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前「晶片」與3億年「螺絲」,是穿越還是循環?

2020-09-03 康爾信電力系統

我們的人類文明,經過了數以萬年的發展,才有如今的成就,但是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開始擁有了科技的力量,藉助科技的力量,我們有了可以回望歷史的能力。我們的考古學家們利用科技的力量,將一些古代的東西,藉助科學儀器的檢測,不斷還原當時真實的情況。通過科技的力量,讓我們更加方便快捷準確的來找尋歷史的真相。

01史前文明理論的出現,與正反方所持的觀點

但是就在我們擁有了這些回望歷史的能力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在經過不斷地發現一些讓人類難以理解的化石,慢慢的在考古界就出現了史前文明的理論,這個理論有著很大的爭議性。有很多人認為,地球已經存在了40多億年,而人類的存在,僅僅只是數萬年,就算算上還在古猿的那段時間,也僅僅不過是數百萬年。那麼在人類誕生以前,或許早已產生數以百計的高等文明。這就是史前文明的論點所在,如果按照時間來推測,我們地球的文明,或許在不斷的循環當中,某些高等智慧生物文明,在經歷一些天災人禍的時候消失了,隨之而來又是下一個文明的誕生。

史前文明理論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40多億年間,地球完全有能力產生其他的一些智慧的生命,所以我們不難猜測整個地球文明都在不斷的循環當中。

有人支持史前文明的理論,那麼也會有人反對這樣的理論,那些反對史前文明理論的人認為,我們現如今的人類,是地球40多億年歷史中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那些存在於人類誕生以前的智慧生命根本不存在,沒有所謂的史前文明這一說,他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因為隨著考古學近幾百年的發展,發掘了很多可以證明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就連那些反對史前文明存在的人,也開始慢慢動搖了他們的想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2014年的時候,在俄羅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

發現它的人是一位俄羅斯的漁民,在俄羅斯拉賓斯克的大拉巴河上,那漁民正在捕魚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塊被河水衝出來的石頭,這石頭將他的注意力從捕魚上拉了出來,因為這石頭看起來實在太奇怪了,表面十分的規則,真讓人不禁懷疑,甚至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所以漁夫一下子將它撿起來。

開始漁夫也知道,它可能是一塊化石來的,於是乎便覺得可以賣很多錢,便找來熟人打探這塊石頭的來歷,所以成功的讓俄羅斯的科學家們注意到了這一塊石頭,他們將這石頭送到新切爾卡斯克工學院檢驗它的成分,看看這塊石頭存在了多少年,在這塊石頭的身上又有著多少秘密。

02石頭上的秘密

科學家們經過對這塊石頭進行嚴密的分析之後發現,這塊石頭形成的時間可能在2.5億年前,是距離現在非常遠的時間。而更加奇怪的是,在這塊石頭上,表面存在了一種白色的物體,看起來跟現今的晶片十分的相似,讓人覺得它可能就是古代的晶片。

而這個消息放出來之後,馬上引起了人們對它的議論,那些支持史前文明理論的人覺得,這肯定就是2.5億年前的一塊晶片,這就是能夠證明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有著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

那些反對史前文明存在的人,則極力反對,他們認為即使這是真的晶片,那麼肯定也是現代的產物,不可能是史前文明存在的晶片,這樣的史前文明實在太過於虛無縹緲了,讓人難以相信,這真的是史前文明存在的晶片。

而研究這塊石頭,科學家們也曾嘗試著將這塊看起來像晶片的物體從石頭上拿下來,但是經過不斷的努力,還是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因為它們好像融在了一起,一分割就會破碎,很難進行分離。只能對它的成分進行分析,分析後發現成分可能是一種有機物,而且是利用納米技術製造出來的,雖然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證據和理論,可以證明它是什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並不是骨頭的化石。

其實晶片50多年前才發明製造出來,作為現代文明的象徵。那麼這塊有著2.5億年歷史的晶片,又是誰製造出來的呢?或者說是誰在2.5億年前就製造出了這塊納米技術完成的晶片的?這都是一個謎,需要我們的科學家不斷的努力去尋找證據。

