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sebae非洲巖蟒
它有兩個亞種(P. s. sebae和P. s. natalensis)。一個亞種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另一個亞種分布在南部非洲。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地區,包括坦尚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尚比亞、赤道幾內亞、莫三比克等地方。
成年的非洲巖蟒體長超過4.5米,這體長足以和緬甸蟒齊名,並且其體紋與顏色也均與緬甸蟒十分相似,兩者容易被混淆。然而這兩種蟒蛇並沒有緊密的關連。不過非洲巖蟒性情比起溫順的緬甸蟒較為暴躁,動不動就一頓瘋狂亂撲咬。非洲巖蟒不同地域間體色差異很大,有著棕色、橄欖色、慄色或黃色的斑塊,通常會有寬的不規則條帶,三角頭部頂端有邊緣黃色,中間深棕色的尖頭,眼下方有獨特的三角形眼下標記。
非洲巖蟒食物範圍很廣,哺乳動物、鳥類以及鱷魚等都是它們的食物,並且常常捕食大型獵物。這種超級大蛇擁有足夠殺死成年人的能力,迄今為止由非洲巖蟒所造成的致命事件比起大名鼎鼎的網紋蟒並不遜色,只是遭遇這傢伙襲擊致命的大多是小孩。在1951年,一份烏幹達報章報導了一名13歲男童被非洲巖蟒所吞噬,不過該蟒蛇亦被外力迫其將男童吐出;1973年另一份報章指一名葡萄牙籍軍人亦被發現遭蟒蛇所吞。1979年一條長4.5米的蟒蛇試圖將一名13歲男童(身高1.3米,體重45公斤)吞食,但因遭到男童友伴以石頭擲擊而將男童吐出;最後一宗較為人所知的事件發生於2002年的南非,當時的受害人是一名10歲小孩。
非洲巖蟒多於春天開始進行繁殖,雌蛇每次約能誕下100枚蛇卵,有守護及孵育其蛇卵的行為。初生幼蛇約有45至60釐米長。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