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 發表於 2019-09-19 11:24:11
(文章來源:株洲日報)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依託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和突破,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革。人們開始關注什麼是偽基站?什麼是業餘電臺?微波爐是否有輻射?究竟什麼是使用手機的正確方法?
9月17日,由株洲市工信局無線電管理機構主辦的主題為「認識無線魅力,感知無線生活」——2019年無線電管理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在市移動公司前坪舉行,讓公眾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更全面、更科學、更有體系地了解和學習無線電相關知識。
無線電和光一樣,都是一種電磁波。我們身邊到處都是無線電,例如:手機,電視、廣播、對講機、智能房卡、導航儀、藍牙耳機、無線滑鼠、遙控器、wifi、衛星電視、倒車雷達、導航儀、遙控飛機等,還有預報天氣、指揮飛機、調度列車、探測月球等等都離不開無線電。
而大眾關心的電磁輻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從使用最普遍的電視、手機、電腦、電磁爐和微波爐,到不太被我們所關注的高壓電線、變電站和通信基站等,這些設備和設施都會產生電磁輻射——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技產品的應用範圍早已覆蓋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有溫度的物體,包括我們人體,都在對外散發著能量,也就是我們籠統上說的輻射。
就是說,我們天天生活在大磁場中,利用著電磁輻射,但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輻射。其實輻射並沒有那麼可怕。就像太陽將光能傳遞到地球,火焰將熱能傳向周圍一樣,輻射只是一種能量向外傳播的現象。
輻射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像原子彈、日本福島核洩漏、車諾比核事故產生的輻射,就叫做電離輻射,一般稱為射線,比如: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X光-倫琴射線等,也就是人們平時談之色變的真兇。它會破壞生物體的細胞結構,是誘發癌症的原因之一。相對於令人恐慌的電離輻射,日常生活中的電風扇、手機、電磁爐等電器,以及通信基站所產生的的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的範圍,相比電離輻射要安全得多。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