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從「遠古大神」到「修仙的學霸」

2020-12-05 澎湃新聞

從第一家網絡文學網站誕生起,網絡文學已歷經20年的發展。在這20年間,它經歷哪些變化,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變化?未來,它將如何繼續吸引讀者?

4月27日,在陸家嘴圖書館·融書房舉辦的「陸家嘴讀書會」上,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解答了這些疑問。在讀書會上,他細數網絡文學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在他看來,未來的網絡文學會朝預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會朝幾條明確的軌跡前進,「這是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時代。」

以下為講座實錄:

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

大家好,我是閱文集團的楊晨,一名從業多年的網絡文學編輯。

在重溫歷史之前,我們首先得明確一個認知,閱讀的潮流取決於兩大要素:一是作者,二是讀者。確切地說,是主流讀者的當前喜好,以及作者的寫作能力。對於潮流的形成,這兩者都是產生最直接影響的。

基於這個理念,讓我們一起回顧網絡文學在內容領域的發展歷程。

遠古時代:沒有風格,沒有靈魂

那時候網絡上的交流還不夠多,網絡文學還沒有真正生成屬於自己的東西,寫作手法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借鑑。

網絡文學的起源大約在2000年-2001年之間,這段時間也被業內稱為遠古時代。

用現在的專業眼光去審視,那些書相比現在的精品,稍顯粗糙,但也必須認識到兩點。一是從作者的角度看,當時這批作者平均水準比較高,因為當時上網的門檻本身就較高;二是從讀者的角度看,那時網上作品少得可憐,書迷都是把線下出版的小說翻了一遍又一遍,偶爾在網上找到一本,一定飢不擇食,也根本沒有挑選的餘地。

那時候可以說,本本小說都是熱點。當然,反過來也可以說,其實並沒有熱點,不存在什麼潮流,網絡文學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的靈魂。

提到網絡文學的歷史,有些人會誤以為第一部網絡小說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其實並不是。且不說這本書從內容上很難歸入網絡文學的範疇,光從時間上看,它就不算早。例如《風姿物語》就比它更早一年。

《風姿物語》是本帶日式風格的幻想作品,雖然作者進行了一些本土化加工,但受日漫影響的痕跡依舊很重。這也很好地反映了早期網絡小說的狀態,就是借鑑。

那時候網絡上的交流還不夠多,網絡文學還沒有真正生成屬於自己的東西,寫作手法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借鑑,而主要借鑑的對象,一方面是日本動漫,另一方面是西方奇幻作品,再就是傳統武俠了。幾種風格被揉在了一起,再加上一些本土化加工,就形成最早的一批網文。

例如另一部作品:《魔法騎士英雄傳說》是本偏西式風格的作品,魔法和騎士都是從奇幻小說中汲取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對整個網絡文學行業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它的影響力不在內容層面,而是它的作者寶劍鋒,拿到繁體出版的稿費後,創辦起點中文網,開啟行業的商業化時代,並且成為業界的標杆。一直到現在,整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起點的身影。

萌芽時代:你能打飛地球,我能橫掃太陽系

那些主角雖然一個比一個厲害,但這樣的厲害,內在只是數字遊戲,並沒有真正體現出很強的想像力、創造力。

網絡文學真正意義上的誕生,是在2001年左右,以起點中文網為代表的文學網站的成立。有這些網絡文學網站,線下的創作才真正算是搬到線上。

許多人可能會誤解,以為從原來的紙筆寫作,改成電腦鍵盤打字,從印刷改成在網上發表作品,就是網絡文學了,但實際上壓根不是這麼一回事。

真正的網絡文學,創作已不再是純粹的個人行為,千千萬萬名作者通過網絡聚在一起,時刻都能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千千萬萬部作品供人參考,可以隨時搜索查閱,可以隨時顯示當前熱點,這一切,對於作者的成長進步,效果無比顯著。

不僅如此,網絡文學的另一大特色是即時互動,不光是作家間的互動,更是作家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傳統的寫作方式下,一本書往往是全文寫完,才會與讀者見面,然後需要更久時間,作者才能收到讀者的反饋意見,甚至乾脆接收不到。但在網絡文學領域,作品每一章寫完,都可以立即被讀者看到,並且第一時間收到反饋,而這時候,往往下一章的創作都還沒開始。不難想像,這對於創作的影響必然是巨大的。

