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冷雙子星——CM110 & MM710 天狼星

2021-01-09 愛折騰的泰勒

寫在前頭

雙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孿生子,雙胞胎。

在天體系統中則是指由兩顆質量和距離十分特殊的恆星構成的特殊雙星系統。

而我們今天要來談一談的就是酷冷至尊遊戲外設中滑鼠的雙子星 -- CM110 & MM710

哥哥星 - CM110

先說說哥哥星,也就是 CM110,這個滑鼠給我的感覺就是酷冷常規產品線的一個產物,3050 ,常規重量和尺寸,免驅飛梭系統 RGB 調光都是這款入門級產品的有意思的一些點。

包裝尺寸較大,並且可以「開窗」預覽到裡面滑鼠長啥樣,包裝正面通體英文,感覺針對的消費者群體並不是國內的用戶,如果在國內買的話,可以更接地氣一點。

滑鼠背面則是一大堆英文,只在下放有兩段中文簡短介紹。

配件方面也很簡單,快速使用入門書,並沒有送扎線帶之類的配件。

USB 接口的工藝也沒有因為這是一款入門級滑鼠而有所折扣,基佬紫格外的顯眼。

CM110 通體採用了類膚質感的材料,但又不是那種比較厚的類膚塗料,而是利用 ABS 特性通過工藝加工的類膚質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使用時間長了也不會變得粘手,影響手感。

CM110 模具採用對稱的設計,使用過程中,貼合手的情況良好,對於習慣抓握的我,沒有手心懸空或者頂手心的情況出現。

光頭位置中置沒什麼好說的了,現在最好適合的方案之一,以前有個些廠商在光頭位置大做文章,結果只能用慘來形容,基本上都翻車了。

燈效方面其實也啥特別可以說的點,基本上都是在公有方案基礎上些許變化,樣式倒是挺多的,不過 CM110 的燈光有意思的點在於:燈光的調節可以完全通過 DPI 鍵 + 滑鼠中鍵 + 側鍵來進行調整和自定義,並且效果可以保存,不需要每次上電都調整。

酷冷的 LOGO 肯定要在紫色下面才最 GAY 啊。

弟弟星(天狼星) - MM710

接下來就是今天的主角登場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官方打洞 -- 最為致命的 MM710,在現在市場上能買的傳統外設廠商的打洞鼠應該就只有酷冷了吧,MM710 到底表現如何,還讓我慢慢道來。

包裝的尿性和前面說的 CM110 一個尿性,大量的外文,既然在國內賣,包裝本土化方面還是要下點功夫的好,但是包裝相較於 CM110,體積和裡面的內裡都有一定程度的縮水,塑料開模變成了硬質紙殼,單單從價格上來看,MM710 應該是要高於 CM110的市場定位的,包裝縮水這點讓我有點不太明白。

配件方面隨機附送了一套腳貼,白色的,材料應該還是特氟龍。

酷冷天狼星的開孔幾乎是全方位的,除了考慮到會影響手感的部位,其餘所有能打孔的地方就打孔了。

打孔的形狀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圓孔,是酷冷的 LOGO,這滑鼠帶出去辨識度絕對 MAX。

主按鍵部分有做貼合手指的凹陷設計,進一步提升手感。

如果你觀察夠仔細並且對 3D 建模有所了解的話,你會發現,MM710 背面部分打孔的並不是垂直於曲面表面進行的,而是在鉛垂線方向做的打孔,這樣做的好處其實就是在建模的時候比較容易,只需要用酷冷 LOGO 截面的柱體和滑鼠本來的模具做一次減法布爾運算就可以得到打孔的模具的雛形了。

聊到這了,大家可能就納悶了,這兩款滑鼠到底有啥聯繫,怎麼就成了酷冷雙子星了,你這不是生搬硬套是啥。

但是你再仔細看看呢?其實我把這倆滑鼠放一起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開模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或者說,CM110(哥哥星)其實就是 MM710(弟弟星)的不打孔版本,我這麼一說,現在看出來了嗎?

是的!沒錯,MM710 就是在 CM110 原始模具基礎上,做了磨砂材質,打孔,PCB 重心優化,線材升級等處理後的產物,而原來的分體按鍵,尺寸等特性都保留了下來。

打孔處理後,可能會有隨之而來比如進灰,進水等問題的出現,不過在我的實際使用中,除了進灰問題沒辦法從根源上解決之外,進水這點還沒擔心過,因為有次我喝水的時候把水灑了一點到滑鼠裡面去了,當場也沒斷電啥的,直接甩了甩接著用的,因此可以推測 PCB 是做過防水處理的,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太擔心進水的問題。

線材方面採用了一種叫 Ultraweave 材料製成,特點是特別特別特別的軟,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甚至感覺不到有線材的存在。