除了發現這個2.5億年前的晶片,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被包在石頭當中的螺絲,通過對這個螺絲以及石頭進行嚴密的分析之後,發現這個螺絲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3億多年,所以問題就來了,一個是2.5億年前的晶片,一個是3億多年前的螺絲,它們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其實單單從邏輯分析出來看,這很明顯就是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科學家們也做過這樣的一個計算,如果人類在某一天的時候,突然全部從地球上消失,那麼人類在地球這近萬年間的所有活動痕跡,都會在百萬年的時間之後完全被磨掉,所以根據地球這40多億年前的年齡來看,這100多萬年的時間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所以在億萬年前,可能會真的存在有智慧生命,有著像現在這樣發達的文明,只是因為某種原因突然消失,而他們的活動痕跡,隨著百萬年自然的不斷衝刷,也慢慢的被磨去了,這些存在了幾億年的物體,可能只是因為大自然無法將它磨滅,才讓現如今的人類發現。

結束語

要想知道地球是否真的有史前文明的存在,而需要很多時間,很多精力去不斷的探索,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等到科學技術發達到一定的基礎上,所有問題都會有答案。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晶片」化石被發現,它與3億年前「螺絲」有什麼聯繫?
    有很多人認為,地球已經存在了40多億年,而人類的存在,僅僅只是數萬年,就算算上還在古猿的那段時間,也僅僅不過是數百萬年。那麼在人類誕生以前,或許早已產生數以百計的高等文明。這就是史前文明的論點所在,如果按照時間來推測,我們地球的文明,或許在不斷的循環當中,某些高等智慧生物文明,在經歷一些天災人禍的時候消失了,隨之而來又是下一個文明的誕生。
  • 地質學家發現3億年前的螺絲?人類文明是否存在循環?
    那些同意這一理論的人認為,與地球46億年的歷史相比,人類近一萬年的文明史甚至不是一個瞬間。即使人類被包括在古猿時期,與46億年相比,數百萬年的時間仍然很短。因此,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有時間,可能還有其他智慧生命,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史前文明,整個地球文明一直在循環。
  • 史前物品頻現,2億多年腳印,3億年螺絲,人類或不是唯一文明?
    2.5億年前的腳印,2.7億年前的「鞋印」1938年,美國科學家在一塊石炭紀砂巖上發現了多個類似人類的腳印,這些腳印一看就是赤腳踩上去的,5個腳趾頭清晰地顯示出來了,鑑定結果顯示,腳印已經存在了2.5億年,會讓有些人開始質疑一件事,地球上可能曾經出現過史前文明。
  • 專家發現2.5億年「晶片」,地球文明一直重複?
    人類文明是個循環?石頭中發現「晶片」,難道和史前文明有關?2.5億年前的晶片據了解,這塊石頭已經有2.5億年的時間,可是它的外表特別光滑,根本不像2.5億年前的工業設計,它的內部鑲嵌著像極了我們所使用的晶片,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難道在
  • 俄羅斯發現2.5億年前電腦晶片,外星人早已盯上地球?
    前不久,在俄羅斯的羅斯託夫礦井中,一個工程師發現了2.5億年前的車輪和一塊有2.5億年歷史的石頭。車輪印記很奇怪,但是更奇怪的是這塊石頭,因為石頭裡有一枚晶片,這枚晶片外形已經破敗。但還是可以看出,它真的是一枚和現代計算機晶片一樣外觀的晶片,只不過它的年齡要老的多。要知道,我們在上世紀才製造出來第一枚人造晶片,而這枚晶片比我們人類製造的第一枚晶片要足足早了2.5億年。這不僅讓科學家們浮想聯翩,難道說地球上真的存在過史前文明?還是說幾億年前外星人留在地球的。
  • 俄羅斯發現2.5億年前「晶片」化石,真的假的?
    問題:俄羅斯發現2.5億年前「晶片」化石,這是真的假的?!
  • 俄羅斯出土2.5億年前的晶片,美國專家感嘆:強大的史前文明
    要產品本身智能化,那就要配上像人類一樣的大腦作為數據處理中心——晶片。現在的晶片工藝已經可以生產5nm級別了,這個級別的工藝在每平方毫米電晶體密度超過了1.7億個,而一般來說手機的晶片有幾十毫米,所以換個概念說相當於在指甲蓋大的地方上刻畫了一個城市。在7年前,俄羅斯出土2.5億年前的晶片,美國專家感嘆:強大的史前文明。
  • 俄羅斯挖出史前古物,2.5億年前的晶片,意味著史前文明存在?
