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腳步的臨近和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中國製造產業正在向歷史轉型新時期高速邁進。
在這一歷史新時期,國產智能製造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國產機器人企業究竟該如何提升自身實力,切實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任務?
為更好地匯集行業力量,對這些重大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2018年12月17日,業內矚目的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於深圳寶安盛大開幕。
與德通訊副總裁&CTO曾令江應邀出席年會、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埃斯頓執行總裁諸春華、蘇州大學孫立寧教授、利元亨研究院院長杜義賢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趙傑教授等同臺參加了當日的圓桌對話。

高工機器人年會經過6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機器人行業性的年度盛會,以及機器人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平臺。本次年會更是盛況空前,除了邀請到多位行業大咖,總計參會人數亦超過600人,有逾300家系統集成商、超80家本體企業、近50家上市公司等參加了年會。
本次年會的主題為「機器人進入中國時間」。在大量的國產機器人廠家開始對標國外品牌,試圖搶佔外資市場的今天,國產機器人已經慢慢開始有了自己全新的發展模式。專家認為,這是國產機器人超越海外機器人的一個起步,這個起步也意味著整個國家的智能製造行業正在經歷從輕負載到重負載未來全面的超越。
AI+5G
手機和智能終端行業將步入全新歷史階段
開幕式大會上,與德通訊副總裁&CTO曾令江發表了《大手機引領時代,機器人智造未來》主題講演。曾令江表示,在語音交互、圖像識別和智能助理等AI技術的浪潮中,搭載5G網絡的手機和其他智能終端將迎來全新的啟航。

在演講中,曾令江提到,各大品牌的手機雖然基本還停留於「千機一面」,但也出現了結合AI技術應用而產生的新一代「手機產品」,如遊戲機、智能音箱、翻譯機、智能車載等,其實也就是具有各類專業功能的智能終端(手機)。
曾令江認為,手機領域正在經歷不斷裂變和細分,未來,隨著手機和智能終端產品的完善、邊緣計算和通信技術的增強,人工智慧將會通過智能終端為萬物賦予更多的功能和能量。而5G通信帶來的增強型移動寬帶、高可靠低延時的通信以及大規模物聯網,也讓「萬物有靈」不再是夢想。
大浪淘沙
贏家須有過硬技術和完備產業布局
曾令江指出,整個行業所面臨的革新浪潮和競爭壓力是巨大的,手機泛智能化將推進自動化快速發展,增強本土機器人競爭力不能依靠低價,關鍵是核心軟硬體的提升,通過柔性製造與製造廠家深度合作,最終構建整套系統方案來循序漸進的推進機器人應用,由此中國將穩步進入工業自動化時代,而唯有技術過硬、產業布局完備的企業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勝出。
曾令江表示,與德·萬物工場正是與德通訊面對時代機遇和挑戰而做出的一次全新嘗試。萬物工場以開放創新的姿態,聚合客戶、產業供應鏈、政府、高校、投資機構和其他創業服務機構等資源,推進「產、學、研、用」聯動,打造一套提供「研發支持+孵化服務+開放平臺+創業培訓+定製生產+銷售轉化的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正在助力與德通訊加速人工智慧、物聯網和智能硬體領域的創業項目孵化和產業布局。
定製+人才
以智能裝備國產化助推工業4.0
在圓桌對話關於國產智能設備打造工業4.0的話題中,曾令江則明確表示,與德通訊的產線會使用國產智能設備,但他也同時指出,目前很多國產智能設備廠家還停留在單純的設備買賣階段,還沒有能力進行定製開發,這也為企業採購他們的設備增加了麻煩。
針對這個問題,曾令江也帶來了一套「與德經驗」,即由製造方主導產線的規劃,引進第三方的本體廠家和集成廠家服務,最後接入製造方的系統,由此來進行產業升級,並對生產線的柔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由於手機領域自動化設備的用量比較大,與德通訊也在培養一批精通系統集成的技術人員,以方便技術理解和生產投入的快速達成。
正如所有參與到這場革新浪潮的中國製造企業一樣,與德通訊感恩時代的機遇,亦深知肩負的重擔。作為「中國智造」助跑者和「一帶一路」大製造生態的踐行者,「與德人」還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匠心服務客戶,以努力回報社會,積極推動「中國智造」全球版圖的構建,為推動智慧世界的形成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