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可能使人冒失、愛闖,但不一定致富

2021-01-15 科學網

英文標題:Mind altering microbes: can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increase entrepreneurship?

作者:Srimathy Sriskantharajah

發表時間:2018/09/11

原文連結:https://blogs.biomedcentral.com/bugbitten/2018/09/11/mind-altering-microbes-can-toxoplasma-gondii-infection-increase-entrepreneurship/?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Website_links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CelZha-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AWA_CZH_BMCWechat_dailyposts_blogs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mR1Atg6psPeuLGaYGZTzCw

原文作者:Srimathy Sriskantharajah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能夠使受感染的個體(大鼠或人)的個性發生改變,增加其冒險行為。以往有研究表明,這種個性改變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事故發生。但Stefanie Johnson及其同事的新研究發現,這種冒險傾向也可能會導致創業行為的增加。當然,這種創業行為的增加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帶來成功或財富,所以切勿主動向寄生蟲示好哦!

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認為感染了弓形蟲病,這聽起來似乎很可怕。在成年人中的感染通常不會產生急性症狀,這也被稱作隱匿性慢性感染。在免疫系統脆弱(嬰兒和病患)人群中,感染會產生嚴重症狀,甚至導致死亡。

雖然弓形蟲的最終宿主是貓,但它也可以感染許多哺乳動物,包括老鼠和人類。已有研究充分證實了這種寄生蟲可以改變老鼠的行為,使它們在捕食者——貓的面前展現出冒險行為。從演化的角度來講,這也是有道理的,這種行為會進入寄生蟲的生命周期,因為它們只在貓身上進行有性繁殖。如果寄生蟲可以在老鼠中引起這種冒險行為,那麼它同樣應該也可以在人類中引起冒險行為。雖然隱匿性慢性感染通常不伴有明顯的症狀,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原生動物寄生蟲參與了人類行為或性格的改變。

來自Kor Yereli及其同事和Jaroslav Fleg及其同事的兩項不同研究表明,弓形蟲感染可能會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因為感染者往往會在馬路上表現出更加冒險的行為。隨後,Thomas Cook及其同事將攻擊性和衝動性與隱匿性慢性弓形蟲感染聯繫起來。該研究中的攻擊性和衝動性具體表現為自殺行為的風險增加,年輕男性表現出衝動行為,女性表現出攻擊行為。然而,在將隱匿性慢性感染與人類行為的改變關聯起來時仍需要保持謹慎,尤其是僅僅基於一兩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Karen Sugden及其同事發現說明,尚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感染與行為障礙(如自殺和精神分裂症)有關。

在Stefanie Johnson及其同事於2018年7月發表的文章中,他們謹慎地研究了弓形蟲感染與創業行為增加之間的聯繫。Johnson與同事們針對大學生、商業人士和全球創業傾向進行了研究,發現:商科學生感染弓形蟲的可能性是非商科學生的1.4倍;在商業人士中,如果感染了寄生蟲,那麼創業成功的機率會增加1.8倍;就全球創業傾向而言,感染與創業行為之間存在正相關。

創業行為與感染者「對失敗的恐懼」較少和「創業意願」更多有關。企業家往往表現出更多的「冒險行為」和更少的「規避風險」行為。作者提醒,不能僅僅因為感染與創業精神相關就認為增加風險承擔將導致高回報,因為決策或行動的「質量」很難預測。感染弓形蟲並不會增加變成富翁的可能性,所以,不能因為想要暴富而故意去尋求和感染弓形蟲。

就我個人認為,弓形蟲可以影響行為是很明顯的,但是在尚無進一步研究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謹慎地判斷這種影響的程度和結果。在Stefanie Johnson的研究中,作者研究了全球趨勢以及小規模群體,這使得我們不禁思考,弓形蟲(甚至其他寄生蟲)對人類和社會進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否是這種感染促使我們的祖先採取冒險行為,例如第一次取火,制定狩獵策略甚至馴養動物等?如果確實如此,那麼沒有這種冒險行為的話,人類社會現在又會是怎樣的?

點擊閱讀全文了解詳情: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

https://blogs.biomedcentral.com/bugbitten/2018/09/11/mind-altering-microbes-can-toxoplasma-gondii-infection-increase-entrepreneurship/?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Website_links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CelZha-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AWA_CZH_BMCWechat_dailyposts_blogs

欄目介紹:

