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及其生理 | 為什麼別人和我看同樣的書,但總學的比我好?

2021-01-21 生物競賽


經常有生競黨吐槽,動植物及其生理太枯燥,看不下去。可它們在聯賽中佔比又較大,再難也是要拿下的。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快速攻破,質心生物姐姐把楊威老師及小苗老師整理的一些關於動植物及其生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分享給大家。快來看看~(本文篇幅有限,小苗老師的植物學及其生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可看明天9:00的頭條推送~)



本文由楊威老師撰寫,楊老師是09年湖南師大附中生競選手,本科畢業於同濟大學。


動物學作為生物學的一大分支,研究範圍涉及動物的形態、生理構造、生活習性、發展及進化史、遺傳及行為特徵、分布、以及與環境間相互關係。動物學的內容多,佔分也多(聯賽中除了第二部分考察動物學以外,第四部分生物系統學也會考察)。但是所幸,動物學的知識難度低,理解難度低,考察的深度淺。那麼也就意味著,只要我們多讀幾遍書,結合各門類的代表生物,縱橫向梳理清楚知識(下面有推薦的書籍),掌握重點知識,對細節知識有大致的印象,應付聯賽不成問題。


動物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這個學科特別需要注重橫縱的比較總結,不然看完書之後會一頭懵。比如,無脊椎部分列出所有的身體體制、器官系統、幼蟲形態,以及所有的門類,填寫好所有相關的內容,基本可應對一般的試題;脊椎部分同樣需要注重各結構最初出現的類群,以及演化過程中的變形與再利用。至於分類部分仍然以主要類群為重點學習對象。學習完之後建議多刷題,通過刷題把知識盲點掃描出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動物學,看什麼書也是比較重要的。下面推薦幾本書給大家:

 

《普通動物學(第 4 版)》劉凌雲、鄭光美


動物學學習首選用書,最經典的動物學教材,生物競賽必讀書目,每年的聯賽題動物版塊大部分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答案。這本書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進化的順序進行編排,突出不同門類的動物在進化上的不同,使我們更容易掌握個門類動物的特徵——包括進化特徵,有利於對整個動物界的進化有一個整體的印象。19年是奇數年,學習師大系教材更佔優勢。第四版比第三版薄很多,刪去了很多次要內容,更加精煉;同時對知識多有更新,比如鳥類紋狀體的概念就採用了最新文獻的說法。

 

《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第 2 版)》楊安峰


北大系動物學教材,目前是第二版。楊安峰老師主編,另外的編著者還有目前在北大教授動物生物學課程的程老師與姚老師。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體例不按生物類別,而是直接以器官系統劃分,總結歸納十分到位,可對普動做有效補充,也很利於解決競賽中各類群比較與進化中首先出現XX器官的門類這種類型的試題。


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北大系與師大系的教材知識細節差異較大!比如目前發現的不一致之處包括有:皮膚肌是什麼類群出現的?淚腺什麼類群出現?肋骨是長骨還是扁骨?胸骨是附肢骨還是軀幹骨?蛇主要是端生齒還是側生齒?等等。奇數年考試建議以《普通動物學》為主,所以大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無脊椎動物學(第 2 版)》任淑仙


北大系動物學教材。原來是上下兩冊,第二版合為一冊了,是無脊椎部分對普通動物學的有益補充。鑑於師大系無脊椎動物學(江靜波版)早已絕版,無脊椎部分看到這一本就差不多了,建議時間充裕的同學作為學習後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來閱讀。

動物生理學是研究動物體的機能(如消化、循環、呼吸、排洩、生殖、刺激反應性等)、機能的變化發展以及對環境條件所起的反應等的學科。動物生理學要想學明白得花大量的時間,但是距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如果沒有完全學明白也不用過於著急,聯賽考試對大多數生理過程的分子機理考察得並不深入,我們依舊有可能在考試中拿到大多數分數。建議可以這樣去學習。

一、理解為主,注重邏輯推理,結合圖片學習生理過程。比如學習靜息電位的時候,梳理清楚各種離子通道開閉的條件和電緊張擴布現象,就能很好的推導動作電位及跳躍式傳導現象。


二、前後聯繫,注意與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知識進行聯繫。比如各種激素的作用機制就與細胞生物學中的信號轉導一章密切相關。


