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1月14日,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魯北化工」)發布公告稱,收購兩個鈦業資產的事項目前已完成審計、評估等工作。
根據公告,上述被收購的兩個鈦業資產分別為山東金海鈦業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海鈦業」)和山東祥海鈦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祥海鈦業」)。其中,金海鈦業預計將支付13.8億元,祥海鈦業預計將支付2000萬元,累計將支付14億元。
然而,這起高達14億的收購案,事實上是一次「左手倒右手」的關聯交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
14億的關聯交易
魯北化工是山東省較大的磷復肥、複合肥和水泥生產企業,擁有30萬噸磷銨、40萬噸硫酸、60萬噸水泥、100萬噸復肥、0.25萬噸溴素、100萬噸原鹽的生產規模。從業務範圍來看,金海鈦業可以為魯北化工提供水泥板塊的重要原料——石膏廢渣,從而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交易為關聯交易。天眼查顯示,金海鈦業股東為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下稱「魯北集團」)和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杭州錦江」),而前者是魯北化工及祥海鈦業的控股股東,後者持有金海鈦業34%的股份及魯北集團35.6%的股份。
也就是說,這起高達14億的收購案實質上是魯北集團一次「左手倒右手」的內部消化。
▲製圖:《國際金融報》記者
而事實上,魯北化工、魯北集團及杭州錦江之間的關聯交易已是常事。
2012年5月,魯北化工因未按規定披露與魯北集團發生的500多筆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涉及金額數十億元),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時任公司董事長的馮久田被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10年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2018年12月,魯北化工又以2.6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杭州錦江旗下的廣西田東錦億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億科技」)51%的股份。但錦億科技於同年曾發生股權變動,6月,其註冊資本從1億元變更為3000萬元;10月,又再次從3000萬元增至1億元。同時,公司股東亦出現了大幅變更。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錦億科技在股權變動的同時,法人股東中部分企業出現了出資人大換血的情況,股東身份存在代持之嫌。儘管魯北化工此後曾發公告解釋,但對這些質疑卻避而不談。
2
布局鈦白粉行業
為何魯北化工要頂風行事,在多方質疑下再度進行關聯交易?金海鈦業和祥海鈦業究竟有什麼魔力?
關於此次收購的目的與意義,魯北化工在回復上交所關注函時也表示,金海鈦業生產過程中廢硫酸、鈦石膏的循環利用,既降低了上市公司與金海鈦業的生產成本,也能夠提高標的資產廢副物的資源化利用率,符合國家循環經濟產業政策導向,有利於上市公司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業務協同。
不過,某鈦白粉行業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魯北化工顯然是想通過收購這兩家資產進軍鈦白粉行業。
目前,我國已成為鈦白粉生產和消費大國。金海鈦業擁有年產超10萬噸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且另有一條年產10萬噸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正在建設,建成後其產能將位居國內前列。此外,祥海鈦業正在籌建年產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魯北化工公告顯示,氯化法鈦白粉具有工藝流程短、產品品質高、易於實現自動化、綜合利用高、汙染少等顯著優勢,屬於國家鼓勵類項目。
有業內人士指出,金海鈦業、祥海鈦業具有獨特業務優勢和競爭實力,能與魯北化工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打造出國內領先的鈦白粉產業鏈。魯北化工也曾表示,通過收購金海鈦業及祥海鈦業,可「有效拓展公司化工板塊產業布局」。
太平洋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柳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鈦白粉行業相關資本運作事情較多,這都是基於對鈦白粉行業的看好。儘管由於國內地產前瞻指標下滑,但當前房地產投資及新開工依然一枝獨秀,鈦白粉需求良好。特別是當前化工原料價格領跌工業品,化工全面景氣周期結束,迎來結構性行情背景下,鈦白粉行業壁壘及盈利能力具有一定吸引力。」
記者 金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