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的發生原因及影響

2020-12-02 中國天氣


日全食奇觀(圖片來源:新華網)

1.日食的形成原因

當月球運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太陽、月亮及地球會連成一線,這時月亮將遮掩太陽的光芒,在地球上投下陰影,在陰影的不同區域,可觀測到不同的日食現象。在月亮的本影區,即月亮完全遮住太陽的地區,可以看到日全食,在月亮的半影區,即月亮部分遮住太陽的地區,可以看到日偏食,在月亮的偽影區,即月亮遮住日面中心,但邊緣仍可見的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其中日全食和日環食不會在地球上同時被看到。

日全食的過程包括五個時期。(a)初虧:月影剛開始侵蝕日面,即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此時為日偏食;(b)食既:月影剛剛遮住整個日面,日全食開始,此時有一兩秒鐘的時間可以在日面邊緣看到一串亮點,這被稱為貝利珠,它們是由於月亮邊緣凹凸不平的山峰對陽光的散射而形成的;(c)食甚:月影圓心與日面圓心距離最近,此時日光被遮的最嚴實;(d)生光:月影剛劃出日面,此時日全食結束,又開始呈現日偏食,貝利珠在此時會再次出現;(e)復圓:月影完全劃出日面,到此為止,日食過程完全結束。每次全食時間最長7分多鐘,一般為2-3分鐘。

2.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簡況

在2009年7月22日,在我國將可以觀測到一次罕見的日全食現象。上午8時53分左右,日全食從印度西海岸開始。隨著全食由西向東推進,在9點鐘左右進入我國西藏南部。全食進入我國後,將先後經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雲南省西北部、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北部、河南省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等12個省(區、市),持續時間約40分鐘。整個全食帶在我國的長度約10000公裡,平均寬度230公裡,幾乎覆蓋整個長江流域。全食離開我國後,將進入太平洋,北京時間12時17分左右在東南太平洋海域結束。

3.日食對電離層的影響

電離層是由於太陽輻射電離了大氣的中性粒子,使得高層大氣中出現了大量的自由電子和離子。無線電廣播和通訊依賴於地球高層電離層對無線電波的反射。觀測已經證實,太陽光被月球遮擋時,日全食地區上空的電離層天氣有明顯變化。預計2009年7月22日日食期間,從日食開始到食甚,電離層電子濃度逐漸下降,將導致短波通訊最大可用頻率下降達30%以上,大部分短波頻道的廣播信號在食甚前後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日食結束後,少量的短波頻段會因為日食的後續效應發生二次中斷。此外,經過日食帶電離層的電波路徑被顯著改變,並對GPS單頻接收系統的導航定位精度產生明顯影響,此影響在食甚過後十數分鐘後達到最大,然後逐漸減小,數小時後消失。

4.日食對氣象的影響

太陽是地球上氣象萬千變化的源泉。日全食期間,由於太陽輻照完全被遮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也會給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天氣系統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南京大學方成院士這樣描述日全食的情景,"日全食發生時天空亮度會驟然下降一百萬倍。原來太陽的位置,會變成暗黑的圓面,剎那間天地一片漆黑。這時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昏暗的大地上涼風習習。雞犬驚叫著逃回自己的巢穴,有時天空中的飛鳥還會失去自控而墜落到地上。"由於太陽輻射被月球遮蓋,大氣溫度明顯下降,會給人們對環境溫度的感知帶來明顯影響;環境溼度也會上升很多。此外,由於日食破壞了大氣原有的熱平衡,會帶來大氣中風速、風向的變化;特別是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會放大這類效應,甚至出現漩渦旋風等異常天氣現象。

5.應對措施

建議在日食發生前1小時至日食後3小時內,航空、航天、測繪、勘探等部門避免進行高精度作業,通訊部門注意調整海南對新疆、西藏等地的短波通訊頻率,日食帶所覆蓋的城市注意調整其短波通訊頻率,避免進行野外探險或考察活動。

