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生前性格低調謙遜 嚮往寧靜生活(圖)

2021-01-16 搜狐網

  2009年7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盛頓白宮橢圓辦公室會見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到達月球的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以及尼爾·阿姆斯特朗(左一至左三)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巖攝

阿姆斯特朗登月時留下的腳印。

CFP供圖

阿姆斯特朗在太空艙中。

  這是阿姆斯特朗在美國舉行的紀念「阿波羅」登月25周年的紀念會上回憶那一歷史時刻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美國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家人8月25日證實,這名踏上月球的第一人因心臟手術併發症去世,享年82歲。美國多家媒體當天報導了阿姆斯特朗逝世的消息。

  阿姆斯特朗的家人晚些時候發布聲明,證實他逝世,稱讚他先後以「海軍飛行員、試飛員和太空人身份驕傲地服務國家」,是「美國英雄」。但聲明沒有說明阿姆斯特朗去世的時間和地點。

  據路透社報導,阿姆斯特朗先前診斷有冠狀動脈梗塞狀況,本月7日、即他82歲生日後兩天接受心臟搭橋手術。

  阿姆斯特朗家人的聲明說:「我們為失去一個好人而哀悼,同時為他不平凡的人生而讚嘆。希望全世界青年人能夠視他為榜樣,努力實現他們的夢想,願意探索並超越極限,忘我地投入一項比自身更加重要的事業。」

  1969年7月20日,全球數以億計的觀眾經黑白電視機屏幕,見證了阿姆斯特朗身穿白色太空衣走出「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類的足跡,完成了人類登月的夢想。

  阿姆斯特朗左腳踏上月球後告訴全球觀眾:「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如今成為最廣為人知的名言之一。

  阿姆斯特朗的家人25日說:「下一次,大家在晴朗的夜晚外出時看到月亮向你微笑,想像那是尼爾·阿姆斯特朗,衝他眨眨眼。」

  反應

  歐巴馬盛讚:

  他是所有時代的英雄

  美國總統歐巴馬8月25日發表聲明,對美國首位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去世深表悲痛,並盛讚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之一。

  歐巴馬在表達悲痛之後,第一句就指出:「尼爾是美國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不單只是他的時代,而是所有時代的英雄。」

  1969年阿姆斯特朗指揮「阿波羅11號」登月,他和另一太空人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行走了近3個小時。「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他初踏月球表面時的這句話,曾經傳遍全球。

  歐巴馬表示,1969年當阿姆斯特朗和他的機組成員乘坐阿波羅11號升空時,他們帶著整個國家的願望。他們向世界展示了美國精神能夠超越似乎無法想像的事情,只要有了足夠的動力和才智,一切皆有可能。

  歐巴馬說,當尼爾第一次踏足月球表面時,他實現的人類創舉永遠不會被忘記。他的探索精神將一直活在那些致力於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們心中。其遺產永存,閃耀著他教給我們的一小步巨大力量的光芒。

  人物

  先有飛行駕照 後有汽車駕照

  性格低調謙遜 嚮往寧靜生活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俄亥俄州小城沃帕科內塔,6歲時第一次乘坐了在當時非常罕見的飛機,從此開始醉心於航空,學習製作飛機模型,自製風洞試驗設備。

  他15歲參加飛行課程,16歲生日當天獲得飛機駕駛執照,那時他還沒有拿到汽車駕照。大學階段,他選擇就讀印第安納州珀杜大學航空工程專業。只是沒有等到學業結束,19歲的阿姆斯特朗便應召入伍,成為海軍飛行員並參加了韓戰。

  戰爭結束後,阿姆斯特朗重新回到校園,完成本科學業並獲得南加州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55年,他加入太空總署,成為一名非軍職的高速試飛員。他曾在多種飛行器上執行超過900架次的飛行任務。作為一名試飛員,阿姆斯特朗執行過X-15尖端研究飛機的飛行測試項目,駕駛飛機以4000英裡的時速掠過大氣層邊緣。這種飛機能以超音速飛行並達到很高的高度,駕駛這種飛機飛過80公裡的高度,一度被認為是未來太空人所必備的業績。

