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突然看到木槿花,很有些詫異。
畢竟印象裡,木槿花是在夏天開放的,伴著蟬聲嘶鳴和夏天的暑熱。
所以有「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的說法。
出自《禮記》。
木槿很常見,
起源於非洲大陸,繁衍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廣大地區,
我國很多省份都有木槿。
而隔壁鄰居韓國,則是把木槿定為了國花,
因為韓國人認為木槿花又叫無窮花,很有生命力,跟他們自身很像。
韓國的國徽圖案就是木槿花造型,這個創意最初來源於韓國的李氏王朝,他們在國旗的頂端用木槿花作為裝飾。
不過有兩點,可能「思密達」氣質的韓國朋友們忽視了:
1.木槿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
2.木槿花的英文名字是「Chineserose」——直接翻譯就是:中國玫瑰。
詩經裡說:「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行,顏如舜英」……的句子,
出自《鄭風 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一個小插曲,
民國公子、上海灘孟嘗君邵洵美就是為了追求盛家姐姐盛佩玉,從而把自己的句子改為了邵洵美,
一段佳話,
不過,他後來還是又娶了美國作家項美麗。
之前寫過,見這一篇:
)
美女的容顏,用「舜」來比擬,這個「舜」,就是木槿花。
木槿花的這個名字來自一段英雄救美的傳奇故事:
傳說有三位花神:舜華、舜英、舜姬
她們的真身是三棵木槿,
因為太美了,惹來了「渾沌」、「窮奇」、「木壽杌」、「饕餮」這四個兇狠的壞蛋來搶奪她們,
四兇鬥得昏天黑地,
三位花神嚇得自行枯萎,
舜帝得到消息趕來了,救活了這三棵木槿,讓她們綻放如初。
為了感謝舜帝,三位花神都願意以舜為姓,
而木槿花則被稱為「舜」。
木槿花朝開暮落,花朵與蜀葵很像。
之前寫過蜀葵,見這篇:
木槿花期長,六月開,九月還在開,
如今秋冬時節,老家的木槿還有在開花的。
老家人相信「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
幾乎家家戶戶的庭前屋角都種有木槿。
這個花:尋常,親和,低調,內斂,有生命力,綿綿不息。
木槿的花語是——溫柔的堅持,
像極了這世間的某一種類型的女子,
順境裡不驕矜,逆境裡不屈服,永遠默默地、溫柔地,做自己。
此外,
因為木槿一直開,落了再開,
所以也寓意情義的綿長,
在古代,木槿花曾經是相許男女的定情信物。
不同於家有女孩種桃花,
在古代的湖北一帶,家有男孩種木槿,
表示家裡的小小男子漢長大了,要說親事了。
木槿花很美,
未開時是含苞的欲語還休,
半開時像少女的裙子,
花開了,五個花瓣舒展,
《紅樓夢》裡寫大觀園裡木槿花多,
多到拿來做籬笆用:「茅簷土壁,槿籬竹牖」。
木槿形成的籬笆,稱為槿籬,倒是雅致。
木槿花顏色很多,
有純白、淡粉紅、淡紫、紫紅,
花型有單瓣、復瓣、重瓣。
白花重瓣木槿
粉紫重瓣木槿
短苞木槿
雅致木槿
大花木槿
長苞木槿
牡丹木槿
白花單瓣木槿
紫花重瓣木槿
藍莓沙冰和粉雪紡
吃貨的國度裡,我們好奇心比較強,看到什麼都喜歡問:能吃嗎?
木槿花能吃,
木槿花雞蛋餅
木槿花可以直接生吃,
還可以煮湯,民間有木槿花豆腐湯。
還可以清炒來吃,
木槿花自然也是入詩詞的,
唐代李商隱寫:《槿花》
「風露悽悽秋景繁,
可憐榮落在朝昏。
未央宮裡三千女,
但保紅顏莫知恩。」
這是借宮中女子的韶華易逝來感慨木槿花的朝開暮落,
一看到槿,後宮,
是不是馬上想到了《甄嬛傳》裡的槿汐姑姑,
孫茜飾演的崔槿汐
唐明皇李隆基寫木槿花: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白居易則是覺得木槿花雖然朝開暮落,只開一日,
依然挺好的,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像松樹一樣萬年長的: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明代張以寧寫木槿花:
「朝昏看開落,一笑小窗中。
別種蟠桃子,千年一度紅。」
有一種小家碧玉的嬌美,
木槿花的別名有:
長在樹上的花,
木槿還跟扶桑很像,
扶桑是很日本氣息的名字,
福建那邊多見扶桑花開,
又叫朱槿,
所以,
木槿,扶桑,蜀葵三姐妹:
《紅樓夢》裡寫晴雯死後做了芙蓉花神,
說的是木芙蓉花,也很像木槿花,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