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IPO成績單:有人獨攬13家 這些VC/PE賺翻了!

2020-11-23 TechWeb

 

深創投:9家IPO,本土領頭羊大舉「出海」

作為本土創投「領頭羊」,深創投的IPO成績一向優異,在2017上半年,這家本土創投巨頭被投企業中有9家成功敲鐘,分別是:海辰藥業、新雷能、華凱創意、百傲化學、牧高笛、捷捷微電、正丹股份、正海生物以及誠邦股份;另有星城石墨被併購上市。截至目前,深創投上市企業數量達到了122家。

作為國內成立最早、業績最好的本土創投機構之一,過去十多年裡,深創投無論是基金募集、投資還是退出,都主要在國內市場。但如今要「揚帆出海」了。6月30日,深創投設立的40億元人民幣中美基金正式揭牌,深創投與微軟(中國)、KPCB等籤約合作,這宣告深創投全面開啟國際化戰略。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表示,深創投一直做開拓國際市場的領航人,未來將在募資、投資以及人才三個方面實現國際化,其中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外幣的投資比重超過20%。

九鼎投資:9家IPO,十年締造投資界之「狼」

成立十周年,九鼎投資繼續保持著「不輸他人」的彪悍作風,在2017上半年收穫了9家IPO企業,其中不乏絕味食品、博士眼鏡這樣遍布全國大街小巷的連鎖巨頭。自成立以來,九鼎投資就一直扮演「行業破壞性創新者」的角色。這家投資界之「狼」瞄準創業板開閘機遇迅速佔位,將工廠流水作業引入PE投資,迅速蛻變成一家擁有多個牌照的綜合性金融集團。曾收購中江地產,將PE投資業務注入,堪稱PE上市的經典。截至目前,九鼎投資管理基金規模近300億,累計投資近300家企業,收穫了超50家上市公司。

湧鏵投資:8家IPO,近二十年收穫了50多家上市企業

在2017上半年,湧鏵投資投資企業中有8家成功上市,比肩國內一線創投機構。值得一提的是,湧鏵投資在第一季度只有匯納科技一家IPO,但在第二季度一口氣收穫了7家IPO企業,速度令人咋舌。據其官網顯示,湧鏵投資成立了近二十年,在新材料、新能源、醫藥與醫療服務、環保節能、TMT、消費服務及消費品製造等各行業領域累計投資了超100家企業,收穫了50多家上市企業。

復星系資本:7家IPO,復星創富佔4家

作為復星集團「商業帝國」的重要板塊,復星系資本的表現沒讓人失望,在2017年上半年一舉收穫了6家IPO企業,分別為:韻達股份、法蘭泰克、博天環境、麥格米特、絕味食品、萬春藥業以及金能科技。其中,有6家在第一季度敲鐘上市;另外,韻達股份、法蘭泰克、博天環境以及金能科技都是由復星創富投資的。據了解,從2007年起,復星大規模涉足PE投資業務,目前在PE領域布局已然成型,旗下包括星浩資本、星泓資本、星頤資本等。而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復星也開始重點布局網際網路,成立了復星昆仲這一VC投資平臺。

同創偉業:8家IPO及過會,項目成功率最高的本土創投之一

作為中國第一批本土品牌PE機構,同創偉業2017年第二季度迎來IPO超強收穫季。繼第一季度收穫科利達一家IPO企業後,僅5月份,同創偉業所投資的韋爾股份、晶瑞股份、三利譜3家企業成功敲鐘,另外還有3個企業IPO首發過會,其中包括華大基因。而6月份,沃特股份成功敲鐘,又順利過會一家企業。截止目前,同創偉業已在2017年上半年,創造了共8家企業IPO、已過會的成績。

近年來,同創偉業一直致力於以「科技+」為核心,提倡「三個打通」概念,貫穿不同投資階段,整合全產業鏈資源,打通一二級市場,激發投資聯動效應,實現多維度縱深投資布局。截止目前,同創偉業已投資近300家企業,收穫了53家上市公司、50餘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還有10餘家已申報IPO。以投入產出比來衡量,同創偉業算是項目成功率最高的本土創投之一。

