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又出問題!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裡,遠超近10年平均值

2020-10-22 奇點使者

據報導,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的研究報告,位於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自從今年8月份開始,突然快速擴大,目前面積已經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成為過去10年裡,最大最深的南極臭氧層空洞,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從認識到破壞,不足200年

雖然臭氧層一直都在那裡,但是由於人類過去對於地球的了解並不夠,所以,一直到150多年前,一名德國科學家在進行實驗的時候,發現水電解和火花放電所產生的臭味,和自己在自然界中做實驗,閃電發生後殘留的氣味一模一樣。

這個氣味是非常難聞的,所以,當時這名科學家就將這種氣味稱作「臭氧」、不過 遺憾的是,當時人們對於地球的探測儀器不夠,一直到20世紀初,法國科學家法布裡,才第一次確認了地球臭氧層的存在。



臭氧層在哪裡呢?它位於距地面60公裡以上的高空之中,它的厚度一般在20-25公裡高度範圍內,那裡有著大量的氧原子,每年大約會形成臭氧500億噸左右。

臭氧層對於地球來說,有哪些作用?研究者表示,臭氧層是地球的「太陽傘」,它可以隔絕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不受過量太陽紫外線的損傷。

不過,早在上世紀中後期,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地球上的臭氧層已經被破壞了,那個時候,「臭氧空洞」這個詞就開始逐漸被人們熟知。

當臭氧層出現空洞後,過量的紫外線就會長驅直入抵達地球,這個時候,地面上的生物就會受到過量的紫外線輻射,不僅會患上皮膚病,嚴重的甚至還會威脅生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鏈平衡。



臭氧層空洞有多可怕?

研究者表示,當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被大量消耗,說白了也是由於氧原子不足,無法產生足量的臭氧,所以,臭氧空洞才會出現,抵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明顯增加,甚至是海洋中的生物,都會受到影響。同時,臭氧層空洞如果繼續擴大,那麼最終也會影響到地球的氣候調節,讓空氣品質下降。

這次科學家們發現了南極上層臭氧空洞的變化,並且在會受到影響的區域提出了保護建議,來自世界氣象組織的發言人表示,過量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生,因此,建議南美洲、拉丁美洲、南半球各地區的居民,出行的時候都要注意防範,避免自己被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所傷。



臭氧空洞每年都會變化

可能一些朋友會感到不解,因為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一直呼籲保護環境、保護臭氧層,而且在近年來很多有關臭氧層空洞的報導中,都說它正在修復、不斷縮小,那麼,為何在今年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又「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呢?

研究者表示,雖然近年來有關臭氧層空洞的報導,很多都是正面報導,但事實上,臭氧層空洞的大小每年都在變化。

拿去年來說,整個2019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都一直在縮小過程中,已經創造了過去10年來的最小值。不過,在2019年之前的2018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卻又是非常大的,和如今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相差無幾。



從這組數據就可以看出,雖然人類一直都在努力保護環境、保護臭氧層空洞,但是效果並不顯著,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當某一年人類減少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時,那麼,當年的臭氧層空洞,情況業績就會得到好轉。

不過,事實上來說,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那些可以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就已經在國際上被禁用了,不過,人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仍然和這些化學物質息息相關,比方說我們使用的空調、冰箱,在可以完全取代這些化學物質的新能源普及應用之前,顯然,想要100%禁止使用,是絕對不可能的。



研究者也表示,雖然目前看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了過去10年時間裡的最大值,但是,因為每一年臭氧層的空洞大小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暫時還不需要擔心,只要人類日後可以全面禁止相關化學物質的使用,那麼終有一天,臭氧層會逐漸變小,最終徹底恢復到完好如初的模樣。大家認為這一天會到來嗎?

