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閱讀、收藏趣味

2021-01-09 大眾網

  《我的名字不叫「等」:戌狗亥豬集》,齊一民/著

  齊一民又出新書了。

  論創作速度和寫作之勤奮,我對齊一民老師簡直佩服到極點,他的著述、小說我書架上大都有,那可是長長的一大排,要讀完都且要費些力氣,更別提要排篇布局洋洋灑灑道來了!

  他簡直是一刻不停地在學、在想、在寫,無止境地輸入和不斷地輸出,將生活中的藝術靈感、親身經歷都內化成了自己的思考,再以獨特的表述方式落於紙面。筆跡如時光,他的文字忽作高屋建瓴之語,偶為嬉笑怒罵之談,信筆由韁一路寫來,紙墨間都是功夫。

  這部名為《我的名字不叫「等」》的集子,就堪稱「編年文集」,是戌狗亥豬這兩年的感悟集結成書——這也是頗吸引我的一個亮點,經久未讀「齊作」,很是好奇齊一民老師最近又有了哪些感悟,那詼諧而不失辛辣、真實又可愛的齊氏幽默,還是不是那個「味道」啦?

  書話:喜讀書作者的「喜讀書」

  這部分蠻短,但於我來說頗有趣味:齊一民老師的作品向來是我喜歡的,結果今日讀到新作,他在裡面又推薦了自己喜歡的書——層層疊加,好似俄羅斯套娃一般,本來就很好玩,更讓我開心的,是他推薦的魯迅雜文集,我久已反覆閱讀,同樣深諳其中樂趣,這就仿佛跨越空間,和齊一民老師誕生了名為「書友」的緣分,豈不妙哉?

  齊一民在書中真正「標星、點讚、置頂」推為「喜讀書」的,共有三本:

  其一,是孫犁的《芸齋小說》。齊一民老師用孫犁的筆法,講孫犁的故事,剖析孫犁的情節,予我等讀者一種別樣的文化趣味。我向來愛孫犁的文筆,簡潔、乾淨、清新,真摯又稚拙,但齊一民老師的著眼點,卻是他正用詩意的文字,寫血淋淋的悲劇故事,這一角度是我不曾、可能也是潛意識不願去想的。但作家借筆下之慘痛,才能淋漓盡致痛快地寫世情、寫人情、寫人性,大概這就是最終這本《芸齋小說》成了齊氏「喜讀書」的原因吧。

  其二,是《許君遠文集》。這本脫穎而出的原因,齊老師說是因其「民國味兒」,我倒有個小猜測,或許是源於齊一民老師也大愛結集出書的緣故,有些同道者的惺惺相惜吧!許君遠寫劇評絕妙,齊一民寫劇評也妙絕,相隔時空兩個評論家遙相致意,可謂神交。所以「喜讀書」列表裡毫無疑問,也有《許君遠文集》一席之地啦。

  其三,是《魯迅雜文集》。齊一民老師在書裡講,讀魯迅的文章,須得是豎版的、繁體的,才有讀老書時醇厚如巧克力的回味。我於舊書並沒有偏好,但觀此敘述,也覺得頗為風雅,打算擇一良日去淘些雜書古籍來感受一番了!魯迅也是「結集」愛好者,究竟是齊一民老師受魯迅的影響選擇一年出個集子呢,抑或這又是冥冥中的奇妙巧合呢?遙想之下,趣味盎然。至於齊氏「顯微鏡」式觀察,又發現魯迅精確到秒的神奇落款,非常值得大家共同為之拍案大笑一番,也許這就是文藝評論家的樂趣吧!

  收藏:增增減減的心頭好

  讀《收藏》一節,眼前仿佛總能見著一個夾著書叼著筆、鬍子一翹一翹的老頑童,都市紅塵三千丈,大家都在忙碌和喧囂的世道裡掙扎,奔波謀生早起晚歸,真要有時間和空間留給珍愛事物的,還是那些天真的孩子。

  然後,齊一民閃亮登場,從以往筆觸辛辣的散文和入骨三分的小說來看,他絕不是不知世事的書呆類型,而猶能拋開蕪雜的俗事,認認真真地為自己的收藏品而驕傲得意,娓娓道來,就顯得格外珍貴——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這是無數人追求而不得的境界,我亦然。

