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資本合流加持 馬保國出圈是一場扭曲的網絡狂歡

2020-11-27 騰訊網

2017年6月,馬保國與人約戰 視覺中國供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

馬保國估計也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成為「頂流」。從10月底開始,「馬保國風」在B站越演越烈,各種鬼畜視頻層出不窮。這些視頻中,馬保國用「閃電五連鞭」偷襲鋼鐵俠,大戰容嬤嬤,打起架子鼓……

與此同時,自詡為「太極宗師」的馬保國也被網友扒了個底朝天:今年5月,他被業餘拳手KO的「黑歷史」被翻出;「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傳統功夫點到為止」等「馬氏語錄」紅遍社交網絡。

紅出圈之後,有人找馬保國拍武打電影,用「耗子尾汁」註冊公司,炒賣他的書,售賣帶有「馬保國」印記的手機殼、衛衣。這場扭曲的網絡狂歡似乎還在蔓延。

馬保國怎麼出圈的?

其實,馬保國今年5月就曾小範圍爆紅。5月17日,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在與業餘拳手王慶民對決時被KO倒地。不少人認為經此一役,「假大師」被戳穿,馬保國遭遇網友群嘲。馬保國回應此事時說:「我們渾元形意太極門認為傳統功夫的定位為:先健身養生,後修身養性,再防身自衛。擂臺以技擊實戰表演為主,傳統武術訓練以健康、防身、挽救生命為主。有罵才有反思,痛定思痛,才能有更大發展,沒辦法,誰讓我們就是這麼喜歡傳統武術呢!」

這場對決一時間成了新聞事件,馬保國開始被網友深扒。2017年7月,馬保國曾接受王志安的《局面》專訪,他談及「閃電五連鞭」的基本打法、在英國與歐洲MMA冠軍Peter Irving的對戰、隔空懟「雷公太極」創始人魏雷功夫不行等,這次採訪為他立起「太極宗師」人設,信息量極大。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馬保國誇大其辭,隨時會翻車,而Peter Irving則稱自己當時是在與馬保國拍戲,根本沒決鬥。

今年1月5日,馬保國自己錄製的名為《健身房的年輕後生不講武德偷襲馬老師……》的視頻也被網友翻出來。視頻中,馬保國站在「渾元形意太極門」的牌匾前,右眼浮腫。他跟觀眾講述他與兩個健身房年輕人切磋武藝的事:「我右拳放在他鼻子上沒打他,我笑一下準備收拳,按傳統功夫點到為止,他已經輸了。我收拳不打了,他突然襲擊,左刺拳來打我臉,我大意了沒有閃,給我右眼蹭了一下……他們是有備而來,年輕人不講武德,我勸他們耗子尾汁(好自為之)。」正是這條視頻讓馬保國成為B站的「話題人物」。「年輕人不講武德」等梗就此成為B站UP主的創作素材,創作了不少洗腦作品陸續出現。

從10月底開始,「馬保國風」在B站開始越演越烈。相關段子出現在各大遊戲主播的直播間,不少人用「馬保國」的梗解說遊戲,甚至用來嘲諷對手:「這閃電五連鞭,不講武德啊!我勸你耗子尾汁!」遊戲圈、短視頻圈、直播圈產生聯動,各種鬼畜視頻層出不窮。

馬保國的絕招「閃電五連鞭」催生了不少鬼畜視頻

誰在製造「馬保國」?

馬保國從被群嘲,到如今搖身變成「網紅」,僅用了半年時間。馬保國「出圈」讓人始料不及:他究竟為什麼會紅?誰在製造「馬保國」?