相關焦點

  • 臭氧層空洞面積在擴大,已達2400萬平方公裡
    伴隨著對臭氧層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臭氧層竟然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它位於距地面60公裡左右的高空中,厚度大約在20-25公裡之間。臭氧層的形成和充足的氧原子有關,氧原子越多,臭氧層就越厚,對於地球的保護就越好。
  • 南極臭氧層破洞擴大至2400萬平方公裡,比3個澳洲大
    科學家於1982年首次在南極上空觀察到臭氧層破洞,這破洞面積會隨著時間而變換大小。
  • 北極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專家:不必擔心
    臭氧層空洞問題曾經一度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重視,並為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近些年來,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於是這個問題就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近日(2020年4月上旬),臭氧層空洞問題又重新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的專家稱,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北極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那麼這個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呢?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其實我們不必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有關臭氧層的知識。
  • 西媒: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
    西媒稱,世界氣象組織10月6日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據埃菲社日內瓦10月6日報導,臭氧層保護地球生物不受太陽紫外線損傷。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說:「紫外線可能導致人患皮膚癌和白內障。很多國家的氣象部門都發出了紫外線警告。」
  • 面積超5個日本!疆域再擴216萬平方公裡?世界國土排名恐生變
    一旦收購格陵蘭島的方案得以成功,則意味著面積超過5個日本的世界最大島(216萬平方公裡)將併入美國。如此一來世界國土面積排名也將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將直接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全球第二個疆域超千萬平方公裡的國家。
  • 鄱陽湖水域面積已擴大至10年之最!風險持續累積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中央氣象臺獲悉,近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聯合江西省氣象局對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變化進行的監測結果顯示:受近期連續強降水以及上遊來水共同影響,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4206平方公裡,為近10年最大。
  •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8年01月11日 16: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電(記者 阮煜琳)記者從今天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氣象局長會上獲悉,二00七年中國人工增雨作業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增雨量約為五百億立方米,防雹效益約七十億元人民幣。
  • 我國六個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裡的縣,每一個都比浙江大
    實際上,中國有六個縣(含縣級市)的面積超過了10萬平方公裡,它們每一個都比浙江省(10.55萬平方公裡)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11.46萬平方公裡額濟納旗隸屬於阿拉善盟,是內蒙古自治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旗,人口只有3.2萬(2019年),每平方公裡0.28個人。
  • 中國領土面積世界第三,為何有效面積遠超俄羅斯?中美皆成為大國
    中國領土面積世界第三,為何有效面積遠超俄羅斯?這是中美為什麼能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丟失了將近2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清朝光割讓就達到160萬平方公裡左右。如今,中國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有多少?官方的數字是9598077平方公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960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可是如果按照有效國土面積進行排位的話,我國位列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前面。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讓我們先說明一下,什麼叫做有效國土面積或者說宜居面積?
  • 中國最大的平原,橫跨四個省區,面積超35萬平方公裡
    中國最大的平原,橫跨四個省區,面積超35萬平方公裡在中國的東北部地區,有一處長約1000千米、寬約400千米的平原,其由三江、松嫩、遼河平原構成,地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個省區,面積超過35萬平方公裡,被稱為是中國最大的平原。
  • 關於環境汙染與防治問題的調研報告
    ;回答會的只有10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會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0人,佔40%。由此可知,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仍然是無動於衷,不太會去關心。縱觀世界,地球上共同存在的環境問題有:一、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裡。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就被破壞了60%。
  • 南極臭氧層突然縮小1500萬平方公裡,溫室效應要結束了?
    導語:溫室效應,是目前地球的重大問題之一,關係到每一個生命的生死存亡。為了挽救這一個危機,各國政府聯合一起,採取必要的措施。臭氧層的恢復速度出乎人意料,美國突然宣布退出大會,這些是不是蘊含著更大的危機呢?
  • 「墨跡視點」2020年南極臭氧層空洞超過去10年平均水平
    10月6日的時候,世界氣象組織發表了一份分析報告,分析表明,2020年8月中旬起,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開始迅速增長,在10月初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並且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 論臭氧層破壞與保護
    一、臭氧層破壞的現狀   由於臭氧有其特殊的性質,並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臭氧層又是十分脆弱的。衛星觀測資料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臭氧總量明顯減少,1979年~1990年,全球臭氧總量大致下降了3%。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大約低於全球臭氧平均值30% ~40% ,出現了「南極臭氧洞」。
  • 2020年是臭氧層災難性一年 南極空洞已達美國國土面積3倍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陽輻射的影響,但2020年對於臭氧層來說卻是災難性的一年。與2019年相比,南極每年春季出現的臭氧層空洞增大了50%。今年春天,北極臭氧層的減少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些數據提醒人們,修復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有多麼困難。
  • 全世界最大高原,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是青藏高原的2倍!
    導語:「全世界最大高原,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是青藏高原的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經過了幾十億年的發展變化,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高原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就有很多高原地區,最有名的要數青藏高原,面積遼闊,物產奇特。
  • 青海湖水體面積再增28平方公裡!達2005年以來最大值
    記者從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了解到,根據衛星遙感資料監測顯示,4月下旬,青海湖水體面積達到4543平方公裡,較上年同期增大28平方公裡,青海湖水體面積和平均水位達2005年以來最大值。2019年青海湖降水偏多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專家石明明介紹,自2004年以來,青海湖4月枯水期面積呈波動增大趨勢,具體表現為:2004年至2008年緩慢增大,2009年至2012年快速擴張,2013年至2016年面積略有回落,2016年以後快速擴張。
  • 南極重現臭氧層巨洞,又大又深面積堪比北美洲,形成模式不同以往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讓地球氣候和環境學家們十分擔憂,因為如果沒有臭氧層的阻擋,那麼太陽的紫外線將直達地表,對地球上的生命物種造成較大傷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一直到近幾年才呈逐漸縮小的狀態。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逾45萬平方公裡
    新華網銀川9月8日電(姜雪城 李雪)記者從正在銀川召開的黃河中遊水土保持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了解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45.4萬平方公裡,佔總土地面積的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