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面對虎鯊時鯨魚「見義勇為」 把女科學家藏在自己胸鰭下

2020-12-03 前瞻網

暖心!面對虎鯊時鯨魚「見義勇為」 把女科學家藏在自己胸鰭下

 Winnie Lee • 2019-10-03 09:40:28 來源:前瞻網 E444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海洋生物學家南·豪澤(Nan Hauser)發布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她此前錄製的,顯示一條鯨魚試圖將她推出水面。

她表示,她認為這條鯨魚是想保護她免受附近鯊魚的攻擊。

她在接受採訪時稱:「它沒有從我身邊遊過,而是徑直朝我遊來。接下來的十分鐘裡,我知道,他讓我在它的身體上翻滾,試圖把我藏在它的胸鰭下。」

她表示,她和鯨魚一起在水下生活了28年,這真的是很不尋常的行為。當她終於靠近船的時候,她才發現不遠處有一條虎鯊。

豪澤稱:「我以前讀到過關於他們保護其他哺乳動物——海洋哺乳動物的利他行為的內容。我以前還見過他們保護小錘頭鯊。他們保護海洋中的其他動物免受傷害。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事發生在人類身上。」

她還提到,四天之後,另一條鯨魚過來「拜訪」她,並且給了她一個擁抱。這件事實在聽起來太離奇,因此她並不跟別人提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座頭鯨從鯊魚口中救下人類,這已經不是它們第一次見義勇為了
    最近一個動物救人的新聞再次在網絡上引起大家關注,新聞中一隻座頭鯨成功幫助一位女科學家逃離虎鯊之口。
  • 大鯨魚把女子塞到鰭下 竟是為了「這原因」
    女子被「暖心鯨魚藏鰭下」滿頭問號,往旁邊一看才發現「和死神擦肩而過」。(示意圖)其實,動物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愛心,更懂得及時伸出援手,協助那些有需要幫忙的對象。「那頭鯨魚靠近我時,我根本不知道它要做什麼,它推著我遊大概有10分鐘的時間。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它堅持用頭、腹部、背部,幾乎是全身的部位,要把我塞到它的鰭下。」直到她看到一隻約5公尺長的鯊魚出現在附近,她才知道座頭鯨這麼做全都是為了要保護她,「我視線一直集中在鯨魚身上,所以我才沒有看到鯊魚。」
  • 1988年,面對噬人虎鯊,海豚母子勇救海底潛水美國夫婦
    虎鯊食人的事件比比皆是,在去年的巴哈馬群島,一位20出頭的高校學生,和自己的寵物豬在海中遊泳,被三隻虎鯊襲擊,在水中撕咬並且吞食。當時,她的父親和母親正在不遠處,無能為力的看著自己的女兒被撕咬吞食。人類在這種兇猛的龐然大物面前,實在是顯得太過渺小了。
  • 大鯨魚把一女子硬塞到鰭下
    女子被「暖心鯨魚藏鰭下」滿頭問號,往旁邊一看才發現「和死神擦肩而過」。「那頭鯨魚靠近我時,我根本不知道它要做什麼,它推著我遊大概有10分鐘的時間。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它堅持用頭、腹部、背部,幾乎是全身的部位,要把我塞到它的鰭下。」(編輯:BiciFangxin)直到她看到一隻約5公尺長的鯊魚出現在附近,她才知道座頭鯨這麼做全都是為了要保護她,「我視線一直集中在鯨魚身上,所以我才沒有看到鯊魚。」