  7年後,阿姆斯特朗入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第二期太空人培訓班,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接受訓練。1962年9月17日,阿姆斯特朗被選拔為第二批的9名受訓的太空人之一,同時他也是第一位非軍職的太空人。1966年,他擔任「雙子星8號」的指令長,執行了第一次太空任務,當時太空艙曾一度失去控制,他差點命喪太空,不過最後還是成功地完成了太空飛行器對接的任務。還有一次訓練中,阿姆斯特朗所用登月訓練機出現故障,在大約30米高度失靈。阿姆斯特朗果斷啟動彈射座椅,逃過一劫。

  1968年,他成為「阿波羅8號」飛船替補指令長,見證指令長弗蘭克·博爾曼和其他兩名太空人環繞月球100圈,為他擔任「阿波羅11號」指令長成功登月鋪平道路。

  登月成功後,阿姆斯特朗等人在美國各地受到英雄般歡迎並巡迴訪問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沃帕科內塔這座僅9萬居民的小城,超過5萬人歡迎阿姆斯特朗回家。只是,性格低調謙遜的阿姆斯特朗似乎更嚮往寧靜生活。他1971年放棄航天局高層職位,選擇在辛辛那提大學教授航空工程學,直到1979年。

  阿姆斯特朗隨後出任多個與航空航天技術相關的公職並在一些企業任職,但始終與媒體保持距離,不願談及那次登月壯舉。他2005年參加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時說:「我猜想,我們大家都喜歡因日常工作成績被人記住,而不是因某一次閃光點。」

  有人問及,對他的腳印可能在月球表面存留數千年有什麼想法時,阿姆斯特朗回答:「我有點兒希望某個人上去把它們擦掉。」

  阿姆斯特朗在辛辛那提大學的同事羅恩·休斯頓評價:「他不接受採訪,但不是一個難以溝通的怪人。他只是不喜歡成為新聞焦點。」

  遺憾

  登了月球

  毀了家庭

  返回地球後,隨之而來的是種種擺脫不了的名譽和光環。可是,阿姆斯特朗對自己的成名並沒有心理準備,認為成名是個負擔,漸漸無法應付和承受。讓他感觸最深的是,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們對待他的方式與過去截然不同了。

  漸漸地,阿姆斯特朗變得越來越孤僻。他兩歲的女兒早年死於腦瘤,最初似乎並未影響阿姆斯特朗太多,可漸漸地,後遺症顯露出來,這位父親會看著女兒過去的照片發呆。

  不久之後,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總署航空學協會副會長。接著,為了徹底從公眾目光中隱退,阿姆斯特朗在1971年從美國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學航空工程學院擔任教授至1979年。阿姆斯特朗在後來甚至還在一個偏僻的鄉下買了一個雜草叢生的農莊,開始了自己的半隱居生活。他感慨地說道:「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別人才不將我當作一名太空人看待?」

  曾經有人建議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這個倔強的美國人只說了這樣一句話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連月球都去過了,地球上還有什麼地方吸引我呢?」

  由於工作需要,阿姆斯特朗很忙而且需要經常出差,為此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家人,兩個兒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他很少參與。從月球返回之後,他的生活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妻子珍妮特漸漸厭倦了這樣的日子。1989年年底,珍妮特在餐桌上留了一張紙條給他,提出離婚的要求。

  1994年,阿姆斯特朗與共同生活了38年的妻子珍妮特正式離婚。阿姆斯特朗回憶當時的場景,唏噓不已:「我想挽留她,可在當時那樣的情景中,我能說什麼呢?我們的婚姻,就像一次失敗的飛行,無聲地崩潰了……如果可能,我還要說,我愛妻子。我很抱歉,我們的婚姻,成為我成功的最大代價。」

  幾年前,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願意「生活在現在」,還經常駕駛滑翔機過把飛行癮。

