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四川檢修公司成都運維分部檢修人員羅山、葉昊等來到500千伏尖山變電站 220千伏尖長二線年檢現場,他們取出兩個銀白色的小盒子,放在開關的端子箱前。
「這是我們研發的遠傳型無線帶電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葉昊一邊說,一邊熟練地用信號線將「白盒子」接入端子排。
高效安全又經濟的創新成果凝聚著四川檢修公司「鯤鵬創新工作室」成員們的智慧和心血。
組建攻堅團隊解難題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智能化變電站建設,越來越多變電站安裝使用GIS(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設備。與此同時監測SF6氣體壓力、判斷內部絕緣狀態的密度繼電器被大量的採用。
SF6密度繼電器作為唯一的監測表計,如若發生故障,則有可能造成故障跳閘、內絕緣降低,設備對地擊穿等嚴重事故。根據國網公司最新企業標準要求,該表計的檢查已從抽檢轉為強制性定期檢驗。
以四川檢修公司成都運維分部為例,年校驗表計量達680餘只,總量大、耗時長;另一方面,由於廠家設計、安裝位置等原因,校驗工作很難做到100%全覆蓋。傳統的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器已無法適應新的工作要求。
校驗表計時需要拆除每一隻表計的防雨罩,打開接線盒,解開二次信號線,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拆卸安裝的步驟上。
校驗完畢,若恢復不當,很容易虛接信號線,導致SF6壓力信號無法發出的風險,也就是俗稱「假表頭」。
目前成都地區500千伏變電站內ABB、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廠家的部分SF6表計,由於研發設計的原因無法直接校驗;部分表計安裝位置過高,拆卸很困難。
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減輕勞動強度,提升現場工作的安全性,2019年1月,四川檢修公司「鯤鵬創新工作室」成員王鵬、葉昊、羅山等積極思考,組建創新研發團隊,開展了「免拆線便攜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的研製工作。
他們查資料、翻圖紙、討論方案、設計草圖、研製成品,常常挑燈夜戰。半年後,遠傳型無線帶電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研製成功。
工作人員只需要將他們擺放在設備間隔的匯控櫃前,通過信號線接入端子排,取出所需信號,將表計的電阻信號轉為電壓信號,通過小白盒的發射端及接受端轉化為校驗設備可識別的信號,就可以開展表計校驗工作,省去了拆卸、安裝表計的時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服務工作現場提質效
「傳統方式校驗儀器步驟繁瑣,每一隻至少耗時30分鐘。新儀器利用繼電器原有迴路和小白盒的信號採集、轉換、傳輸功能,完成表計的動值校驗,耗時不到 5分鐘。」主創人員王鵬說。
若配合「多通路插排式快接氣動接頭」使用,以前只能分別開展的密度校驗與SF6氣體試驗,現在也可以同時進行,將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這種通過轉換二次信號來校驗表計的方式,在國內相關領域尚屬首創。遠傳型無線帶電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於2019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小白盒」有三大創新點,即免拆卸、便攜性和強適配。兩隻「小白盒」(信號採集、分析裝置)總重量和兩小瓶農夫山泉相當,十分輕便。
該項創新成果適用於全國範圍所有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的升級及改造,也可以直接集成到現有同類型儀器內部使用,它的強適配性從設備源頭上解決了因結構原因無法校驗的表計。
據了解,四川檢修公司已和國內最大的SF6密度繼電器校驗儀生產廠家達成協議,將此技術集成在新儀器中,批量化生產。
羅山介紹說,從經濟效益上來看,每臺售出的新儀器可帶來2萬元的專利費收入;投入使用後,單臺儀器的表計校驗效率從每天的6到8隻,提升至40餘只,全年可為四川檢修公司增創近250萬元。
8月28日,該裝置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2020年「萬眾創新大賽」暨第五屆職工優秀技術成果評審發布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創新的動力來自對工作的無限熱忱和激情。
為了營造創新幹事的氛圍,公司領導不僅鼓勵大家創新,還從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創新人才和成果不斷湧現,在安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楊紅 汪泓伶
編輯:劉趁
校對:郭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