如果不是今年5月的「戰敗」,馬保國依然能維持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大師」人設。

在《我在英國教功夫》一書中,馬保國介紹了他的生平經歷。據書中描述,2001年,50歲的馬保國去英國陪兒子讀書,為謀生計而在當地教太極拳。2004年,馬保國成立「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收外國徒弟,賺了一筆錢。2007年,馬保國回國,於2013年創立了「渾元形意太極門」,自任掌門。兩年後,他在上海開辦「渾元國術館」,教課1小時收800元。近年,他頻繁亮相網絡,開辦網絡培訓班,出版新書《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

雖然許多人將馬保國視為「大忽悠」,不少傳統武術大師也和他劃清界限,但馬保國對種種引發爭議的事件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辭。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回應了5月戰敗一事:「我當時手慢了,肯定是讓別人暗算了,有人搗鬼。」他也回應了Peter Irving稱與他的對決是「拍戲」的說法:「我們是真打!他為了面子,要混口飯吃,在說謊。」

與馬保國有過接觸的媒體人許研敏評價:「馬保國出生在山東農村,後來當兵入伍,在那個年代是非常珍貴的機會;沒幾年轉業到鄭州某國企,響噹噹的鐵飯碗;再到後來要供兒子上學,跑到英國教太極,把兒子供畢業,順便給兒子掙了房子的首付;回國後,靠太極大師的名號混跡上海灘;到今天,雖然姿勢也許不好看,但確已開始了網紅之路,收割實打實的流量紅利。」

「馬保國風」的一大特徵是「鬼畜」視頻的病毒性傳播。「鬼畜」視頻是亞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網友收集素材、剪輯視頻,通過二度創作來解構熱點事件。網友製作「馬保國」鬼畜視頻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諷刺。他們認為馬保國的言行荒誕可笑,從絕招「閃電五連鞭」「接化發」的畫面,到「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的馬氏語錄,馬保國身上有大量的視頻製作素材可供UP主挖掘。網友玩得開心,但馬保國顯然對年輕人的這種創作熱情難以理解:「這是輕率、淺薄的一種風氣。」

但顯然,這場網絡狂歡早已脫離了馬保國的掌控範圍。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直播平臺,都以「流量」作為衡量產品價值的一大指標,製造爆點、吸引眼球成為產品生產的第一要義。毫無疑問,「馬保國」梗為相關平臺帶來了巨大流量,截至11月26日,B站「馬保國」頻道下,已有2.9萬個視頻、689個精選、9億觀看量。而資本入局為馬保國的「出圈」之路加了一把火,馬保國也逐漸成為一個被物化的「工具人」。

據悉,馬保國將參與電影《少年功夫王》的拍攝。根據國家電影局網站電影拍攝製作備案公示表資料,該片講述一位失去父親的少年克服各種困難,參加少年功夫王大賽,贏得對手尊重的故事。馬保國自稱,他將在片中飾演一位老武師,「片酬保密,不管待遇高低都會拍,我要推廣傳統武術」。他也自信地表示:「我有演技。這部片一定火,票房一定高!」

有網友在馬保國推出付費視頻後留言:「如果馬老師真能復出,還拍了這部電影,鬼畜調侃反助長了歪風,那可真就太諷刺了。這是資本面前無是非的表現,是非常錯誤的價值觀。請相關的人好自為之,好好反思。鬼畜應該在帶給人快樂的同時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不能是非不分。」

【觀點】

「馬保國出圈事件」可笑又可悲,一個69歲的老人帶著無窮自信,引發了一場娛樂狂歡。馬保國出圈背後的深層文化邏輯是什麼?帶著一系列疑問,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兩位從事文化研究的青年學者。

馬氏語錄「年輕人不講武德」成為網絡流行語

梗文化出圈有什麼樣的文化邏輯?

