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過去10年的新處理器發布後,媒體、用戶以及專業人員大家最關注都是英特爾再次將處理器的頻率提升到怎麼樣的高度!但今天當英特爾發布Sandy Bridge智能酷睿的處理器時,我們將目光第一次從CPU上移開,而更多的去關注GPU的表現。過去,集成顯卡的羸弱讓很大一部分用戶不得不在很少需要獨立顯卡的情況下依然要配置,因此也就造成了筆記本電腦性能與續航之間的矛盾。
與獨顯說再見 筆記本二代i3/i5/i7全國首測
Sandy Bridge處理器中首次完全融合其中的GPU(核芯顯卡)有效的解決了過去集成顯卡性能過弱的問題,通過測試可以看出Sandy Bridge的GPU性能提升30%以上,已經超越了NV 310M獨立顯卡的水平。此外,Sandy Bridge處理器在提高GPU顯示性能的同時很好的控制的功耗,因此它的續航時間依然保持目前酷睿i系列集顯機型的水平,續航時間明顯高於入門級獨顯機型。出色顯卡性能與長續航時間的結合,讓筆記本電腦的移動計算能力有了新的本質性的提升,這也是Sandy Bridge給消費者帶來的最大好處。
此外,我們本次測試文章的報導重點集中在第二代的i3、i5處理器之上,作為未來Sandy Bridge時代中的主流產品,他們的性能表現如何也想是更多讀者希望知道的。
·目前搭載第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機型
下方提供了目前我們收集到的所有整裝待發的新品機型,從價格和配置上來看,與2010年第一代睿頻處理器剛發布時相比,在價格上會越來越低,OEM廠商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對於消費者而言的好處顯而易見,你花更少的價格買到更超值的產品。
型號 | 尺寸 | 處理器 | 顯卡 | 內存/硬碟 | 上市價格 |
華碩N53XI263SV-SL | 15.6 | i7-2630QM | GT 540M | 4G/500G | 8599 |
聯想Y560P-ISE | 15.6 | i7-2630QM | HD6550 | 2G/750G | 7699 |
聯想Y460P-ISE | 14 | i7-2630QM | HD6550 | 2G/750G | 6699 |
宏碁Aspire 4750G | 14 | i7-2630QM | GT 540M | 4G/500G | 7499 |
上市時間 | 型號 | 尺寸 | 處理器 | 顯卡 | 內存/硬碟 | 上市價 | 價格差 |
2010年 | 聯想Y550P-ISE | 15.6 | i7-720QM | GT 240M | 4G/500G | 10999 | 3300 |
2011年 | 聯想Y560P-ISE | 15.6 | i7-2630QM | HD6550 | 2G/750G | 7699 | |
2010年 | 華碩 M60J | 16 | i7-720QM | GT 240M | 4G/1TB | 11000 | 2401 |
2011年 | 華碩N53XI263SV-SL | 15.6 | i7-2630QM | GT 540M | 4G/500G | 8599 |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Sandy bridge架構下的Huron River平臺特性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前一天還有同事問我:英特爾的新平臺叫什麼?是叫Sandy bridge嗎?它是到底是平臺/還是核心架構?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區分一下概念。什麼是核心架構?什麼平臺?一般我們所說的Sandy bridge都是指架構,而在Sandy bridge架構下有兩個平臺,桌面版Sugar Bay和移動版Huron River。
移動版Huron River平臺新LOGO
架構特性是共有的,平臺特點各不同。今天我們的主角隸屬於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家族,相比第一代酷睿i系處理器,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在用戶操作體驗上的主要提升有三點:1.32nm製程工藝,帶來更出色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2.融合了性能堪比入門級獨顯的GPU,視頻編碼/解碼能力更強;3.睿頻加速2.0技術,按需調整性能。
關於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家族還有兩點重要革新:1.引入全新的AVX、AES指令集,加強的浮點與加解密運算,其重要性堪比1999年Pentium III引入SSE;2.引入全新環形架構,擁有高帶寬、低延遲等優點。這些普通消費者在日常應用中所體驗不到的特性,對於那些商務用戶來說卻是最重要的。
全新的Sandy Bridge微架構
用以配搭處理器的晶片組方面,原有的HM55被HM67取代,新的HM67晶片組是Intel為了配合內置圖形處理單元的第二代酷睿處理器而推出,可以提供全面的處理器支持(不兼容第一代酷睿處理器)。不過新的英特爾6系列移動晶片組並沒有加入對USB 3.0的原生支持,要想使用USB 3.0,我們依然只能使用第三方晶片實現。
