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2021-01-20 中國電信



精彩內容

5月25日至27日,2050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舉行。100場新生論壇,100個青年團聚、10000平米探索展區,年青人因科技而相聚,由創新出發,向未來起航。


在這激情而又狂歡的年青盛會中,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作為大會獨家有線、wifi網絡保障和現場駐點服務提供者,圓滿完成大會通信保障和客戶服務工作。




經過前期2個多月的網絡建設和準備,中國電信制定了一系列個性化解決方案,確保每位來自四海的青年都能在2050大會現場體驗最流暢的網絡環境,成功保障了大會的順利舉行。


全場全面覆蓋了

智能WiFi

各主會場的高速寬帶速率最高可達到1000M,無線出口帶寬40G,能容4萬人同時觀看高清電影,全套應急通訊車保障等專業的通信網絡支撐隨時待命。累計共投入保障人員70人,車輛6輛。


「 清晰的任務分工,詳細的施工計劃,嚴密的保障方案,確保大會通信保障工作的圓滿完成。截至5月27日晚18點,所有網絡運行暢通,專用wifi累計用戶2007人,流量839GB。


早在2050大會正式開始前,中國電信就應主辦方之邀,為2050候鳥計劃的2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入選者提供賽會期間臨時使用的高端智慧型手機,並提供全國流量不限量的號卡。


國際青年友人對手機愛不釋手,

對電信的服務更讚不絕口




在2050大會現場問訊處、服務點,隨時可見中國電信工作人員的身影,兩臺一站式自助服務機閃亮登場,並為因科技而團聚的年青人們,特設99不限量免費體驗區,前往諮詢者絡繹不絕。