  • 大鯨魚把一女子硬塞到鰭下
    女子被「暖心鯨魚藏鰭下」滿頭問號,往旁邊一看才發現「和死神擦肩而過」。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它擁有空中展示動作的能力,還有讓人難以忘記的鳴唱聲,因此聞名於世,它們的體重可以多達40噸,駝背鯨魚通常都不搭理人類。但2017年這一天,一頭雄性駝背鯨魚對Naan Hauser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故意長時間地用胸鰭推著她,約有10分鐘之久。「我已經做好了犧牲生命的準備,」Hauser後來告訴記者,「我以為它會打我,弄斷我的骨頭。」
  • 殺人鯊虎鯊到底有多強大?娘胎裡殺死自己的親兄弟!
    珍愛生命遠離虎鯊。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因為虎鯊這種生物是會吃人滴!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哦,其實都知道並沒有的。虎鯊幾乎是水中所有生物的天敵。它們無惡不作,而且吃食還很複雜。只有你們想不到,沒有它做不了的事。對什麼東西都下手,對什麼東西都毫不留情沒有情面可講。
  • 虎鯨與虎鯊,都是「虎」,一字之差區別何在?
    而在海洋中生活的同樣有著「虎」名的虎鯊與虎鯨也是叱吒風雲的存在嗎?它們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虎鯨虎鯨(學名:Orcinus orca),虎鯨屬,是一種大型齒鯨,海豚科動物。原則上可視作一種鯨魚,一種海豚。其中大西洋2型、南極A型虎鯨以鯨類甚至藍鯨為主要食物,遠洋型虎鯨以鯊魚為主要食物,是當之無愧的海中霸王。
  • 見義勇為致左眼失明,檢察官如何點亮他心中的「光明」?
    見義勇為致左眼失明,檢察官如何點亮他心中的「光明」?檢察服務解困境司法救助破難題2020年5月以來,紅河州檢察院按照省檢察院的部署,組織紅河州200多名檢察人員投入到為見義勇為人員開展志願服務行動中,讓每一位見義勇為的英雄都有檢察人員開展結對聯繫服務,多方努力幫助見義勇為人員解決實際生活困難。
  • 為了保護後代,虎鯊生出了一個……「螺絲釘」?
    拍攝者:Jeff Rolman,來源網站:http://www.bbc.co.uk/nature/life/Strongylocentrotus_purpuratus弱小的虎鯊對於保護自己的後代>這件事來說自然就更為看重一些,畢竟打不過人家,所以總得想個辦法讓自己的孩子順利長大。
  • 《回到大海》:溫情暖心的鯨魚童話故事,讓孩子正確認識友誼
    看似平淡無奇的友誼故事,其實不然,男孩蒂姆與鯨魚薩姆的孤獨被彼此治癒,這才是友誼中的難能可貴,誠如書籍一開始作者寫的那句話,「獻給所有認為自己不曾被注意過的人,以及那些需要回到大海的鯨魚。」每一位認為自己不被注意的孩子都值得被善待這是蒂姆,作者在描寫蒂姆時給予了一個側影,大大的帽子遮蓋住了他的面貌,為文章中的「不被注意」埋下了伏筆,有一天放學後,蒂姆遇見了薩姆,大面積的綠色與黑色暗示了下雨天的壓抑與低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薩姆身上橘色服飾,透露出他內心的溫暖與友愛。
  • 《饑荒》虎鯊打法技巧攻略 怎麼打虎鯊
    導 讀在遊戲《饑荒》中,玩家可以通過攻擊虎鯊或虎鯊寶寶與虎鯊進入戰鬥,然後通過走位和道具將虎鯊的生命值降低,注意不要離得太遠,當虎鯊生命值掉落到200以下時,虎鯊會向海洋逃跑
