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歷史上第一次,全世界都被迫承認我們面臨共同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靠自己而克服它

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文/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

發於2021.1.4總第979期《中國新聞周刊》

如今,新冠病毒正在摧毀世界,它的大流行切斷了正常的社交關係,中止了大部分國際旅行,重創了經濟和貿易。幾年後,當這場急劇暴發的危機消退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人們普遍期待疫苗的到來能幫助我們抵禦新冠病毒。可惜前景仍然極不確定,疫苗能否有效抵禦?其對不同的疾病效果各不相同。

一些疫苗(比如天花和黃熱病疫苗)確實能夠在數十年內保住生命,但流感疫苗的有效期還不到一年,而瘧疾和愛滋病目前還沒有疫苗,儘管我們在開發疫苗方面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流感病毒變異頻繁,不同菌株會按比例變化,因此必須每年都開發幾種新疫苗。脊髓灰質炎和天花疫苗能夠保護所有人,而流感和霍亂疫苗只能保護大約一半的接種人群。因此,人們翹首以盼的新冠疫苗到底多有效,我們還不可預測。

包括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的科學家,正在競相開發新冠疫苗,隨之而來的結果可能是最壞的、最好的或不好不壞的三種情形。

最壞情形已有很多初步跡象。即使某些國家真的開發出疫苗,並通過試驗發現有效,也無法在一夜之間製造和分發全世界77億人所需要的77億劑疫苗。一開始會出現供應稀缺。誰能獲得第一批疫苗?按照通常的方案,第一批疫苗應該提供給醫護人員,因為所有其他人都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其後富人、權貴們就有希望在窮人和普通百姓之前獲得疫苗。

這些自私的考慮除了存在於首先開發出有效疫苗的國家內部,還會存在國際之間:開發出疫苗的國家必然會將本國公民放在第一位,這種優先考慮已在口罩供應上發生過——幾個月前口罩稀缺,當來自中國的口罩運到歐洲時,試圖確保本國供應的國家之間就發生了哄搶和競購。比口罩的情況更糟糕的是,第一個開發出疫苗的國家可能會對政治和經濟上的競爭對手禁運。

但是深思熟慮之後會發現,自私的國家政策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通過消滅境內的新冠病毒而實現持久的安全,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新冠疫情很容易從尚未根除病毒的國家而進入別國。

2020年4月3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船隻集中停泊布裡甘加河岸邊。為防止新冠疫情擴散,孟加拉國宣布自2020年3月26日起實行全國封鎖。

紐西蘭和越南便是如此,嚴格的措施確實中止了本地傳播,但恢復旅行導致了新的病例輸入。這證明了一個關鍵結論:面對新冠病毒,沒有哪個國家是安全的,除非所有國家都安全。這是一個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方案。

我將這個事實看作是好消息。我們還面臨著其他需要全球方案的全球問題:特別是氣候變化、世界資源耗竭以及全球化在世界各國之間造成的不平等所帶來的後果。正如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僅憑消除境內病毒而擺脫疫情一樣,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僅憑降低化石燃料依賴和本國溫室氣體排放而保護自己不受氣候變化影響。和新冠病毒一樣,大氣二氧化碳也不會恪守「政治邊境」。

但氣候變化、資源耗竭和不平等給我們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所造成的威脅遠甚於當前的疫情。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形下,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感染了新冠並有2%的人因此喪生,也「只有」1.54億人死亡。而相對於新冠病毒來說,氣候變化、資源耗竭和不平等性給人類造成的危險才是心腹大患。

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像對付新冠疫情那樣,振作起來採取行動去對抗氣候變化和其他全球威脅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新冠病毒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因為它能在幾天或幾周之內致病、致死,並且後果顯而易見。相反,氣候變化在慢慢地吞噬我們,造成的後果也要模糊得多——需要通過糧食產量下降、饑饉、極端氣候事件、熱帶疾病向溫帶傳播等間接後果而顯現。因此,我們遲遲沒有認識到作為全球威脅的氣候變化需要全球應對。

因此,新冠疫情反而給了我們希望,儘管我也因為親朋罹患新冠致死而感到無比悲痛,但歷史上第一次,全世界都被迫承認我們面臨共同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靠自己而克服它。如果世界各國能夠被迫聯合起來對抗新冠,我們就可能從中得到啟示,從而主動聯合起來對抗氣候變化、資源耗竭和不平等。果真如此的話,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將不僅是悲劇,還有救贖——它終於讓人類走上可持續之路。

(作者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普立茲獎得主,著有《槍炮、細菌和鋼鐵》《崩潰》等)