服務2050,更歡聚2050

中國電信不僅為大會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電信青年更全面參與了大會的各項活動

更多精彩瞬間盡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胡鞍鋼: 中國2050
    人文清華講壇胡鞍鋼: 中國2050通訊員 小清 小文「中國處在國家生命發展周期的上升期,正在實現對美國綜合國力的全面超越。而與「五個黃金」寄語同樣擲地有聲的,是胡教授在當晚做客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時首次發布的「中國2050」研究報告。這也是這位中南海智囊繼《中國走向21世紀》《中國2020:一個新型超級大國》《2030中國:邁向共同富裕》等系列研究成果之後公開發布的最新國情研究成果。中國從哪裡來?現在處在什麼位置?又將走向何方?2050年的中國與你我有著怎樣的關聯?
  • 2050年中國什麼樣?
    《總綱》提出了到205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要在未來50年的時間內,全面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進入到世界總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前十名的國家行列。  多項目標與百姓相關  《總綱》描繪了到205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將要達到的各項具體目標,其中很多與百姓緊密相關。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可達85歲。
  • 2050,一個屬於年青人的大會
    2018年5月27日,首屆「2050大會」在杭州市雲棲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
  • 《全球天然氣展望報告2050》摘編
    2.能源和天然氣需求趨勢  2050年,化石能源將繼續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佔據主導,但所佔份額將有所下降,預計從2018年的81%下降到71%。石油仍是重要的能源,但份額將降至26%,煤炭則會驟降到18%,而天然氣將成為唯一份額增加的碳氫能源,預計從23%上升到27%。
  • 2050年,當你老了
    小孩成為勞動力之前需要社會的撫養,增加撫養比,當他們成人才可以大大緩解沉重的撫養比壓力,所以鼓勵生育是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方法,如圖【27】所示,在2050年以前,如果提高生育率到2以上,2050年以後撫養比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從長遠來看,這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所以,從決策層的人口政策應該是令社會加權總和生育率保持在2附近。
  • 2050年之前吃素才能生存?
    據外媒28日報導,瑞典科學家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水周論壇上發出警告,由於水土資源短缺,到2050年以前,人們可能被迫成為素食主義者才能生存下去。根據瑞典國際水研究所報告,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若人們不改變飲食習慣,40年後地球上的水資源將無法生產出滿足這些人需要的糧食。
  • 時評|2050大會:距離未來9億秒
    4月26日下午,第二屆2050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啟幕,來自全球的上萬名「年青人」共聚一堂。2050大會是什麼?很多人聽到名字已經有些摸不著頭腦,當你了解了它的運作方式和議程之後,會更加佩服組織者的腦洞。會場上的雲棲之眼,不停閃動的數字顯示著從現在到2050年的倒計時。9億多秒時間,這也是我們和未來之間的距離。
  • 未來學家:人類2050年有望長生不老
    他預測,到2050年,人的壽命將超過肉身的限制。通過放緩或逆轉細胞的老化過程,基因工程技術可以用來延長人的預期壽命。當「血肉之軀」結束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將催生人賴以寄託自己意識的機器人。屆時,人類將創建虛擬實境世界,一旦身體死亡,人可以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虛擬實境世界中。
  •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能發展趨勢
    原標題: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電發展趨勢 9月1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新版《至2050年能源、電力和核電預測》報告,詳細分析了到2050年全球和區域核電發展趨勢。由於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到2050年,北美的終端能源消耗將比2018年減少約6%(74億焦耳),電力消耗將以每年0.5%的速度緩慢增加。因此,到2050年,電力在終端能耗中的比例將逐漸增加到26%。這 世界總裝機容量將從2018年的7,188千兆瓦增加到2030年的9,782千兆瓦和2050年的13,633千兆瓦。
  • 2050年的世界
    副標題:外交風雲七十年  番外本系列共有三篇文章,分六個時期來回憶新中國七十年外交的風雲往事:《外交風雲七十年:朝花夕拾》《外交風雲七十年:絕處逢生》《外交風雲七十年:柳暗花明》本篇為該系列的番外:2050
  • 亞洲需求支撐2050年前全球煤炭貿易穩步增長
    該報告稱,2050年,中國燃煤發電量預計將達到頂峰,但需求增長放緩以及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的限制目標將促使燃煤發電量減少。到2050年,煤炭發電佔比將降至30%,遠低於2018年的64%。亞洲需求支撐2050年前全球煤炭貿易穩步增長9月24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2019年國際能源展望》顯示,隨著工業用煤增加和亞洲電力市場發展,到2050年,全球煤炭貿易預計將繼續增長。「在大多數地區,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預計將保持在當前水平上下,預計印度和亞洲非經合組織將長期增長。」報告顯示。
  • 長沙青年學子暢想2050激揚青春夢
    紅網時刻12月26日訊(長沙站記者 劉馳鋒 通訊員 陳正名 董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50年,我國將全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當代青少年正是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為抓好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價值觀養成,深入推動十九大精神在青年學子中落地生根,12月25日,長沙市天心區舉行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暨「2050青年說」長沙市青年學子暢想未來『時間膠囊』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中,未來信箱「時間膠囊」開啟,面向全區中學生徵集而來的「夢想信件」被裝入其中。
  • 2050年,地球可能會遭受這4種打擊
    2050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根據目前的現狀預測出未來的數據,這並不是不可能。2050年,熱帶雨林可能面臨徹底毀滅。隨著人口的增長,棲息地的破壞是對動物和人類的主要威脅。每年,我們都會因為砍伐森林而失去大量的雨林,也就是我們獲得許多救命藥物的地方,而砍伐森林的原因大多是伐木和耕作造成的。
  • 盧剛:不忘初衷、為「新」起航|2050 志願者專訪
    王堅在 2050 大會啟動會上說過「創新是人類的自信」,並認為 2050 可以讓挑戰離年輕人更近,讓科技離企業家更近,讓資本離工程師更近。 年青人,科技,創新,正是這三個詞走進了盧剛的心裡,於是他帶領著自己創辦的動點科技也參與到了這場 2050 的志願者聚會當中,與王堅博士一同為年青人打造一個科技創新的舞臺。記者:您是何時,在什麼樣的情景下,得知 2050 的?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2050年,全球發電總裝機約251億幹瓦,較2019年增長約2.3倍。煤電2030年前後達峰,峰值約22億幹瓦,2050年降至約15億幹瓦;2050年氣電、水電、核電分別約23億、20億、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在2025年前後約50%,2050年佔比超過80%,規模達到200億幹瓦;發電量佔比在2035年超過50%,2050年超過80%。
  • 2050年的世界居然長這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英國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發布了一份未來報告,向我們預測並描繪了2050年的世界的輪廓。除了衣食無憂之外,亞當斯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每個人都將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和更強健的體魄,癌症、老年痴呆都將被徹底治癒,而實驗室將成批生產出我們所需要的組織器官。亞當斯密研究所的主席梅森·皮裡博士更是大膽地向我們預測了渡渡鳥和恐龍的復活。
  • 歐盟2050年前交通領域擬減排90%
    無人機、氫動力飛機等新興技術將蓬勃發展 歐盟2050年前交通領域擬減排90%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和歐盟委員會官網消息,歐盟委員會9日發布了其最新的《可持續及智能交通戰略》,旨在採取各種措施,加大無人機和氫動力飛機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在未來30年減少碳排放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第二屆2050大會即將召開:這是一場「不確定」的大會
    志願者們將今年的 2050 命名為「2050@2019」,這樣的「@」,將一直持續 30 年。雲棲小鎮上還出現了可能是全世界最長的以秒為單位的倒計時裝置:九億多秒倒計時,直到2050年。按照傳統,我們要來解釋大會都有什麼亮點,誰來參加,我們能從大會上得到上些什麼。
  • 近距離接觸「2050大會」創新青年
    原標題:近距離接觸「2050大會」青年——哇哦,未來竟會是這樣鯉魚山街旁,500個帳篷在鳥語晨光中甦醒,裡面可能住著造飛機的、敲代碼的、搞藝術的。探索空間裡,裝了航空發動機的噴氣式自行車、全世界起飛重量最大的水上「飛船」、靠氫能源飛上天的「靈雀H」逐一亮相,令人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