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一講:動作電位的形成機制及特點!

2021-02-13 河南醫學專升本

   1、「全或無」現象;

   2、不衰減傳播;

   3、脈衝式發放。

絕對不應期:相當於峰電位時期,此時鈉通道全部處於失活狀態,無論給予多大的刺激,細胞膜都不會再產生動作電位,此時興奮性為零。

相對不應期:失活的鈉通道或鈣通道開始復活,但復活的通道數量較少,此時刺激強度>閾強度,細胞膜可產生動作電位,此時興奮性較低。

超常期:鈉通道或鈣通道已基本復活,而膜電位尚未完全回到靜息電位,距離閾電位水平較近,此時給予閾下刺激可使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興奮性較正常高。

低常期:鈉通道或鈣通道雖已完全復活,但膜電位處於超極化狀態,與閾電位水平的距離加大,需要閾上刺激才可使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興奮性較正常低。

1.可興奮組織產生興奮的共同標誌是(  )

  A.肌肉收縮  

  B.腺體分泌  

  C.動作電位   

  D.神經衝動

  答案:C

2.下列關於在單根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全或無」式的              

  B.呈非衰減性擴布

  C.電位幅度與刺激強度成正比例  

  D.電位幅度與傳導距離無關

  答案:C

3.引起組織產生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為(  )

  A.閾上刺激

  B.閾下刺激   

  C.閾刺激

  D.閾值

  答案: D

4、閾值:能使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強度(閾值)。

5、試比較局部電位與動作電位的不同點?

答:局部電位和動作電位具有以下區別:

(1)概念不同。

局部電位:細胞受到閾下刺激時,細胞膜兩側產生的微弱電變化(較小的膜去極化或超極化反應)。或者說是細胞受刺激後去極化未達到閾電位的電位變化。 

動作電位: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到閾刺激或閾上刺激時,在靜息電位基礎上發生的快速、可逆轉、可傳播的細胞膜兩側的電變化。動作電位的主要成份是峰電位。