毅達資本:5家IPO,超越2016年IPO企業數量

脫胎江蘇高投3年,邁向市場化運作的毅達資本迎來了收穫期,過去半年收穫了5家IPO企業,一舉打破了2016年4家IPO公司的記錄。在第一季度中,毅達資本收穫了海辰藥業、晨化新材料、大千生態三家上市公司,帳面回報超過100億元;隨後,傳藝科技、金陵體育相繼登陸深交所。截至目前,毅達資本管理資本規模750多億元,累計投資了650多家創業企業,助推超100家企業成功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

海通開元:5家IPO,300億國泰君安登陸港股

作為老牌券商直投機構,海通開元在2017年上半年斬獲頗豐,所投企業有5家敲鐘上市,分別為:國泰君安、瑞斯康達、金能科技、保隆科技以及科藍軟體。4月11日,國泰君安登陸港股,海通開元收穫了2017年首家IPO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君安是今年以來香港市場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也是今年目前全球發行規模第二大的新股。早前國內IPO大提速,海通開元董事長張向陽曾談到,成長快的企業不一定急著上市。據了解,目前海通開元及下屬基金已經有18個項目IPO,4個借殼上市,15家併購。另外,海通旗下股權投資基金已經報會的項目20餘個,今年還將有10餘個項目報會。

聯新資本:4家IPO,還有6家正在IPO申報流程中

回顧2017年上半年,聯新資本收穫了4項IPO退出,其中包括國內領先的轎車內飾件製造商——常熟汽飾;國內高純工藝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至純科技;福建省國有水務運營企業——海峽環保;以及領先的民營汙水運營企業——中持水務。資料顯示,聯新資本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TMT/文化傳媒、醫療/健康、能源/環保等領域,重點關注細分市場龍頭,截至目前所投企業IPO、掛牌案例已達近20家,涵蓋境內、境外各股票市場,另有6家正在IPO申報流程中。

金石投資:4家IPO,聚焦Pre-IPO項目

作為中信證券的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資從2012年起獲批開展基金管理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低調地收穫了4家IPO企業,分別為:金石資源、金能科技、麥格米特、頂點軟體。目前,金石投資聚焦裝備製造、金融服務、能源及礦產、消費、醫藥及醫療等五大戰略行業開展私募股權投資(Pre-IPO為主)。儘管作為中信證券的直接投資機構,但金石投資採取完全獨立運作的模式,與中信證券在人員、機構、財務、資產、經營管理、業務運作等方面相互獨立。

鼎暉創投:3家IPO,醫療健康板塊迎大豐收

5月16日,正海生物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這是鼎暉投資2017年在醫療健康板塊收穫的第3家上市公司。今年1月份,其所投資的新世紀醫療正式登陸港股,隨後普利製藥登陸創業板。截至目前,鼎暉投資在醫療健康領域收穫了9家上市企業。此前,包括綠葉製藥、康弘藥業、康寧醫院、和美醫療、新世紀醫療、普利製藥等皆已上市。

鼎暉投資在醫療健康產業布局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前前後後投資了超過30家公司。其中,醫療服務領域投了9家,包括慈銘體檢、新世紀兒童醫院、康寧醫院等;醫藥領域投資了包括康弘藥業、綠葉製藥、張江生物等9家企業;醫療器械領域投資了威高股份、正海生物等12家企業;醫療TMT領域比較謹慎,目前投了3家。

東方富海:3家IPO,投資韻達1年上市

在2017年上半年,東方富海被投企業中有3家成功敲鐘,分別為:韻達股份、科達利以及揚帆新材。據了解,2016年1月,在完成韻達股份Pre-IPO投資後,東方富海併購基金團隊積極參與引薦殼方等投後管理工作,先後約見A股市場上30多個殼公司後才敲定借殼方案。可以說,快遞巨頭韻達之所以成功借殼上市,東方富海功不可沒。成立於2006年,這家老牌的PE機構截止2016年底累計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投資項目超過300家,超50個項目通過上市、併購等方式退出。