  回到收藏的話題,齊一民老師偷偷摸摸和人在公廁前「接頭」的情節,簡直好玩極了,雙方各懷心思,要在書法、舊書和郵票這樣的「雅物」上下功夫、玩心計,買家賣家拼的是眼光和文化底蘊,誰對東西的「含金量」評價得準,在價格上拿得住,誰就「賺了」!最終成交,一錘定音,沒機會後悔,無論是賠了賺了,終歸是文人雅事,哈哈一笑,相約下次再過手罷了。

  另外齊一民老先生居然也靈活運用網際網路舊書渠道,是我所沒有想到的,能與喜歡的作者心有靈犀,同交「孔夫子」老友,不亦樂乎?但網購舊書,總少了幾分「撿漏」的竊喜,決定時也稍欠手拂書頁輕嗅墨香的享受,略有遺憾。

  齊一民寫自己收藏的心路,很有些愛書人的貪婪:只要是好書,統統想納為己有,張愛玲畫集、絕版毛邊書、吳湖帆仿趙松雪山水圖,收了!不過他評說孔夫子網大肆宣傳絕版一詞,認為不應以銅臭淹沒書籍的本身,玩「書以稀為貴」那一套,這便是做學問家的胸懷了。忽然憶起齊一民曾教書育人,做那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難怪對「絕版」二字,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漲價,而是知識的傳播與共享了。

  收藏品就是這樣在尋覓中增減,留下的都是心頭好,但能做到像齊一民這樣,毫不敝帚自珍,亦不像惡龍般守著收藏品滿眼都是金幣,才有收藏大家的氣象了。

  劇評:那些撼動過心靈的音符和情節

  於音樂,我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優美動聽令人心弦震顫的旋律,我只能感受到其中迷人的吉光片羽,窺視到音樂藝術瑰麗的一角,卻完全不知其所以然,傳遞不出聆聽到好音樂時內心的巨大震動。所以我喜愛讀他人寫的樂評劇評,從更有閱歷、更有經驗、更具文藝素養的作者筆下,流淌出的或縹緲高遠、或光怪陸離的文字,去窺探他們眼中和耳中的藝術世界。齊一民老師自然也是其中之一,還是我首選的,兼通多門藝術的老「玩家」呢。

  比方說他欣賞《採珠人》歌劇,給裡面音樂的評價是「妖豔」,這一個詞出來,整個多彩音符嫵媚縈繞的印象就奠定了!也是看他的劇評,我才知道這部歌劇裡幾乎沒有閒筆敗筆,換了我,即使再聽上三遍也是聽不出來的呀。鬼才比才,悲劇的吟唱者,庸才如我,今天終於在齊一民的引領下認識了他,還有閒情比較一下中西悲劇之異同呢!

  總有些音符會喚起你久藏的細微情緒,也總有些情節會讓你如遭雷擊、陷入席捲而來的震撼之中。齊一民將這些心靈的撼動舉在掌心反覆把玩、摩挲回味,最終拈起筆來,讓文字記錄一切。是的,起於聲,終於記錄,這難道不是所有文化的宿命麼?

  看鬧鬧嚷嚷的話劇,玩賞裡面的那股老北京味兒,聽倜儻風流的《卡門》,感受西洋歌劇別樣的風騷,聽普契尼的遺作《圖蘭朵》,今夜無人入睡的美妙風情,聽法語的《巴黎聖母院》,清澈美麗的音節和忽而拔到最高處的唱腔,再去小劇場近距離接觸「李雲龍」的二人劇,看老戲骨倪大紅演精明的猶太人,還有馮遠徵演的杜甫……總而言之,西方的藝術表演,以音樂與情節並重的歌劇為主,而東方的戲骨們上演的藝術盛宴,則大多靠演啥像啥,表現力強到離譜的戲骨們來擔綱,重點在於「表演」,在齊一民的劇評裡,能讀到的東西更多更多,我相信要勝於自己坐在大劇院的現場觀看表演,那樣的藝術享受固然足矣,卻很難抽身出來,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去評鑑、思考,更別提像齊一民這樣,洋洋灑灑地奉上一篇劇評啦。

  寫作:當那些文字誕生時,他在想什麼

  這大概是古往今來所有讀者的靈魂發問。也是困擾了全國上下所有學習語文的學生們半輩子的難題,雖然如今我早已過了高考的年紀,再也不用咬著筆頭在試卷的空白處揣測作者抑或是出題者的心思,但仍對「他寫這些時在做什麼?想什麼?要表達些什麼?」格外好奇。雖然吃雞蛋不必認識母雞,大家也難免想知道這隻母雞毛色是否鮮亮,下蛋時是懷著慈愛,還是有種卸下重擔的輕鬆?