(2)刺激的原因不同。

局部電位是閾下刺激引起;而動作電位是閾刺激或閾上刺激引起。

(3)特徵不同。

動作電位具有以下特徵:① 具有「全或無」現象 ;②不衰減傳播;③ 脈衝式發放

局部電位具有以下特徵:① 不是「全或無」的 ;② 電緊張擴布;③ 沒有不應期,可以疊加:包括時間總和及空間總和 。

(4)原理不同。

動作電位:Na+大量內流;局部電位:Na+少量內流。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動作電位形成機制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動作電位形成機制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動作電位的知識點算是生理學的重難點,但是考題較為簡單,多以考查動作電位各狀態、電位、興奮性形成的機制為主,今天山東中公教育將動作電位各波段形成的機制進行總結,
  • 閾電位與動作電位產生的關係
    1.動作電位形成的條件(1)細胞膜兩側存在離子濃度差,細胞膜內鉀離子濃度高於細胞膜外,而細胞外鈉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高於細胞內,這種濃度差的維持依靠離子泵的主動轉運。(2)細胞膜在不同狀態下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靜時主要允許鉀離子通透,而去極化到閾電位水平時又主要允許鈉離子通透。(3)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閾刺激或閾上刺激。
  • 動作電位
    在靜息電位基礎上,如果給可興奮細胞一個適當的刺激,能觸發膜電位發生可傳播的迅速波動,稱為動作電位。
  • 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產生的離子基礎
    精彩內容,第一時間送達。一些關鍵離子在細胞內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選擇性的跨膜移動,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離子的跨膜移動主要與下列三個因素有關:①膜內、外離子的濃度;②跨膜電勢差;③對於某種離子跨膜移動的滲透係數(該係數是一個常數,代表某種離子跨膜移動的能力)。
  • 動作電位是如何產生及恢復的?
    ①膜靜息電位時,一些鉀離子通道是開放的。②一個刺激引起細胞開始去極化,當達到閾值時,動作電位產生。
  • 黑龍江學者合理闡釋動作電位發生全過程
    近日,黑龍江省亞歐腦科學研究院孫作東研究員在美國醫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UCMS)同期刊發3篇論文——《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鳩子論的修訂與補充》,首次對細胞動作電位與靜息電位產生機制和鈉-鉀泵作用的基本理論提出質疑
  • 醫療衛生: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的概念集錦
    9.細胞受到一個有效刺激時膜電位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發生的迅速、可逆、可遠距離傳播的電位波動為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AP)。10.當細胞受到一個有效刺激時,膜電位從-70mV逐漸去極化到達閾電位水平,然後迅速去極化至30mV,形成動作電位的升支;隨後又迅速復極至靜息電位水平,形成動作電位的降支,兩者共同形成尖峰狀電位變化,稱之為鋒電位(spike potentia)。11.鋒電位持續約1ms,隨後出現,膜電位低幅緩慢的波動,稱為後電位。
  • 【2分鐘神經科學】動作電位
    本期,我來說說「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膜電位的瞬時逆轉,這是神經元內信號傳導的基礎。如果您對膜電位不熟悉,您可能想在看這個視頻之前,先看一下我講膜電位的視頻。神經元的靜息膜電位約為-70 mV。當神經遞質與神經元樹突上的受體結合時,就會對神經元產生去極化效應。這意味著它們使膜電位極化程度降低,或使其接近於0。此圖在y軸上顯示膜電位,在x軸上顯示時間。
  • 2017西醫臨綜【生理】科目考點對比一覽表
    3.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 4.刺激和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興奮性及興奮後興奮性的變化。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 5.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6.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7.橫紋肌的收縮機制、興奮-收縮偶聯和影響收縮效能的因素。
  • 神經細胞膜電位形成的離子基礎
    可興奮性細胞在靜息狀態和興奮狀態下,膜電位形成機制其實是比較複雜的。
  • 動作電位是如何產生和恢復的?
    動作電位有兩個顯著特徵:首先,它們是全或無的。 在閾值處,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完全打開。因此,每一次的去極化,要麼形成一個完整的動作電位,要麼就不形成動作電位。其次,動作電位總是孤立事件。它們並不能像分級電位那樣兩兩相加或相互影響。因為細胞膜在產生了一個動作電位後,有一個短暫的不應期。在這段時間內,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無法再次打開。
  • 我國學者創建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 合理闡釋細胞動作電位...
    黑龍江省亞歐腦科學研究院孫作東研究員在腦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又獲新突破,近日在美國醫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UCMS)同期刊發3篇論文——《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用鉀離子通道「摺紙風車」模型闡釋細胞動作電位發生機制》《鳩子論的修訂與補充》,首次對細胞動作電位與靜息電位產生機制和鈉
  • 2017北京衛生類醫學基礎知識:動作電位與靜息電位的相關內容
    2017北京衛生類醫學基礎知識:動作電位與靜息電位的相關內容。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靜息電位產生的機制「離子學說」認為,細胞水平生物電產生的前提有二:①細胞內外離子分布和濃度不同。就正離子來說,膜內K+濃度較高,約為膜外的30倍。膜外Na+濃度較高約為膜內的10倍。
  • 膜電位低於靜息電位所引起的一系列變化
    】,動作電位時程【5、為啥短,0期去極化速度都慢了呀,時程怎麼反而變短了?與平臺期有關嗎?】和不應期都較短。4、影響因素包括結構因素和生理因素結構因素:心肌細胞的直徑、心肌細胞的分化程度、心肌細胞之間的連接方式。生理因素:(1)    動作電位0期去極化速度和幅度:0期去極化,使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產生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從而引起興奮的傳導。
  • 2015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的概念集錦
    9.細胞受到一個有效刺激時膜電位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發生的迅速、可逆、可遠距離傳播的電位波動為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AP)。10.當細胞受到一個有效刺激時,膜電位從-70mV逐漸去極化到達閾電位水平,然後迅速去極化至30mV,形成動作電位的升支;隨後又迅速復極至靜息電位水平,形成動作電位的降支,兩者共同形成尖峰狀電位變化,稱之為鋒電位(spike potentia)。11.鋒電位持續約1ms,隨後出現,膜電位低幅緩慢的波動,稱為後電位。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二章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1.腦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變形蟲)——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魯利亞把腦分為三個緊密聯繫的機能系統:  第一機能系統即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的機能系統,也叫動力系統。由腦幹網狀結構和邊緣系統等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腦皮層的一般覺醒狀態,提高它的興奮性和感受性,並實現對行為的自我調節。第一機能系統並不對某個特定的信息進行加工,但卻提供了各種活動的背景。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二章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1.腦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變形蟲)——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專門接受刺激的特殊細胞,形成了專門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同時出現了協調身體的神經系統,組成了網狀神經系統。
  • 動物學及其生理 | 為什麼別人和我看同樣的書,但總學的比我好?
    快來看看~(本文篇幅有限,小苗老師的植物學及其生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可看明天9:00的頭條推送~)比如學習靜息電位的時候,梳理清楚各種離子通道開閉的條件和電緊張擴布現象,就能很好的推導動作電位及跳躍式傳導現象。
  • 鹽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鹽的生理功能除了味覺的滿足,氯化鈉中的鈉元素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化學元素,我們體內約存有80~100g的鈉,約佔體重的0.15%。血清Na+濃度的正常範圍是130~150mmol/L。鈉廣泛存在於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內,主要在細胞外液及骨骼。
  • 2008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學」試題(簡答題)
    2.除了神經節細胞之外,視網膜上的其他細胞對光刺激的反應均類似光感受細胞,根據光的相對強度變化給出級量反應,這種級量反應是緩慢的電變化,不能形成可傳導的動作電位,但可與鄰近細胞的慢變化發生時間和空間總和效應。  3.水平細胞和無足細胞對視覺信息橫向聯繫的作用正是以慢電位變化的總和效應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