  • 饑荒海難虎鯊怎麼打
    饑荒海難虎鯊怎麼打?不少玩家在玩這款遊戲的時候不知道海難虎鯊打法是什麼,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饑荒海難虎鯊打法攻略,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漁民從虎鯊嘴裡奪下海龜,轉手又扔把它扔回海裡,還自詡「救助」
    正在捕食海龜,於是「好心」的網友和朋友上演了一場「救助海龜」的行為藝術,網友興衝衝把自己拍下的珍貴視頻發上網,卻收穫了一大堆網友的批評。,興致勃勃地掏出魚竿,發誓要拯救海龜,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海龜是瀕危動物,需要保護,而虎鯊數量眾多,把海龜從虎鯊嘴裡救下,說不定能為海龜的未來做出一份力。
  • 澳女子被鯨魚一尾巴拍斷肋骨,「與鯨同遊」伴隨驚險
    當地時間1日,一名澳大利亞女子在海邊體驗與鯨同遊時,被一隻座頭鯨拍成重傷。資料圖:鯨魚 新華社供圖她隨後被送往附近醫院,經檢查後發現其內出血嚴重且多處肋骨骨折,但目前狀態穩定,將繼續接受治療。現場導遊稱,當他們在海中浮潛時,一隻座頭鯨帶著她的幼崽徑直遊了過來,並開始採取防禦姿態,包括拍打胸鰭和尾巴,「不幸的是,鯨魚的尾巴拍到了一名女子的胸部,胸鰭拍到了另一個人」。據悉,成年鯨魚體長可達到15至19米,體重可達40噸。 延伸閱讀:驚險!
  • 鯊魚,豹鯊,扁鯊,格陵蘭鯊,虎鯊,鯨鯊,鋸鯊,雙髻鯊,長尾鯊簡筆畫
    扁鯊和鰩魚比較象,胸鰭很寬的。虎鯊,年少鯊魚皮膚會有條紋,比較兇猛,雖然對人類造成傷害不大,但會攻擊人類,攻擊記錄僅此大白鯊。
  • 饑荒海灘小虎鯊能養嗎 雨季捕捉一隻小虎鯊
    饑荒海難中的小虎鯊可以當寵物養。在雨季它家的洞口會打開,會刷新出小貓鯊和虎鯊。
  • 40噸重的「海魔」巨齒鯊,能夠對抗現在的虎鯊群嗎?
    單個的虎鯊肯定不是巨齒鯊的對手,畢竟虎鯊的體長不過4~6米,差距明顯。但如果是一群虎鯨的話,就可以給巨齒鯊造成威脅。虎鯨在水中的遊弋速度比巨齒鯊快20~30%,這是一個優勢。虎鯊是成群結隊的出現,而巨齒鯊為「獨行俠」。虎鯊群去圍攻「海魔」巨齒鯊,就類似於體型較小的馬普龍圍攻阿根廷龍。馬普龍只有幾噸重,但是它們敢於圍攻比自己體型龐大10~20倍的阿根廷龍。
  • 巴哈馬一隻海龜為躲避虎鯊,奮力想爬上漁船,可還是被虎鯊咬住
    近日在巴哈馬一處海域,Kay suvance和幾個朋友在海中釣魚,就拍攝到一隻海龜為躲避虎鯊,奮力想爬上漁船,可還是被虎鯊咬住,無法爬上漁船,幸運的是這隻海龜最終憑藉自己努力擺脫了虎鯊。
  • 澳女子被鯨魚一尾巴拍斷肋骨 被座頭鯨拍成重傷
    【澳女子被鯨魚一尾巴拍斷肋骨】當地時間1日,一名澳大利亞女子在海邊體驗與鯨同遊時,被一隻座頭鯨拍成重傷。她隨後被送往附近醫院,經檢查後發現其內出血嚴重且多處肋骨骨折,但目前狀態穩定,將繼續接受治療。現場導遊稱,當他們在海中浮潛時,一隻座頭鯨帶著她的幼崽徑直遊了過來,並開始採取防禦姿態,包括拍打胸鰭和尾巴,「不幸的是,鯨魚的尾巴拍到了一名女子的胸部,胸鰭拍到了另一個人」。報導稱,「與鯨同遊」旅遊項目由澳大利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景觀部負責設計,但要求參加者與鯨魚保持30米以上的距離。鯨魚拍傷遊客事件發生後,該部門表示正在進行調查,還考慮對旅遊項目進行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