  所以我太喜歡村上春樹和齊一民這樣活脫通透不神神秘秘的作者啦,村上春樹兩本自我坦露心路的《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和《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都端端正正地擺在我的書架上,他日式的絮叨、小平淡和細微處的共情感,還有細膩美好的文字,都持久又深切地感動著我。而齊一民則又是另一種味道,如果說村上是溫柔的氣泡飲料,那齊老的文字就像醇厚甘甜的陳釀,帶著絲老辣,讓人喝了還想再喝,醉了也在所不惜。

  正因此,《寫作經歷和感悟》一節,我是帶著前所未有的探究心去讀的。支撐齊一民老師連續寫作25年也沒間斷的精神力量到底是啥?這麼多作品誕生的背後,還有沒有什麼我所不知道、之前書中也沒有透露過的故事?

  齊一民大概沒想到會有讀者抱著這麼八卦的心態,把一部好好的寫作史記讀成了秘聞小報,他回憶寫作生涯的筆觸很舒展、很真誠,這是整本文集中唯一「寫給自己」的部分。文人就是這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偶爾暗室獨處,盡可以孤芳自賞一番,抑或是對自己一路走來的足跡加以另一角度毫不容情的審視,這種「自省」的文字,完全不在乎有沒有讀者和觀眾:老子把半輩子的所想所寫都放在這了,你們愛誰誰。

  我喜歡這種真摯瀟灑的態度,也喜歡老齊把作品分分類歸納個時間線逐一回憶的嚴謹認真,更愛齊一民著重強調的,我的名字不叫「等」的自我意識,寫作者可不就要有這種敢為天下先,筆下生風睥睨四方的精氣神呢!

  詩歌:活的,機靈的,富有生命力的美麗詩情

  詩歌需要想像力,需要自年輕幻夢中滋生出來的,漂浮無定的靈氣。我心中的齊一民是詼諧的、辛辣的、犀利的、諧謔的,唯獨,不大是幼稚的。但詩寫得好的人,總少不了犯點幼稚,做些啥事,往好了說,叫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往壞了說,是天天做夢幾乎燒壞腦子,才有那種幾乎脫離地球引力的美妙想像吶。

  然後,你跟我說,齊一民還在開足了馬力寫詩?哇、哇、哇……除了這樣的感嘆,我真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不過,真好啊。人生就是這樣,無論何時都可以有好書讀、有好酒喝、有好茶品、有好夢可堪入眠。

  看齊一民關於詩歌的評論,還有學詩的感慨,和心心念念做學問的中文專業學生也沒甚麼不同,只不過是看的角度更奇特,思考得更深入,更樂於從「我該如何寫」來品讀詩歌而已。對,而已。

  翻開他的習作,一一讀來,最大的感觸是,不愧是向來喜歡跟隨時代自我更新的齊一民,他的詩歌是活的,機靈的,富有生命力的,每一首詩都充盈、飽滿,最重要的是,熱愛轉折。沒錯,讀齊一民的詩歌,就好像坐海盜船或登山車,你跟著他的情緒向前!忽然一轉,一切又回落了、變化了,你的心忽悠一下子,從高處落下來,或是平地懸起——總之就是,太過癮啦!

  讀罷全書,仿佛兩年忽忽而過,猶如耳邊一聲鐘磬響,室內尚有悠悠清茶餘香,時間不知不覺流逝,而我依然,齊一民依然,連接我們之間的文字依然如舊。

  這教人不由得開始期待起,下一部文集的問世了。(任玲)

  

