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17: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逯海濤
資料圖
與其說這是一場大會,不如說更像一場約會或者聚會。4月26日下午,第二屆2050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啟幕,來自全球的上萬名「年青人」共聚一堂。
2050大會是什麼?很多人聽到名字已經有些摸不著頭腦,當你了解了它的運作方式和議程之後,會更加佩服組織者的腦洞。會場上的雲棲之眼,不停閃動的數字顯示著從現在到2050年的倒計時。9億多秒時間,這也是我們和未來之間的距離。2050大會第一屆召開的時候,天馬行空到組織者也無法準確定義,其實不需要定義,因為夢想不能定義,未來更不能定義。這場把著眼點落在30多年之後的大會,其實更像一個「蟲洞」,引導著一群懷揣夢想的「年青人」向著未來無限逼近。
毫無疑問,2050大會顛覆了人們對於一般科技大會的印象,這裡沒有嘉賓、沒有官員、沒有工作人員,沒有繁文縟節的刻板程序,每一位參加者都以志願者的身份與會,所有的人都要購買門票。今年的大會還設置了青年團聚、新生論壇、探索空間等10個容器。容器?沒錯,不是分論壇,也不是會議板塊,就叫容器。那麼「年青人」們來到這裡究竟要做什麼?就像一位連續兩年的與會志願者所說:「2050不受限,在一個大框架裡,給到大家自由;多節點,最大限度地鼓勵信息流動,人員匯聚;最傳統,讓人和人能夠見一面。」你可以沒有具體的項目策劃書,也不一定是成熟的創業者,只要你對於科技懷抱熱情、關心人類未來,就能來這裡互相碰撞,燃起屬於自己的火花。
如同很多矽谷創業者們的夢想源自自家車庫,馬雲和十八羅漢的傳奇肇始於一間公寓,這些空間為他們和各自的夢想同路人提供了面對面的交流想法的場所。從與會規模來看,這場大會的能級相當於提供了N個這樣的車庫和公寓。也許很多夢想現在還不能馬上變現,只是一瞬靈光,但是誰又能知道未來不會成為改變人類生活的燎原之火?我們感受一下本屆大會的能量和氣場:造飛機的、做衛星的、敲代碼的志願者一起發起的空天夢幻團聚,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的內容從業者團聚,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三年百強團聚……三天中到底能種下什麼種子,又能開出什麼樣的花朵,我們拭目以待。
9億多秒,可以發生的事情和變化很多,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2050年終究會到來。那一天我們的生活將面臨更多的煩惱,還是會變得更好?這取決於我們今天的想法和行動,取決於在9億多秒的時間裡,我們做了什麼,而2050大會已經在進行著某種嘗試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