基石資本:3家IPO,平均等待時間3年

隨著科藍軟體6月8日在深交所敲鐘,基石資本收穫了2017上半年第3家IPO企業,其餘兩家分別為:吉大通信、科森科技。值得一提的是,這3家企業皆被投資於2013年後,基石資本等待的時間並不算長。而未來,科技金融仍是基石資本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不久前,基石資本完成了對浙江邦盛科技的投資,該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注於金融領域實時反欺詐與授信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截止目前,基石資本累計管理規模400億元,40%的項目已經實現成功退出。

矽谷天堂:3家IPO,2家屬於環保企業

2017年上半年,矽谷天堂收穫了3家IPO企業:天域生態、長川科技、光大綠色環保。從行業上看,長川科技屬於先進位造行業,這是矽谷天堂多年來深度布局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矽谷天堂聚焦的六大領域之一,目前矽谷天堂僅在管的先進位造行業企業已經超過40個。而天域生態、光大綠色環保屬於節能環保業。這也是矽谷天堂聚焦領域之一,所投資節能環保企業涉及生態修復、固廢及水資源處理、新能源及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先後幫助十餘家節能環保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澳銀資本:3家IPO,從「大醫療」投資邁向精準醫療

連下三城,澳銀資本在2017上半年收穫了3家IPO企業,分別為康泰生物、美諾華以及三利譜。其中,除了三利譜,其餘兩家都是醫療企業。自2009年成立以來,澳銀資本就秉持以技術驅動為主,創意與模式驅動為輔的投資理念。在2011年以前,澳銀資本的投資風格以「大醫療」方向為主,既有生物領域的疫苗,也有化工型的製藥。而如今,澳銀資本更專注於投資細分醫療領域,如體外診斷和精準醫療等具體投資方向。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2家IPOVC霸主12年累計投資300企業

被稱為VC「霸主」的紅杉中國在2017上半年收穫了兩家IPO企業,分別為匯納科技和中持股份。2月,匯納科技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這是A股第一家完全以大數據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紅杉中國曾於2012年以數千萬人民幣完成對該公司的投資,佔股14%,是其最大的機構投資方之一。3月,紅杉中國的另一家被投企業中持水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1年紅杉中國就已完成對中持股份的A輪投資。

IDG資本:2家IPO所投企業吉比特成今年最賺錢新股之一

1月14日,吉比特成功IPO,成為首個獨立掛牌主板遊戲股。緊接著,誠邁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阿里機器人的首批開發商第一位。作為這兩家企業的投資方,IDG資本獲得了豐厚回報。以吉比特為例,自上市伊始連續創下10 餘個漲停板,一路從54元的發行價,飆漲到360多元每股,一舉成為今年資本市場新貴,最賺錢新股。作為國內最知名的VC機構之一,IDG資本20多年來共投資50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騰訊、百度、搜狐、小米、攜程等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另外有120多家已經通過IPO、併購等方式退出。

君聯資本:2家IPO智能製造領域收穫季

2017上半年,君聯資本有兩家企業IPO,分別為富瀚微電子和碳元科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都屬於智能製造領域,十餘年來,君聯資本在該領域共投資超過20億元,近30家公司。而這些投資也給君聯帶來了出色的投資回報。到目前為止,所投項目保持了高達百分之八、九十的成功率,每一個項目都創造了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回報。其中,有6家公司上市,安潔科技獲利10幾倍,先導智能目前市值超過170億,初步估算君聯資本投資收益超過25倍。富瀚微電子和碳元科技上市後,君聯資本被投企業完成上市增加至52家。

德同資本:2家IPO,醫療投資進入收穫季

2017年德同資本醫療版塊斬獲頗豐,在上半年收穫了2家IPO企業,分別為:康惠製藥、天聖製藥。此前,其在醫療領域投資的步長製藥、博騰股份等企業,都已成功上市,回報可觀。另外,德同資本還投資了海特生物製藥、興隆希力、凱晟科技、普愛醫療設備、無錫羅益等醫療領域內的企業。據了解,德同資本在醫療領域主要聚焦創新藥和高壁壘仿製藥、醫療器械和體外診斷以及醫療服務三大投資方向,目前管理著100億等值人民幣的基金,數十家被投企業成功通過上市或併購退出。