由於日食會帶來天氣特別是風場的變化,因此在生產作業中要特別注意高空作業和建築施工的安全問題。

日全食是一直自然的天文現象,應該用科學的態度,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應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來源: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相關焦點

  • 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及發生過程是怎樣的
    新華網成都7月20日電(記者楊三軍)記者20日從四川省氣象局了解到,針對7月22日將發生的日全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專門發布科普信息,對日食的成因及發生過程作了詳細介紹。
  • 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及發生過程是怎樣的?
    新華社成都7月21日專電(記者楊三軍)記者20日從四川省氣象局了解到,針對7月22日將發生的日全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專門發布科普信息,對日食的成因及發生過程作了詳細介紹。
  • 日全食時間 未來日全食中國發生時間表
    導語: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幾種情況,其中,日全食算是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有時候一年幾次,有時候一年一次。但能在中國境內觀看的就比較少了。那麼,具體近幾年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看未來日全食中國發生時間表。
  • 細說日全食和月全食發生的過程,尋找日食比月食少見的原因
    前兩年最有名的一次日食是發生在2009年的7月22日,當時可以看到日食的區域很大,從印度到中國橫穿了中國的腹地,如果不考慮天氣原因的話,這大概是歷史上覆蓋人口最多的一次日食了,只可惜能看到日全食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在當時很多的區域下雨,或者是陰天。而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日食這種神奇的現象。先說日食,日食分成三種,全食、偏食和環食,它們的出現的是和太陽、月亮地球這三者的位置關係有關的。
  • 日全食形成原因詳解
    日全食必須太陽、月亮、地球在一條直線的時才能發生。同時,月亮還必須在新生相的位置。在日全食的時候,月亮在地球的影子分為兩部分,中心的地區叫做本影,外面的區域叫做半影。只有處在本影的位置才能看到日全食;在半影區域的位置能看到日偏食。
  • 日全食影響:寵物或出現恐慌
    商報訊「動物對自然界發生的自然現象比人類敏感得多,因為動物體內的生物鐘和自然和諧一致。日全食發生的時候,自然的生物鐘與動物體內的生物鐘不一致,觀察動物的瞬間變化,是一次難得的研究動物行為的機會。」動物行為學家、上海動物園園長熊成培說。
  • 2017年日全食將在半年後發生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40年來首個將出現在美國大陸的全日食將發生在2017年8月21日。屆時除了在白天會有壯觀的景色,這次日全食將為科學家們提供難得的機會收集只有在日食時才能收集到的數據。NASA打算資助11項將利用本次日食機會進行的科學研究。
  • 日全食現象今日起將橫跨美國 全程直播2017日全食發生、時間
    /zt/l/v/tech/2017eclipse/  日食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簡單來說,日食的發生是由於月球從地球與太陽之間經過,三個天體大體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球會遮擋部分或全部的日面,形成日食,整個日食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最長可以達到3小時左右。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登陸南美!日全食有何價值?
    日全食「數百年一遇」日全食是月球把太陽全部遮住的天象,是很多人都想一睹的壯麗景觀。但在人類可觀測到的各種天文現象中,日全食是比較難觀測成功的。雖然從發生次數上來看,日全食是比月全食多的,但月全食發生時,處於黑暗的半個地球都有機會看到;而日全食的觀測範圍卻極其狹窄,還經常位於海洋、沙漠等人跡罕至的地區。除非跋山涉水特意去追尋,否則人們能看到的日全食次數是遠遠少於月全食的。
  • 「超級日全食」對美國電力系統的影響丨圖解世界
    在加州,此次「超級日全食」一度造成太陽能的輸出銳減了5.5 GW。  時隔38年,日全食再次出現在美國上空。8月21日上午,整個北美地區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觀測到日食現象,位於月球本影範圍內的地區則可以看到日全食。
  • 2019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日全食是怎麼形成的?