  【編輯:劉歡】

相關焦點

  • 「讀報紙找名字「讓閱讀也有趣
    為了豐富社區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增強青少年課外閱讀的積極性,8月5日,潼涇二社區組織轄區內的30多名小學生在社區青少年活動室開展了青少年暑假「趣味讀書」活動。「今天我們要進行一個閱讀比賽,讀報紙找名字,看誰能最先在報紙上找出自己的名字」 志願者老師請同學們進行自我介紹後,向大家宣布。經過志願者老師詳細的講解,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一拿到志願者老師發來的報紙和標記筆就立刻行動起來,低頭在報紙上掃描,希望自己第一個在報紙裡找到自己的名字。「老師找不到我的姓」性格活潑的小戴同學很著急,老師提示「試試拆字法呢?」
  • 方舟子:我很少讀中文書
    目前擔任《中國青年報》、《經濟觀察報》、《大眾健康》等媒體的專欄作者。有《大象為什麼不長毛》、《方舟子帶你走近科學》等多部著作。鳳凰網讀書:您在2010年所讀的書裡,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有哪些?請簡要談談讀後感。
  • 24點下架好課預警 試卷寶VIP 好簡單英語 叫叫閱讀 山楂閱讀 洪恩識字等
    =======================叫叫閱讀系列 後續再無雙贈課【叫叫閱讀L2】:贈叫叫識字+數學思維+開學禮包【叫叫閱讀L3】:贈拼音課+趣味西遊+開學禮包【叫叫閱讀L4】:贈趣味西遊+硬筆書法+開學禮包【叫叫閱讀S3】:贈快樂識字+趣味西遊+12月教材大禮包
  • 2020年讀了156本書,這種方法解決我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
    在這把我的讀書方法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你解決讀書慢、讀不深的困擾。解決讀書慢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培養閱讀習慣讀書慢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閱讀習慣的問題,很多人讀書得的時候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神,當你不能專心讀書的時候,閱讀速度就會慢很多。我在看書的時候,會做好讀書的兩步準備:第一步:先把手機調成靜音,放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
  • 為何金庸小說通宵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網友回答哭笑不得
    但我看著一張人物關係圖後,拿著它繼續往下讀,突然發現故事雖然離奇但是很有趣,敘事雖然曲折但是一點都不拖沓,精煉得不得了的語言中每一句話都有著豐富的信息量。除了依然記不住名字外,接受了文風和設定之後反而覺得讀起來節奏感特別好。
  • 讀《牛津閱讀樹》之前,先帶孩子認識一下Robinsons一家!
    有著「全英最受歡迎閱讀計劃」美譽的《牛津閱讀樹》,在國內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要說起《牛津閱讀樹》系列,當然不得不提起Robinsons這一家人!他們一家可以說是貫穿整個系列的「劇情擔當」。他們每一個都個性鮮明,圍繞他們而展開的趣味故事讓該系列讀物妙趣橫生,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 英語啟蒙:《我帶孩子學英語》精華閱讀與感悟
    作為一名以文字和視頻創作為主的自媒體作者,我每天都在堅持紙質書閱讀,同時在通勤時間聽各種有聲書,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尤其是有關英語啟蒙方面的內容。當然,我並沒有因此而成為一名「知識搬運工」,而是在通過寫作的方式促進自己不斷思考,然後在自己的家庭英語啟蒙教育中,去付諸實踐。在不斷地試錯過程中,去蕪存菁,將普適性的原理和孩子個性化的特徵相結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 上外圖文君帶你思辨閱讀②:讀什麼
    他們讀些什麼?有現成的書單嗎?他們如何梳理閱讀的脈絡?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視角?他們如何以閱讀滋養寫作?他們如何從閱讀感悟人生?他們如何憑閱讀收穫幸福……他們群聊的虛擬語氣曹文軒當我們探討閱讀意義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十分重要,那就是讀什麼書。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西岡一誠,在高三階段一萬個學生的排名裡邊,他排名9000多名。於是他奮起直追,從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從累積知識量到增進獨立思考能力。
  •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被這個跳躍的名字吸引,細細品味作者千紫對生命的感悟,筆下的生命如同「千紫」一般炫彩,心,不禁跟著走了進來......腦海中忽的跳躍出在阿網上看到曾經的為人師時的同事發表的一篇讀來沉重的文章----《生命的浩劫》,一個個鮮活的生活實例,讓我們痛心疾首。