高特佳:2家IPO,投資版圖中為數不多的非醫療企業

6月27日,京泉華科技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高特佳收穫了上半年的第2家IPO企業,此前,其所投資的飛榮達已於1月26日登陸創業板。據了解,飛榮達主要從事電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導熱材料及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而京泉華科技是國內磁性元器件和電源行業知名供應商,兩者皆是高特佳大家庭中為數不多的非醫療企業。2012年開始,高特佳專注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先後投資醫療健康企業60多家。截至目前,高特佳投資集團管理資產規模超200億,投資項目超過150個,成功推動了20多家企業上市。

磐霖資本:2家IPO,7年收穫8家上市公司

提前布局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多年,磐霖資本在2017年迎來了豐厚的收穫期,一舉收穫了康泰生物、凱普生物兩家IPO企業。自2010年成立以來,磐霖資本將投資領域重點聚焦在醫療健康、節能環保、新消費模式這三大產業,其中在醫療健康領域布局較多,目前已經投資康泰生物、凱普生物、德易東方、盛諾基、友芝友、智康博藥、賽安生物、瑞博生物、京都兒童醫院等等超過10個項目。截至目前,磐霖資本上市公司數量達到8家。

啟明創投:2家IPO,環保、醫療領域再添成功案例

啟明創投在2017年上半年收穫了2家IPO企業:中持股份、透景生命。據悉,中持股份的上市給啟明創投帶來可觀帳面回報。2011年4月,啟明創投投資了中持股份,2013年追加投資,若以敲鐘當日的收盤價14.23元計算,啟明創投持股13.88%,所有市值超過2億元。

透景生命是啟明創投2017年在醫療領域的首家IPO企業。成立的11年裡,啟明創投在醫療領域共投資了60多家公司,其中不乏甘李藥業、泰格醫藥、瑞爾齒科、艾德生物、微醫等明星項目,涉及生物製藥、醫療器械、診斷技術、醫療服務、及生命科學等多個細分領域。

經緯中國:1家曲線上市,1家IPO帳面回報超8倍

3個月前,中國創新支付發布公告,宣布與有贊集團達成買賣協議,增發55.16億股,收購有贊51%的股份。早在2014年1月,當時還叫口袋通的有贊獲得了經緯中國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有贊曲線上市,成為經緯中國2017開年第一筆上市案例。

經緯中國2017年第一家IPO企業是科銳國際。6月8日,科銳國際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A股「人力資源第一股」。以上市首日最高股價計算,蟄伏9年的經緯中國帳面退出回報達8倍。

光大控股:2家IPO,多個項目正籌備在內地或香港上市

作為光大集團在海外最大的資產管理及投資平臺,光大控股在2017上半年收穫了銀河證券、恆潤股份兩家IPO企業。1月23日,銀河證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4個月後,恆潤股份也登陸上交所。資料顯示,恆潤股份由光大控股旗下創投和新能源基金管理平臺——光大匯益偉業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和管理。截至2016年底,光大控股管理境內外36隻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超過港幣875億元,投資企業包括了萬國數據、貝因美、中國服飾、華油能源等,有多個項目正在籌備在內地或香港上市。

弘毅資本:1家IPO加速布局醫療大健康

3月17日,內地醫院運營管理商弘和仁愛登錄港交所,「陪跑」三年的弘毅投資收穫了醫療大健康領域重要的碩果。2014年,弘和仁愛醫療集團正式成立,標誌著弘毅投資加快布局大健康產業。公司上市後,弘毅投資董事長趙令歡表示,弘和仁愛上市是弘毅加大投資的開始,弘毅沒有退出的考量,希望每次弘和需要資金的時候,優先給弘毅投資機會。未來,弘毅投資希望充分發揮長期資金的特點,以及管理方面的積澱,打造一批中國領先的醫療投資平臺和優秀醫生的成長平臺。

結語:「投資就像一座圍城」

2017上半年已收官。6個月,近300家IPO企業,超200家VC/PE機構分享這場盛宴。投出一家上市公司是很多投資人的夢想,但這過程並不容易,「陪跑」少則2、3年,多則10年,途中充滿艱辛與無奈。如今,進入收穫季的機構,喜悅地收割著成功的果實。