全新的英特爾6系列移動晶片組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Huron River平臺帶來的變化
新的睿頻加速2.0技術提供了「極限睿頻頻率」,與上一代酷睿加速技術只提供「睿頻幅度」相比,新酷睿加速技術在功耗不增加的情況下,整體性能有了更高的提升,尤其是在面對單任務處理時,會飆到最高的「極限睿頻頻率」,帶給用戶更舒暢的操作體驗。
英特爾睿頻加速2.0技術
英特爾超線程技術
英特爾睿頻加速2.0技術是與功耗共享規則一起,可動態按需分配性能處理性能或是圖形性能,同時又監控整機溫度表現。當散熱系統和功耗水平都保留一定空間時,英特爾核芯顯卡可動態調整頻率,來滿足圖形應用程式的需求。而一旦整機散熱溫度超標,性能上則要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說,處理器在睿頻頻率上有了進步,但在制約性能表現的散熱性能方面卻對OEM廠商有了更高的要求,首當其衝的便是散熱模塊與機型模具上的設計。
新的睿頻加速2.0技術提供了「極限睿頻頻率」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Huron River平臺帶來的性能提升
先行推出的32nm Sandy Bridge移動處理器分別有Core i3、Core i5和Core i7四個系列,全線集成英特爾核芯顯卡,並全部支持英特爾超線程技術。但在睿頻加速上,新的Core i3處理器確是不支持的,而新Core i5則一如既往Sandy Bridge全部屬性,新Core i7處理器則在三級緩存維持6MB不變,功耗也同為45W。由此看見,核芯顯卡是Sandy Bridge處理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Sandy Bridge全系列處理器與統一硬體測試平臺 | ||||
定位 | 旗艦級 | 主流級 | 入門級 | |
處理器 | *Core i7-2720M | *Core i5-2520M | *Core i5-2410M | *Core i3-2310M |
主頻 | 2.20GHz | 2.50GHz | 2.30GHz | 2.10GHz |
核心/線程 | 四核八線程 | 雙核四線程 | 雙核四線程 | |
功耗 | 45W | 35W | ||
緩存 | 6MB L3 | 3MB L3 | ||
晶片組 | HM67 | |||
顯示核心 | 英特爾核芯顯卡(Intel HD Graphic 3000) | |||
顯存容量 | 64MB | |||
內存 | 4GB DDR3 1066 | |||
硬碟 | S-ATA SDD/5400rpm S-ATA HDD | |||
電池 | 53.28Wh | |||
屏幕 | 15"1366×768 | |||
無線模塊 |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 6200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 Ultimate 32bit | |||
備註 | 標「*」為第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
早在一個月前,我們就已經拿到Sandy Bridge全系移動版處理器,針對這次新平臺也做了詳細的測試,下面便是在CINEBENCH R10下單核與多核的圖形渲染測試結果,你可很清楚明了的看到,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在性能方面的提升。註:全部測試全在Windows 7 Ultimate 32bit作業系統下進行。
處理器渲染測試:CINEBENCH R10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融合核芯顯卡(Intel HD Graphic 3000)
什麼是核芯顯卡?它是建立在和處理器同一內核晶片上的圖形處理單元,簡而言之,就是與處理器核心合併在一起的圖形處理器。與Nehalem處理器裡同時封裝32nm處理核心加45nm圖形核心的設計不同,Sandy Bridge處理器上的32nm核芯顯卡和32nm處理器則採用了完全融合的方式:在同一塊晶圓中分別劃分出CPU和GPU區域,它們各自承擔著數據處理與圖形處理的任務。
核芯顯卡還擁有獨立的能源管控單元,因此和處理核心一樣支持睿頻加速技術,可以獨立加速或降頻,並共享三級高速緩存,這不僅大大縮短了圖形處理的響應時間、大幅度提升渲染性能,而且完全的32+32的設計模式帶給我們更低的功耗。而且這樣下來以前存有的成本高、通信延遲高等弊端均得以解決。
Intel HD Graphics 3000核芯顯卡
桌面版Sugar Bay平臺所用的核芯顯卡為Intel HD Graphics 2000/3000,移動版Huron River平臺所用的核芯顯卡為Intel HD Graphics 3000。也就是說,只有臺式機才有2000和3000的雙組合顯卡,而筆記本只有3000。核芯顯卡最大、最令人振奮的是新增並內置了編碼器,支持MPEG2、VC1和H.264硬體編碼,也就是英特爾高速視頻同步技術,給用戶帶來的好處是:處理器速度是軟體編碼的兩倍以上!對與經常使用iPhone、Touch、PSP等移動終端的用戶來說,硬體編碼的實用程度要高很多。
Sandy Bridge全系列處理器與統一硬體測試平臺:集成顯卡 | |||||
處理器 | 晶片組 | 顯卡 | 內存 | 硬碟 | |
入門級 | |||||
*i3-2310M | HM67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
