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2分鐘神經科學」!在這裡我會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簡單講解一下神經學知識。本期,我來說說「動作電位」。
動作電位是膜電位的瞬時逆轉,這是神經元內信號傳導的基礎。如果您對膜電位不熟悉,您可能想在看這個視頻之前,先看一下我講膜電位的視頻。
神經元的靜息膜電位約為-70 mV。當神經遞質與神經元樹突上的受體結合時,就會對神經元產生去極化效應。這意味著它們使膜電位極化程度降低,或使其接近於0。此圖在y軸上顯示膜電位,在x軸上顯示時間。當神經遞質與受體相互作用導致神經元反覆去極化時,神經元最終達到所謂的閾電位。在膜電位為-70 mV的神經元中,這通常約為-55 mV。當達到閾值時,大量的鈉離子通道開放,使帶正電荷的鈉離子進入細胞。當膜電位達到0,然後變為正值時,會導致神經元大量去極化。這被稱為動作電位的上升支。
這些正離子的湧入引發了動作電位,然後動作電位沿著神經元向下傳遞。最終動作電位到達峰值,鈉離子通道關閉,鉀離子通道開放,這使得鉀離子從細胞中流出。這種正鉀離子的損失促進了復極化,這被稱為動作電位的下降支。神經元恢復到靜息膜電位,但實際上超過了它,細胞變得超極化。在這個被稱為不應期的階段,神經元很難再次被激活。最終鉀離子通道關閉,膜恢復到靜息膜電位,準備再次被激活。動作電位產生的信號沿神經元向下傳遞,並導致軸突末端的神經遞質釋放,從而將信號傳遞至下一個神經元。
閾上刺激(suprathresholdstimulus),刺激強度高於閾值的刺激稱為閾上刺激,能夠引起組織興奮。
極化(polarization),細胞安靜時膜兩側保持的內負外正的狀態稱為膜的極化。
超極化(hyperpolarization),當膜電位向膜內負值加大的方向變化時,稱為膜的超極化。
去極化(depolarization),相反,膜電位向膜內負值減小的方向變化,稱為膜的去極化。
復極化(repolarization),細胞受刺激後先發生去極化,再向膜內為負的靜息電位水平恢復,稱為膜的復極化。
1、Actionpotential:動作電位;
2、Restingmembranepotential=-70mV:靜息電位=-70mV;
3、Depolarization:去極化;
4、Membranepotential(mV):膜電位;
5、Threshold:閾值;
6、Depolarization(risingphase):去極化(上升支);
7、Peak:峰值;
8、Nachannelsclose:鈉離子通道關閉;
9、Kchannelsopen:鉀離子通道打開;
10、Repolarization(fallingphase):復極化(下降支);
11、Hyperpolarization:超極化;
12、Restingpotential:靜息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