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A創新電致發光技術可給組件生產帶來高效益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發表於:2012-10-15 10:59:40     作者:ISRA SOLAR

來源:光伏太陽能網

使用最先進的攝像和軟體技術的自動檢測可以顯著提高優質產量,縮減光伏生產成本。特別是電致發光檢測開創了新的空間來探測肉眼不可見的損傷。ISRA SOLAR VISION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先進檢測設備供應商,具有新一代的太陽能組件EL檢測技術。開創性的技術具有行業最快速的EL檢測速度,最精確的缺陷分類,同時擁有最低的錯誤檢測率和錯誤降級率。使用SOLARSCAN-YIELDMASTER EL檢測設備,可以減少有缺陷或性能不佳的電池和組件的產量,太陽能生產商可以從中受益。使用該設備可以使優質產量提高3%,同時由於更少的材料損失,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成本節省。總體來說,創新的檢測技術充分利用所有的節約成本和效率提高的潛力來支持光伏行業。

 

    ISRA SOLAR VISION公司的新一代高速同軸YIELDMASTER EL Module檢測系統可以對一個大的光譜屬性進行探測和分級,包括可見和不可見的隱裂,分流,有陰影和不活躍的電池,劃痕,破片,汙染,組件材料缺陷和焊接缺陷。除此之外,系統還可通過無敵的檢測率和可重複性提供大規模化生產的電池和組件的特徵描述。太陽能組件生產可從革命性技術中受益,因為它可以給出材料缺陷中最高可靠性的區別,例如位移,材料變化,異物和工藝缺陷(隱裂,指電極中斷,低效區域,機械性破碎的電池,焊接和接觸問題,低效電池等等)。

 

  在高速檢測中使不可見變為可見

 

  YIELDMASTER EL檢測設備最顯著的提高是行業最快的圖像處理。傳統的EL系統在圖像採集和分析階段需要長的循環時間。對於新的EL方法,ISRA SOLAR VISION設法將成像時間縮減為原來的1/8。檢測系統提升了圖像採集和計算速度至整體的三倍檢測速度,並且由此成為速度最快的太陽能組件EL檢測系統。

 

  最精確的缺陷分級 在A級產量的基礎上提升了3%

 

  在EL檢測方面另外一個重大突破是行業最高的測量精確度,使錯誤探測率下降為比原來的1/6還要少,低於0.5%。由於不佳的探測率,目前市場上的EL系統浪費了太多的材料。但是,SOLARSCAN-YIELDMASTER EL-Module可將不重要的光學效應與電缺陷區分開來,這就使得完好組件的錯誤降級率顯著降低。使用新的檢測技術,可以使太陽能組件生產商將A級產量提高3%。革命性的技術開創了新的空間,通過建設生產成本,加強產品質量來提高生產效率。投資回報率可以在三個月內實現。

 

  高速、高精確度檢測 針對最高質量的矽太陽能組件產品

 

