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的研究報告,位於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自從今年8月份開始,突然快速擴大,目前面積已經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成為過去10年裡,最大最深的南極臭氧層空洞,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從認識到破壞,不足200年
雖然臭氧層一直都在那裡,但是由於人類過去對於地球的了解並不夠,所以,一直到150多年前,一名德國科學家在進行實驗的時候,發現水電解和火花放電所產生的臭味,和自己在自然界中做實驗,閃電發生後殘留的氣味一模一樣。
這個氣味是非常難聞的,所以,當時這名科學家就將這種氣味稱作「臭氧」、不過 遺憾的是,當時人們對於地球的探測儀器不夠,一直到20世紀初,法國科學家法布裡,才第一次確認了地球臭氧層的存在。
臭氧層在哪裡呢?它位於距地面60公裡以上的高空之中,它的厚度一般在20-25公裡高度範圍內,那裡有著大量的氧原子,每年大約會形成臭氧500億噸左右。
臭氧層對於地球來說,有哪些作用?研究者表示,臭氧層是地球的「太陽傘」,它可以隔絕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不受過量太陽紫外線的損傷。
不過,早在上世紀中後期,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地球上的臭氧層已經被破壞了,那個時候,「臭氧空洞」這個詞就開始逐漸被人們熟知。
當臭氧層出現空洞後,過量的紫外線就會長驅直入抵達地球,這個時候,地面上的生物就會受到過量的紫外線輻射,不僅會患上皮膚病,嚴重的甚至還會威脅生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鏈平衡。
臭氧層空洞有多可怕?
研究者表示,當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被大量消耗,說白了也是由於氧原子不足,無法產生足量的臭氧,所以,臭氧空洞才會出現,抵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明顯增加,甚至是海洋中的生物,都會受到影響。同時,臭氧層空洞如果繼續擴大,那麼最終也會影響到地球的氣候調節,讓空氣品質下降。
這次科學家們發現了南極上層臭氧空洞的變化,並且在會受到影響的區域提出了保護建議,來自世界氣象組織的發言人表示,過量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生,因此,建議南美洲、拉丁美洲、南半球各地區的居民,出行的時候都要注意防範,避免自己被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所傷。
臭氧空洞每年都會變化
可能一些朋友會感到不解,因為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一直呼籲保護環境、保護臭氧層,而且在近年來很多有關臭氧層空洞的報導中,都說它正在修復、不斷縮小,那麼,為何在今年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又「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呢?
研究者表示,雖然近年來有關臭氧層空洞的報導,很多都是正面報導,但事實上,臭氧層空洞的大小每年都在變化。
拿去年來說,整個2019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都一直在縮小過程中,已經創造了過去10年來的最小值。不過,在2019年之前的2018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卻又是非常大的,和如今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相差無幾。
從這組數據就可以看出,雖然人類一直都在努力保護環境、保護臭氧層空洞,但是效果並不顯著,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當某一年人類減少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時,那麼,當年的臭氧層空洞,情況業績就會得到好轉。
不過,事實上來說,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那些可以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就已經在國際上被禁用了,不過,人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仍然和這些化學物質息息相關,比方說我們使用的空調、冰箱,在可以完全取代這些化學物質的新能源普及應用之前,顯然,想要100%禁止使用,是絕對不可能的。
研究者也表示,雖然目前看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了過去10年時間裡的最大值,但是,因為每一年臭氧層的空洞大小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暫時還不需要擔心,只要人類日後可以全面禁止相關化學物質的使用,那麼終有一天,臭氧層會逐漸變小,最終徹底恢復到完好如初的模樣。大家認為這一天會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