  揭秘

  登陸月球

  曾選錯著陸點

  美國總統甘迺迪1961年提出要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為了這個登月計劃,美國花費了240億美元、40萬人力。阿姆斯特朗說,當時自己和另外兩名同僚麥可·柯林斯、巴茲·奧爾德林承載了整個國家的希望。「我們希望做到最好,希望不犯任何錯誤。」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等人乘坐阿波羅11號飛向月球。阿姆斯特朗至今仍清楚記得阿波羅11號發射時那股強有力的衝勁:「感覺就像坐在一列行駛在劣質鐵軌上的列車裡,不住地搖晃,非常嘈雜。」

  4天後,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控制著登月艙嘗試登陸月球。不過,登月艙的自動系統差點要了他倆的命。「我們的自動駕駛儀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巨大的環形山,大約有足球場那麼大,山坡陡峭,還布滿了汽車大小的巨石,那裡並不是我預期的登陸點。」阿姆斯特朗當機立斷地關閉了自動駕駛系統,手動控制登月艙繞到一處比較安全的地點登陸,但是這個過程讓他們耗費了寶貴的燃料。

  當時,全球有數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他們的登月過程。在等待之後,他們聽到了那句至今仍非常著名的一句話:「休斯敦,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著陸成功。」就這樣,阿姆斯特朗跨出「鷹」號登月艙,將左腳踏到月球表面上,留下那著名的腳印,成為人類歷史上登陸月球第一人。

  「當初並非選擇我作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我當時只是被選拔出來擔任飛行指令長,是特殊情況讓我成了登月的第一人,並不是事先人為安排好的。」阿姆斯特朗後來說。

  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待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測試月球引力、完成一系列試驗等,但這已足以讓他們成為地球上的超級明星。為紀念他的成就,他登陸地點附近的一座月球環形山還被命名為「阿姆斯特朗」。

  故事

  人類首次登月成功

  1969年7月16日早晨5時30分,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甘迺迪觀看這次轟動全球的登月發射。更多的人是坐在電視機旁屏氣注視著矗立在發射臺上的足有36層樓房高的白色龐然大物登月飛行器。

  中午12時32分,隨著「點火」令下,一片濃烈的煙霧從火箭的尾部噴湧而出,飛行器騰空而起,穿雲撥霧直衝九霄外。沉重的轟隆聲、怒吼聲和強烈的衝擊波使人們感到恐怖和窒息。好一幅驚天動地的奇觀!衛星和無線電波把電視和廣播協會的公開電信節目傳送到全世界。

  此時,尼克森總統在華盛頓也坐在電視機旁觀看這一壯麗又令人驚異的場景。隨後他宣布,4天之後為月球探險全國慶祝日並放假一天。

  7月19日正午,飛船進入月球軌道。扣人心弦的時刻到了。此後飛船飛到月球背面足有33分鐘並與地球失去了無線電聯繫。此時若是設備失靈或出現一點點計算錯誤,航天員就將永遠無法返回故鄉。飛船在繞月飛行的第13圈開始降落程序。當發動機點火時阿姆斯特朗的心率從77次/分鐘一下子升到111次/分鐘。

  1969年7月20日晚上10時56分,阿姆斯特朗身背救生背包走下登月艙的扶梯,在月球土壤上印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這時他說了一句極富哲理又非常著名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正好是星期天。據後來估計,在地球上收看登月實況的電視觀眾大約有5億人。大概這是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由於現代通信的奇蹟,使億萬人同阿姆斯特朗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同時也經歷著激動、緊張,為探險者的安全焦慮和擔憂。

  航天員開始在1/6地心引力條件下小心翼翼地在月表上行走,樣子好像夢遊者,蹣跚而行。後來他們漸漸放大了膽子,而且發現以比較長的彈跳步伐前進是一種較好的前進方式。於是他們就像袋鼠般跳躍,其敏捷度又像羚羊。

  航天員在月球表面上一共行走了2個多小時,其間他們還安放了科學儀器,收集了月球土壤和巖石的樣品,在月面上插了一面美國國旗。預定計劃完成之後,他們乘登月艙起飛上升,與始終在指揮艙內等待他們的柯林斯會合。

