斯汀」號組成的聯合編隊,於夜間時分從南海北上一路穿越海峽,最終達到東海區域。此舉立即引發了輿論的震蕩,儘管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對外表示,這不過是「例行經過」就如以前一般。
-
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SpaceX計劃發射1584顆低軌衛星 距地高度僅550公裡 Carly Feng • 2018-11-09 14:00
-
兩艘中國軍艦穿越海峽,此國派出艦艇跟蹤,俄發出「善意」提醒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8月18日,我人民海軍兩艘軍艦穿越了對馬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立即出動軍艦、飛機進行跟蹤監視。據了解,當天日本海上自衛隊下的佐世保地方隊第3飛彈艇隊出動了飛彈艇"蒼鷹"號,還有和鹿屋基地第1航空群所屬P-1巡邏機,駛入相關海域跟蹤我國軍艦。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消息中顯示,本次穿越對馬海峽的是我國人民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鹽城艦"和053H3型飛彈護衛艦"宜昌艦",這兩艘軍艦穿過對馬海峽之後進入到日本海。
-
1974年的今天,人民海軍為馳援西沙,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
深度摘要:中國海軍雖然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南海艦隊缺少大型水面艦艇的短板,因此中央急調東海艦隊3艘護衛艦直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馳援。這也是人民海軍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
美國軍艦為何穿越臺灣海峽?中國專家有另類解讀
美國軍艦日前穿越了臺灣海峽,許多分析認為,這是力挺臺灣,對抗北京的一種體現。但是中國軍事專家李傑卻有另類解讀。美太平洋艦隊發言人日前表示,美國海軍驅逐艦「本福德」號與「馬斯汀」號於7日至8日通過臺灣海峽,並稱這只是美軍艦從南海例行性通過臺灣海峽附近國際水域前往東海。
-
時隔兩個月 美國軍艦又過臺灣海峽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 時隔兩月,美國軍艦再次穿越臺灣海峽。這一次來的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錢斯勒斯維爾」號。 美國海軍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13日放出消息稱,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錢斯勒斯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62)當地時間11月12日穿越臺灣海峽。
-
日本「光學六號」衛星因天氣原因推遲發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和三菱重工2月23日公布消息稱,由於天氣原因,原計劃25日發射的H2A火箭發射時間被推遲至26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被推遲發射的H2A型火箭上搭載有信息收集衛星「光學6號」。該衛星可在距地面數百公裡的上空進行拍照,收集與日本安保相關的信息。
-
我國在美眼皮底下擊沉萬噸軍艦,航母后撤1000公裡
後經國防部4月26日證實,火箭軍最新列裝的飛彈正是號稱「關島殺手」的東風-26飛彈。對中國加強「核三位一體」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彌補了中國飛彈在射距上的不足,增加了中國對美軍基地及周邊海域的威懾力,堪稱新一代護國神器。
-
我軍5艘軍艦進入美海岸12海裡:美國為啥一聲沒吭,這次被打怕了
在整個50-90年代,美國軍艦幾乎每天都在蘇聯附近海域轉悠。隨時監控蘇聯海軍和進行抵近偵察。美國海軍也經常進入我國12海裡位置,雖然每次都被驅逐了,但是還是有機會就來騷擾一下。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國第一次進入美國12海裡,是參加俄羅斯海軍聯合演習,我國和俄羅斯海軍準備在白令海峽附近進行演習。
-
日本將於12月發射地球觀測衛星和低空衛星
據日媒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宣布,將於12月23日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有助於全球變暖預測的觀測衛星「Shikisai(色彩)」和在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Tsubame(燕)」。 據介紹,「Shikisai」衛星將從800公裡高空長期觀測地球全部區域內雲層及大氣中的塵埃、冰雪面積、地表植物等的狀態,力爭分析環境隨全球變暖發生的變化,提高預測精確度。 「Tsubame」則會在低於一般衛星的300公裡以下高度的軌道上飛行。軌道較低一方面能詳密觀測地球,但也需要承受在該高度輕微存在的大氣阻力,因此易於下降。
-
日本成功發射一顆具備雷射傳輸功能的數據中繼衛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東京11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11月29日下午,日本在位於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一顆具備雷射傳輸功能的數據中繼衛星(DRS)。據NHK電視臺報導,11月29日下午16時多,H2A火箭搭載該數據中繼衛星發射升空,飛行約30分鐘後星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該衛星今後將依靠自帶引擎,最終進入高約3.6萬公裡的地球靜止軌道,將地球觀測衛星的數據及圖像傳輸到地面基站,同時也將負責傳輸「內閣衛星情報中心」的情報。日本H2A火箭的出色表現也備受矚目。
-
中國的出海通道在哪裡?-通道,群島,馬六甲海峽-中安在線-主頁管理
《世界知識》2010年第11期封面 推薦理由: 人氣指數: 新聞指數: 新銳指數: 刊期定價:雙周刊,每月1日、16日出版,定價7元/本 市場定位:以國際時政分析及評論為基本內容的媒體。目標讀者為關心國際時政、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中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的社會主流人群。
-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快舟一號發射成功 順利把衛星送入距地6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Emma Chou • 2019-08-31 09:36:43 來源:前瞻網
-
揭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50多年,37名烈士,100多顆衛星
1997年12月8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發射,成功將美國摩託羅拉公司製造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1999年5月10日,該中心用長徵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高度為87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七次成功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的航天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