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頭
雙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孿生子,雙胞胎。
在天體系統中則是指由兩顆質量和距離十分特殊的恆星構成的特殊雙星系統。
而我們今天要來談一談的就是酷冷至尊遊戲外設中滑鼠的雙子星 -- CM110 & MM710
哥哥星 - CM110
先說說哥哥星,也就是 CM110,這個滑鼠給我的感覺就是酷冷常規產品線的一個產物,3050 ,常規重量和尺寸,免驅飛梭系統 RGB 調光都是這款入門級產品的有意思的一些點。
包裝尺寸較大,並且可以「開窗」預覽到裡面滑鼠長啥樣,包裝正面通體英文,感覺針對的消費者群體並不是國內的用戶,如果在國內買的話,可以更接地氣一點。
滑鼠背面則是一大堆英文,只在下放有兩段中文簡短介紹。
配件方面也很簡單,快速使用入門書,並沒有送扎線帶之類的配件。
USB 接口的工藝也沒有因為這是一款入門級滑鼠而有所折扣,基佬紫格外的顯眼。
CM110 通體採用了類膚質感的材料,但又不是那種比較厚的類膚塗料,而是利用 ABS 特性通過工藝加工的類膚質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使用時間長了也不會變得粘手,影響手感。
CM110 模具採用對稱的設計,使用過程中,貼合手的情況良好,對於習慣抓握的我,沒有手心懸空或者頂手心的情況出現。
光頭位置中置沒什麼好說的了,現在最好適合的方案之一,以前有個些廠商在光頭位置大做文章,結果只能用慘來形容,基本上都翻車了。
燈效方面其實也啥特別可以說的點,基本上都是在公有方案基礎上些許變化,樣式倒是挺多的,不過 CM110 的燈光有意思的點在於:燈光的調節可以完全通過 DPI 鍵 + 滑鼠中鍵 + 側鍵來進行調整和自定義,並且效果可以保存,不需要每次上電都調整。
酷冷的 LOGO 肯定要在紫色下面才最 GAY 啊。
弟弟星(天狼星) - MM710
接下來就是今天的主角登場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官方打洞 -- 最為致命的 MM710,在現在市場上能買的傳統外設廠商的打洞鼠應該就只有酷冷了吧,MM710 到底表現如何,還讓我慢慢道來。
包裝的尿性和前面說的 CM110 一個尿性,大量的外文,既然在國內賣,包裝本土化方面還是要下點功夫的好,但是包裝相較於 CM110,體積和裡面的內裡都有一定程度的縮水,塑料開模變成了硬質紙殼,單單從價格上來看,MM710 應該是要高於 CM110的市場定位的,包裝縮水這點讓我有點不太明白。
配件方面隨機附送了一套腳貼,白色的,材料應該還是特氟龍。
酷冷天狼星的開孔幾乎是全方位的,除了考慮到會影響手感的部位,其餘所有能打孔的地方就打孔了。
打孔的形狀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圓孔,是酷冷的 LOGO,這滑鼠帶出去辨識度絕對 MAX。
主按鍵部分有做貼合手指的凹陷設計,進一步提升手感。
如果你觀察夠仔細並且對 3D 建模有所了解的話,你會發現,MM710 背面部分打孔的並不是垂直於曲面表面進行的,而是在鉛垂線方向做的打孔,這樣做的好處其實就是在建模的時候比較容易,只需要用酷冷 LOGO 截面的柱體和滑鼠本來的模具做一次減法布爾運算就可以得到打孔的模具的雛形了。
聊到這了,大家可能就納悶了,這兩款滑鼠到底有啥聯繫,怎麼就成了酷冷雙子星了,你這不是生搬硬套是啥。
但是你再仔細看看呢?其實我把這倆滑鼠放一起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開模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或者說,CM110(哥哥星)其實就是 MM710(弟弟星)的不打孔版本,我這麼一說,現在看出來了嗎?
是的!沒錯,MM710 就是在 CM110 原始模具基礎上,做了磨砂材質,打孔,PCB 重心優化,線材升級等處理後的產物,而原來的分體按鍵,尺寸等特性都保留了下來。
打孔處理後,可能會有隨之而來比如進灰,進水等問題的出現,不過在我的實際使用中,除了進灰問題沒辦法從根源上解決之外,進水這點還沒擔心過,因為有次我喝水的時候把水灑了一點到滑鼠裡面去了,當場也沒斷電啥的,直接甩了甩接著用的,因此可以推測 PCB 是做過防水處理的,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太擔心進水的問題。
線材方面採用了一種叫 Ultraweave 材料製成,特點是特別特別特別的軟,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甚至感覺不到有線材的存在。
雖然 MM710 是個弟弟星,但是在用料還有官方產品定位的都是哥哥星的升級版,可能比不上的也就只有燈光和體重了。
天狼星經過打孔以及 PCB 優化處理過後,相較三維一樣的 CM100 的約 93g減重到了 53g,足足少了 40g 的體重,在驚訝於打孔對於重量改進如此之多的同時,也感嘆重量下來之後使用感上確實提升了不少。
引擎方面,天狼星採用了 PMW3389 旗艦級別引擎,追蹤速度高達 400ips,讓你在遊戲過程中的精確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
說在最後
酷冷這樣開發產品其實是為其他廠商提供了一種比較可行的思路,在原有產品模具的基礎上,做打孔處理之後,將性能提升,該精簡的地方精簡,把升級成本花在可以看到的地方,並且傳統廠商體量大,出貨容易,渠道等方面的耗費相比 DIY 或者眾籌產品都要來的少,因此即便是大家不怎麼玩的起的打孔滑鼠,酷冷也能將價格控制在比較好的一個範圍內。
由於是傳統廠商的第一次打孔嘗試,優點是不少,但不足仍然是存在的。
優點
53g 的極限重量,最輕的打孔量產方案由於側鍵做了位置上的優化,側鍵不容易誤觸滾輪不晃動,無異響滑鼠內部緊湊,晃動不會有異響分體式按鍵的設計,即使沒有按鍵張力系統,空鍵程的現象也沒有出現
不足
原配的腳貼邊緣不夠圓潤,有刮擦墊子的情況出現由於滑鼠後半部分的大量打孔和 PCB 位置靠前影響了重心的分布,整體重心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