雖然 MM710 是個弟弟星,但是在用料還有官方產品定位的都是哥哥星的升級版,可能比不上的也就只有燈光和體重了。

天狼星經過打孔以及 PCB 優化處理過後,相較三維一樣的 CM100 的約 93g減重到了 53g,足足少了 40g 的體重,在驚訝於打孔對於重量改進如此之多的同時,也感嘆重量下來之後使用感上確實提升了不少。

引擎方面,天狼星採用了 PMW3389 旗艦級別引擎,追蹤速度高達 400ips,讓你在遊戲過程中的精確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

說在最後

酷冷這樣開發產品其實是為其他廠商提供了一種比較可行的思路,在原有產品模具的基礎上,做打孔處理之後,將性能提升,該精簡的地方精簡,把升級成本花在可以看到的地方,並且傳統廠商體量大,出貨容易,渠道等方面的耗費相比 DIY 或者眾籌產品都要來的少,因此即便是大家不怎麼玩的起的打孔滑鼠,酷冷也能將價格控制在比較好的一個範圍內。

由於是傳統廠商的第一次打孔嘗試,優點是不少,但不足仍然是存在的。

優點

53g 的極限重量,最輕的打孔量產方案由於側鍵做了位置上的優化,側鍵不容易誤觸滾輪不晃動,無異響滑鼠內部緊湊,晃動不會有異響分體式按鍵的設計,即使沒有按鍵張力系統,空鍵程的現象也沒有出現