  新的EL系統的模塊化結構運行其集成到新的或已有產品線上,並且可以滿足太陽能電池的各種檢測要求。總體的YIELDMASTER EL Module檢測設備可將A級組件產量提高3%,通過3倍的檢測速度來提高整體產量。同時材料損失也減少到原來的1/6。因此使用ISRA SOLAR VISION技術的EL檢測設備可以顯著節約成本,提高生產率,具有更高的客戶滿意度。使用YIELDMASTER EL Module檢測設備,可以使太陽能生產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更低的產品損失,也提高了矽太陽能組件生產效率。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太陽電池組件電致發光缺陷檢測儀通用技術條件》獲國家標準立項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日前,由福建計量院申報的《太陽電池組件電致發光缺陷檢測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獲得全國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0)立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於2014年12月下達立項計劃,計劃編號20141856-T-339。
  • 中國智能交通建設:威海道明顯示電致發光產業創新
    電致發光技術(英文electroluminescent),又稱電場發光技術,簡稱EL,是通過加在兩電極的電壓產生電場,被電場激發的電子碰擊發光中心,而引致電子在能級間的躍遷、變化、複合導致發光的一種高新技術。電致發光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結合和應用近年來受到國家各部委和科技產業界的高度重視。
  • 6.2萬元 博碩光電一臺光伏組件電致發光檢測儀即將開拍
    6.2萬元 博碩光電一臺光伏組件電致發光檢測儀即將開拍光伏設備  來源:阿里淘寶拍賣平臺    2020/4/16 9:27:3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阿里淘寶拍賣平臺一臺太陽能電池組件電致發光檢測儀即將進行拍賣,據了解該設備為秦皇島博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出廠日期:2011年5月,成新率31%,型號LMEL01。
  • 在電致發光研發領域,選擇有機材料是基於哪些原因?
    技術使得發光二極體產業繼續擴大。有機材料的電致發光現象是1963年由Pope等人發現的,利用蒸鍍5mm的單層蒽(anthracene)晶體當發光層,所製作的有機發光二極體組件其驅動電壓必須高達100V以上,只能發出很微弱的藍光。
  • 福建省計量院《太陽電池組件電致發光缺陷檢測儀通用技術條件》獲...
    日前,福建計量院申報的《太陽電池組件電致發光缺陷檢測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獲得全國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0)立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於2014年12月下達立項計劃,計劃編號20141856-T-339。該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將按要求成立標準制定編寫組,上報光標委秘書處並適時召開標準編制啟動會。
  • PI Berlin旨在利用新的電致發光系統加速光伏組件故障檢測
    Photovoltaik-Institut Berlin(PI Berlin)日前為運轉的光伏組件的現場檢查推出一個新的自動化電致發光系統。根據該機構,新的系統,將於下周在Intersolar Europe上展示,將能夠一晚測試一千個組件並迅速確定任何故障。
  • 【技術】晶矽光伏組件電致光檢測應用及缺陷
    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和傳統能源短缺等危機,光伏組件製造行業迅猛發展,光伏組件質量控制環節中測試手段的不斷增強,原來的外觀和電性能測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目前一種可以測試晶體矽太陽電池及組件潛在缺陷的方法為行業內廣泛採用,文章基於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的理論,介紹利用近紅外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晶體矽太陽電池及組件中常見的隱性缺陷。
  • 《光伏組件電致發光缺陷測試儀技術規範》進入全球投票
    11月20日,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2015年度冬季會議在深圳舉行。會議總結了SEMI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成立4年來取得的成就,發布了本年度第二季度由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牽頭髮起的5項標準,首次批准發布了3項中文版光伏標準,審核並批准了3項標準草案進入全球2016年第1個投票環節向全球技術專家公開徵集意見。
  • Enfoton Solar為生產線配備MBJ Solution電致發光檢測儀
    Enfoton Solar為生產線配備MBJ Solution電致發光檢測儀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EnfotonSolar已為其光伏組件生產線配備了MBJSolution的電致發光檢測儀(electroluminescenceinspectionequipment)。
  • 珠江電纜淺談電致發光電線
    廣東珠江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電力電纜、家裝電纜、電視線、控制電纜、特種電纜、阻燃電纜、耐火電纜、低煙無滷電纜、防白蟻電纜等幾十種系列上千種規格型號的電線電纜產品。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了解電致發光電線。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2 16:18:53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
  • 光致發光檢測:使產量最大化的矽片自動質量分級技術
    YIELDMASTER PL – Wafer是ISRA VISION和GP Solar推出的新一代非接觸式光致發光檢測系統,為太陽能矽片提供高精度、高速度的質量保證。憑藉其先進的技術特點,該系統可以準確預測基於原始矽片分析的電池效率。由於只需投資於加工良好的矽片,操作者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YIELDMASTER PL – Wafer採用光致發光技術。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研究中起步最早,且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然而,目前的電致發光器件大多功能單一,而且封閉的器件結構導致很難集成傳感功能以滿足泛物聯網時代對發光器件智能性的新要求。此外,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電或單相交流電驅動,這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造成新的消耗能源並增加運行成本,這一研究空白亟待科學家來填補。
  • 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第1頁:或許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中國企業統領未來?
  • 黃維院士等構築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或單相交流驅動,還沒有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相關的報導。這就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消耗能源且增加成本。因此,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
  • 光電子薄膜之電致發光薄膜:無機電致發光薄膜
    1、交流高壓發光,10V/cm(隧近效應);2、三步驟:電子的注入與產生、高場電子加速與熱電子的生成、熱電子激發電致發光中心而發光;3、發光薄膜:ZnS:Mn為基質材料;4、發冷光;5、結構:ITO/絕緣層/ZnS:Mn/絕緣層/Al電極
  •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打開APP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京東方 發表於 2020-11-11 14:56:08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商業化OLED最後的優勢會消失
    在過去十幾年裡,還沒有任何人查出身體裡有可檢測量的鎘。所以相比較而言,量子點電視的含鎘問題,從科學角度看不是問題。四、量子點和OLED有可比性麼OLED也是現在比較熱門的 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過去普遍認為電視機的發展路線圖是從CRT-LCD液晶-OLED,但如果量子點可以做到電致發光,那麼將對OLED技術路線形成挑戰。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uantumDots-BacklightUnit,QD-BLU);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uantumDots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s,QLED)。
  • 從紅外線到紫外線波長的寬波長範圍電致發光傳感器
    從紅外線到紫外線波長的寬波長範圍電致發光傳感器研究人員開發的器件的結構和電致發光電致發光的電致發光(EL)對於許多設計為發光的電子設備的操作至關重要。從理論上講,EL可以在具有各種結構且由不同材料製成的設備中實現。但是,要實現電致發光,這些設備需要具有許多核心特徵,以使其能夠支撐特定的發光材料。迄今為止,這些核心特徵限制了可用於構建電致發光器件的材料範圍。最終,這阻止了能夠發射寬波長光的設備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