BugBitten (https://blogs.biomedcentral.com/bugbitten/) began in October 2013 as a blog for the parasite and vector-borne diseases community; hosted by the journal Parasites and Vectors.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弓形蟲不一定是貓狗傳染給你的,也可能是你老公!
    真相:人和人之間也可以互相傳染,大多數人都是弓形蟲帶蟲者,形成帶蟲免疫,被感染後很難出現初次感染的症狀。患弓形蟲病人的尿液,唾液、眼淚、鼻涕、帶有弓形蟲包囊。急性發作的病人的噴嚏,可以成為飛沫傳染源。患有弓形蟲病的婦女,在月經期弓形蟲活動最強烈,婦女所排的經血裡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蟲包囊,是一個不小的傳染源,決不應忽視。
  • 貓咪有弓形蟲怎麼辦 養貓怎麼避免弓形蟲
    大家都知道貓是弓形蟲的宿主。如果家有孕婦,家裡是萬萬不能出現弓形蟲的。弓形蟲會引起胎兒畸形。那麼貓咪有弓形蟲怎麼辦?養貓怎麼避免弓形蟲?就讓寵物達人水瓶來告訴你吧。貓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千萬不要因為貓可能存在弓形蟲而丟棄它們哦。
  • 【弓形蟲】人感染弓形蟲有多難?只有吃下新鮮的貓便便才行
    許多人擔心他的貓會通過吃買來的肉而感染弓形蟲,這不太可能發生,因為牛和其他肉食動物在屠宰前和屠宰後都要接受檢疫檢查。1、貓感染弓形蟲一般來說,貓感染弓形蟲後是無症狀的,主人不會注意到。然而,當貓的免疫反應不能阻止弓形蟲以速殖子的形式傳播時,疾病就可能發展。這種疾病更有可能發生在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貓身上,包括幼貓、患有貓白血病病毒(FeLV)、貓免疫缺陷病毒(FIV)的貓。弓形蟲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食欲不振和嗜睡。
  • 貓咪的弓形蟲會不會傳染給人?
    貓咪的弓形蟲會不會傳染給人?貓咪會不會傳染給人弓形蟲?答案是會,但是不要看到這一句馬上就告訴身邊人不要養貓貓了啊,看看接下來的詳細內容,讓我來告訴你,貓咪的弓形蟲是什麼,到底怎麼樣才會傳染給你,不要隨意丟棄貓咪哦!!貓咪的弓形蟲是什麼?
  • 闢謠:養貓咪會感染弓形蟲?對弓形蟲你了解多少
    人的思想,其實就是這樣,「事情往壞處想準沒錯」,所以大家都比較容易聽信謠言,總之,能避免就避免,但久而久之,沒有一個闢謠的人,這些謠言,在不明就裡的人眼中,就成了「真相」。所以,小編在這裡問一句,有多少人知道弓形蟲是什麼? 不知道沒關係,我來帶領大家知道。
  • 它們可能被弓形蟲「控制」了
    它們可能被弓形蟲「控制」了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常見於貓身上的寄生蟲,此前的研究認為,弓形蟲會針對性地使小鼠不再害怕貓科動物,從而更容易被後者吃掉,幫助弓形蟲通過貓糞傳播。而據一項發表於《細胞報告》上的新研究,弓形蟲並非特異性地減輕被感染小鼠對貓的恐懼,而是普遍降低它們的焦慮和對風險的感知。
  • 孕期最怕感染弓形蟲?解決養貓家庭最擔心的弓形蟲問題
    很多養貓咪的家庭都知道貓咪可能會攜帶弓形蟲,也非常擔心同一個問題,萬一家裡有了孕婦、有了寶寶,會不會感染到弓形蟲呢?那貓咪又該怎麼辦呢?弓形蟲的蟲卵排出後至少需要24小時才可能傳染給人類,因此清潔工作尤為重要。
  • 孕婦是怎麼被弓形蟲感染的?
    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孕婦感染後,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損害胚胎發育,引起胎兒嚴重的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和智力障礙,甚至引起死亡。 一般情況下,弓形蟲感染後首先出現弓形蟲IgM抗體上升,可在感染後6天左右被測知,然後逐漸上升並維持數周至數月,最後逐漸下降直至消失,因此測定弓形蟲IGM抗體適用於早期診斷。 弓形蟲IgG抗體的出現晚於IgM,感染後2-3個月才能達到峰值,維持時間較長。IgG抗體陽性說明曾經感染過弓形蟲,一般多為慢性感染,但也可為急性感染。
  • 貓咪身上有弓形蟲嗎?弓形蟲對人有危害嗎?
    生活周期需要兩個宿主,中間宿主包括爬蟲類、魚類、昆蟲類、鳥類、哺乳類等動物和人,終宿主則有貓和貓科動物貓與弓形蟲是什麼關係貓和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在貓科動物體內,剛地弓形蟲可以完成整個的生活周期,並且貓科動物可以排洩卵囊。
  • 弓形蟲控制了人類的大腦?