當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網站出現後,無論是作品的數量,還是整體的內容質量,或是創意、寫作手法,都有了爆發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網民數量還偏低的情況下,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裡,網絡文學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

這種特色,用業內的術語來說,就是YY。YY指的是想像力,確切地說,是在豐富的想像力支持下,讓主角獲得各種強大的能力,幫助他取得種種不可思議的成就,尤其是讀者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獲取的成就。

例如,你的主角能扛起一座山,那我的主角就要扛起整個大陸,你能打飛地球,那我就要打飛整個太陽系,你要是能橫掃銀河系,那我就只能橫掃整個宇宙了。

這個時代,表面上是被作家們引領的,但實際上,讀者在裡面起到的作用反而更大一些。在壓抑了很久的閱讀需求可以宣洩之後,他們大聲疾呼,大量讀者甚至主動替作品推廣、宣傳。

於是,大量的作者投身到了這種極限式YY的創作中,一個又一個的創世神成為作品的主角,形成了第一股網絡文學熱潮。

很顯然,這樣的內容是空洞的,那些主角雖然一個比一個厲害,但這樣的厲害,內在只是數字遊戲,只是從一萬到一億,再到十億、百億,這樣數字的堆砌,並沒有真正體現出很強的想像力、創造力。而且,這類書也是千篇一律,看多了,讀者自然就厭倦了。

發展時代:創意大爆炸

作為一個新生的領域,幾乎處處都是空白,就像是踏上新大陸一樣,走到哪,哪兒就是新發現的領土。

隨著這一股熱潮漸漸退去,題材、創意,越來越被讀者所重視。雖然天才是少數的,絕大部分作者其實都不具備太強的創新能力,但在網絡的聚集下,當無數個作者匯聚在一起時,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

只要有一個作者誕生了新的創意,馬上就會被十個,百個,甚至千個作者看到,在這個創意的啟發下,總有那麼幾個人,會聯想到新的點子,體現到他們的作品中後,又會被更多的作者看到。

一層一層遞進下去,很多時候,一個極小的創意,會被放大成巨大腦洞,而在高效互動的網絡創作時代,這樣的遞進又無比快速,很可能某個作者剛想到一個創意,剛寫進書裡,沒過兩天,就有別的作者因此衍生出新創意,再反饋給他,然後他又能寫進同一本書裡。

自然而然的,一個創意大爆炸的時代來臨了。

在那幾年,幾乎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嶄新的題材創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全新的類型誕生。顯而易見的,這些新題材新創意,對於讀者的吸引力是無與倫比的,這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由作家引領潮流的時代。

讀者們完全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新的題材,但當新題材被作者們創造出來後,就會一窩蜂地追逐過去。所以,在那幾年,有一個好的創意,很大程度上能確保一本書的走紅,哪怕作者其它方面能力差一些,一般也能被創意掩蓋過去。

例如《夢回97》。這本書是我寫的。我並不是中文專業的,我學的是物理,而且從小到大都很頭疼寫作文,可想而知我的文學基礎。但是這本書才開始兩三天,就已經登上新書榜第一而一周以後,就成為了總榜第一,直到全書寫完,基本霸佔了當時所有存在的榜單,從沒有出過前三,而且幾乎都是維持第一。

在我寫這本書之前,穿越題材已經泛濫了,但所有的穿越小說,全都是從一個世界穿到另一個,要麼是地球穿到異界,要麼是現代穿到古代,總之都是讓主角有一個新的身份開始他的新人生。而我創造了一個不同的穿越方式,主角還是穿到現在這個世界,身份依舊是他本人,他只是穿越成了幾年前的自己。

