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點開這個帖子,就不要去考慮計算機有沒有必要考研了,如果你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已經有了畢業後的好的去處的話,那麼考研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總有人說,考研沒必要,等你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人家已經工作掙錢了,但是我還是要說,所有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還是要去考研,為自己搏一個更好的未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初試科目調整後為4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卷面滿分值分別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我們今天主要來談談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2009年初,計算機專業考研實行了首次統考,統考科目包括四門計算機專業課程:數據結構,計算機構成原理,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共150分,合併起來的是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看看試卷結構:
數據結構45分,計算機組成原理45分,作業系統35分,計算機網絡25分;
試卷題型結構:單項選擇題,80分(40小題,每小題2分);綜合題,70分;
其他的科目就已經很難了,計算機學科專業綜合基礎又是勞心勞力的一門,該怎麼複習呢?
考試時間安排及順序,建議廣大考生應至少從九月起開始專業課複習。並按難易順序對專業課進行複習,我認為,要將重中之重放在數據結構和構成原理上,特別是數據結構要多花些時間;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網絡中的許多知識點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比較容易。
推薦大家基本比較權威的資料: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唐朔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業系統:
《計算機作業系統(第三版)》,湯子瀛等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第五版)》,謝希仁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同時,大家也可以看看B站的視頻,乾貨很多。
看這個視頻,大家要注意志願的填報,這個就能說好多了,總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明白了,當年高考就有很多人輸在志願填報上,考研可不能再踩坑了。
至於報不報班,看各自的能力吧,有的人基礎實在太差,自制力又不太行,我建議還是報一個班跟著學習,線上線下的都可以,畢竟如果有老師能帶著你學習,總比自己摸索著學習要好的多。
大家可以先看看B站一位up主的視頻,看看別人的考研路。
和所有的考研科目一樣,第一步就是看大綱。
仔仔細細地看考試大綱,看書,看知識點。
那麼知識點太多,太繁雜,記得
頭暈怎麼辦?不慌,我們可以試試
M
indMaster
思維導圖
,這個導圖有些地方真的特別適合學生黨,裡面有非常多的前輩們的經驗總結,都畫成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不會顯得枯燥無聊。當然,外國語、政治理論和數一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學,又能開拓思維,又方便我們記憶。
如在「導圖社區」搜索」計算機考研」,就可以看到社區裡各種相關的考研資料啦。
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解題技巧及能力,很多的知識點千變萬化,題目層出不窮,一定要學會抓住最本質的東西。近幾年的真題,往往會透露出近幾年的考試趨勢,特別是題型、必考點等,經過仔細研究,就會有所了解,特別是不同院校的老師,題目習慣也略有不同,如果能把握住大方向,就一定會事半功倍。
借奧斯卡·王爾德的一句話:「
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
。」既然已經分析過考研的好處
和不好之處後還決定考研的話,就不要再在乎別人的看法了,做你自己就好了,做最真實的自己。
預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