  「阿波羅11號」經過8天3小時17分22秒的遠航之後,順利返回地球,濺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羅11號」凱旋日,尼克森總統親自來到主打撈艦「大黃蜂」號上迎接美國人的驕子和勇士們。這在以前的航天活動中是從未有過的。

  7月24日中午,飛船濺落在太平洋上。艙門一打開,蛙人便將細菌隔離衣遞給航天員,然後用直升機把他們運到17公裡外的航空母艦上,並立即送入活動隔離車。他們所帶回的月球樣品,乃至飛船都被放進一個造價900萬美元的「月球返回接待實驗室」。

  「阿波羅11號」以高度的精確性進行了首次載人登月著陸。所有系統性能良好,工作準確無誤,幾乎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

  連結

  人類太空探索大事記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完成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繞地球飛行108分鐘;

  1961年5月5日,美國太空人小艾倫·謝潑德成為第一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乘坐「自由7號水星」宇宙飛船繞地球軌道飛行15分鐘22秒;

  1963年6月16日至19日,蘇聯航天員瓦倫丁娜·捷列什科娃成為第一名進入太空的女性,繞地球飛行48圈;

  1965年3月18日,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完成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接受地面模擬測試時,指揮艙失火,太空人格斯·格裡索姆、愛德華·懷特和羅格·查菲喪生;

  1967年4月24日,蘇聯「聯盟1號」飛船返回地球時墜毀,航天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喪生;

  1969年7月20日,人類登上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球著陸,出艙在月球行走;

  1971年6月29日,蘇聯「聯盟11號」飛船返回時艙內氣壓驟降,航天員格奧爾基·多布羅沃利斯基、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維克託·帕薩耶夫喪生;

  1973年5月14日,美國發射第一個地球軌道太空站「天空實驗室1號」;

  1981年4月12日,美國「哥倫比亞」號成為第一架進入地球軌道後返回地球並在機場著陸的太空梭;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73秒後爆炸,7名太空人遇難;

  1988年11月15日,蘇聯發射第一架無人駕駛太空梭「暴風雪」號,飛行3小時20分鐘;

  1995年6月29日,美國「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首次對接;

  1999年5月29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時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2011年7月21日,「阿特蘭蒂斯」號完成最後一次任務,降落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太空梭編隊退役,太空梭項目終結。

  趣聞

  10齡童修復天線

  助「阿波羅11號」

  順利返回地球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完成登月任務返回地面。3名太空人完全想不到,他們成功降落的幕後功臣中,竟有一個10歲小男孩。

  1969年7月23日晚上10時左右,小男孩格雷格·福斯和母親以及3個兄弟在家,爸爸查爾斯·福斯正在美國宇航局(NASA)關島跟蹤站工作。

  NASA關島跟蹤站對「阿波羅11號」返航至關重要。站內有一根強力天線連接美國宇航局和飛船的通訊,這根天線是「阿波羅11號」降落前太空人和地面控制臺通訊的唯一工具。但是就在關鍵時刻,天線的某個軸承突然失靈,導致整根天線險些無法工作。

  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換掉軸承就得拆開天線,但是已經沒有時間了。負責人查爾斯·福斯希望能夠通過潤滑這個軸承修復天線。但是全站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的手臂能夠伸進軸承放置的地方。