到了現在,我想大家都應該聽明白了,這不就是重生題材嗎?而且誰都明白重生文特有的優勢,知道它的爽點來自於哪兒,全網絡的重生文,數量恐怕得以百萬為單位計算了。

但在當時,這可是完完全全的新題材,大家都沒見過,所以瞬間就被它吸引,可以說,只要隨便來一個中等水準的作者,無論是誰,有了這個題材創意,都不可能不紅。

類似的案例可以說舉不勝舉。可以說,是一個是創意大爆發的時代,而這種爆發,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網絡文學的幼小。作為一個新生的領域,幾乎處處都是空白,就像是踏上新大陸一樣,走到哪,哪兒就是新發現的領土。

瓶頸時代:真刀真槍地拼實力

什麼最強、無敵、至尊、神皇、無上、仙尊、龍皇,雖然各種組合數量還算不少,但看上去,味道總是相似的。

無論新大陸有多大,總有一天會被開發完畢,搭積木的組合,也不是無窮無盡,網絡文學的題材爆發自然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雖然新的創意永遠都存在,但到2008年-2009年那會兒,作家們漸漸發現,突破性的創新變得越來越難,想要讓自己的作品比別人的更紅,只能真刀真槍地去比拼硬實力,藉助更強的講故事能力,對細節更好的把控,才能勝人一籌。

如果把網文創作比作登山,這時候就算是爬上了一個山頂。不少人認為那就是極限了,之後只能在細節上繼續進行優化,但大的提升,很可能是到頭了。

那個時期,各種寫作指導紛紛出爐,寫作似乎變成了一個樣板工程,只要按這樣來,就有大概率成功,而想要另闢蹊徑,就很可能失敗。這就造成了一個後果,作品在漸漸地趨同。

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寫法,甚至包括書名,看上去都越來越相似,因為大家都想取一個霸氣的書名,能想到的就只有那十來個,二十來個字,所以只能翻來覆去地組合。什麼最強、無敵、至尊、神皇、無上、仙尊、龍皇,雖然各種組合數量還算不少,但看上去,味道總是相似的。

這段時間的同質化,也不完全是負面的影響,它還帶來一個積極的意義,那就是逼著那個時候的作者,在一個領域真刀真槍進行比拼。

相比僅僅依靠一兩個創意就瞬間走紅的作品,在如此競爭環境下還能脫穎而出的作品,放在更長的時間段去比較,它們更有競爭力。

例如《鬥破蒼穹》,一本掀起玄幻熱潮的爆款作品。以我們專業的眼光看,書裡每一種設定,都是早就有人寫過的。然而,這完全不代表這本書不好,相反,整個網絡文學史上,比它更有價值的作品,可以說寥寥無幾。作者把那些已有的元素很合理地搭配在一起,把各種細節處理到位,一本經典就這樣誕生了。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真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好。就好比做菜,無非是把各種材料放鍋裡燒熱,加上各種調料,只要稍加訓練,大部分人都能完成這些工序,但想要真正把菜燒得美味,就必須掌握好火候,掌握好調味料精確的量和投放時機,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了。

也正因為這樣,雖然都曾是線上最紅的作品,但到了今天,我的那本《夢回97》,相信已經很少有人聽說過了,但《鬥破蒼穹》依舊被奉為經典。

在許多方面,《鬥破蒼穹》都做得很完美,但它有非常明顯的弱點,用業內的話說就是過於小白了,寫得有些幼稚。這個弱點,原本會阻礙它達到更高的高度,但巧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突然之間到來,那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

移動時代:特定題材大熱,無數題材掙扎求生

幾年下來,原本均衡發展,百花齊放的網文世界,變成一兩個題材大熱,其它無數題材掙扎求生的同質化閱讀時代。

無論是主動擁抱還是被動接受,從業者們都不得不面對兩個現實:一是閱讀用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是閱讀終端改變了。

從PC到手機,看起來只是閱讀屏幕變小了,但內在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流量變得更加集中,官方引導的效力變得更強,類型同質化的問題更容易出現。種種的變革,加上大量新用戶的湧入,最終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行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二是內容出現了大幅度的衰退。

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是環境下的必然。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於那些從沒有讀過網文作品的新用戶來說,無論創意是新是舊,在他們眼中都是新創意,無論內容質量是高是低,對他們而言都是震撼性的。

