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心情很糟糕,罵了你的另一半,又跟同事吵了一架,開車的時候還跟別人搶道。
你想到很多原因,現在科學家告訴你一個全新的解釋:你的大腦可能感染了一種叫做弓形蟲的寄生蟲,他們改變了你的性格。弓形蟲很噁心,侵入你的身體之後不但大吃大喝,還綁架你的大腦——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弓形蟲讓人更容易得精神病,也更容易出車禍!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千種能夠控制宿主行為的寄生生物,例如一種「冬蟲夏草」真菌侵入昆蟲體內,讓受害者爬到草尖等高處後死亡,有利於真菌產生的孢子廣泛散播。
單細胞生物弓形蟲感染老鼠之後,會選擇性地攻擊其大腦的杏仁核,令它們不再怕貓,甚至還被貓的尿騷味吸引,結果這些鼠輩容易被貓吃掉,而貓可是弓形蟲最喜歡寄生的宿主,貓排出的糞便又可以感染更多的老鼠。
自從有人類以來,弓形蟲就一直與人相伴。研究發現,弓形蟲也能影響人腦,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它們不會讓人變得更愛貓,但會讓感染者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和神經質,變得愛冒險。
捷克查爾斯大學的研究發現,感染弓形蟲的人更容易擔心,出現負罪感,懷疑自己,缺乏安全感,反應較為遲鈍,而且注意力和反應力受損,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沒有感染的人高6倍以上。研究人員解釋稱,這些改變是因為弓形蟲令大腦發生輕微的炎症。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及神經科學教授蓋理·溫克博士稱,弓形蟲能夠令大腦大量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男人感染後會變得性格外向,攻擊性上升,變得多疑固執,容易妒忌;女人感染之後變得熱心腸,為人隨和,有責任心,不容易猜疑妒忌,但是更容易自殺,也比較濫交。這些問題可以用阻斷多巴胺的藥物治療。
人類感染弓形蟲的主要方式是接觸貓的排洩物,以及吃生肉或者未洗淨的蔬果,赤腳在肥沃的土地上行走也可能中招。弓形蟲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為20%~60%,個別地區高達95%。一旦感染弓形蟲,它們將伴隨你終生,但你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更不會發瘋,只是增加了潛在的疾病風險。
專家們建議,孕婦需要謹慎地與貓接觸,因為弓形蟲的主要風險在於胎兒感染。孕婦在懷孕早期感染弓形蟲,重則可引起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影響到智力,輕則可增加孩子日後得精神分裂症和雙向情感障礙的風險。
懷孕之前很多年感染的弓形蟲一般不會影響胎兒,但也有研究稱感染過弓形蟲的孕婦更容易生男嬰,而且令胎兒的發育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