i3-370M | HM55 | HD Graphic(64MB) | |||
i3-350M | |||||
主流級 | |||||
*i5-2520M | HM67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
i5-540M | HM55 | HD Graphic(64MB) | |||
*i5-2410M | HM67 | HD Graphic 3000(64MB) | |||
i5-460M | HM55 | HD Graphic(64MB) | |||
旗艦級 | |||||
*i7-2720M | HM67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
i7-740M | HM55 | NVIDIA Geforce 310M(512MB) | |||
備註 | 標「*」為第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
集成顯卡性能測試:3Dmaek06
通過3Dmaek06的測試,HD Graphic 3000核心顯卡的性能相比上代產品的大幅度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幾乎達到了近3倍的水平。不僅如此,即使是針對310M、5470兩款獨立顯卡,HD Graphic 3000也有不小的優勢,其顛覆了我們對傳統集成顯卡性能不佳的觀念。
Sandy Bridge全系列處理器與統一硬體測試平臺:獨立顯卡 | ||||
處理器 | 晶片組 | 顯卡 | 內存 | 硬碟 |
Sandy Bridge核心顯卡 | ||||
*i3-2310M | HM67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ATI入門級顯卡 | ||||
i3-370M | HM55 | Mobility Radeon HD5470(102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i3-350M | ||||
P6200 | ||||
NVIDIA入門級顯卡 | ||||
i3-370M | HM55 | Geforce 310M(512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i3-350M | ||||
P6200 | ||||
備註 | 標「*」為第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
集成顯卡與入門級獨顯性能對比測試:3Dmaek06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 英特爾核心顯卡遊戲測試
基準測試方面,核芯顯卡表現驚人,那麼在實際遊戲中表現又如何?在此環節,我們採用了搭載Sandy Bridge處理器以及ATI Radeon HD 6550M的聯想Y460P作為測試平臺,並通過切換不同的顯卡來進行對比。
聯想ideapad Y460p 遊戲測試平臺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5-2540M 主頻2.60GHz | ||||
內存 | 4GB DDR3 1333MHz內存 | ||||
顯卡 | Intel HD Graphics 3000+ATI Radeon HD 6550M | ||||
顯示器 | 14.0英寸LED背光顯示屏 1366×768解析度 | ||||
硬碟 | 500GB 7200轉 | ||||
電池 | 6芯標準電池 | ||||
預裝系統 | Windows® 7 Home Basic |
《極品飛車》系列新作《極品飛車14:熱力追蹤3》回歸到警察通緝模式,允許玩家進行全球網絡對戰,將再次回歸名貴跑車。在開啟最高特效以及最大解析度的狀態下,利用核芯顯卡運行,幀數在15左右浮動,有明顯的卡頓,不過如果適當降低畫質可以保證足夠的流暢性。
《極品飛車14:熱力追蹤3》
《極品飛車14:熱力追蹤3》幀數截圖
通過實際遊戲測試,我想各位網友都已經了解到了HD Graphic 3000核芯顯卡的實力,因為考慮到在最高畫質下運行的原因,其幀數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適當降低遊戲畫質,核芯顯卡還是能夠應付自如的。
遊戲幀數對比測試
筆記本顯卡性能天梯圖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 辦公應用模式下續航測試
我們在前面一直在談論核心顯卡的性能提升,因為SNB核心顯卡性能完爆310M,運行主流遊戲並不是什麼難事,不少人對於這款處理器也有了全新的認識,看來Intel的核心顯卡並不是吃素的。那麼有人要問,SNB處理器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電池續航方面會有怎樣的表現?相信這點是也是除顯卡性能之外,用戶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就目前筆記本的使用情況來看,電池續航表現如何,確實會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使用,所以也將會納入用戶考慮購買時,成為最主要的參考因素之一。
Sandy Bridge全系列處理器與統一硬體測試平臺:續航 | ||||
處理器 | 顯卡 | 內存 | 硬碟 | 電池容量 |