這些新用戶最喜歡什麼類型呢?很簡單,他們喜歡最容易看懂,最容易入手的類型。所以,曾經一度很紅火的玄幻、仙俠等類型,突然之間被現代都市超越,複雜的超能力設定,也被更容易理解的武功、特種兵所取代。

自然而然的,都市成了無可匹敵的第一熱門分類,而都市類中,最熱門的紅書,往往都會帶有兩個關鍵詞,校花,兵王。

例如《校花的貼身高手》,它在移動閱讀時代的初期幾乎是無可匹敵,它的寫作套路更是被無數作家所模仿。當時男生的榜單上,幾乎是清一色的「校花」「兵王」,要麼就是「狂少」

「邪少」;對應的女生榜單,更是清一色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完全千篇一律倒也不至於,比如剛才提到的《鬥破蒼穹》,它依舊是一本不弱於校花文的頂級紅書。

它能紅的原因也很清晰,那就是剛才提到的一個弱點,太小白。這原本是它的弱點,但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反而成了優點,因為大量的小白用戶湧入,這種淺顯易懂的小白文,遠比設定複雜,不斷埋伏筆的作品更受歡迎。

這種變化下,自然是部分作者受益,部分作者吃虧。但在整體的內容領域,網絡文學是在開倒車的。幾年下來,原本均衡發展,百花齊放的網文世界,變成一兩個題材大熱,其它無數題材掙扎求生的同質化閱讀時代。

決定這一切的是讀者。數量龐大的新用戶依靠人數,衝垮了老用戶的體系,也逼迫作者們擠到獨木橋上。

成熟時代:只要有實力,不管寫什麼都能大熱

從某種意義看,現在與遠古時代是一樣的,沒有絕對的潮流,但又有眾多熱點隨時誕生,每一本書都可以是熱點和潮流。

進入移動閱讀時代幾年後,情況悄悄發生了變化。網絡文學在內容上取得了又一次的升華,一個嶄新的時代又來臨了,我稱它為網絡文學的成熟期。

這是一個真正百花齊放的時代,只要作者有足夠的實力,不管寫什麼類型都有可能大熱,以往那些商業化經驗,所謂的必然規律,似乎一條條失去了效果。

例如《修真四萬年》,知道《三體》的人肯定知道黑暗森林法則。簡單說來,就是在黑暗中的兩個人,或者兩個文明,一旦遇到的話,先發現的那個人為了生存,一定會先開槍。

黑暗森林法則在許多早期網文中普遍出現,在那些書裡,主角一般也是貫徹這種思想,為了自己的生存,無所不用其極。

但《修真四萬年》在簡介裡就清楚地寫著:倘若這宇宙真是血腥殘酷的黑暗森林,他們也會燃燒自己的生命,綻放微弱的火光。哪怕這火光再渺小,只要前赴後繼,源源不斷,這火花終將燎原,照亮整個世界。

這是一個全新的寫作思路,而在我看來,這個願意犧牲自己化作火光的主角,比要成為世界之王,更有氣魄。

再舉個例子。從武俠時代開始,我們就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師傅一定比徒弟強,一個門派最厲害的那個,一般都是開山祖師爺。只要主角得到幾百年前的武功秘笈,一定會變得無比強大。這個觀念在早期網絡小說中也被延續下來,但凡出現古代遺蹟,一定無數人殺得血流成河。

但這種情況,在《修真四萬年》中完全不會出現。如果有人得到古代秘笈,既不會奉若神明,也不會棄之不理,而是對其進行研究,學習,吸收後再進行改良。人們尊重前輩的成果,但也自信時代一定是在不斷進步的,不會有人以為拿到古代秘笈就能天下無敵。

如果誰發現上古文明的遺蹟,哪怕這文明程度更高,也絕不會私吞,而是通報政府,然後讓專業人士進行探索。這樣,對整個社會更有利,可以更快吸收上古文明的技術,同時發現的人也能獲得高額獎勵,皆大歡喜。顯然,這樣的文明世界,遠比那些為了一本秘笈殺得血流成河的黑暗世界,更讓人嚮往。

