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浪費時間的「懶人收納法」。洗、疊、收,這是收納的系列動作。看到雜誌圖片中衣服被疊得整整齊齊、不留空隙、完美收納的樣子,開始追求簡約生活的我也嘗試了一下。為了方便日後整理,我們要儘可能減少衣服的數量,平時購買的時候要謹慎。每買回一件新衣服,回來後就要看一下衣櫃,然後捨棄裡面的一件衣服。衣服數量一減少,收納工作就立刻變得輕鬆起來。現在家裡的衣服數量減少了,不用再把每件衣服都裝進收納箱裡了,實現了「站著那麼一疊,隨便往架子上一放」這種「懶人收納法」。省去「打開箱子或抽屜」這個步驟,還真是省了不少事兒。
2 了解你到底需要多少件衣服。每個人需要的衣服數量都是不同的,這是由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所決定。我的情況基本是這樣的:春季、夏季、秋季的上衣(包括外搭和馬甲)一共九件,下裝一共六件;冬季上衣六件,下裝四件;外加連衣裙一條,一共二十六件衣服。大致算下來,平均每個季節的上衣有三到四件,下裝有兩到三件。
過去我總是覺得外搭多一點比較好,所以壁櫥的角落裡總會掛幾件派不上用場的開衫毛衣和連帽衫。但每次拿衣服的時候,自己的手總是伸向同樣的衣服。在衣服逐漸減少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外搭有一件開衫毛衣和一件連帽衫就足夠了。選擇衣服的首要條件是簡單,要儘量選擇一些一年四季都能穿的。冬天我會穿優衣庫的「極暖」發熱系列內衣,所以我基本上沒有特別厚的衣服。大衣是帶內膽的,這一件就可以從深冬穿到初春。
3 感到糾結就是改變的最佳時機。我理想的房間是這樣的:讓人感到心情舒暢的同時,若是突然想做些什麼,便可以馬上付諸行動。只要把房間整理得方便找東西、收東西,我就會過得很舒服。當你感到糾結時,就是改變的最佳時機。為了讓物品使用起來更加順手,要時常更新擺放的位置。就拿一把小小的剪刀來說,通常要站起來再走兩三步才可以拿到,但是要是坐著就能拿到的話肯定更開心、更舒服。這樣一來,生活就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我覺得正是這些小心思的累積,構築起了理想的生活。
4 不要放過任何細微的雜亂。就算東西少了,有時還是會免不了把一些地方弄亂。我對電線總是亂糟糟的這件事一直很介意。這時,百元店入手的「燕尾夾」就在我們家大顯身手了。燕尾夾的尺寸很豐富,從迷你尺寸到手掌那麼大的都有。根據不同用途使用不同尺寸的燕尾夾。我們家對付雜亂的第二個方法就是使用「託盤」。另外,將託盤放在低處的架子上也方便使用。
運用小編建議的以上幾個方法,一定可以讓你的生活煥然一新。
看完小編的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留下評論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