    你想到很多原因,現在科學家告訴你一個全新的解釋:你的大腦可能感染了一種叫做弓形蟲的寄生蟲,他們改變了你的性格。弓形蟲很噁心,侵入你的身體之後不但大吃大喝,還綁架你的大腦——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弓形蟲讓人更容易得精神病,也更容易出車禍!
  • 貓巢和您聊聊剛地弓形蟲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拉弗蒂提出的一個理論:貓身上的一種寄生蟲傳染到人身上後可以改變人的感覺和性格,而地球上幾乎有半數人間接地感染了這種寄生蟲,這種聰明的寄生蟲可能在巨大的範圍內改變了人類的文化。剛地弓形蟲成熟、未成熟卵囊和紅細胞弓形蟲的侵襲作用除與蟲體毒力有關外,宿主的免疫狀態亦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弓形蟲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極大多數哺乳動物、人及家畜家禽類對弓形蟲都是易感中間宿主。
  • 狗狗是如何將弓形蟲傳染給人的,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避免?
    我們知道弓形蟲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對於孕婦來說它們可以造成胎兒的畸形,甚至可能是死胎。弓形蟲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一般人不容易主動患上弓形蟲,大多數都是通過動物等其他途徑傳播給自身的,而狗狗也是傳播弓形蟲的途徑之一,那麼狗怎麼傳染給人弓形蟲?
  • 弓形蟲病的流行病學及對孕婦的危害
    發表「弓形蟲的生活史」後,友中引起了極大的興趣,討論得非常激烈。養狗者高興得很,養貓者鬱悶異常。其實,只要貓是健康的,體內沒有感染過弓形蟲,貓自己都沒有弓形蟲,哪裡來的弓形蟲傳染人呢?但如果貓吃了含有弓形蟲的生肉,則有可能被感染。
  • 孕婦如果有弓形蟲應該怎麼辦?
    妊娠期弓形蟲感染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未經治療的急性感染孕婦極易發生有可能母嬰垂直傳播,導致宮內胎兒感染。雖然胎兒宮內感染的概率隨著胎齡的增加而增加,孕早期的概率只有10-15%左右,但孕早期的感染對胎兒的影響最為嚴重。
  • 鏟屎官想感染弓形蟲?我告訴你到底有多難!
    「趕緊體檢去,等下身體裡有蟲!」 相信各位鏟屎官,肯定會被父母這樣質疑過! 而質疑你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又從某個渠道了解到了,養貓會讓你感染上弓形蟲! 那麼,到底什麼是弓形蟲呢?
  • 吃貓屎才能感染弓形蟲?誰編的這麼噁心的謠言
    如果你養貓,或者你近期有備孕計劃,那你一定聽說過弓形蟲。如果你是養貓並且還想要孩子,那我猜你還因為弓形蟲的問題跟家人或朋友吵過架。有的人甚至沒聽過弓形蟲的名字,但是就一口咬定懷孕不能養寵物。 那麼,這個弓形蟲到底是何方神聖,它跟懷孕的女性有什麼瓜葛,能讓準孕婦或其家人聞風喪膽?
  • 新型抑制弓形蟲生長的藥物靶點被發現
    此前,國際上應用於弓形蟲感染的治療藥物只有磺胺類藥物,但這類藥物具有很大副作用,且不能殺死隱形感染階段的蟲體。  為解決這一困擾治療弓形蟲病感染的世界難題,哈獸研科研人員經過大膽嘗試,採用最新的CRISP\\Cas9基因敲除技術敲除了弓形蟲編碼的亮氨酸氨基肽酶。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缺少這種蛋白酶不但會影響蟲體的生長複製,而且對弓形蟲入侵宿主細胞也有重要抑制作用。
  • 孕婦經常做這些事,感染弓形蟲的機率會很大
    怕她傳染上弓形蟲病 小楠死活不同意 結果有一天下班回家 她發現家裡人「先斬後奏」 把貓咪偷偷送人了 為此她哭了一回又一回
  • 孕媽注意:貓狗扔了能防弓形蟲?弓形蟲還藏在這三個地方!
    對於懷孕把寵物扔了的行為,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因為大部分提出扔寵物的都不是直接養寵物的人!但是弓形蟲到底在哪,咱們不能只聽醫生問了一句「你家有寵物嗎」就覺得大敵當前非處理了貓狗不可。很多哺乳動物都有弓形蟲,貓咪是弓形蟲的歸宿,貓糞中的弓形蟲蟲卵趁熱還能傳染,涼了就只能一首涼涼送給它們。如果貓糞埋在土裡,蟲卵可以存活一年以上。這時候狗吃了貓糞,也就可能感染,其他動物吃了也會感染,可是人不會吃貓糞啊!擼貓被傳染的機率不如摸生肉被傳染的機率高。
  • 弓形蟲有多可怕?
    ——【再來了解:弓形蟲的生活史】——簡單來講就是,弓形蟲在貓科動物體內繁衍生殖,排出含有弓形蟲囊合子的糞便,感染接觸的人、鼠、哺乳類及鳥類,貓科動物吃掉感染弓形蟲的老鼠,形成一個完整循環。當然,並不是每一隻貓都能感染弓形蟲。一般只有在泥土裡亂竄,接觸了其他被感染弓形蟲的貓糞,以及吃生肉、鳥、老鼠的野貓才有可能傳染上弓形蟲。家裡圈養的,從未吃過生肉、生水、活物的貓,是很少感染弓形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