近幾年,進入新時代的網絡文學誕生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比如《走進修仙》,這同樣是一部有著科學思維的仙俠作品。書中有一位萬年前的仙人,借一縷殘魂附在主角身上,教他開始修仙。寫到這裡,還只是本正常的修仙小說,但在主角遇到其他修仙者後,一切就不同了。

這名老仙人被新時代的修仙者嚇傻了,哪怕是一名初級仙人,也比他這個萬年前的強者更強大。因為在新時代,修仙者們用科學的方法修仙。想要成為一名強大的仙人,前提條件是成為優秀的學者。學不好數理化,那還修什麼仙?幾何學沒學好,能看懂劍法?高等數學沒及格,能看得懂修仙公式?沒學好生物,談什麼自身進化?

除了這樣的另類仙俠小說,真正意義上的學霸文成了一股新熱潮。如果以十多年前的眼光看,這樣的作品是非常乏味的,一定會嚇跑大部分讀者,但現在,情況正好相反,書裡的這些公式、學術論點,反而成為作品的亮點,吸引大量讀者付費閱讀。

從某種意義看,現在與遠古時代是一樣的,沒有絕對的潮流,但又有眾多熱點隨時誕生,每一本書都可以是熱點和潮流。

展望未來:多元化、精品化、專業性、時代性

未來的網絡文學,會朝一些我們完全預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同樣也會朝著幾條明確的軌跡前進。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網絡文學,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說實話,未來誰都沒法完全預測,會有哪個天才開創出什麼新的寫法流派,更是現在誰都想不到的。不過,總有一些客觀規律是不會隨時間改變的,有些變化,完全可以預期。

第一,網絡文學的多元化發展還會繼續。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作者,只要書品質好,就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而不管你是什麼口味的讀者,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第二,精品化會是長期的發展方向。網絡文學積累起足夠多的作品存量,同時還有足夠多作者在保持更新,任何一個品類,都很難出現稀缺。在這種情況下,真刀真槍的硬實力,會成為殺出重圍的唯一出路。

第三,是專業性。這體現在內容層面,比如寫醫院和醫生,必須對醫療體系有所了解;也體現在技巧層面,比如寫懸疑類型,就一定會對埋設伏筆、營造氣氛等手法運用熟練。

最後是時代性。未來的網絡文學,一定會被未來的新生事物所影響,就好比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一樣,它帶來不僅僅是硬體的變化,對內容層面也有非常直接的影響,而如果未來又出現類似的新生事物,相信網絡文學也會有相應的改變。

未來的網絡文學,會朝一些我們完全預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同樣也會朝著幾條明確的軌跡前進,比如剛才提到的這幾個,多元化、精品化、專業性、時代性。

