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回答不上來真的不叫事兒!
畢竟連生物學家-達爾文都曾對蜜蜂的這種自殺性防禦機制感到困擾呢。
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生活現象,卻內含高深的生物理論。不知道蜜友你是否知道答案呢?
接下來,蜜博君就為您揭曉其中的「秘密」!
蜂的種類有很多,但僅僅蟄一次人就會死掉的蜂僅限於蜜蜂。並且,蜜蜂的種類還分為蜂王、雄蜂和工蜂。
而蜇人後就會死掉的僅僅是「工蜂」,它們負責整個蜂群的防禦以及食物補給。兼之它作為蜂群中數量最多的最底層成員,註定了它們的性命在蜂群中不值一提。
工蜂與蜂王雖然都屬於雌蜂,但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工蜂與蜂王在幼蟲時期都被餵食蜂王漿,而蜂王漿中蘊含能促進雌性激素分泌的物質,長期食用蜂王漿會刺激雌蜂的生殖器官逐漸發育完全並具備完整的生殖能力,成為蜂王。
但工蜂在幼蟲期三天後便只被餵食蜂蜜,因此生殖系統發育不完善而導致它不能正常生育。
那麼,為何工蜂會有那看似極為愚蠢的「自殺性行為」呢?
這還得要從它的身體構造說起!
敲黑板!
重點來咯!
等
等
等
等
等
哈哈哈哈哈
咱們正式進入主題
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的腹腔尾部有一根刺針,刺針尖端帶有倒鉤,它連接著毒液囊,而工蜂的輸卵管同時也肩負給刺輸送毒液的責任。
工蜂在抵禦外來入侵者或外出採蜜遇到危險時,會觸發它的自衛本能,將帶有毒液的刺刺入人體,因尾部的倒刺在刺穿人或動物的皮膚後很難拔出,所以工蜂想要離開,在力的拉扯下就不得不留下刺與輸送毒液的輸卵管,這樣工蜂就註定會死掉啦。
實際上,直至1940年社會生物學理論飛速發展後,人們才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編的講解到此結束!
想必你對於工蜂的此種「自殺性行為」都已清楚明了啦,希望大家在喝蜂蜜時,也要牢記小蜜蜂採蜜的艱辛和不易哦!
這一期,小編就講到這裡啦,下一期我們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