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重獲偉大的寧靜

2020-12-05 龍訊財經

  近日,縵合·北京聯合木木美術館偉大×藝術×寧靜喬治·莫蘭迪中國首展預展在縵合·北京隆重啟幕。

  此次首展是喬治·莫蘭迪的藝術作品在中國的首度呈現,其中不乏從私人收藏家手中借展呈現的瑰寶級收藏作品,這也將成為喬治·莫蘭迪在中國最詳盡、最具深度的展現,也是在國內的首次亮相。

  作為面向大眾正式開放前的特展活動,縵合·北京也以高規格的預展規制,邀約眾多頂級收藏家、媒體嘉賓及縵合·北京業主蒞臨現場,一起欣賞世界藝術大師的真跡作品。

  首展中國首站落地縵合·北京

  中國北京,承載了絢爛的歷史、魅力的現在、未知的將來,這樣一個極具人文色彩的城市,必然會成為各種文化的引領先鋒。正因文化與藝術深厚的根基和積澱,也讓北京成為喬治·莫蘭迪真跡作品中國首展的城市,而縵合·北京有幸成為此次正式對外開放前的預展之地。

  11月27日下午,預展活動正式開啟。活動開幕式中,縵合·北京項目總經理張宇翔先生首先對到場的業內頂級收藏家、嘉賓以及縵合·北京業主表示歡迎,他講道:「莫蘭迪影響了幾代人對於審美的追求與憧憬,寧靜內斂,沒有色彩的激烈碰撞,看似普通卻彰顯著時代的審美趨勢,這也與Adrian Zecha先生、與縵合·北京所倡導的『簡單 而品位不凡』『重獲偉大的寧靜』的理念有著精神上的契合」,並表示非常有幸與木木美術館共同合作,於縵合·北京分享喬治·莫蘭迪的藝術創作,共鑑原作色彩的藝術魅力,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收穫內心的偉大寧靜。

  而談到此次木木美術館與縵合·北京的跨界合作,也是源自喬治·莫蘭迪作品與理念與縵合·北京——重獲偉大的寧靜的精神契合。

  正如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瀚先生所說:「縵合·北京不論是從自然環境、空間生活,還是在藝術氛圍營造上,都呈現出一種源自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般存在,與喬治·莫蘭迪先生寧靜、低調、內斂的性格與精神也是相互契合的,這也是我們與縵合·北京之間合作共展的重要原因。」相信這次特展也能為更多到訪觀眾帶來獨具一格的藝術體驗。

  偉大寧靜 在色彩藝術中慰藉內心

  喬治·莫蘭迪先生的作品為世人稱道,亦是源自他對色彩的極致追求,被譽為20世紀義大利最偉大的畫家的喬治·莫蘭迪,在藝術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與創作,也成為世界政要、頂級收藏家等競相爭藏與欣賞的藝術佳作。而他的作品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嫻熟筆觸和精妙色彩所闡述的事物簡約之美,讓人沉浸畫作,去體悟一種源自心靈的慰藉。

  一生致力於藝術創作的喬治·莫蘭迪先生,也以其獨特的藝術造詣與人格魅力,贏得世界的傾賞。

  此次展覽也將是喬治·莫蘭迪藝術原作在中國最詳盡、最具深度的展現,也是在國內的首次亮相。而其中精品之作在縵合·北京的預展呈現,在為縵合·北京業主和收藏家打造一場視覺藝術盛宴的同時,更是以一場私享、專屬的形式,重獲內心的偉大寧靜。

  傳奇作品 邂逅深度的藝術體驗

  作為全球生活方式締造者,此次畫展也是為縵合·北京業主專屬打造的頂級生活方式的又一次呈現與落地,旨在為熱愛生活、崇尚藝術、追求卓越的層峰人物提供更多的藝術欣賞、文化交流的平臺,此次縵合·北京喬治·莫蘭迪中國首展預展將持續一周的時間與大家相遇,恭迎預約品鑑,與世界藝術大家,一起品位藝術,於內心深處遇見偉大寧靜。

  美,源自色彩的寧靜的表達,給人以藝術瑰麗的享受,如此之美,不應只存在博物館中,藝術源於對生活的親近和觀察,還應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讓色彩成為美好生活的註腳。