東南大學社會學系的朱雯琤老師表示,在短視頻取代長視頻、圖片取代文字的流量時代,一個產品走紅最能證明其背後的資本價值。在朱雯琤看來,在出圈之前,馬保國一直靠「譁眾取寵」無下限地為自己尋求名聲,「我們身邊從不缺所謂的『傳統大師』,他們將前現代文化中的神話信念,以與時代不相容的方式延續到現代,從而生成隔代之間的文化鴻溝」。

朱雯琤分析:「以95後、00後為主的網際網路群體,他們的世界充斥著體驗感、碎片化、虛幻感,娛樂程度、解構程度成為衡量短視頻質量及流行趨勢的一種標準。馬保國二次走紅的實質是傳統信念與解構文化之間的鴻溝。」

河南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的周飛研究員則從內容生產的角度解讀馬保國出圈的文化邏輯:「在鬼畜視頻中,原本有意義的、連貫的、一本正經的人物與畫面,被抽離出原有語境,成為無意義、可笑的存在。這種反差、翻轉使得大眾從日常生活的狀態進入某種『精神SPA』,是一種自我的抽離與懸置。」

在周飛看來,網友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乃至經歷生產出梗與笑料,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傳播與生產的辯證統一:「這也是此類『梗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保障。從這個角度而言,這與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文化邏輯也是一致的。」但他也指出:「如果任由『梗文化』發散,當任何事物都能被作為嘲諷對象進入大眾文化領域時,社會的文化秩序會陷入無意義的深淵。」

馬保國與Peter Irving對戰的視頻截圖

「馬保國出圈」是亞文化的勝利嗎?

在周飛看來,亞文化有其鮮明的群體屬性,更有先鋒性、奇異性、新穎性,這決定了「它常常被一部分認可其價值觀與審美形式的人所推崇與喜愛」。當代社會,得益於傳播手段的變化,亞文化有了更多進入主流大眾文化的途徑,「因此,以青少年為主要群體的青春亞文化更容易進入大眾視野」。

「馬保國出圈的確是亞文化進入大眾文化,或者說打破次元壁,進入更大受眾空間的典型案例。」周飛強調,現代社會是分眾社會,主流文化不再是鐵板一塊,這類「梗文化」進入主流文化的方式更像是一種遊擊戰:「打一槍換一個熱點,層出不窮,且能保存它的生命力。之前的『凡爾賽文學』『六學』『明學』都是此類梗文化的代表……這種現象近年越來越多,但我們應該有批判意識,不要不加分辨,過度沉浸其中。」

朱雯琤則以為很難從碎片化視頻符號中找到「意義」:「我們現在聊的是流量、數據以及背後的經濟效益,但經濟並不是視頻文化的唯一意義。馬保國口中的『武德』被輕描淡寫地反諷為『耗子尾汁』,這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多樣化文化被瞬時感官體驗所取代,這挺可怕的。」

