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朋友圈也成了人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
因為有了朋友圈,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
有時候,朋友圈其實代表的也是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個愛發朋友圈的人,或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記錄著自己的生活。
前不久,後臺有一位讀者曾給我這樣的一封來信,在信中她是這樣寫道的:
男友的大嬸是個脾氣比較古怪的人,生來就要強,前不久,因為感情的原因,大嬸也離了婚,離婚之後孩子跟著前夫,而大嬸便開始了她瀟灑的生活,大嬸離婚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她好賭,有時候甚至幾天不回家,家裡的孩子沒人管。
每次丈夫回到家之後也感覺不到一點家的幸福,就這樣,丈夫對他產生了怨言,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面對丈夫的抱怨,大嬸不僅沒有悔改,反而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最終,兩人選擇了和平離婚,離婚之後,大嬸依舊沒有改變,很多人都在背後說閒話,說大嬸是個不著家的女人,但是面對別人這樣的說法,大嬸並沒有絲毫的在意。
每天在朋友圈秀自己的生活,絲毫沒有被離婚這件事所影響,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都會發一些雞湯類的文章,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在感情中受過傷的女人,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只不過是在扮可憐。
發朋友圈已經成了大嬸的習慣,幾乎每天都不曾落下,後來,有一段時間,大嬸不再那麼頻繁的更新朋友圈了,後來才得知,她因為熬夜打牌身體吃不消而住院了。
在住院的那一段時間,身邊連一個能夠照顧她的人都沒有,那時候她才真正的明白,能夠有老公和孩子的陪伴,又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那次之後,大嬸聯繫到了前夫,選擇和對方復婚,並且保證以後會好好的經營家庭,就這樣,一家三口又在一起了。
但是復婚之後,大叔對大嬸有一個要求就是,放下手中的一切,陪伴孩子的成長,而且讓大嬸腳踏實地,找個安穩的工作,最終大嬸也同意了這樣的要求。
通過這件事,我們能夠明白,生活還是要腳踏實地,倘若因為一時糊塗而毀掉了自己的幸福也是得不償失的。
在朋友圈銷聲匿跡了很久的人,多半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八九不離十。
01.
開始努力生活
張聞天曾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倘若我們每天都活在別人的眼中,那麼到最後我們也會失去自我,當一個人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懂得為自己而活。
戒掉朋友圈,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因為關閉朋友圈之後,他們才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我,這時候的他們,不再會為別人所說的每句話而刻意的去為難自己,也不會為了別人而活,靜靜的努力,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當一個人開始努力生活的時候,他們更在意的往往是自己的生活感受。
朋友圈只是代表自己的一種心情,倘若你把自己的關注點太多的放在朋友圈中,到最後你也必定會變得越來越焦慮,對於一個人而言,最好的額狀態就是認真的做好自己,只有這樣,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逆風翻盤。
02.
懂得人情冷暖
西塞羅曾說:「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促使生命的延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人情冷暖,其實在我們生活的過程中,我們就能夠體會。
當你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那些能夠站出來幫助你的人,其實才是最愛你的,正應了那句話,巔峰引來虛偽的看客,黃昏見證虔誠的信徒。
生活中,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其實並不多,所以無論你的生活如何,都不要向外人透露太多,只有你學會獨自一個人熬過生活所有的苦,到最後才能夠獲得精彩。
朋友圈只是我們分享生活的一種方式,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也夠相互評論,彼此關注,但是網絡畢竟是虛幻的。
朋友圈在現實生活中,只能夠作為我們娛樂的一種方式,也不能夠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上面,每個人的都會有自己生活的方式。
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戒掉朋友圈的人,其實也在認真的生活,當一個人真正地看透生活的時候,其實他們也會更加懂得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