  11月27日-12月3日,偉大×藝術×寧靜,喬治·莫蘭迪中國首展特展,如約綻放,敬邀蒞臨,與大師原作屏息大賞。


0

本文作者為nc1772。

龍訊財經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龍訊財經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張雨綺寧靜用什麼香水?寧靜:她的香水比較重,我的比較好聞
    寧靜從來就是敢說敢做的這麼一個人,近日接受採訪時聊起了香水的話題!靜姐不說話則以,一說就語出驚人!寧靜說張雨綺身上的肉香味太濃,走過去就倒一大批人,還說張雨綺散發著肉香,她的香水比較重,我的比較好聞……對話真的太有意思了,說完還不忘記補充:「張雨綺會不會掐死我……」哈哈哈。記者:節目裡有一個梗叫做「靜姐選妃」,有沒有你真的很欣賞的姐姐?
  • 北歐風格裝修搭配莫蘭迪綠、藍加原木色,打造精緻高檔裝修
    在所有的設計風格裡,北歐風格的實用主義是最突出的,莫蘭迪色調能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有質感更高端,所以這裡我們選擇了兩種莫蘭迪的主色調,就是在飽和色的基礎上加入不飽和灰和白,讓色彩看起來更有質感。今天盾裝小高給大家帶來了一款北歐風格搭配莫蘭迪綠、藍加原木色的搭配方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寧靜時刻(一)大自然冥想
  • 衛星發回首張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圖,南美南非濃度最高
    衛星發回首張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圖,南美南非濃度最高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4-12-22 10:12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首次公布PM10最高濃度值 南北城相差7倍
    相關專題:危險的PM2.5顆粒圖解全球空氣汙  10日早上,北京城區和東南部地區一度出現中重度汙染。在PM10可吸入顆粒物方面,城六區、東南和西南地區單站最高小時濃度與東北、西北地區相比,差別最大時達到7倍。
  • 【你知道嗎】二氧化碳濃度達歷史最高值
    冰芯資料是目前所有古氣候分析資料裡解析度和準確度最高的,它提供了直接的歷史氣候信息。 目前,在南極鑽探的深度超過2000米,有的地方甚至達到3769米;據此計算出來的古氣候可以追溯到80萬年以前。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1日上午,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監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創紀錄的415.26ppm(百萬分比濃度)。
  • 直播預告|顏色大師莫蘭迪來了!直擊木木美術館大展開幕現場
    莫蘭迪熱衷於對特定主題和構圖的反覆探索和嘗試,通過顏色、色調、比例和構圖上的微妙變化,與其所描繪的對象展開對話,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莫蘭迪的作品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馬德裡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巴黎奧賽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等國際知名藝術機構收藏。除此之外,在義大利博洛尼亞還有一座專門為藝術家創建的美術館——莫蘭迪博物館,位於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內。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對此,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薩斯表示,「這不僅是有記錄的歷史中的第一次,也不僅是一萬年前農業文明出現後的第一次,而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次。我們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地球。」
  • 溫室氣體濃度達65萬年來最高
    美國《科學》雜誌稱全球變暖趨勢難以扭轉  本報綜合報導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雜誌中,科學家指出,通過研究南極洲古代冰層,他們發現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達到65萬年來最高濃度。  溫室氣體濃度在近幾個世紀急劇上升  開展這項研究的是歐洲南極冰核研究項目的科學家,他們在南極東部冰蓋「C」附近鑽入3200米深的冰層,獲取古代冰核,並對其中氣泡的氣體構成進行研究。這些冰核是65萬年前降落到南極的積雪形成的。而此前科學家對古代大氣的研究最早追溯到40萬年前。
  • 2300萬年以來最高紀錄,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如今還在飆升
    全球變暖的幕後黑手就是二氧化碳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隨著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越來越高,讓地球形成了溫室效應,據資料顯示,二氧化碳氣體有吸熱和隔熱的效果但這個保護罩並不是保護人類的生命,而是保護地球的熱量,因為二氧化碳會隔熱吸熱,所以,它會充分吸收太陽照射到地球的熱量,同時,又不讓地球的熱量散發出來,長久下去,地球就像一個溫室一樣,其表面氣溫只會越來越高,最後促成全球變暖
  • 北京PM2.5濃度南北差異大 遇重汙染擬分區響應
    南部PM2.5濃度接近爆表,北部卻僅處在中度汙染水平,在兩種汙染程度之下,卻同時實施一樣的重汙染應急預警級別。近日,北京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記者獲悉,北京市將修訂完成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而在此次預警修訂中,將考慮到北京南北汙染差異,增加分區響應。另據介紹,今年截至2月28日,全市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5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41.1%。
  • 工廠停工仍重汙染!除了不利天氣,它對PM2.5貢獻率最高竟達80%
    柴發合指出,春節期間確實是秋冬季工業企業排放低值時期,但還是出現了重汙染天氣,客觀因素是不利氣象條件,主觀因素還是汙染排放。柴發合強調,分析表明,部分城市在汙染峰值期間,煙花爆竹對PM2.5的貢獻率最高可達80%左右。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新京報專欄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對此,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薩斯表示,「這不僅是有記錄的歷史中的第一次,也不僅是一萬年前農業文明出現後的第一次,而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次。我們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地球。」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最主要的成分,對於全球變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蘭大校友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蘭大校友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每日甘肅網11月1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蘭州大學1989級衛生系(現公共衛生學院)校友李文輝博士11月12日榮膺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 聯合國: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3百萬年來最高水平
    聯合國: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3百萬年來最高水平 中國新聞網 | 2020-09-10 15:32:03 9日發布的一份由世界氣象組織(WMO)等聯合國機構共同完成的報告顯示,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PPT模板」莫蘭迪色個人藝術作品集
    哈嘍周五好啊,這周大家選出來的主題是莫蘭迪色個人作品集,之前還和小夥伴提到說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這個色系就特別容易犯困。OK,那今天就這樣了,Good Luck回復關鍵字「莫蘭迪藝術」模板未經作者同意不可商用,否則即為侵權,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 心靈的寧靜之處雷克雅未克大教堂,讓人平凡而又震撼的地方
    心靈的寧靜之處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讓人平凡而又震撼的地方。雷克雅未克大教堂(Hallgrimskirkja)是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一座著名教堂。該教堂是冰島的最高建築之一,於1940年奠基,於20世紀60年代末基本完工。由於經費靠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
  •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2019-07-06 04: 2019年07月06日 04:5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我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 美國《時代》周刊盤點世界上汙染最重的10個地方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1月4日發表題為《城市荒地:世界上汙染最重的10個地方》的文章。文章稱,氣候變化或許受到的關注最多,但如今對人體健康的最大環境威脅不是全球變暖,而是工業汙染。工業汙染往往發生在貧困城鎮,那裡的加工廠、發電站和化工廠受到的監管幾近於零。
  • 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誕生以來最高值
    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索斯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突破415ppm。」他說:「這還並不僅僅局限於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也不是農業文明開始出現以來的1萬年左右,而是數百萬年前現代人類的祖先誕生以來都從來沒有過這麼高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