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國花——白茉莉、雞蛋花、婆羅洲素馨
印尼是千島之國,風景秀麗,是無數人魂牽夢繞的旅遊勝國。印尼的國花是什麼花呢?國花顧名思義是指象徵國家的花,國花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別具意義,通過國花我們看可看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印尼的國花是白茉莉,它產自於印尼本地,是印尼人民公認的國花,但在印度尼西亞1993年第四號總統令中,確定了三種國花。分別是白茉莉、雞蛋花和婆羅洲素馨。

白茉莉為印尼的國之首,它寓意為友誼之花。在印尼人民心目中白茉莉是純潔、熱情的象徵,是愛情之花,友誼之花。它同時也是愛情之花,在印尼很多男女表示堅貞愛情就用此花來傳遞心聲。它還有尊敬之意,對等遠到而來的客人,它們會將白茉莉做成長串的花環,送給客人表示友好與尊敬。

印尼的第二種國花是雞蛋花,浪漫的峇里島上布滿了雞蛋花,雞蛋花夏季開花,花瓣邊緣呈白色,中心呈黃色,像雞蛋黃一樣的顏色,花香馥鬱而優雅 。姿態優美的雞蛋花在峇里島生長很隨意,到處都可以看到,當地人喜歡將它放在耳旁或髮髻後隨意裝飾,非常具有特色,很多旅遊客人也會模仿留影。
印尼第三種國花是婆羅洲素馨,它是盛產於婆羅洲的素馨花,它之所以被稱為第三國花,是因印尼的爪哇島是香花及香料植物的盛產地,婆羅洲素馨是一種香花植物,它的花期最長,花香也最幽雅迷人,早在16、17世紀的時候就被廣泛的栽種,深受人民喜愛,印尼人推它作為國家的國花也在情理之中。
馬來西亞國花——扶桑
馬來西亞人稱扶桑為「班加拉亞」。馬來西亞的盾形國徽上也有它的圖案。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扶桑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比喻為革命的火種灑滿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義者相繼後退。
扶桑別名朱槿、朱槿牡丹、赤槿、大紅花、花上花、日及、佛桑、佛槿、桑槿。
錦葵科木槿屬。據古書記載,扶桑生自東海日出之處,其葉如桑。而且兩棵樹往往同根偶生相依倚,所以得名扶桑。扶桑花紅形美,如木槿花,其花朝開暮落,而叫日及。
扶桑(學名:Hibiscus risa-sinensis)又叫朱槿、朱槿牡丹、赤槿、大紅花、花上花、日及、佛桑、佛槿、桑槿等,馬來西亞人稱為「班加拉亞」。 扶桑在植物分類學中是錦葵科的常綠大灌木,高可以生長到6米以上,一般溫室培高約1米。葉寬卵形或狹卵形;花下垂,直徑6—10釐米;花柄長3—5釐米,花冠漏鬥形,淡紅色或玫瑰紅色,人們很直觀地稱作「大紅花」;扶桑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也是非洲的蘇丹,大洋洲的斐濟的國花。在馬來西亞的盾形國徽上也有它的圖案。在馬來西亞人民用她那紅彤彤的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比喻為革命的火種灑滿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義者相繼後退。
扶桑雖然既是馬來西亞和巴拿馬的國花,又是夏威夷的州花,但是扶桑的原產地卻在中國。據古書記載:扶桑生自東海日出之處,其葉如桑,而且兩棵樹往往同根偶生相依倚,所以得名「扶桑」,其花朝開暮落,而叫「日及」。它的花紅形美,如木槿花,在晉朝嵇含的《南方草木》中則記載「其花如木槿而顏色深紅,稱之為朱槿」,因此常有人誤稱為「木槿」。扶桑在我國栽培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漢朝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湯谷上有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