相關焦點

  • 習武的馬保國和放牛的丁真,怎麼就成了頂流?
    巴赫金的「狂歡理論」認為,狂歡化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叛,是草根階層要求顛覆等級秩序、消除尊卑對立、破壞嚴肅統一、瓦解官方和民間的界限,讓一切邊緣化的強烈願望。丁真和馬保國這種素人網紅的走紅,正折射出了網絡傳播下草根大眾階層的話語表達與主體意識的凸顯,大眾通過參與這兩個人的「造神」狂歡,得到了打破秩序的情感宣洩。
  • 馬保國IP湮滅:網絡世界審醜才能捧出頂流?
    隨著一聲封殺令下,馬保國徹底涼涼了,而關於他走紅網絡的討論卻仍未停止。有網友翻出馬保國早年經歷,並指出其與江湖術士無異。年輕時的馬保國為了兒子的學費開始在英國開館授徒,之後又創立了「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靠著表演推手收到了不少徒弟,在英國混得風生水起。
  • 觀點|「馬保國熱」扭曲體育價值觀,傳統武術不要病態流量
    目前在視頻網站B站搜索「馬保國」,前16條內容已經變為《人民日報》批評馬保國和衍生審醜文化的視頻;微博方面則表示,將對藉機惡意營銷炒作的內容嚴格控制,已解散馬保國相關的粉絲群……的確,關於這場「武德」、「耗子尾汁(好自為之)」的畸形狂歡,真該收手叫停了。B站已清理馬保國視頻。
  • 央媒痛批馬保國鬧劇無底線
    這段時間最火的網絡用語是什麼,恐怕不少人都會說是「不講武德」、「耗子尾汁」..... 對於馬保國的事情,今天《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文章「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
  • 馬保國被點名 兩大視頻平臺慌了 微博粉絲群也被解散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於蒙蒙 勸年輕人「耗子尾汁」的馬保國自己先「涼了」。11月28日,人民日報發文指出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消息一出,各大社交平臺都緊急動作,與馬保國劃清界限。今日上午,微博管理員也表示,將對藉機惡意營銷炒作馬保國的內容嚴格控制和審核,並且已解散馬保國相關的粉絲群。多個平臺清理相關炒作內容作為馬保國最早成名的平臺,嗶哩嗶哩率發布聲明,對馬保國相關視頻採取限流措施。眾多網友紛紛表達了對馬保國炒作的看法。
  • 30秒爆紅、10億人圍觀,勸人「耗子尾汁」的馬保國怎麼就涼了?
    消息一出,這位69歲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的頂流,很快「啪」的一下就涼了,他的視頻在各大網站全部被下架。隨後,馬保國激情出圈,成為越來越多搞笑視頻的主角。7月31日,UP主伊莉莎白鼠發布了關於馬保國的鬼畜視頻,延續了馬保國的熱度,讓更多人接觸到了馬保國,但那時的馬保國只能說「小有名氣」,還不足以到出圈的程度。
  • 人民日報點名封殺馬保國,勸告幕後推手停止炒作,否則血本無歸
    馬保國近日動作頻頻,一會兒宣布退出武林不再過問江湖是非,一會兒又宣稱進入影視圈將參加院線電影《少年功夫王》的拍攝,隨後又和網紅們打的火熱,並參加散打哥在網絡直播平臺舉辦的網紅拳擊賽。馬保國自比武擂臺上被30秒KO之後,不但沒有好好反省自己,反而高調亮相被推上各媒體頭條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也引起人民日報的關注。
  • 「一代宗師」馬保國稱霸B站,鬼畜文化是怎麼從小眾走向全民的?
    馬保國,這位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武林高手,在幾個月前經歷過一場30秒現場KO以後,「江湖騙子」形象昭然若揭,一切語言在拳頭面前都顯得如此蒼白。扒開「大師」們的假面,很多謊言也就不攻自破,只是這位厚臉皮大師此前吹過的牛最近卻讓他又火了一把,B站的UP主們用神奇的雙手賦予了馬大師新的生命,一時間和馬保國相關的鬼畜素材血洗B站。
  • 太極雷雷回應馬保國走紅,怒斥B站惡意剪切,馬保國是在「耍猴」
    大家知道現在網紅經濟正吃香,馬保國自然就成了資本的香餑餑,這不,他剛宣布退出江湖,就接到了電影劇組的邀約,請他參演功夫片《少年功夫王》。馬老師宣傳很賣力,還現場打了「閃電五連鞭」和「連三錘」,功夫不減當年。
  • 馬保國透露門派規模!國內數百名弟子,國外上千人,徒子徒孫更多
    近日,馬保國先生藉助網絡東風捲土重來,不僅籤約功夫電影進軍影視界,而且還在探索收費會員的新玩法。馬老師老當益壯,難不成想趁機再次光大一下「渾元形意太極門」?對此,馬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馬保國表示自己現在是七十歲的人了,已經沒精力去收徒了。