總而言之,我相信它一定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時代。

相關焦點

  • 卷土、玄雨入圍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十佳科幻大神,方想暫排第一
    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十佳科幻大神,便是對過去20年間出現的科幻作者進行一個系統性的盤點,一共入圍了20位科幻作家,其中方想暫時排在第一名。方想知名網絡大神作家,首屆中國「網文之王」評選中,榮獲十二主神,第二、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中位列全國百強大神,多次登上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代表作有《師士傳說》 《卡徒》 《修真世界》 《不敗戰神》《五行天》等,新書《龍城》也是一部科幻作品。
  • 網文二十年:遠古-黃金-輝煌
    網文遠古時代,起源大約在2000年-2001年之間。在探尋網文遠古時代之前,不能不提及另外一個遠古網文平臺——榕樹下。「榕樹下」 是國內歷史最悠久、最具品牌的文學類網站,源於1997年12月25日美籍華人朱威廉創作的一個個人主頁,是一家以中國青年傾訴和表達思想、情感為主的文化時尚網站。
  • 都市大進化時代-機智、練功、修仙
    今日推薦 ★★★★☆ [大神令人眼前一亮 簡介: 靈氣復甦之後,整個世界都在巨變,人類走向進化時代,海洋成為最神秘之地,據說通向神秘之地,憑藉預測之能,在強者如林之路,走向未知之地…… 食用指南 介紹一下作者鴻蒙樹——閱文集團大神作家,網絡文學知名仙俠作家
  • 一個值得銘記的遠古大神,一個已銷聲匿跡的網絡作家
    網絡小說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眾多網絡作家的辛勤創作,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才有了網絡小說繁榮的今天,他們有人崛起,有人隕落,有人銷聲匿跡,有人人氣爆棚,但不論怎麼樣他們中的一些人總會讓我們銘記,即使過了許多年之後依舊會念念不忘。
  • 《凡人修仙傳web》藥園成就大神之路
    修仙的道路上,不一定都是打打殺殺,歸隱於世,種種田,也能成就大神。曾經風靡一時的農場遊戲,在《凡人修仙傳web》的遊戲中,也能見到身影,是否還在擔心日常的食物不夠安全,擔心各種人工添加成分給健康帶來隱患呢,那就拿起工具,自己種植吧。
  • 中國網絡文學的二元性
    對中國網絡文學的評價歷來充滿分歧,肯定者強調網絡文學的革命性、新生性,強調它在文學生產、閱讀與傳播範式方面的巨大轉型意義,否定者指斥網絡文學的大眾化、淺薄化,認定它是大眾讀物,是文字垃圾。這種爭論從網絡文學興起之初就開始,到現在20年過去了,爭論仍在持續,在筆者參加的一些網絡文學會議上,時常會看到雙方爭得面紅耳赤。
  • 中國網絡文學走過20年 從"起點"出發再加速
    網絡文學的力量日益壯大,從文本衍生到漫畫、遊戲、影視等產業,越來越多熱播影視劇改編自網絡小說,越來越多網絡寫手躋身作家富豪榜。 在廣東,誕生於陽江的「起點中文網」聚集了當時網絡文學帝國的「五虎將」,林庭鋒、吳文輝、羅立等人成為閱文集團的領頭羊。2011年,廣東率先成立全國首家網絡文學院,並創辦《網絡文學評論》期刊,隨後又成立了廣東省網絡作家協會。
  • 流浪的蛤蟆—頂著「爛尾蛤」的名聲,依然能坐穩網絡文學十二主神
    流浪的蛤蟆網絡文學十二主神之一代表作《仙葫》、《蜀山》、《天鵬縱橫》這是一位很有實力的大神,各種類型的小說手到擒來,而且都能寫得很火。不過,現在這位遠古大神名聲不顯,似乎聽說的人不多。不過這位大神堪稱網路文學界最著名的爛尾王!而且被萬千讀者親切的成為「爛尾蛤」,小說結局太潦草,讓讀者讀了有種吃了死蒼蠅的感覺。比起東哥的只挖坑不埋坑還讓讀者難受,小說爛尾到讓讀者有心理陰影。直到現在,網上還有無數讀者叫囂著要一板磚拍……典型的由愛生恨,小說寫得太好太有代入感,然而每每爛尾。頂著「爛尾蛤」的名聲,依然能坐穩網絡文學十二主神之列,流浪的蛤蟆實力可見一斑!
  • 十大巔峰網絡小說,鼎盛一時,你看過幾本?
    《凡人修仙傳》作者:忘語 凡人流的開山作,無數人看完後表示「凡人之後無仙俠」。《鬥破蒼穹》作者:天蠶土豆 無論怎麼評價,這本小說的所創造的網文奇蹟是抹不去的,它將網絡文學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遮天》作者:辰東 仙路盡頭誰為峰,一見無始道成空。只要一想起,那震撼的畫面仿佛依然清晰在目。
  • 網絡文學 一字千金
    讀者付費閱讀,網絡文學網站與寫手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催生出一支數十萬人的碼字大軍,其中佼佼者早已名利雙收。
  • 遠古大神,為什麼多為人面蛇身?你知道麼?
    女媧伏羲所以其實女媧、盤古這樣遠古大神傳說的形成,有這樣兩種假設:一,遠古大神並不存在而蛇呢,繁育能力極強,而這種近乎天賦的能力,在遠古人類看來,是特別讓人羨慕的。因為遠古生存環境惡劣,衛生條件極差,所以人類的繁育率特別低。而人口在抵禦自然的戰鬥中是特別重要的,所以蛇身也代表了遠古人民對繁育能力的渴望。其次呢,蛇冬天冬眠,夏天復甦,在遠古人看來這是死而復生的表現,所以更加羨慕。也就是說遠古人們將所有對強大生存能力的渴望,都體現到了他們的圖騰神身上。