入門級 | ||||
*i3-2310M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53.28Wh |
i3-370M | HD Graphic(64MB) | 48.84Wh | ||
i3-350M | ||||
i3-370M | Mobility Radeon HD5470(1024MB) | 48.84Wh | ||
i3-350M | ||||
P6200 | 47.73Wh | |||
i3-370M | Geforce 310M(512MB) | 48.84Wh | ||
i3-350M | ||||
P6200 | 47.73Wh | |||
主流級 | ||||
*i5-2520M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53.28Wh |
*i5-2410M | ||||
i5-540M | HD Graphic(64MB) | 48.84Wh | ||
i5-460M | ||||
旗艦級 | ||||
*i7-2720M | HD Graphic 3000(64MB) | 4GB DDR3 1066 | HDD 5400rpm | 53.28Wh |
i7-740M | Geforce 310M(512MB) | 45.36Wh | ||
備註 | 標「*」為第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
我們知道,其實筆記本的應用環境是在實時發生變化的,簡單點的話,我們可以將它分為辦公與玩遊戲、影音娛樂、辦公應用幾大部分。而如果筆記本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應用最多的一般會是日常辦公與收發郵件,以主流辦公軟體應用為主。當然,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幾乎不會有人還能悠然自得的用它來玩遊戲,因為這是一件很無趣的事。另外,一個大家普遍懂得的道理就是,顯卡性能提升的同時,功耗一般也會隨之提升,偏高的功耗最終導致犧牲一部分續航時間作為代價。
續航測試環境介紹 | |
MobileMark2007 | Mobilemark 2007這款軟體集成了很多用戶常用的軟體,如AdobeReader、AdobePhotoshop CS2、Microsoftoffice軟體等等,它通過模擬用戶的真實使用環境來測試整機的續航能力。 |
Balanced | 在Windows 7系統下的Balanced電源模式下進行高清電影的循環播放,直至電池耗盡。 |
High performance | 在Windows 7系統下的High performance電源模式下進行循環遊戲測試,直至電池耗盡。 |
所以,與前面的顯卡性能測試很類似,我們對於不同的配置組合分別進行了MobileMark2007測試。有一點需要簡單說明的是,MobileMark2007軟體能夠再現筆記本日常辦公的環境,所以測試出的電池續航時間,就可以看成是日常辦公應用的續航表現。而經過耐心測試,最終結果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SNB處理器續航能力不僅完勝與其性能相當的i系列處理器與獨顯的組合模式,甚至比目前的i系列處理器+集顯的續航能力更加完美。這樣說或許有些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SNB處理器不僅可以保證出色的顯卡性能表現,而且續航能力同樣出色。
電池續航測試:MobileMark2007(辦公)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 高清、遊戲模式下續航測試
另外,SNB處理器並未被一直崇尚低功耗低散熱的市售i系列處理器甩在身後,況且達到這一成績是在SNB處理器融合了性能堪比310M顯卡性能的Intel HD Graphic 3000核心顯卡前提之下。所以,即使SNB處理器在續航方面未能領先於目前的i系列處理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視頻播放方面,得益於SNB處理器的CPU與GPU共同協作,SNB處理器的電池續航表現能力更為完美,相比於目前的i系列處理器與獨顯、i系列處理器與集顯的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優勢,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電池續航測試:MobileMark2007(高清播放)
有些人肯定會認為,筆記本在辦公應用的環境下,很少會應用GPU部分,所以SNB處理器並未全速運行內部所融合的GPU,這可能會影響到真實的續航時間。為了讓網友直觀看到SNB處理器在運行遊戲時的電池續航能力,我們對不同平臺的筆記本進行遊戲測試。測試結果再次表明,測試環境相同的情況下,SNB處理器的續航能力較為一般。
電池續航測試:MobileMark2007(遊戲)
通過前面的測試可以看到,SNB處理器在日常辦公、視頻播放等不同應用環境下,電池續航能力全部提升。無論應用形式如何變化,都可以保證用戶使用中具有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所以,未來的SNB筆記本,電池續航能力將會更出色,核心顯卡將會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 辦公應用測試