三、把握重點,如果時間緊張,則需要選擇重點優先掌握。動作電位、血液凝固機制、尿液濃縮機制、自主神經等都是重點的內容,需要著重掌握。而生殖系統,在之前的考察中主要集中在月經周期,其他內容考察則較少。



關於動物生理學,也推薦幾本書給大家。



《生理學》姚泰或朱大年均可


首推人衛版教材。人體生理自然是醫學院整得最清楚,很多問題只有人衛版的教材敘述是最為完善的,姚泰老師和朱大年老師的都可以。版本選擇上,能看八年制不看七年制,能看七年制不看五年制。姚泰八年制目前是第三版,黑白版;朱大年五年制目前是第九版。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第 4 版)》左明雪


師大系的生理學教材,原來是王玢老先生與左明雪老師合著,目前是第四版。閱讀起來可能不流暢,但是奇數年考試需要關注。


《動物生理學(第4版)》陳守良


陳老先生的著作,一本神奇的動物生理學,目前是第四版。它真的是動物生理學,因為確實講了其它的動物。裡面有生理學的各種發展歷史與物理模型,對逆流交換系統總結,昆蟲等其它門類的肌肉收縮特點、飛翔振翅過程及呼吸(包括水下)機理,前額葉與情緒的關係之Cage的故事等等都是很好玩的東西。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在大家學習動物學及其生理的過程中,給大家一些幫助。

 

