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朔說,六月二十五日,端午節,詩經裡有漢服節目表演。於是,和她一起去遊詩經裡。照例是要打一下卡,拍個到此一遊。
這是正門。正門邊上,一塊石頭,刻著「詩經裡」三個字。
進了門,有石刻,是兩個小孩子,花花草草,讓人喜歡。
夏天的詩經裡,處處綠意盎然。
《詩經》裡最著名的篇章是「風」,「雅」,「頌」,這裡,就展示給大家欣賞
牆上的詩,認識嗎?
這首詩出自先秦的《鴻雁》,我和白朔,認真地讀了半天,只認得「鴻雁於飛」四個字,在網上搜了搜,才知道是:「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qú)勞於野」 意思是:「鴻雁在空中翩翩飛舞,扇動雙翅嗖嗖地響。那人離家出了遠門,野外奔波嘗盡苦楚。
這幾句,我倒認得:」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 小雅》裡的」鹿鳴」。鹿兒在原野鳴叫,高興地吃野外的浮萍。如果我有賢達光臨,我一定奏響樂器,用最高雅的方式招待他。
詩經裡,有一個小池,池中有水,水裡有花,花邊有蘆葦。
蘆葦讓人想起《蒹葭》:《蒹葭》因為瓊瑤的《在水一方》而聞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可能,設計者就是想給大家這樣一個氛圍吧。
有水的地方,總少不了荷花,這裡的荷花長得並不出色。只是,池中水氣氤氳,霧氣蒸騰,倒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這樣的景,讓人想起一句詩:「樓臺倒影 入池來」。
詩經裡,還有許多花,在簷前招展。自在隨心的樣子,看著著實讓人舒心。
我覺得這花可能是木槿花吧。看著特別像哈哈郡主那篇《木槿花:從《詩經》裡走來的姑娘,青春雖短,不負此生》裡的花。所以,我就當它是木槿花吧。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還有紫色的花,像長長的桑葚,還沒熟透的時候。
可是,詩經裡,最美的,是誰呢?自然是漢服小姐姐了。這女孩子不過十七歲,羞澀的像一朵將開未開的荷花,在得知我想拍一張照片後,乖乖地站在竹子邊,規規矩矩的,特別讓人憐愛。以至於我不想讓人看見她的俏臉。
正在表演的漂亮小姑娘
跳舞的漢服小姑娘
打傘的漢服小姐姐
看表演的小姐姐
明制漢服表演
還有資深美女在人特別少的街上表演
一道特別的風景,是他們,經過他們同意,可以發照片喲
像不像古代的衙內?小夥子們很大方,很客氣。謝謝他們的配合。
《詩經》裡的植物,在牆上列了許多,拍了幾張容易認字的:「葛之覃(tán)兮,施(yì)於中谷,維葉萋萋「,指葛草長得到處都是,茂密繁盛。
特別有名的」採薇「
還有木瓜:圖片很漂亮,記得瓊瑤的名字,就出自這裡。
還有許多,上幾張圖吧:
另外還有石頭
不勝列舉。
詩經裡,若是認真看,也得花些時間,單是那些植物,也讓人覺得自己淺陋,只是,很多人也不仔細看。反倒是某某到此一遊的拍照比較多。
若是有一日,能把《詩經》裡的詩,背個三五篇,我再去好好研讀一番吧。否則,把」摽(biào)有梅「讀成」piào有梅「,那就成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