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便利。作為通信載體,無線電在促進教育發展、信息傳播以及自然災害中重大信息發布等方面都佔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說無線電無處不在。昨天是世界無線電日,讓我們了解一下無處不在的無線電。當我們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蕩漾開的水波會擴散開來。無線電的原理和這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線電波可以在自由空間(例如空氣和真空)中傳播,利用這種特性,人類在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上加載信息。如此,人們想要傳達的信息便可隨著無線電傳播開來。寬帶、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東西絕對是現代人生活的標配,它們無一不體現無線電的應用。在公眾移動通信領域,無線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早年風靡一時的尋呼機到現在普及率很高的智慧型手機,都離不開無線電。手機信號就是以無線電傳播的。當撥打電話時,手機會把語音轉化成信號,然後通過電磁波的形式,發送到距離最近的基站,基站接收到信號之後,再通過交換機轉發到覆蓋對方手機信號的基站。電視信號則一般是由衛星或者地面基站發出電視信號電磁波到接收基站,然後由接收基站將信號傳送給電視。WIFI是無線電應用的典型,大多數電子設備都可以通過連接WIFI來實現網絡連接。對講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麥克將聲音轉換成電信號再將電信號還原。小朋友們熱愛的遙控飛機在實行飛行或降落指令時,也是通過遙控器發出電信號,飛機上的接收機接收信號,再由接收機傳給舵機信號和電能,從而實現的。還有用於短距離無線通信的藍牙、衛星電話等等都依靠無線電。現在我們都知道無線電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波傳遞信息。但是在如何準確、快速地傳播信息這一問題上,科學家們經過了艱苦卓絕的研究。一開始,他們經歷了種種探索後,設計出一套傳遞信息的方法。第一部分由發信方完成,發信方先將信息儲存在電流中,利用變化的電流發射電磁波。電磁波在空間中傳播,到達收信方。第二部分則是收信方來解讀,當收信方收到電磁波後,將其轉化為電流。最終收到的電流和開始發送的電流高度一致,所以只需解讀出電流中的信息,就完成了信息的傳遞。但是,並非所有的電磁波都適合用來傳輸信息,無線電技術主要利用的是電磁波中波長較長的部分,我們叫它無線電波。在無線電面世之初,它只能傳送一些簡單的「嗒」聲。在這個基礎上,摩爾斯電碼系統隨之誕生。伴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電波的功能也日益完善,從少到多,從簡到繁,人們已經可以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聲音甚至是圖像。作為信息化無所不在的唯一載體,其發展歷程記載著人類信息通信技術進步的歷史。最早的遠距離實時通信是無線電報實現的。走入千家萬戶的無線廣播、電視豐富了生活。微波通信、衛星通信、行動電話則構建起一座座溝通的橋梁。廣電、鐵路、民航、交通、航天、氣象、漁業等各行各業,無線電波均有貢獻。現今,無線電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湧現:移動通信迭代更新,5G加快部署;無線電廣播業務向寬帶化、數位化、網絡化邁進。最令人驚喜的是無線電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為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智慧城市、車聯網、行動支付、無線充電、智能穿戴設備等等技術創新開闢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全球95%的人口都可以接收到無線電信號。未來,隨著無線電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我們或許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更穩定的信號,更快速地傳遞,更環保的形式,無線電無疑會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雖然現在,由於無線電無法直接感知,大眾對無線電的了解甚少,但是確實它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美好生活,離不開無線電。
來源:掌上科技館
聲明:本文圖文來自網際網路及其他微信公眾平臺,由「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整理髮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者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