    在日食的三種形狀中,日全食最為壯觀。日全食發生時,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星星,而且還能看到日洱和日冕。每次日全食,科學工作者都要對日餌和日冕觀測、分析和研究。天文學將人們肉眼看到的太陽球面稱為 「光球 」。 光球外面包圍著一個紅色的光層,叫做 「色球層 」。色球層由裡向外噴射深紅色的雲。噴射形成的氣柱高達幾萬千米至一百多萬千米,然後再向日面回落。這就是日餌。
  •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是什麼時候?北京7月3日清晨,地球迎來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天文學盛宴——日全食。但是可惜的是,此次發生的日食發生在南美的部分地區。大多數人無法親臨現場觀賞這一壯觀的天文學景觀。  日全食是蔚為壯觀、動人心魄的罕見天象。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發生,要想再看?可能要再等五年
    北京時間7月3日清晨,地球迎來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天文學盛宴——日全食。但是遺憾的是,此次發生的日食發生在南美的部分地區。大多數人無法親臨現場觀賞這一壯觀的天文學景觀。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
  • 日全食/日偏食是什麼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據報導,近日,一場精彩絕倫的日全食奇觀即將上演,我國無緣目睹全食發生的全過程,但南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的公眾可欣賞到一次日偏食。日全食是什麼?日全食多少年一次?日偏食又是什麼?  日全食全過程圖片視頻:在太陽的光芒之下,月球拖著長長的影子繞地球旋轉。
  • 日環食是如何發生的?它與日全食、日偏食又有什麼區別?
    日環食,它是怎樣發生的?它和日全食或日偏食和日全食有什麼區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闡明日食在大體上是怎樣發生的。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它發生的同時,如果地球,月亮和太陽存在於一條直線上,那麼月亮便會在地球和太陽中間穿過,阻止太陽的光全部或者部分抵達地球,因此,它作為日食在一種天文現象中出名。
  • 天文科普:觀測日全食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月球繞地的公轉角速度遠高於地球繞日,因此月影在地球表面的移動速度很快,在赤道地區約1800千米/時,到兩極附近高達8000千米/時,因此發生在赤道的日全食最高可持續7分鐘40秒左右,而在中高緯度地區則只有幾分鐘,到兩極則完全看不到日全食。    是不是每次日食發生時都能看到日全食?    不是。
  •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如何觀測這次日全食呢?當月亮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亮、太陽、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日食分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日全食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發生時,被月球擋住陽光的區域在月地之間形成一個圓錐形的陰影,在地球表面擦過它的區域才能看到日全食。
  • 日全食路線
    日食發生的原因是:月球跑進太陽與地球的連線上,結果太陽被月球遮住,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的月影區域內,就發生日食。月球背著太陽的一面拖著一條長長的影子,稱為月影。月影有本影、偽本影(本影的延長部分)和半影三種。本影和偽本影都呈錐狀。不同種類的月影掃過地球的表面,便產生不同種類的日食。月球本影(呈錐形,也叫月球影錐)掃過地表的區域稱為日全食帶(簡稱全食帶)。
  • 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
    天氣晴好前提下,長江流域約3億人可以觀賞到日全食,全國至少10億人可以觀賞到日食,例如北京可以看到最大偏度為72.9%的日偏食。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在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門委員會舉辦的「科學與媒體對話之一――探秘日全食」會上,天文學家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
  • 記得上次日全食嗎?6億年後地球最後一次日全食
    據國外媒體報導,作為地球人,我們有幸享受一種「特權」,能夠觀看到壯觀的日全食現象,這是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天文現象,發生在月球完全阻擋了太陽入射光線。然而,地球是太陽系唯一能夠觀看日全食的星球嗎?  答案是否定的,日全食現象也發生在太陽系其它行星。天文學家表示,只要衛星足夠大,從行星視角觀測,衛星能夠完全覆蓋太陽盤面,同時,行星與太陽處於同一個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