前面我們看到了給力的遊戲視頻能力的提升,也看到了繼續增強的續航能力,下面我們來看一下Sandy Bridge在辦公應用中的表現。與3D遊戲、高清視頻應用大多數依靠GPU提升不同,很多辦公應用的提升與Sandy Bridge中CPU部分的睿頻加速2.0技術、AVX浮點計算技術、加密技術密不可分。當然我們也看到GPU中全新的QSV技術(硬體編碼)為視頻編碼運輸帶了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在一些視頻準換中壓縮速度提升了300%以上。Sandy Bridge處理器在辦公應用中的提升可以看做是一種無形中的給力,它在用戶辦公室進行了默默的支持,讓我們在無形中提升的工作效率。
在辦公中的提升 睿頻加速2.0技術的支持
我們首先採用的三個測試分別是WinZip壓縮文件MPG2文件、Photoshop CS5做高斯模糊旋轉以及iTunes轉換音頻歌曲,這三個測試的共同之處在於基本上都是CPU在進行工作與GPU並不太大關係,這也是體現Sandy Bridge在CPU計算能力上的提升。
應用測試:壓縮、音頻、圖像
核芯顯卡的硬體編碼功能 提升視頻編碼能力
HD Graphic 3000核心顯卡內含了一個獨立的媒體處理器,該媒體處理器是一個固定的功能單元,既能解碼又能編碼,這個模塊囊括了與視頻處理相關的一切功能。在視頻解碼部分,Intel上代顯卡在解碼時,GPU只負責一半的解碼任務,另一半由CPU來負責。而SandyBridge的解碼器它接管了MPEG-2、VC-1、H.264三大高清視頻的所有解碼步驟,將CPU和GPU的負載降至最低。視頻編碼部分,SandyBridge融合GPU內部的媒體處理器相當於可編程的流處理器,配合相應的軟體,可以實現類似於NVIDIA CUDA和AMD Stream的流處理器加速技術,從而進行視頻編碼加速。
轉碼、編碼測試軟體介紹 | |||||
MediaShow | 這款操作便捷的視頻轉換工具同時利用了當前熱門的GPU處理能力,AMD顯卡的Stream處理加速技術,NVIDIA顯卡的CUDA技術以及INTEL的最新一代處理器都能在這款新軟體中發揮額外的功效。 | ||||
TMPEG4 | TMPGEnc XPress是支持 MPEG、AVI、WMV等各種影片檔案,家用DVD錄像機等錄製的DVD,以及其它各種格式的影片檔案的數字影片編碼壓縮軟體。透過其自行研發的高性能數字影片編輯引擎 Video Mastering Engine,強化了進行影片剪輯,特別效果加工等功能! | ||||
Aimersoft iphone VC | Aimersoft iPhone Video Converter是一款專業是視頻轉化工具,它幾乎支持所有流行視頻格式轉化成iPod上播放的文件,允許在改變視頻的大小和播放速度的條件下支持AVI, DivX, XviD, MPEG, WMV, MOV, ASF, QuickTime ,RM,RMVB等格式的視頻文件轉化成能在iPhone手機上播放的視頻和音頻文件。 |
我們利用同一個700MB的MPEG2視頻文件進行了3個有關視頻編碼的測試,這其中有將MPEG2文件轉換成iPhone可識別的格式,也有將MPEG4轉換成BlueRay格式以及DV愛好者經常做的將攝像機中MPEG2轉換成MP4格式的工作。其中利用MediaShow Espresso將MPEG2轉換成MP4的工作,因為核芯顯卡的硬體編碼技術速度較之前的酷睿i系列有300%以上的提升,可想而知未來我們利用集顯筆記本電腦也可以輕鬆、快速的完成視頻編碼這種過去必須由獨顯來完成的任務。
視頻編碼/解碼測試
·第二代酷睿i系處理器:AVX大大提升浮點運算能力 3D渲染更快
所謂三分設計,七分渲染,對於做設計的用戶來說渲染是每次設計中最耽誤時間的部分。過去運行AutoCAD做3D圖像渲染必須採用獨顯筆記本進行,而在Sandy Bridge中全新的AVX指令集(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高級矢量擴展) ,支持256bit的SIMD(單指令多數據流)單元,相比之前的128bit理論上可帶來兩倍的浮點性能提升,能有效提升CPU的執行效率。因此在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Sandy Bridge中較入門的i3 2310M的測試成績也比目前的Core i7 740M+NV 310M顯卡的組合要節省時間60%以上。
AVX指令集測試
AES加密測試
總結:融合時代開始了,移動版Sandy Bridge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不想談什麼業界的震動、產業的變化,我們只來說一些最終消費者將會得到的好處。
移動版Huron River平臺新LOGO
輕薄筆記本玩轉3D遊戲 逐步成為主流:Sandy Bridge中GPU性能3倍以上的提升,讓它可以應對大量3D遊戲,而過去那些僅僅是為了偶爾玩遊戲購買獨顯筆記本的用戶會逐步轉向核芯顯卡機型,輕薄筆記本將慢慢成為主流。
3D顯示成為基本功能 隨時隨地視覺享受:由於核芯顯卡本身就具備了3D顯示功能,因此3D顯示的硬體門檻只剩下了120赫茲的顯示屏幕。未來只要顯示屏的成本降低,所有筆記本都將具備3D顯示功能。
硬體解碼技術 帶動視頻處理能力:核芯顯卡的硬體解碼能力的提升,未來讓所有筆記本電腦都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視頻編輯平臺,而不再受到是否是獨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