相關焦點

  • 閻學通:新冠疫情不會對世界格局產生根本影響
    閻學通:新冠疫情不會對世界格局產生根本影響 2020-04-11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教授強文:新冠疫情證明美國不怕死人,比中國強大得多
    昨天,美國知名大媒體彭博社刊登了一篇讓許多中國和美國人都非常震驚的文章。 因為撰寫此文的一名美國大學教授居然宣稱:新冠疫情證明了美國比中國強大,而且比起中國有著「巨大」的優勢。 這位大學教授名叫泰勒·柯文(Tyler Cowen),是美國彭博社的專欄作家,同時也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 那麼,為什麼當許多美國人都認為美國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表現很糟糕時,這位美國名校的大教授卻認為這場疫情反而證明了美國比中國要優秀太多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逐個欣賞他的高論。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顧鄉  2020-12-26 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美國加州大學又誕生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近日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兩名教授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安德裡亞·格茲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 【雙語新聞】「冰山一角」:加州補報死亡病例,改寫美國疫情時間線
    「冰山一角」:加州補報死亡病例,改寫美國疫情時間線A Coronavirus Death
  • 諾貝爾所有獎項公布,這些美國大學又可以傲嬌了
    自1987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史丹福大學的教授。羅伯特·威爾遜本科就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他先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史丹福大學工作。從1964年開始,他一直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任教。
  • 專訪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梁京:阿爾茲海默症與...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梁京 每經實習記者 劉美琳 攝2019年9月21日,是第26個「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據了解,2018年全球共有5000萬餘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病(又稱中老年痴呆症),平均每3秒,就會新增一位患者。
  • 智慧留學 美國留學錄取世界排名第4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高端美國留學智慧留學—美國留學錄取世界排名第4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友包括107位諾獎得主!美國知名網際網路會議公司Zoom實習1次 錄取結果: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本科
  • 加州州立大學系統&加州大學系統先後官宣21年秋季線下授課計劃!
    #天津國際高中#回顧2020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大學也在不斷調整政策,標化可選、網課、延期開學、減免學費等等。但到了2021春季學期,疫情也依然沒有完全控制,春季學期想要正常返校基本不可能。加州大學系統宣布21秋季線下授課就在1月11日,備受申請者喜愛的美國加州大學系統宣布,將於2021年秋季恢復全部10個校區以線下面對面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 因研究進展非常順利,新冠疫苗將很快提供給學生、教師和教職員工們。加州大學總校長Michael V.
  • 風流女教授接連三嫁,最後人生開掛,嫁給美國加州理工教授
    她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女教授。她結過三次婚,她的丈夫變得越來越強大。今天,女主角是錢璐璐。她是世界名校加州理工的博士後和教授,年輕有前途的女科學家,自動DNA分子機器人的發明家。她很有天賦。這位女教授曾就讀於南京鐵道醫學院大學,一畢業就嫁給了同一所學校的一位同學。
  • 美國教授公然聲稱:疫情證明美國人不怕死 更不怕跟中國開戰!
    美國知名大媒體彭博社刊登了一篇讓許多中國和美國人都非常震驚的文章。因為撰寫此文的一名美國大學教授居然宣稱:新冠疫情證明了美國比中國強大,而且比起中國有著「巨大」的優勢。
  • 專訪|《快速評審:新冠》發起人:強調好科學 展示壞科學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衛生政策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兼教授、《快速評審:新冠》(Rapid Review:COVID-19)發起人斯蒂法諾·貝託佐(Stefano Bertozzi),近日接受了財新記者的專訪。這位年逾花甲的教授談及身邊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時,神色平靜,語氣並無太大起伏。
  • 風險與創新共存:新冠疫情是如何刺激企業創新的?
    據《環球郵報》報導,很多人都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對世界而言並沒有任何好處。但最近,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和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最近的研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少有一個積極影響:由於消費者對購物和做生意的風險感到擔憂,企業為了提高安全性,加快了新技術和服務的開發。
  • 加州或有160萬感染 史丹福大學報告:證實早就「群體免疫」?
    昨天,史丹福大學第一份新冠病毒檢測報告出爐,這份報告檢測了矽谷3300名隨機挑選的居民,發現有2.5%到5.2%的人群的血液中含有新冠病毒抗體,這一數字表明,在總人口約200萬人的矽谷,患有新冠病毒的人數在4.8萬人至8.1萬人之間,而官方統計只有1800多人確診。
  • 美國南加州大學怎麼樣?
    在藝術留學隊伍中,大部分學生的首選藝術留學國家就是美國,美國作為世界上藝術和文化皆前沿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眾多著名院校。然而,南加州大學作為美國西部最大及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更是深受來自全球各地留學生的青睞。那麼,究竟美國南加州大學怎麼樣還是隨智課選校帝小編詳細看看下面的內容!
  • 加州疫情反撲 美國南加州大學推翻原有秋季返校計劃 繼續網上授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連續幾周來加州新冠患者迅速增加影響,南加州大學(USC)於近日決定,改變早前的秋季入學計劃,不再提供該校本科學生進行校內和網絡授課相結合的的教學方式,並要求學生繼續留在家中通過網課進行學習。
  • 美國已陷入巨大的「信譽鴻溝」——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奧...
    針對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反覆無常、極限施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莫裡斯·奧布斯特費爾德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發出了強烈批評。這位經濟學教授表示,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損害了美國經濟,讓許多美國農民深受其害,使得美國在國際上陷入了「信譽鴻溝」,更影響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
  • 美加州華裔教授演示最先進智能模塊機器人
    中新社舊金山5月8日電 題:美加州華裔教授演示最先進智能模塊機器人  中新社記者 劉丹  像蚯蚓一樣爬行,貓一樣地弓身,蛇一樣扭曲轉彎,球一樣翻滾,陡然停住直立並360度靈活旋轉…… 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機械與航空工程系的集成工程實驗室裡,四年級學生西恩•博克哈德用他的手提電話操縱桌面上一個鋁製模塊,他的指導老師程輝教授在一旁向中新社記者解說
  • 疫情未過山火又至,美國加州「雪上加霜」!世界銀行:因疫情陷入極端...
    英國國家統計局認為,政府出臺經濟救助方案需要額外資金,同時疫情導致經濟萎縮,政府現金收入減少,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小 評 有智庫組織警告說,高額債務會影響未來若干年。對英國來說,重要的如何先把眼前的「坎」過去了。
  • 美國各大學在疫情中掙扎
    同一天,被譽為「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傳染病學專家利普金教授(Walter Ian Lipkin)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利普金教授目前僅有發燒、咳嗽等輕症現象。對媒體表示,自己的感染說明任何人都可能暴露在新冠病毒之下並被感染。目前紐約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559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