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計算機大綱解析之計算機組成原理

2021-01-15 網易教育

核心提示:2012年計算機統考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變化處數較多,主要出現在浮點數、存儲器、指令流水線以及I/O接口。

跨考教育訊 2012年計算機統考大綱已經公布,我們第一時間來解析一下計算機統考大綱的第二部分計算機組成原理及相關知識點: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也佔了45分,是分值最高的兩部分之一,可見計算機專業研究生選拔對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要求之重。

一、     大綱變化

2012年計算機統考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變化處數較多,主要出現在浮點數、存儲器、指令流水線以及I/O接口,具體如下:

2011年大綱

2012年大綱

變動

二、數據的表示和運算

二、數據的表示和運算

無變化

(三) 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三) 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無變化

1.浮點數的表示

2.浮點數的表示

無變化

浮點數的表示範圍,IEEE 754標準

IEEE 755標準

刪除浮點數的表示範圍

三、存儲器層次結構

三、存儲器層次結構

無變化

(三) 半導體隨機存取存儲器

(三) 半導體隨機存取存儲器

無變化

1、SRAM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1、SRAM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無變化

2、DRAM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2、DRAM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無變化

(四)只讀存儲器

3.只讀存儲器

變成第3小點


4.Flash存儲器

新增加

(五)主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四)主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無變化

(六) 雙口RAM和多模塊存儲器

(五) 雙口RAM和多模塊存儲器

無變化

(七)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

(六)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

無變化

1.程序訪問的局部性原理


刪除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1.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無變化

3.Cache和主存之間的映射關係

2.Cache和主存之間的映射關係

無變化

4.Cache中主存塊的替換算法

3.Cache中主存塊的替換算法

無變化

5.Cache寫算法

4.Cache寫算法

無變化

五、中央處理器(CPU)

五、中央處理器(CPU)

無變化

(五)指令流水線

(五)指令流水線

無變化

1.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1.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無變化


2.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實現

新增加

2. 超標量和動態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3. 超標量和動態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無變化

七、 輸入輸出(I/O)系統

七、 輸入輸出(I/O)系統

無變化

(三) I/O接口(I/O控制器)

(三) I/O接口(I/O控制器)

無變化

1. 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結構

1. 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結構

無變化

2. I/O埠及其編址

2. I/O埠及其編址

無變化


3. I/O地址空間及其編碼

新增加

總的來看,2012年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的大綱有刪除也有增加,刪除了浮點數的表示範圍和程序訪問的局部性原理,新增加了Flash存儲器、指令流水線的基本實現和I/O地址空間及編碼,刪除的都是較偏的簡單的內容,增加的特別是I/O地址空間及編碼是較難的。總體難度有所加大。

二、     重難點解析和複習建議

(一)考查目標

2012年的統考大綱對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考查目標:1、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分析,並能對一些基本部件進行簡單設計。

(二)重要知識點解析

在計算機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數據的表示和運算、存儲器層次結構、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總線、輸入輸出系統。

1、計算機系統概述

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之前,我們先要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程,搞清楚計算機的系統層次結構,包括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組成(五大部件的構成)、計算機軟體的分類,以及計算機的基本工作過程。

從體系結構上來看,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計算機,那麼這些不同的計算機誰好誰壞?如何評價?所以,還需要我們了解計算機性能評價指標和相關參數,包括吞吐量、響應時間;CPU時鐘周期、主頻、CPI、CPU執行時間;MIPS、MFLOPS等。

2、數據的表示和運算

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是十進位數據,但在計算機中,除了十進位數據外,還有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表示方法,我們要掌握這些進位計數制及其相互轉換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實際的數值)和機器數(計算機中表示的數值)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負數的各種表示。另外,還要理解BCD碼、字符與字符串的編碼方法,以及數據的校驗碼(奇偶校驗、CRC冗餘校驗等)。

不管是哪種進位和校驗方法,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有原碼、反碼、補碼等方法,我們要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聯與區別。

在計算機中對數據進行計算,分為定點表示和浮點表示。

在定點數的表示和運算方面,我們要掌握定點數的表示(無符號數的表示,有符號數的表示)和定點數的運算,包括定點數的位移運算、原碼定點數的加/減運算、補碼定點數的加/減運算、定點數的乘/除運算、溢出概念和判別方法。在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方面,我們要掌握浮點數的IEEE754標準和浮點數的加/減運算,特別的,浮點數的範圍在2012年大綱中已經刪除。