不足

原配的腳貼邊緣不夠圓潤,有刮擦墊子的情況出現由於滑鼠後半部分的大量打孔和 PCB 位置靠前影響了重心的分布,整體重心靠前

相關焦點

  • 僅53克史上最輕 酷冷至尊710天狼星滑鼠白色版圖賞
    日前,酷冷至尊推出了史上最輕滑鼠——MM710天狼星,重量最輕只有53克,並採用了特殊的鏤空開孔設計。該滑鼠售價299元,首批產品在凌晨上架僅1分鐘就被搶購一空。繼黑色款之後,現在白色款也來了,預計近期就會在京東首發開賣。
  • 酷冷至尊MM711天狼星RGB洞洞滑鼠圖賞
    前不久,酷冷至尊推出了史上最輕滑鼠——MM710天狼星,重量最輕只有53克,並採用了特殊的鏤空開孔設計,暱稱「洞洞滑鼠」,售價299元。該滑鼠發布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與追捧,首批產品在凌晨上架僅1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 科學家揭示天狼星雙子星旋轉軌道之奧秘(圖)
    天狼星A(左)和天狼星B(右)荷蘭科學家近日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解釋了為什麼天狼星(Sirius)雙子星的旋轉軌道不是圓形而是一個高度拉長的軌道。這一模型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雙子星的進化。相關論文即將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天狼星雙子星分為天狼星A和天狼星B,天狼星A在質量和體積上均為太陽的兩倍左右。天狼星B於1862年首次被發現,它是一顆昏暗而緊密的白矮星,由太陽般大小的質量坍縮成地球大小的尺寸。
  • 荷蘭科學家揭示天狼星雙子星旋轉軌道奧秘(圖)
    天狼星A(左)和天狼星B(右)   荷蘭科學家近日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解釋了為什麼天狼星(Sirius)雙子星的旋轉軌道不是圓形而是一個高度拉長的軌道。這一模型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雙子星的進化。
  • 簡約實力派,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裝機
    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採用了牛皮紙色的包裝盒,上面繪有機箱的外觀樣式,不過很簡約,看不出什麼細節來。在包裝箱右下角貼有易碎的標貼。機箱風扇的型號為酷冷至尊MF122R RGB。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裝機完成後的效果展示,機箱的空間果然夠大。機箱的走線效果展示。機箱背後有15-23mm寬度的理線空間,所以走線理線都很方便。
  • 外形小功能強 酷冷海魔120濟南368元
    酷冷至尊海魔120是一款師出名門的水冷處理器。圖為:酷冷至尊海魔120(RL-S12V-20PB-R1)風扇  酷冷至尊海魔120散熱器的風扇規格為12CM,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風扇採用的是來福軸承>適用範圍Intel LGA 2011/1150/1366/115X/775AMD FM2/FM2+/FM1/AM3+/AM3/AM2產品尺寸154x119x27mm智能溫控
  • 簡約而不簡單——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體驗
    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外包裝箱四周採用了包邊處理,外面還裹了很多層保鮮膜,不得不說,酷冷至尊的包裝真的很細緻,讓用戶不必擔心物流過程中有可能造成的損傷。包裝盒側面標註了產品規格,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為中塔機箱,支持ATX、Micro-ATX和Mini-ITX主流主板結構,三維為460 x 213 x 446 mm,重量約為6.35kg,最高支持160mm的CPU散熱器高度,400mm長的顯卡和180mm長的電源。
  • 4色滿足個性需求 酷冷至尊SickleFlow簡評
    酷冷至尊SickleFlow 120酷冷至尊SickleFlow 120 四色扇酷冷至尊 SickleFlow 120散熱器類型風扇散熱方式風冷產品重量116g電源參數12V,0.35A輸入功率4.2W使用壽命50,000小時其它特點紅色,藍色,綠色,黑色四種顏色選擇風扇尺寸
  • 告別靈魂走線:酷冷至尊推出24 pin 轉接頭
    IT之家10月28日消息根據外媒OC 3D的報導,為了令機箱走線更加美觀,酷冷推出了ATX 24 Pin 90°轉接頭,適用於任何標準的ATX主板,兼容不同品牌的電源,一起來看一下吧。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全新ATX 24 Pin 90°轉接頭型號為「CMA-CEMB01XXBK1」,採用黑色ABS 94-v0塑料製成,尺寸為42mm x 57mm x 27mm。
  • 酷冷至尊神器COSMOS圖賞
    酷冷至尊神器COSMOS圖賞 2013-09-30 13:28: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未知 編輯:聽風飛舞 瀏覽:loading
  • 只為散熱不禿頂,怒換機箱剛一波:酷冷至尊 MasterBox MS600曬單
    之前我組裝過一臺主機,其中機箱是Tt夜魔,CPU散熱器為酷冷至尊 T610P,不合上鋼化面板各種好看。問題出來了,Tt夜魔的機箱尺寸是510*200*508mm,而T610P的高度為166.5mm,導致了散熱器必須得去頂才能合上側面的玻璃蓋板,每每想到這一點就覺得非常惆悵。
  • 酷冷模組化機箱Pro 6開賣:雙艙分離、磁懸浮通風-機箱,酷冷,DIY,PC...
    Cooler Master(酷冷至尊)近日上市了MasterCase Pro 6機箱,是一款高端中塔產品,歐洲售價159.99歐,國行官網已經公布,但尚未開賣,預計在1500元左右。不同於其他MasterCase系列,這款機箱採用了光滑並帶有亮光的面板(鋼材),和此前的編織網格以及誇張造型區分開來。
  • 良心產品:AMD新銳龍原裝散熱器由酷冷設計製造
    已經有玩家對AMD新版幽靈稜鏡散熱器拆解後發現,該散熱器的風扇上出現了酷冷至尊的標識,說明AMD原裝散熱器依然是由酷冷至尊設計並製造的。不過風扇上的編號FD09225H12LPE尚無相關資料,可能是酷冷至尊為銳龍2 2700X重新設計的,12V/0.6A的電流電壓。
  • 酷冷至尊魔方NR200P ITX機箱評測:玲瓏剔透,其容也大
    也許是對於我們這些「小眾用戶」的認同,酷冷至推出了這麼一款簡約而不簡單的ITX機箱——魔方NR200系列機箱。這款機箱分為魔方NR200和魔言NR200P兩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黑白兩種顏色。相比魔方NR200,更高配的魔方NR200P多了一個120mm的風扇、一根PCI-E轉接卡以及一塊替換的鋼化玻璃側透面板。
  • 適應新世代硬體的供電能力,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開箱圖賞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包裝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是GX GOLD系列的代表性產品,其額定功率為850W,為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支持100V到240V交流輸入。
  • 酷冷至尊COSMOS C700P機箱評測
    就接口部分而言,都能看出酷冷至尊的機箱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從整體滲入到細節的對稱性,邊緣還嵌套著RGB燈帶。5.25英寸設備託架,可拆卸設計頂部最大支持安裝360mm(移除光碟機託架),保留的情況最大支持280mm,酷冷至尊在這方面的取捨很到位,一般CPU水冷排都會安裝頂部,280mm規格幾乎是目前玩家市場上的主流頂峰,即使要裝上
  • 酷冷至尊SickleFlow ARGB風扇開箱:潔白新色上市,低噪音大風量
    在酷冷至尊SickleFlow系列風扇採用鐮刀散葉、來福軸承與強化框架設計,提供高風量與長久使用壽命,且在ARGB全彩或是單色的部分使用者能自行挑選,其中也包含三入ARGB組合包。此外,對於白色控的使用者也有福了,這次WHITE EDITION版本從頭到腳的全白風扇想必有些死忠朋友能期待一下。
  • 酷冷至尊新雷霆500W電源評測:金牌架構的入門級產品
    電源採用原生線材設計,均為黑色扁平線材,提供有1個24pin主供電接口、1個4+4pin CPU供電接口、2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6個SATA供電接口和3個D型4pin供電接口,24pin主供電接口 線材長度為500mm
  • 單缸水冷149cc,座高710mm+半液晶屏,僅1.3萬
    單缸水冷149cc,座高710mm+半液晶屏,僅1.3萬。力帆 K19是受到市場廣泛眷注的摩託車之一,善於利用它啟迪未來的外觀設計,騎士們對顏值趨之若鶩的需求得以滿足,從而,獲得騎友們的由衷讚譽。社會在不斷進步,騎士們對車輛新特性也有新的需求,外觀、舒適性、動力油耗等等,一輛單純只有外觀閃光點的摩託車,很快就會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