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貟福林
奧斯汀·史蒂文斯是世界上著名的爬行動物專家,拍攝過很多蛇類紀錄片。他總能捕捉到最精彩懾人的鏡頭,讓觀眾清楚地看到蛇類的攻擊、自我防衛、噴吐毒液和勒斃獵物的樣子,以及諸如食卵蛇如何吞入一顆比它頭大六倍的蛋這樣的場景。
他曾經一連 107 天,晝夜不分的與非洲毒性最強、最致命的蛇群共同生活,締造了一項驚人的記錄。到了第96天,一隻眼鏡蛇咬了奧斯汀。但為了繼續拍攝,他堅持不離開,所以,最後只得在蛇群中接受治療。儘管身體虛弱,他最後還是英勇地完成了107天與毒蛇共處的創舉,也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大師的腳步,走進兇險的蛇類世界,走近種類繁雜的巨型蟒蛇。
走近巨蟒儘管已經107天,而且這麼近距離的接觸致命的眼鏡蛇,奧斯汀還是不滿足,所以又毅然決然的前往南美洲,想要拜訪世界上體型最大、讓人聞之喪膽的巨蟒。奧斯汀一心只想要完整呈現巨蟒真實面貌,雖然它們逐水而居,他還是不畏艱難的與河水搏鬥,追尋巨蟒的蹤跡。
巨蟒最長可以長到10米,體重超過350公斤;體型厚實強壯。雖然巨蟒的毒性並不強,而且通常會避開人類,但它們也是咬死人不眨眼的,所以千萬別惹毛它們。世界上只有少數幾種蛇類能夠把人類勒死;而當巨蟒長到一定體積時,即使無法吞食人類,它的纏繞也足以使人喪命。
巨蟒力大無窮,如果不慎被它們「抱住」,就幾乎沒有掙脫的機會。這種擁抱將是「致命的擁抱」,一旦被它們纏住,將壓得人喘不過氣,最後窒息而死。因此,巨蟒的獵物都是因為它們的緊緊纏繞而送命的。
比較為人所知的巨蟒有綠水蚺、球蟒、緬甸蟒以及環紋蟒等,我們今天介紹還有白唇蟒、紫晶蟒以及黑鑽樹蟒等品種。
綠水蚺
學名:Eunectes Murinus
英文名:Green Anaconda
分 布:分布於亞馬遜河流域。
全長:約5m—6.5m 最長可達8.5m
綠水蚺是世界上最大(並非最長)的蛇,也稱森蚺,其戰鬥力在爬行動物中是數一數二的,也是南美洲的頂級食肉動物。但從沒有過吃人的記錄,吃人停留在傳說階段。綠水蚺棲息於亞馬遜流域溼地中,高度水棲。卵胎生,初生仔蛇長70-80釐米。有夏眠現象,與南美洲乾濕季節交替有關;夏眠時會埋入淤泥中,藉以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因其體型太過龐大,所以必須靠水的浮力支撐其體重。分布地受水源限制,不會出現在離水源地太遠的區域。森蚺的皮硬而滑,而且有鱗甲保護,據推斷,就是連花豹這類中型猛獸想要咬穿它都絕非易事。
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也喜食野豬等大型哺乳動物。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
綠水蚺最強的武器,不是利牙毒液,而是無人能及的力氣。它只要蜷曲身體,就可將獵物纏壓個粉身碎骨。綠水蚺有殺死鱷魚、美洲虎、野豬等戰鬥力相當強的猛獸的記錄。
球蟒
英文名:Ball Python (Royal Python)
學名:Python regius
分布:非洲西部及中部
全長:約1.5m 最長為2m
近年來新品種的培育事業極為昌盛,人們都通過各個品系之間的交配繁殖,希望能培育出更出色更完美的種類,於是球蟒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品種中脫穎而出。不過這一類蛇由於比較容易購買,因此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
隨著其個體的不斷變大,其人氣也在不斷提高。不過,這一類蛇膽子比較小,性格十分溫和,而且,飼養方法也十分地簡單,因此把它做為飼養爬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雖說這一類蛇「沒脾氣」,但是最好也不要刺激到它,儘量不要把它放在手掌中玩耍。
這一類蛇分布在雨季、乾季分明的地域,乾季期間它們不吃任何食物,因此,可以說他們有一種很好的忍耐飢餓的本領。不過並非所有的蛇都是這樣的,個體很少能如此頑強的忍飢挨餓。
餵養老鼠即可。雖然這一類蛇類喜歡乾燥的環境,不過還是在飼養箱中設置一個水箱比較好。另外,再在飼養箱子,為它打造一個私密的空間,也是十分必要的,最好選用不完全透明和足夠大的材質作為愛蛇房子的材料。
緬甸蟒
英文名:Burmese Python
學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分布:緬甸、中國南部、越南
全長:約5m 最長:7m
這一類蛇的養殖比較普遍,海外繁殖也較為繁盛,現在許多品種已被固定下來。緬甸蟒性格溫和,再加上他有著巨大的體型,因此頗受大家喜愛。一般來說,這一類蛇最小的全長為3m,即使這樣也能算得上體型龐大的那一類了,這樣一來,勢必增加了飼養難度。