本知識點的最後一個考點就是算術邏輯單元ALU,我們要掌握串行加法器和並行加法器、算術邏輯單元ALU的功能和結構。

3、存儲器層次結構

從整個計算機的存儲體系來看,可以看成是一個「Cache—內存—外存」三級結構,在這個層次化結構中,我們要掌握存儲器的分類以及各類存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半導體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DRAM)、只讀存儲器(ROM),掌握主存儲器(內存)與CPU的連接和數據交換、雙口RAM和多模塊存儲器,還有就是Flash存儲器,這是2012年新增的考點。

在存儲器這個知識點中,2個很重要的考點是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和虛擬存儲器。

在CPU和內存之間增加一層Cache,其目的是為了解決CPU和內存的速度匹配問題。在這一點,我們要掌握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命中率)、Cache和主存之間的映射方式、Cache中主存塊的替換算法,以及Cache寫策略。

虛擬存儲器的重點在於「虛擬」二字,我們要掌握虛擬存儲器的基本概念及種類,包括頁式虛擬存儲器、段式虛擬存儲器、段頁式虛擬存儲器、TLB(快表)等,理解這些虛擬存儲器的基本原理、碎片的處理,各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

4、指令系統

在指令系統知識點中,我們要掌握指令的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定長操作碼指令格式、擴展操作碼指令格式)和各種尋址方式,還要能夠區分數據尋址和指令尋址的區別。

本知識點的另外一個重要考點就是CISC(複雜指令系統計算機)和RISC(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我們要掌握它們的基本概念、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

5、中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U。在這個知識點,我們要掌握CPU的功能和基本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具體包括指令執行過程、數據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結構、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硬布線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特別是在微程序控制器考點中,要掌握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編碼方式,以及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在這個知識點中,一個最重要的考點是流水線(主要是指令流水線)。我們要搞清楚流水線的基本概念(包括超標量和動態流水線),為什麼需要流水線,流水線有哪些優勢,哪些因素會影響流水線等,此外,今年尤其需要注意的,2012年大綱增加了指令流水線的基本實現,也即我們還需要知道怎麼去實現一個指令流水線。在這一點,有可能出現計算題,例如,求流水線的周期、求指令的執行時間。

6、總線

總線就是一組進行互連和傳輸信息(指令、數據和地址)的信號線,我們要掌握總線的基本概念,總線的分類,以及總線的組成和性能指標(例如,各類總線的寬度會影響哪些部件的性能等)。

其次,就是要掌握總線仲裁方法(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和總線操作和定時(包括同步定時方式和異步定時方式)。

最後,就是要對總線的標準(正式標準和工業標準)有所了解,總線標準主要規定總線的機械結構規範、功能結構規範和電氣規範。

7、輸入輸出系統

在輸入輸出(I/O)系統知識點,我們首先要掌握I/O系統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種外部設備,其中包括輸入設備(鍵盤、滑鼠、掃描儀等)、輸出設備(顯示器、印表機等)、外存儲器(硬碟存儲器、磁碟陣列、光碟存儲器等)。要理解這些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見的性能指標。例如顯示器的解析度、磁碟的讀寫時間等,特別是磁碟的有關讀寫過程(尋道時間、等待時間等),是一定要掌握的。

其次,我們要掌握I/O接口(I/O控制器)的功能和基本結構、I/O埠及其編址方式以及今年新增的I/O地址空間及其編碼,這個新增考點是比較難的。

在I/O方式中,主要掌握程序查詢方式、程序中斷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過程,以及這些方式之間的區別、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應用場合。在這些方式中,以程序中斷方式為考查重點,我們要掌握中斷的基本概念、中斷響應過程、中斷處理過程、多重中斷和中斷屏蔽的概念。

(三)複習方法

1、教材的選擇

從考試大綱來看,所要求的知識在一般的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材中都已經包含,所以,選擇哪本書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過,根據跨考教育的推薦,對於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複習,可以選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飛主編),該書寫得比較好,曾經獲得優秀教材稱號,同時也是國家高等教育「十一五」教材。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配以《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唐朔飛,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學習方法

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基本要求是使考生掌握計算機常用的邏輯器件、部件的原理、參數及使用方法,學懂簡單、完備的單臺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學習計算機設計中的入門性知識,掌握維護、使用計算機的技能。

總的來講,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中屬於記憶型的知識比較多,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對相關概念、原理進行識記。另外,就是有關參數和性能指標的計算和評價,這一塊是需要理解的,不能靠死記硬背。在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要正確理解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各種基本概念,掌握各概念中的要點。