回顧上半年,除了豐收的喜悅,也曾有憂慮。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這一紙被稱為「史上最嚴減持新規」,一度引發軒然大波。新規之下,機構退出節奏有所放緩,退出周期會略有拉長,但帶來的正面效應正漸漸顯現,越來越多VC/PE回歸價值投資,而火爆一時的Pre-IPO項目也在慢慢「變冷」。此前曾有投資人向投資界表示,今後不敢再賭Pre-IPO項目了。

「投資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真會玩。」過去6個月,投資界見證了這個江湖的歡笑與遺憾,數據可以讓洪流具象化,卻不能完全展示背後的波瀾。2017下半年的故事,才剛開始。

相關焦點

  • 18家上市玻璃公司上半年「成績單」簡析
    18家企業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的有7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8家;上半年計為虧損的企業為3家……8月如期結束,各大上市玻璃公司也曬完了自己的半年報「成績單」。我們選取了18家在行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玻璃行業上市公司,逐一翻閱了它們的半年報。
  • 全球第二的鋰離子供應商IPO,多家知名機構持股,合力泰賺了2.4億
    來源:ipo觀察11月5日,上交所受理了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冠宇」)的上市申請,據招股說明書介紹,珠海冠宇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約1.58億股,計劃募集約32.49億元,用於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重慶鋰電池電芯封裝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核心品種持續發力 貴州百靈上半年淨利增10.13%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6億元,同比增長7.1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63億元,同比增長10.13%。   近年來,伴隨醫藥行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行業整合不斷加速,行業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愈發明顯。作為民族醫藥領域的龍頭公司,貴州百靈正通過整合營銷渠道、加碼新藥研發、構建糖尿病全產業鏈等進一步增強競爭實力。
  • 16家公司的上半年:13家賺錢,2家虧損超千萬
    16家以衍生品和玩具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有13家賺錢了,但只有4家做到了營收及扣非淨利潤雙增長。 這個夏天,《哪吒》帶給行業的驚喜不僅僅是超49億元的票房驚喜。 還有衍生品。 8月10日,其官方授權手辦眾籌金額破400萬元,打破了中國動畫電影周邊的眾籌紀錄。
  • Arvinas計劃1億美元IPO 推進蛋白降解療法
    其專有技術為在致病蛋白上附加一個小蛋白標籤,誘導細胞內負責「廢物清理」的蛋白酶體清除這些致病蛋白。針對前列腺癌療法的臨床1期研究將於2019年上半年啟動。Arvinas的技術平臺名為PROTAC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其作用機制為通過細胞內天然的選擇性泛素蛋白酶複合體系統來對致病蛋白進行降解。與大部分小分子藥物抑制蛋白活性的作用機制不同,PROTAC的蛋白降解作用可以誘導細胞自帶的「廢物清理」機制,最終消除靶向蛋白。
  • 系統布局長期深耕潛力賽道,聯想控股上半年收穫7家IPO
    8月27日,聯想控股發布中報顯示,上半年被投企業合計7家完成首發上市,包括聯想之星被投企業燃石醫學、開拓藥業,君聯資本被投企業優刻得、賽伍技術、燕麥科技,以及正奇金融被投企業艾可藍、天合光能;6家已成功過會但未在報告期上市;另有至少12家已遞交IPO申報材料。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醫療領域值得關注|醫療器械|...
    每月至少2家醫療健康企業完成IPO,6月是上半年IPO最密集的月份,第二季度的IPO數量明顯多於第一季度。高端國產醫療器械一直是早期投資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微創手術器械開發商康基醫療、介入器械開發商沛嘉醫療、骨科植入器材開發者三友醫療的上市盛宴,正是這些機構投資邏輯的驗證過程。第三,腫瘤NGS項目扎堆上市,資本市場反應不一。上半年,燃石醫學、泛生子兩個腫瘤精準醫療項目密集上市,曾經掀起醫療人朋友圈的小高潮。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醫療領域標的值得關注?
    每月至少2家醫療健康企業完成IPO,6月是上半年IPO最密集的月份,第二季度的IPO數量明顯多於第一季度。上半年IPO醫療項目的分月分布(數據來自東方財富Choice,截至2020年6月30日)31個醫療健康IPO項目覆蓋創新藥、醫療器械、生物製品、醫藥流通、醫院管理、原料藥、中醫藥等7大細分領域。其中,創新藥項目上市數量最多,醫療器械項目數量次之。
  • 影視公司2017年上半年年報: 萬達電影營收66.54億元, 華策盈利近3億