緬甸蟒個體的飼養還是比較容易的,在飼養箱中應該保持高溫,配備一個水容器以保持飼養箱的溼度,另外還要放一個木塊,以備其攀爬活動。這一品系的飼養受到相關部門的制約,因此,飼養時需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允許後方可飼養。
黃金蟒
英文名:Burmese Python
學名:Patteraless
分布:印度,斯裡蘭卡,緬甸,中國(福建,廣東,四川,雲南等地)等地。
全長:約5m 最長:7m
黃金蟒是緬甸蟒蛇的白化突變種,是一種十分稀少的變異品種。黃金蟒的成體可以長到7米長。在野外的黃金蟒如果有機會與另一條黃金蟒交配,就會將它獨特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但是這種機率十分小,因而黃金蟒十分難得。在它的原產地,通常被印度人作為「神靈」加以崇拜。黃金蟒主要分布在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和泰國北部,其居住地是季風森林、乾燥森林和稀樹大草原。
野生條件下黃金蟒無法存活,因其本身就是種病態,體內缺少黑色素,免疫力低下易患多種疾病,原有保護色功能的喪失無法躲避天敵並且會因為吸收過多紫外線而死亡,現存個體均為人工繁育。但是在我國,緬甸蟒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中規定的被保護動物。
環紋蟒
英文名:Bismarck Ringed Python
學名:Bothrochilus boa
分布:巴布亞紐幾內亞
全長:0.9-1.8m
這一品系在幼年的時候就以其豔麗獨特的色彩吸引了眾多愛蛇之人。曾經這一品系被劃在「幻一族」中,後來隨著美國的品種改良事業的進行,很多蛇類都作為單獨品種固定下來。成年蛇共分為兩類,一類是遺留了幼年時期蛇體色等特點的蛇,還有一類則是全身遍布褐色斑紋的品種。
在家庭飼養方面,需要為其準備一個極其乾燥的環境。由於這種蛇十分膽小因此一定要給它準備一個小房子,作為它的「避難所」。食物選擇老鼠即可。有的人認為,這一品種的蛇幼年時候的吸引力會隨著它逐漸長大而消失不見,也正是因此人們往往對這一類品種更感興趣,人們都一心想通過自己努力培育出更加出色的品種。
白唇蟒
英文名:White-lipped Python
學名:Leio python albertisii
分布:紐幾內亞
全長:成年體長不等
這一品系的蛇往往給人短小精悍的印象,極具人氣。這類蛇有很多種顏色,有一定的攻擊性,一般來說,只要人們站到飼養箱前,它便會蠢蠢欲動,架起攻擊之勢,也許正是因為這股氣勢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才能吸引好多愛蛇人的目光。
最近這一品系的蛇的進出口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許是因為與以前相比這一類蛇的食物有了很大的變化,不會像以前一樣喜歡進食很多不便於購買到的動物,只是餵食老鼠即可。這一品系的蛇有一大特點,他們並不需要十分溼潤的環境,溼度適當即可,必要時可以設置一個水箱調節。
紫晶蟒
英文名:Amethystine Python,Scrub Python
學名:Morelia Amethystine
分布:紐幾內亞、俾斯麥群島、摩鹿加群島、澳大利亞東北部
全長:4m,最長約為8.6m
大洋洲巨型蛇之最。通常喜歡棲息樹上,尤其是幼年時期,幾乎從未在地面活動。由名得知,在燦爛的陽光下,它的表皮可以折射出紫色,十分漂亮。由於這一種蛇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攻擊性較強,再加上體型十分巨大,因此並不推薦家庭飼養。這一品種大多棲息在杳無人煙的荒島上,因此不同地域,個體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最近,有很多亞系品種被劃分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種類被人們所接受。
至於飼養方面,應為其提供溼潤高溫的環境。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飼養本品系需要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允許後才可養殖。
黑鑽樹蟒
英文名:Bolen's Python
學名:Morelia boeleni
分布:紐幾內亞
全長:2.5m 最長3m
這一品種會散發出來它獨有的魅力:在漆黑的夜裡它們會散發出熠熠的光輝,十分漂亮,再加上它們那厚重的頸部和結實的身體,毫無疑問地成為飼養者的最愛。幾年前,這一品系最初亮相的時候,它那褐色的體色往往給人一種攻擊性很強的感覺,其實它是很容易飼養的。這一類蛇經過成長,身體會逐漸變為黑色。
一般來說,這一品系分布在1000m以上的地域,因此一定要避免高溫對蛇個體的傷害,另外還要準備一個大型的水容器,以保持它生活環境的溼潤。像這種大型的蛇,它們的食物除了以老鼠為主,還有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