  查爾斯急中生智,火速派人叫來了自己的兒子格雷格。格雷格的小胳膊順利通過了直徑6釐米的縫隙,潤滑了軸承,天線也開始正常工作。24日,「阿波羅11號」順利著陸。

  返回地球後,阿姆斯特朗專程看望了查爾斯一家,並向格雷格表達了謝意。

  本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悼念儀式舉行 或秘密海葬
    中新網9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當地時間13日在首都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舉行公眾悼念儀式。按照阿姆斯特朗生前遺願,公眾悼念儀式結束之後,他有可能將被秘密海葬。  美國海軍已經證實將主持阿姆斯特朗的海葬儀式,但並沒有透露舉行海葬的時間、地點以及動用什麼型號的船隻。同時,目前仍不清楚是將阿姆斯特朗的遺體直接拋向大海還是以撒骨灰的方式進行海葬。據稱,阿姆斯特朗的家人希望低調地對其進行海葬,所以其海葬儀式有可能會秘密進行。
  • 和愛因斯坦瓷磚一起,期待嚮往的生活
    很多人在看過《嚮往的生活4》後,都會非常渴望節目裡那種:白天和家人、朋友一起做各種活計,然後累得氣喘籲籲;晚上再圍坐一桌,一遍聊天,一遍品嘗自己做的美食......但那種安逸、靜謐、隨心所欲的慢生活,也許真的只有在綜藝節目中才能找到的。儘管對於嚮往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自己的追求。
  • 阿姆斯特朗被定服藥:只願與家人度過寧靜夜晚
    1000頁調查報告、26位證人證詞,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北京時間昨日凌晨公布了前環法七冠王蘭斯·阿姆斯特朗涉嫌使用禁藥的「壓倒性」證據,指認阿姆斯特朗及其所在的美國郵政車隊「實施了體育史上最複雜、最專業、最成功的服用禁藥計劃。」
  • 寧靜談鄭爽招人喜歡的原因,她的性格很獨特!
    寧靜耿直的性格在圈內是有目共睹的,而這樣的耿直性格難免會被質疑與其他明星不和,在之前寧靜參加的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上,就曾爆出她和鄭爽不合。不過其實觀察仔細的網友都能發現,私底下的鄭爽和寧靜好著呢。之前鄭爽被批演技爛時,寧靜則力挺鄭爽演技好。
  • 98%的人被這5張圖暴露了內在性格
    B.大鼻子教授:為人和善,低調謙遜,善於思考,是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C.黃貂魚或鰩魚:總是覺得低人一等,習慣了更有資歷之人的排擠,雖然心裡不一定舒服。圖二解析:A.鴯鶓:你感受到奢華生活的魅力,雖然有時第二天一覺醒來,並不喜歡這種感覺;你搖擺於兩種極端情緒之間:一種是目空一切,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另一種則是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B.甲蟲:工作非常勤奮;自然而然會獲得成功;你詳細制定了計劃,並付諸於實施。
  • 《嚮往的生活》鍋碗瓢盆性格各異,也許你的寵物也很有個性!
    原來動物們也有群體和社會,每個個體都是獨立而富有個性的,並且,和人類一樣,動物們的性格也會對它們的生活產生影響,它們的很多舉動並不是下意識,有些也是經過思考的。最近,《嚮往的生活》第四季也將在5月8日開播。而伴隨著節目開播的預熱熱搜,大多數都是關於節目裡的動物們。觀眾們看著長大的小羊天霸,因為難產去世了。
  • 阿姆斯特朗登月時到底說了什麼?
    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羅11號的任務是人類登月,飛船上的太空人共有3位,阿姆斯特朗是11號的指揮,登月艙駕駛員是巴茲·奧爾德林,指令艙駕駛員是麥可·柯林斯。1969年7月16號,阿波羅11號由土星5號火箭運載升空,飛船沿地月過渡軌道飛行2天半後接近月球,進入環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而柯林斯留在指揮艙內繼續環月飛行。
  • 阿姆斯特朗在一次極其坦誠的採訪中承認「有點假」
    僅僅四天之後,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太空人埃德溫·奧爾德林一起,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但在半個世紀以前,當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指令艙飛行員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在發射前最後一次向公眾揮手時,情況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現在,在阿波羅11號發射50周年之際,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5年播出的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60分鐘節目揭示了阿姆斯特朗指揮官那天的真實感受。
  • 開不同顏色車的人代表這些性格不信試一試
    這是根據色彩來分析性格的。比如春有感,夏幽懷,秋感傷,冬猶憐。進入不同季節產生不同感情。 不同顏色的車也會讓人產生不同感情。不同性格的人遇到不同顏色的車,就會產生不同的好感。選紅色的車表達自己激情活力四射,工作遊刃有餘,更貼合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 這是寧靜與第一任丈夫生的孩子,如今變得又高又帥了!
    近日,有媒體拍到寧靜與21歲的混血兒子雷納一同出行。也許是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寧靜極少公開 兒子雷納的照片,根據媒體上的照片上看,雷納戴著牛仔帽,西部風情十足,混血的五官與高挑的身材,看著真是又高又帥,要知道,雷納小時候可是一個小胖子呢!