    如今任何帶有自動化、智能元素的產品都需要靠一塊晶片來充當「大腦」的作用,我們手上的智慧型手機更是如此。那麼人類最早一塊晶片是在什麼時候問世的呢?7年前俄羅斯有一項考古發現試圖將晶片的歷史拉回到2.5億年前,這是怎麼回事呢?據了解,當時有一位漁民在海岸邊作業時發現了一塊較大的石頭,他仔細觀察後發現該石頭表面竟然印有類似晶片的痕跡。
  • 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4.5億年前奧陶紀大滅絕,6.5億年前呢?
    經過研究,太陽繞銀河系旋轉一圈大約需要2.5億年的時間,那麼我們按照這個時間去尋找,就能發現一些不尋常。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不過幾百萬年,甚至人類文明史才幾千年,對於2.5億年的時間來說,真實毫不起眼的一段時間。但是往前推,大約2.5億年前,就是二疊紀時代的結束,但是恐龍滅絕是在6500萬年前,只隔了約2億年。
  • 俄羅斯科學家在莫斯科西南方向隕石遺址處發現一枚3億年前的螺絲
    在1998年的夏天,俄羅斯科學家在莫斯科西南方向300公裡處的隕石遺址處做調查時發現了一塊嵌有鐵製螺絲釘的巖石。地質學家估計這塊巖石已經有3到3.2億年的歷史了。那個時期地球上不僅僅沒有智慧生物,甚至......................恐龍都未出現。
  • 2.3億年前這一場的特大暴雨改變了地球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石頭中發現2.5億年前「晶片」,它會是上個文明的產物嗎?
    有的人認為並不存在史前文明,我們這次文明是地球上第一次文明,而有的人則認為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5億年歷史了,完全有可能存在過我們不知道的史前文明。,而這塊有上億年的「晶片」,顯然不是某個人的惡作劇。那麼,是誰在上億年前用高科技方法製造了這塊「晶片」呢?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發現非洲加彭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時,許多人就曾懷疑這個反應堆不過是有人惡意造假,不過反應堆造假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穿越北緯三十度神秘意境,看5億年前石中生花
    觸摸著石頭上的花紋,仿佛還能夠聽到億萬年前的誓言就在耳畔,那一場邂逅,如今已被嫣紅的粉黛亂子草層層包裹,驚豔著整個深秋。 (文末繼續送福利,免費房車遊等你來領) 「世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關於酉陽,大多數人的熟知大概就是桃花源的落英繽紛罷了。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考古發現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將其射殺的竟是一顆子彈
    地球上發現的7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屬於史前文明,與我們同類外星人應該沒有關係。可是地球上發現的動物化石都在600萬年以上。恐龍幾億年前就出現在了地球上......。考古發現了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專家們發現這隻2億年前的恐龍竟然是被一顆子彈殺死了。
  • 棲霞山發現地質層「輩分」顛倒 約3.5億年前地層倒轉覆蓋2.8億年前...
    原標題:棲霞山發現地質層「輩分」顛倒 約3.5億年前地層倒轉覆蓋2.8億年前的地層   中國江蘇網11月13日訊南京的棲霞山地質資源豐富,地質遺蹟眾多,是我國最早開展地質工作的主要地區之一。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幾百萬年的酸雨,毀掉了大部分生物
    有的人喜歡雨,因為望向窗外或許就會有靈感的迸發,有的人喜歡雨是因為可以倒頭躲進暖烘烘的被窩,而有的人不喜歡雨是因為前兩天心愛的雨傘丟失了,有的人不喜歡雨是因為晾了許久的衣服沒有想要幹的痕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大自然來說,雨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現象。不過人們喜歡與否,它都有自己下的規律。客觀來說,雨水是我們人類的重要資源。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新華社南京11月30日電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