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下面,小編就要問問大家了:你知道企鵝屬於鳥類嗎?一起來漲知識吧!
鳥類的分類
鳥類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最富生機的動物類群之一。
如今世界鳥類中現存鳥類種類仍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突破10000大關。而我國鳥類種類已經達到了1445種,其中包含26目109科497屬2344種及亞種。
根據鳥類的生態習性和形態特點,可將其大致分為鳴禽、攀禽、猛禽、陸禽、涉禽和遊禽六大生態類群。
鳴禽類
鳴禽一般是指雀形目所有鳥類,代表物種烏鶇、黃腰柳鶯、百靈鳥、黃鸝、大山雀、喜鵲等。
鳴禽類一般體形較小,體態輕捷,活潑靈巧,善於鳴叫和歌唱,且巧於築巢。鳴禽類的喉部下方有鳴管,由鳴腔和鳴膜組成,鳴叫器官(鳴管和鳴肌)非常發達。
鳴禽類是六大類群中數量最多的一類,約佔世界鳥類數的3/5。家裡籠養的鷯哥、八哥也屬於鳴禽,它們經過訓練甚至可以模仿人們簡單的語言。
攀禽類
攀禽一般包括各種啄木鳥(鴷形目)、杜鵑(鵑形目)、翠鳥(佛法僧目)、雨燕(夜鷹目)、鸚鵡(鸚鵡目)等。代表物種大斑啄木鳥、普通翠鳥、樓燕、大杜鵑、鸚鵡等。
攀禽類善於在巖壁、石壁、土壁、樹上等處攀緣。攀禽類的喙、腳和尾的構造較特殊:喙尖利如鑿,善於啄鑿;腳強健有力,足(腳)趾發生多種變化,如啄木鳥的四個腳趾,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於攀樹固定身體;尾羽軸堅韌,尾羽起支撐體重的作用。
陸禽類
陸禽一般包括各種雉類(雞形目)、鳩鴿(鴿形目)、沙雞(沙雞目)。代表物種包括綠孔雀、珠頸斑鳩、毛腿沙雞、褐馬雞、環頸雉、紅腹錦雞、鵪鶉等。
陸禽類大多數是在地面活動、覓食,一般雌雄羽色有明顯的差別,雄鳥羽色更為華麗。它們體格結實,喙堅硬且多為弓型,適於啄食;翅短圓退化,不能長距離飛行;後肢強而有力,適於地面行走和刨土。
猛禽類
猛禽一般包括鷹(鷹形目)、隼(隼形目),貓頭鷹(鴞形目)所有種,代表物種金雕、紅隼、紅角鴞、獵隼、貓頭鷹等。
猛禽類視覺器官發達,翅膀和足強而有力,能夠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中、水面或地下活動的獵物。猛禽類通常具有向下彎曲如鉤的銳利的喙和爪,有利於撕裂捕獲物;羽色多暗淡,以灰色、褐色、黑色和棕色為主,飛行無聲,不易被捕食對象發現。
涉禽類
涉禽一般包括各種鴴鷸類(部分鴴形目)、鶴類(鶴形目)、鷺類(部分鵜形目)等,如夜鷺、丹頂鶴、蓑羽鶴、東方白鸛、勺嘴鷸、大白鷺等。
涉禽類適於涉水行進,不善於遊泳,善於飛行,且姿態優美。涉禽類的外形具有「三長」特徵,即喙(嘴)長、頸長、後肢(腿和腳)長,適於涉水捕食生活。因為喙、頸長且靈活,因此可將長嘴探入水下或在地面取食,而腿長則可以在較深水域中捕食、活動,腳的長度與能夠涉水的深度有密切關係。
遊禽類
遊禽一般包括各種雁鴨類(雁形目)、鸊鷉類(鸊鷉目)、潛鳥類(潛鳥目)、鷗類(鷗科)等,代表物種為綠頭鴨、普通鸕鷀、紅嘴鷗、黑天鵝、鴛鴦、家鵝等。
遊禽類大多生活在水上,在水中獲取食物,善於遊泳、潛水,不善於在陸地上行走。
一般具有扁平寬闊或尖的嘴,適於在水中濾食或啄魚;羽毛大多厚而緻密,羽絨發達,構成有效的保暖層;尾脂腺發達,能分泌大量油脂並用嘴塗抹於全身羽毛,以保護羽毛不被水浸溼;腳趾間有蹼,遊泳時雙腳向後伸直,用力划水,猶如船槳,正如駱賓王在《詠鵝》一詩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形象描述。
兩種特殊的鳥類
除了上述六大生態類群的鳥類外,還有兩種特殊生態類群的鳥類,它們不存在於我國現存的自然分布的鳥類中。即「只會奔跑不會飛翔」的走禽類(如鴕鳥、鴯鶓等)和「只會遊泳不會飛翔」的海洋性鳥類(如企鵝)。它們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進化,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也產生了諸多變化,以便於能更好地適應各自獨特的生存環境。
充滿春天氣息的四月悄然而至,一切都在走向更加充滿生機的明天。但是,小編在此提醒大家,疫情還未過去,依舊要保護好自己,同時做好備考工作,提高上岸機率。以上,祝大家成功上岸!
——推薦閱讀——
招錄信息——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公告丨職位表下載丨考試大綱
考生通道——2020寧夏公務員報名入口丨準考證列印丨歷年試題
教材資料——時政熱點丨每日一練
輔導課程——2020寧夏公務員筆試課程丨網校課程丨直播講座
(編輯:xie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