  • 我從這套書裡讀到了不一樣的秋色!
    我自認為是一個冷靜淡定的人,可以無障礙應對四季的變化,時間的流逝。但我發現不管我怎麼冷靜克制,還是無法對已經到來的秋天不產生任何波動,是的,我不喜歡秋天。不管是何種心緒,都無法讓我把秋天與收穫的喜悅和黃橙橙的燦爛連接在一起。我刻板印象裡的秋,應該是路邊都是枯葉,冷風直擊面門的那種凜冽、悽楚,然而秋日裡一次不同的閱讀,給我消極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不同的活潑顏色,所以,我也想分享給大家——鸚鵡螺系列:《這是誰的家?》+《藏在森林裡的生命》。
  •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設計法則(4):倒金字塔法則
    當呈現資料的方式以閱讀為主時,需要運用倒金字塔法則。先簡要概括資料的導語,然後描述簡簡訊息模塊,舉個例子:在第一部分的導語要做到簡練,避免過多的字數帶給用戶閱讀和記憶方面的壓力。第二部分的簡短的信息模塊中可以進行詳細闡述,舉個例子:
  • 5本久別重逢糙漢文:我叫陸漫,你叫顧修遠,你看我倆名字多有緣
    5本久別重逢糙漢文:我叫陸漫,你叫顧修遠,你看我倆名字多有緣小可愛們好呀,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本久別重逢糙漢文:我叫陸漫,你叫顧修遠,你看我倆名字多有緣!真的是超級好看的,喜歡這類小說的小主趕緊收藏起來啦,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推薦哦。
  • 冬日讀詩,觸碰心靈,感悟生命!
    即使我被社會汙染,回到詩歌我就重新乾淨起來。——餘秀華詩歌,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遙不可及,不可觸碰。只要美好的心靈和感悟世界的眼睛還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在這個晴朗的冬日,讓我們一起讀詩吧,雖然不能禦寒,但卻能讓我們的內心平復,找回那個最真的年代,最純的自己。讀詩,感受不同人的心境,或抒情、或言志,抑或只是一瞬的相思。現代詩歌三首,送給大家!
  • 小學新課標課外閱讀書單推薦!趕緊收藏!
    我們知道,現在閱讀越來越重要!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推薦的書單達到了150套以上。理想非常豐滿,但是我們家長們都知道,除非家裡的孩子是個書蟲,要不很難達到這個閱讀量,再加上150套書價格不菲,我們也很難為孩子購齊。
  • 【四月親子季】閱讀之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
    作者:寶寶知道安萌妞四月,既然是我家安妞的閱讀興趣時期,自然也是我在兒童繪本中領悟與感悟的時期,所以今天我繼續來分享我的感悟。這本繪本的名字叫《長頸鹿不會跳舞》,繪本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傑拉德是一隻長頸鹿,它有一個優美而纖細長脖子,但是它的膝蓋卻向外彎曲,並且腿瘦得骨頭都連著皮,所以它一轉圈它就會摔跤,並且就會摔得四腳朝天,所以傑拉德它自己也認為自己壓根就不會跳舞。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不知道我的事,所以不用猜測我的性取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不知道我的事,所以不用猜測我的性取向繼續讀Call me by your name的原版小說的時候,突然很好奇作者的性取向,所以就看了一些對他的採訪。我覺得他對這樣的年齡差的心理捕捉太精確了,就好像他真的親身經歷過一樣。
  • 考研英語:閱讀的「讀」與「不讀」
    很多同學認為只要能夠掌握詞彙,語法就能看懂文章,再加上對於題目的正確理解,解題方法的掌握,拿下閱讀自然不在話下。其實如此看是很片面的。 從宏觀上來看,要「得」閱讀,首先要能看懂文章,其次要能做對題目。就看懂文章來說,單詞認識了,語法學會了,只意味著能看懂長難句了。而一篇文章,絕不僅僅是句子的疊加。
  • 這些植物名字很難聽,我都叫不出口,但是開花超級美!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野花,這些野花,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名字超級無敵難聽,但是開花卻很美!1、破碗花也叫打碗碗花,這個名字讓我看不懂,這是啥意思?問了家裡老人,才明白,原來它的花瓣圓圓的形似碗,但花瓣之間有相疊之縫隙,像碗摔破的裂縫,所以就被稱為「破碗花」這花跟牽牛花長得很像,以前農村的山坡、田埂上到處都是它的身影,如今不多見了。2、馬尿騷這名字聽得我???(此處有個黑人問號臉),據說是它的葉子會散發出一種類似馬尿的臭味,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其實那一篇只介紹了最近一兩個月看到幾本書,很不全面,既然大家喜歡,那就把我最近一年讀過的書都整理一下,一次奉獻給大家。在這裡做個說明,這些書都是本人最近一年完整讀過並認真寫過讀書筆記的,堅持原創,杜絕搬運。這些書有點多,一時也看不完,各位可以先點個收藏,等書荒的時候再來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