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豐富是人類的本能,正是這些日益積累的感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厚重和充實。有些事情,只有經歷了,才有穿透心扉的體驗;有些過往,只有刻骨銘心,才能讓人頻頻回首;有些人,只有從心底放下了,心靈才會真正地解脫。
時間萬物皆有它的發展過程,沒有哪件事,能夠一直捆住人的手腳;沒有哪個人,能夠一直停留在你的生命裡。所以,不要對逝去的人和事過於執念。只有放下,生活才能自在。
曾經有一個叫秦淼的姑娘,隨家人到寺廟去拜佛。在擁擠的人群中,她看見一位溫文爾雅的書生,頓時怦然心動。可惜,廟裡人太多,她無法走進那個書生,只能遠遠看著他消失在人群中。
從此,秦森的內心再也無法平靜了,日夜思念著那位書生,希望能夠再見書生一面。秦淼到處尋找書生的下落,卻沒有任何消息。思君心切的秦淼每天去寺廟裡向佛祖祈禱,希望佛祖能給她一個機會再見到那個書生。
終於,她的虔誠打動了佛祖。佛祖說:「你真的想見到那個書生嗎?」秦淼說:「是的!我每天都在想念他,我只想再看他一眼!」佛祖說:「若要你放棄愛你的家人和以後的生活,你才能見到他,你還願意嗎?」秦淼說:「為了再次見到他,我願意放棄所有!」
佛祖說:「為此你必須修煉五百年。你不會後悔嗎?」秦淼說:「我不後悔!」說完,秦淼變成了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經過四百多年的風吹日曬,秦淼依舊堅定不移,沒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等待和祈禱著那個書生出現。
在第五百年,一個採石隊來了,他們將秦淼化成的石頭鑿成一塊漂亮的條石,運進了城裡,搭建成了石橋的護欄,她日夜守護在河邊。
終於,就在石橋建成的那一天,奇蹟發生了,那個她等了五百年的書生出現在石橋上了!但他從石橋上走過,很快就消失了。他並沒有發覺有一塊石頭正目不轉睛地望著他。
就在這時,佛祖再一次出現。秦淼說:「為什麼我只能遠遠地看他,卻不能靠近他。」
佛祖說:「你若想靠近他,必須還得繼續修行!」
秦淼說:「我願意!」
佛祖說:「你經過了500年的等待,他並沒有看見你,難道還不後悔嗎?為什麼不學會放下,不再這麼痛苦等待呢?」
秦淼說:「我願意等待!人生在世,若不能找到自己的所愛,豈不遺憾?」
佛祖說:「緣散則散,緣聚則聚,人生在世,萬事隨緣。」
這一次,秦淼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道路旁,每天都有很多人從這裡經過。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秦森依然在等待書生的出現,只是她的心逐漸平靜了,她知道,終有一天他一定會出現的。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又是一個五百年啊!最後一天,書生出現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有第一次見他時的激動。那天天氣非常炎熱,他來了。
這一次,他停留了一下,靠著樹幹休息。秦淼摸到他了!但是,她不能講話,沒有辦法告訴他這一千年來的相思和等待。她只有盡力為他遮住毒辣的陽光,帶來片刻陰涼。
時間一晃而過,書生只是小睡了一刻便又要匆匆趕路了,站起身來,拍拍身上的灰塵,撫摸了一下樹幹,似乎是在感謝大樹為他帶來清涼。最後,他還是漸漸地走遠了,消失在秦森的視線中。
在他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現了。佛祖感嘆地說:「你想再見到他,和他在一起?那麼你還得修煉五百年,你願意嗎?」
然而,這一次秦森卻平靜地對佛祖說:「我是很想再見到他,但是能摸到他已經滿足了,我所有的願望都已經實現了。」
佛祖微笑地說:「你能想明白,說明你已經學會了放下。」
秦森說:「這樣已經很好了,愛他,並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愛是一種包容,欲望越多,就越無法滿足,知足常樂,放下才能擁有,一切都隨緣吧!
佛祖說:「嗯!懂得才能放下。世間的一切情與愛都要經過無數次輪迴和考驗,才能遇到但不是每一次輪迴都能在一起,不是每一種執著都會有結果,所以,要以包容之心接受生活中的得失,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下,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秦森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佛祖再一次笑著對秦森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有個男孩已經等你一千年了,為了能夠看你一眼,他已經修煉了兩千年。」
得到是緣,放下也是緣,緣聚緣散,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於感情,不要執著於聚散,愛的得失有時就在一瞬間,得到是機緣,失去也是機緣,放下情執,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得失、聚散。
如果太過執著,那麼人生就有很多煩惱、憂愁,少了許多快樂。一切隨緣,不必強求,讓別人生活得自在,也讓自己生活得坦然。
當別人離開你時,放手是一種理智;當事情無法改變時,放下是解脫。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總會走,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得再怎麼強求也無濟於事。沒有天長地久,沒有海枯石爛,執念到頭終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