    相比起來,歡瑞世紀的情況較為慘澹,預計2017年上半年虧損3700萬元—3900萬元,而華錄百納淨利潤同比預計下滑40%~10%。然而,看似大多數業績飄紅的背後,也埋藏著重重危機:歡瑞世紀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樂視欠款造成的連鎖反應……2017年上半年,影視行業並不太平。
  • 技術派的較量:15家數字科技代表公司一年「成績單」
    作者:楊雅 數字科技這一年,大數據行業、金融科技領域更加強調合規、規範化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愈加受到重視;區塊鏈更是在1024講話之後迎來政策利好;「To B賦能」依舊是關鍵詞;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應用加速落地,且各有亮點;資本回歸理性;更多科技公司走上上市之路……數字科技領域已然交出了一份屬於2019年的「科技成績單
  • 從半年亮眼成績單 看恆大的「進退法則」
    受到疫情衝擊及樓市調整的影響,「活下去」成為大多數房企的主要任務,而恆大仍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8月31日,中國恆大(3333. HK)發布公告,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488億,銷售回款3120億,營業收入2666億,核心淨利潤193億,現金餘額2046億,各項核心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
  • 諾貝爾獎官方公布成績單:文理俱佳學霸
    為此,諾貝爾獎官方推特帳號於10月3日公布了愛因斯坦1896年就讀於瑞士阿勞市高中時的成績單。2019年在上海舉辦的「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中,這張成績單也曾被展出過,看過展覽的小夥伴一定不陌生。
  •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2017-03-22 11:06: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 影子股投資有什麼技巧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很多投資者不明白「影子股」是什麼來的?影子股其實是某上市公司的行業,跟另一間準備上市的公司行業相似,那麼這個上市公司便稱為「影子股」。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一般,由於影子股的股價上升跟該公司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炒風完結後股價或會回落,這個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 孟津縣有人靠它賺百萬
    孟津縣有人靠它賺百萬) 河南男子靠抓蟲發家,賺一百多萬元,蓋起新房。當地因蟲子聞名全國,有人放棄上萬元高薪回家捉蟲。
  • 這些政策與你有關:2017上半年出臺的環保新政
    2017年,在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有望延續此前的熱度。本文,中國環保在線將為你呈現,上半年國家新頒布的環保新政,如若不全,敬請諒解。   如今,在環境治理方面,我國環保行業法律法規正逐漸規範,對於「大氣、水、土壤」三大汙染防治的立法正在加速。因此,業內有聲音稱,2017年有望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下面,中國環保在線將帶你一起回顧上半年國家層面出臺的環保新政。
  • 1127家公司發上半年業績預告 837家公司業績預喜
    滬深兩市目前有112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喜的公司有837家,佔1127家公司的比重約為74%,其中有144家公司預計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倍以上;而預降的公司有236家,佔比約為21%。
  • 每年繞地球好幾圈的香飄飄 上半年才賺了2萬塊
    上半年,股神巴菲特卻在他最愛的消費品公司上栽了跟頭。因為留鬍子開始形成潮流,吉列的業績大幅下滑,被寶潔一次性計提80億美元的減值損失;卡夫亨氏2019年上半年利潤也大幅下滑51.4%,原因是品牌老化、零售渠道自有品牌等新品牌崛起。
  • 還記得去年上海展出過的那張成績單麼!
    為此,諾貝爾獎官方推特帳號於10月3日公布了愛因斯坦1896年就讀於瑞士阿勞市高中時的成績單。2019年在上海舉辦的「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中,這張成績單也曾被展出過,看過展覽的小夥伴一定不陌生。
  • ...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深圳天使母基金曬成績單
    此外,深圳天使母基金深管理公司董事長姚小雄曬出運營成績單:已承諾出資70億,投資近200個項目。本周,投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10月的VC/PE市場報告》。數據顯示,10月新成立基金467隻,為年內首超同期成立數據。而投資市場相對疲軟,機構投資案例數量全線下跌。其中,騰訊投資、紅杉中國分別參與17筆股權投資交易,最為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