  • 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年度獎項結果揭曉
    網絡文學誕生已有20年,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也已舉辦到第四屆。作為網絡文學行業唯一一家第三方綜合性服務交流平臺,橙瓜一直在致力於為網絡文學行業服務,推動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在網絡文學20年這個階段性歷史節點,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有著特別的意義。中國網絡文學被人評價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這樣的成績無疑是輝煌的。
  • 中國神話:你熟知的這些大神,竟是作家「偽造」的
    神話是一個文化的記憶,體現了一個文明的價值觀,它們或是遠古事件的記憶、或是對英雄的懷念。但你知道嗎中國的神話中許多的「大神」都是明朝至今的作家們「偽造」的。鴻鈞祖師經過網絡小說的洗禮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認為「鴻鈞」是中國神話中的最高神,是聖人之師,是天道化身。
  • 《牧神記》靠深度,辰東創造修仙宇宙,唐家三少卻與眾不同
    隨著網絡文學十多年來的發展,各位網文大神已經勾勒出一片波瀾壯闊的網文江湖。天蠶土豆的套路流,辰東的世界流,宅豬通過小說的玄幻宇宙反省現實世界,跳舞通過描繪情感來打動讀者,唐家三少靠持續的更新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 都市修仙爽文,道門天才附身學渣,神奇符籙碾壓學霸,做高考狀元
    都市修仙爽文,道門天才附身學渣,神奇符籙碾壓學霸,做高考狀元很感謝你發現了小編的存在,既然有緣相見那就點個關注吧!小編很幸運能為大家推薦都市修真小說,小編會節選一些精彩內容給大家,喜歡的話一定不要忘了評論,小說精彩內容下面有連結,免費章節可以放心閱讀!本期:男主是道門天才重生校園,道門高手自帶過目不忘本事,還有神奇符籙,碾壓學霸做高考狀元!1.
  • 在家寫小說就能輕鬆當大神?冰城網絡作家:「成神」之路並不簡單
    據最新權威統計,國內45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創作者數量超1400萬。尤其是今年,某集團公布數據顯示,僅一個季度就新增創作者數量33萬,其中30歲以下創作者佔比超過七成。再加上當下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網劇十分火爆,更是為網絡作家這個行業打上了低門檻、高收入的標籤。甚至有人認為在家寫寫小說,就能輕鬆當大神月薪過萬。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中國網絡小說「出海」記
    前兩日,《南方周末》一篇介紹「中國網絡文學闖入英文世界」的採訪中,這位耿直的小夥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調侃之餘,讓我們來認真地聊聊中文網絡小說「出海」的故事。平臺上升勢頭非常迅速,一年時間全球排名從10W+到了1W+,不算翻譯質量,完全能夠排到網文翻譯站前三,可見等文的痛苦全球讀者都懂。全媒派(qq_qmp)圍觀了主頁上的聊天頁面,發現不少人會先使用機器翻譯,做完譯後編輯後再找大神進行審校,一派其樂融融。他們甚至還推薦使用百度來完成術語翻譯,因為百度比谷歌更懂中國文化和中文語法。
  • 聚焦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助力南京「文學之都」建設
    A  聚焦精品創作,網絡文學亟待質量提升《2019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文學作品達2590.1萬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元,網絡文學海外輸出作品數量達3452部。網絡文學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存在,發展網絡文學已成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紹興網絡作協與掌閱文學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12月8日,紹興市網絡作協與掌閱文學、笛揚讀書會合作,邀請掌閱白金作家,有「網絡歷史小說之王」之稱的作家月關來到柯橋「有書會」舉辦交流會。月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掌閱籤約大神作者,網絡文學白金作家,被譽為「架空歷史小說第一人」。
  • 狂歡到逃離:網絡文學裡的一千萬內卷大軍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統計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中網絡文學用戶達到4.55億,佔網民總體的50.4%。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國內網絡文學創作者已達175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