  • 馬保國這下真的是「大意了」,不管閃沒閃,耗子尾汁!
    越來越多的人被他滑稽的視頻感染到,馬保國在網絡如同「傳染」般迅速躥紅。 而在敘事經濟學中,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效果顯著的網絡營銷、廣泛傳播的謠言、電腦病毒,甚至肥胖、孤獨等這些看似彼此無關的現象,都是具有傳染性的事件。 馬保國事件也是。
  • 馬保國的好自為之!
    就是因為之前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在網上的一個視頻中講述了自己和年輕人比試時被打傷,於是乎就勸年輕人好自為之,口音聽起來就像是耗子尾汁,於是乎大家都開始用耗子尾汁這個梗來各種調侃。 馬保國最近在網上也是非常的火,他本人的經歷也是很豐富,他不僅僅上過大學,當過兵而且還進過國企。又自稱是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會閃電鞭,有必殺技「馬氏三連鞭」。
  • 人民日報點名馬保國鬧劇,B站、微博作出回應;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
    (彭博) 人民日報: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 近日,人民日報刊文稱,從霸榜一些平臺鬼畜區,到參加商業演出,再到接拍所謂勵志電影,馬保國已包裝出相當的商業價值。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
  • 又回來了,馬保國宣布轉行,現場更是大秀閃電五邊鞭
    馬保國又回來了,在宣布退出武林,回歸平靜生活後,僅僅兩三天時間,他便高調宣布進軍娛樂圈,並且在公開場合再次秀起了他的閃電五連鞭,其動作如何,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下文章裡面的動態圖。提起馬保國,國人在此之前對這個名字應該說是比較陌生的。
  • 用大學高數論證大司馬和馬保國關係:他倆的確是一個人
    LOL圈火了起來,各種有關馬保國的LOL搞笑視頻層出不窮,讓人捧腹不已。馬保國對於網上的相關視頻,盡顯大師風範:    馬保國不僅僅在「武林圈」颳起一陣閃電五連鞭之風,在我們LOL圈也是引起了一股熱潮。下面就舉兩個例子加以佐證。
  • 誰給了馬保國以70高齡打拳的勇氣?這種虛幻認知來自於何方?
    這幾天關於渾元形意太極宗師馬保國30秒鐘被人打倒的事情刷屏了。很多人都認為,馬保國是一個大騙子,在網絡上到處找他過去的黑材料,還有很多傳武界的人士急於和他劃清界限。本來本人不想寫武林界的文章,畢竟寫了之後會影響各個平臺的垂直度,但是隨著網絡的發酵,這個事情已經和社會的心理以及教育,慢慢地聯繫了起來。那麼我們就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來討論一下諸如馬保國之類的現象產生的原因。01誰給馬保國70高齡打拳的勇氣?
  • 馬保國說演正面角色堅信自己出演的電影票房會「破紀錄」,商標...
    提要:11月15日,「武術大師」馬保國宣布退出「武林」。但僅隔一天,馬保國便發聲表示:「將要復出拍電影,只演正面角色」,並在採訪中稱:「這部電影的票房一定是創下破紀錄的票房」。
  • 狂歡到逃離:網絡文學裡的一千萬內卷大軍
    研究發現,平臺經濟下的網絡文學生產正經歷著新一輪的商品化過程;與此同時,網絡文學作者多樣化的主體性實踐體現在其應對勞動力商品化趨勢的行為策略上,並形成勞動分化現象。本文認為網絡文學作者應對被平臺資本商品化的策略基於自身在勞動力再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談判力量、職業化身份認同等方面上的差異而展現為「加入遊戲」「調試」「狂歡」「逃離」這一遞進的層級化行為表現。
  • 被全民惡搞和娛樂 69歲馬保國一躍成「網紅頂流」
    那必須是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的馬保國,隨便在網上搜一下「馬保國」,就會看到他出現在各種二次創作的視頻裡,這些視頻的播放量都在百萬級。平平無奇的馬保國以一己之力從體育範疇火速「出圈」,頻登熱搜,曾一天上過四次,一躍成「網紅頂流」。此後的行動也頗有頂流做派:宣布退出武林後才兩天,就官宣要拍電影,隨後又入駐視頻網站當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