(2)要能將有關的概念和原理聯繫起來,不要孤立地學習各個部分的內容,比如數據表示、運算和運算器部件等,都要關聯起來。

(3)要把握重點、難點問題,分清主次。所以,學習時要緊緊抓住考試大綱。

本文來源:跨考教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組成原理知識大綱
    計算機組成原理知識大綱 第一章 計算機體系概述
  •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之組成原理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之組成原理 http://kaoyan.eol.cn    學賽網  2008-08-12  大 中 小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組成原理作者:張友生
  • 統考計算機組成原理重難點複習指導
    3、能夠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分析,並能對一些基本部件進行簡單設計。  二、知識點解析  在計算機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數據的表示和運算、存儲器層次結構、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總線、輸入輸出系統。
  • 計算機組成的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共分為6大章,分別是計算機系統概述、數據的表示和運算、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層次結構、互聯及輸入輸出組織。光看這6個章節的名稱我大概可以猜到整本書的寫作思路是先介紹整個計算機的系統性構成(系統性這個詞很重要,我後面要花一篇的時間總結下我對系統性的理解),對整體有個了解之後再介紹它的運行原理(數據的表示和運算加指令系統),最後介紹它的硬體設備(處理器加存儲器加輸入輸出設備)。
  • 你知道計算機專業的分類嗎?
    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網絡,重點考查考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及試卷結構在考試大綱中確定。
  • 計算機組成原理(下)
    (4)CISC機與RISC機的主要特徵對比 五, 中央處理器(CPU)(一) CPU的功能和基本結構CPU主要是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由於運算器(實現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部分在第二部分介紹過,所以本節主要介紹控制器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 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庫
    A、 運算器 B、 控制器 C、 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D、 存儲設備答案: B19、計算機的各大部件通過()連接在一起,它是各部件之間傳輸信息的通道。答案: 系統總線;20、馮·諾依曼機體系結構的思想主要之點是()概念。
  • 2019考研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2019年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I 考試性質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聯考科目
  • AP計算機科學A&AP計算機原理,哪一個更適合?
    2016-2017學年新增的一門AP計算機原理,旨在鼓勵更多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科學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知識,是以計算機原理和基礎知識為主,含編程方面的知識。報考要求:1.考生所在的AP學校必須獲得授權可以開設該課程;2.考生必須在AP學校學習過該課程。
  • 系統架構師:計算機組成原理
    一.計算機硬體組成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硬體和軟體的綜合體,可以把它看成按功能劃分的多級層次結構。硬體通常是指一切看得見,摸得著的設備實體。原始的馮諾依曼計算機在結構上是以運算器為中心的,二發展到現在,已轉向以存儲器為中心了。如下圖:1.控制器。控制器是分析和執行指令的部件,也是統一指揮並控制計算機各部件協調工作的中心部件,所依存的是機器指令。
  • 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作為考研學子備考複習的方向指南,每年都備受關注,尤其是當年最新考試大綱。建議各位考生朋友,在藉助往年考試大綱進行複習時,及時關注最新考試大綱,以便積極應對其中的變化與調整。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整理各高校考研專業課考試大綱,幫助大家更好的複習!
  • 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組成原理試題
    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組成原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AP計算機科學A和計算機原理有什麼區別
    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AP計算機科學A和計算機原理有什麼區別 2019-02-20 11:53 來源:新東方網
  • 計算機考研,這裡有技巧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初試科目調整後為4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卷面滿分值分別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我們今天主要來談談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2009年初,計算機專業考研實行了首次統考,統考科目包括四門計算機專業課程:數據結構,計算機構成原理,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共150分,合併起來的是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 計算機原理第一章 | 微型計算機系統概論
    第1章主要內容有:1.1 [微型計算機概述] ·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三個層次(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
  • 2012專業課考試大綱解析
    總之,大綱的變化不會很大,等新大綱出來之後,我們文都考研命題研究中心的老師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解析大綱,並出版正規出版物《2013考研英語考試大綱導讀》一書為大家排憂解難,為大家備考2013考研英語保駕護航。2013考研大綱解讀:政治備考 完美三部曲從現在一直到1月5號和6號,離現在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這不到4個月的時間對政治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2012年4月湖北自考教材大綱說明-面向社會開考的專業專科段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附自學考試大綱) 趙長德、雷田玉   02318 計算機組成原理
  • 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庫2
    A、 程序查詢方式 B、 中斷方式 C、 DMA方式答案: A313、目前在小型和微型計算機裡最普遍採用的字母與字符編碼是()。A、 BCD碼 B、 十六進位代碼 C、 ASCII碼答案: C314、通道程序是由()組成。
  •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的金字塔
    關注百問科技,選擇置頂或標星不錯過任何精彩---作者:徐文浩,極客時間"深入淺出計算機組成原理"專欄作者原文: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70特別說明:本文為專欄免費試看部分,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可刪極客時間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到底是在學些什麼呢?
  • 計算機信息存儲單元的結構解析
    打開APP 計算機信息存儲單元的結構解析 zhongrg 發表於 2021-01-08 10:03:55 數據必須首先在計算機內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