  • 阿姆斯特朗登月工具袋首次發現 神秘袋子裡有些什麼?
    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第一步的45年後,這位「登月第一人」曾使用的登月工具袋終於「重見天日」。你也好奇工具袋裡有什麼嗎?來看看這一堆阿姆斯特朗收藏的「登月之旅紀念品」吧——一盞燈,一把扳手,一個多功能支架,兩條頭盔帶,一臺小瞄準儀,一個膠片攝像機,還有「小鷹」號登月艙降落時使用的繩索……
  • 最準確的色彩性格解析,別讓顏色出賣你
    看看,色彩可以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力量不容小覷!⒈紅色(RED):璀璨奪目、萬眾聚焦,適合天性積極活躍、舞臺感極佳的人紅色的性格能量:好奇心旺盛、單純活潑、性格外向、外冷內熱,一般具有這些性格特點的都會偏愛紅色。紅色給人熱情奔放、積極活躍、可促進能量散發。這和紅色能夠促進腎上腺素分泌的本質原因密不可分。
  • 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重獲偉大的寧靜
    ,共鑑原作色彩的藝術魅力,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收穫內心的偉大寧靜。   正如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瀚先生所說:「縵合·北京不論是從自然環境、空間生活,還是在藝術氛圍營造上,都呈現出一種源自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般存在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可能很多人僅僅只看過當年的一段錄像,但是對於事情的經過沒有任何了解,《登月第一人》為大家從生活到工作詳細展現了阿姆斯特朗的傳奇人生。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出生於1930年,於2012年逝世,1969年7月21日,通過阿波羅十一號計劃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 粉絲機場送寧靜哪吒套裝 拿乾坤圈混天綾擺pose
    粉絲機場送寧靜哪吒套裝 拿乾坤圈混天綾擺pose時間:2020-08-07 16: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粉絲機場送寧靜哪吒套裝 拿乾坤圈混天綾擺pose 寧靜是一位有實力有個性的女演員,她的性格甚至比她的作品還要出名,剪光頭、綜藝上懟人等,這些很多女明星都不敢做的事情她都做過
  • 阿姆斯特朗: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圖)
    尼爾•阿姆斯特朗1930年出生於俄亥俄州,早年就讀於印地安那州的普渡大學,1955年獲得航天工程科學學士學位。曾在韓戰中駕駛噴氣式戰鬥機參加了78次戰鬥。其後,他就讀南加州大學,獲航天工程科學碩士學位。1962年,阿姆斯特朗加入美國航空航天總署(NASA),成為在NASA受訓的九位太空人小組的一員。
  •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五個特徵,很厲害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個特徵,很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有這五個很低調的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一、貴而不顯,平易近人低調之人,無論身份有多麼的高貴,言語上總是謙遜得體的,行為上總是平易近人的,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壓力,不會刻意地炫耀與攀比,結果,反而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人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越是炫耀什麼,其實是越缺什麼,越強調和推崇自己,別人反而越是厭棄你;你做人越是低調,越是謙遜,越是平易近人,別人反而越會親近你、尊重你、抬舉你。
  • 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視角重演!月球原來長這樣!
    今年,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距離登月日期將近,為此,LROC團隊模擬了阿姆斯特朗在窗外看到的情景,簡直令人嚮往!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自2009年以來一直環繞地球最近的鄰居運行,而LROC是LRO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照相機。
  • 生活中,我們更應該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五十四歲那年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簡簡單單八十六個字,道出了人生的感慨與對孩子的殷殷希望。
  • 一種瞳色代表一種性格,我的最愛是紅色,你呢
    但在動漫作品中,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突出角色性格,畫師們常會為不同性格的角色搭配不同顏色的瞳孔。我們在看動漫的時候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相同顏色瞳孔的角色往往擁有相似的性格特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日漫作品裡最常出現的5種瞳色,每一種瞳色代表一種性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