你平時是怎麼學習動物學及其生理的呢?快去留言區佔位吧~ 



END -

歪歪~

微信叕改版了,

只要加個星標就能輕鬆找到我們啦

按照下圖步驟,這樣我們就不會走散咯~



相關QQ群推薦

生物競賽討論3群

878296377

自主招生3群

692864106

相關焦點

  • 我必須和別人一樣嗎?
    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縣城裡幾乎沒有小孩學什麼興趣班。少年宮曾開設過特長課,但因為學生寥寥,最終慘澹收場。後來為了抓素質教育,學校出手了。我讀三年級時,學校成立了舞蹈隊,我是第一批入選的,老師不止一次說我條件好,應該好好學跳舞,但我回家跟媽媽複述了舞蹈老師的話,我媽說:「學什麼跳舞?你看誰學了?別人都沒學,你學它做什麼?」
  •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下得那麼好,我的孩子就不行呢?
    每次比賽後,都有家長朋友們問我們:為什麼別人的孩子下得那麼好,我的孩子就不行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總結如下:首先,學習西洋棋的益處,我們都已熟知,但是學習西洋棋的目的卻各有不同:其次,針對以上幾種目的,學棋的方式也不同:1.
  • 同樣是做美容,為什麼別人效果比你好那麼多?
    為什麼我做完美容沒什麼效果?面對這樣的「死亡三連問」,小編頓時不知道說些什麼好(靚女翻白眼),好了言歸正傳,趁著這個機會,就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同樣是做美容,別人效果比你好那麼多吧!其實這跟做完美容項目後的皮膚護理有關,我們都聽過美容「三分做,七分養」的說法,術後皮膚修復功課做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美容效果。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當時,我無意間讀到了《西方哲學史》。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可以說,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為我打開了哲學之門,讓我認識了從古希臘時期到近代社會最傑出的西方思想家、他們的生平事跡及他們的哲學主張。這些東西,看起來似乎與現代人的生活距離遙遠,毫無關係,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某種隱秘且重要的關聯。
  •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我在北大的時候,有一個筆名叫「破琴」,大家就說你就叫李雪琴吧,把這倆名字集合在一起。這名字確實挺符合我形象的,有一種大媽的氣質。那天我路過清華大學的校門,看到挺多人在跟前拍照,想起前一天我在北大校門前拍了一個介紹,說今天我來到北京大學,看這校門多豪華,人多多,視頻拍出來很多人看。我就尋思可以在清華校門前也拍一條抖音,內容就是和一個人說這門真白。
  • 我為什麼要給你推薦一套我也尚未細讀的書
    原標題:我為什麼要給你推薦一套我也尚未細讀的書   始於2016年的我省重大出版工程《貴州文庫》,現已
  • 在微生物的視角看,我不僅是我,我還是萬象!
    對於那些形體微小,構造簡單的微生物,我們看似熟悉,但其實了解不多,這可能是英國科普作家埃德·楊撰寫這本《我包羅萬象》的初衷吧。這本書可謂是微生物科普領域的神作,了解微生物以及我們自己的首選之作,哪怕我是學微生物的,我依然為書中的遠見卓識與內容廣博所折服,在微生物的視野裡,我們完全可以了解更多。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而且,我不僅能感受到他們的情緒,還會深受這些情緒的影響。這是為什麼呢?」想對這位粉絲說,其實我周圍也有朋友,甚至包括我自己,有著和她一樣的困擾。對於這些人而言,生活中仿佛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異常敏銳的「雷達」。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他人的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深。
  • 方舟子:我很少讀中文書
    2010年讀的中文書中有比較好印象的只有袁越(即網上的土摩託)的《生命八卦》(三聯書店)。「生命八卦」是袁越在《三聯生活周刊》開的專欄,名稱雖然八卦,內容其實很嚴肅,是普及生命科學的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進展。據袁越本人的介紹,他每天都要瀏覽國際頂尖的幾個科學雜誌、科普雜誌的網站和國外主流媒體的科學板塊,從中尋找與生命科學有關的最新報導作為寫作的素材。
  • 我和我女朋友在外面跨年,但是凌晨她還在和別人聊天,這正常嗎?
    作者:愛叨叨的小鹿點擊上方「關注」,您的支持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動力,我可以為你增加一點認知,肯定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大家好,我是喜歡回答情感問題的小鹿。,我認為如果身為男生的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就是呢在跨年那天,你和女朋友一起在外面跨年,但是你看到你的女朋友她凌晨的時候,還在和別人聊天,那麼這種情況正常不正常,主要還是要看你而決定的。
  • 如果我不在了 把我的眼睛借給別人看世界
    別人在加班加點掙錢,萬力成為了杭州市愛心車隊的第一批成員,一旦有需要,就把車停下,前去幫忙。哪裡有老人出門不方便,他就免費接送;每年高考,他都會出現在護送考生的隊伍中;G20杭州峰會,他又跑過去維持秩序…… 一開始,滕彩霞有點生氣:「家裡條件也不太好,你怎麼一直往外面跑?」慢慢地,她接受了丈夫沒有報酬的奔波,以及越堆越厚的榮譽獎狀。
  • 為什麼一樣的地方,別人的手機信號好,我的手機信號差?
    手機接收信號,和手機接收性能信號的性能有關,也很手機支持的頻段和制式有關,甚至還和運氣有關。手機接收信號的強弱,是和手機接收信號的能力有關的。哪個手機的信號接收能力最弱,我就不用說了吧。手機接收信號能力,是否可以搜索到信號,也和手機支持的頻段有關。
  • 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結果我還不如別人
    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 結果我還不如別人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結果還不如別人。 時間告訴我,任何東西都會過期。心軟就像一把刺刀,送給了別人捅傷了自己。所有的心酸與難過都是你以為放不下的故事。我仍對你難以釋懷,但我不再對你滿懷期待。以後的生活中不會再過分的去依賴誰,失去的滋味真的嘗夠了。 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悽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一輩子的承諾,不能輕易說出口,因為你給不起我未來。
  • 《看見》: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柴靜首次將十年央視經歷、個人成長心路與中國大事件糅合在一起,傳達了對人的「同情之理解」和對「眾口一詞」的質疑。《看見》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它講訴了柴靜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嘗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為央視女記者和主持人的經歷。
  • 我和頭條的故事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我要上頭條
    發愁了幾天,我終於做個艱難的決定:我要評紅樓夢。要說紅樓夢,我真可以算是骨灰級紅迷了。小時候有氣管炎,醫療水平也差,老斷不了根,愛玩瘋跑一流汗,吹個風就容易犯,所以父母不讓我出門玩,怕我悶,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給我看。十歲那年,那堆書裡夾了套紅樓夢,自己都不明白,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字都認不全,為什麼會迷上了紅樓夢。
  • 普林斯頓教授顏寧:自由自在是我的人生指南,我從不為別人活
    對於很多中國網友來說,顏寧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爾等只能望其項背,但這樣一位才女,如果只把她當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古板研究員,那就大錯特錯了。除了工作之外,她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網絡社交、看電影、看劇、滑雪、烹飪、種植等等數不勝數。
  • 張帥:我有一個秘密,你不能告訴別人
    只見康前的眼睛通紅,大顆大顆的淚珠往下滾落,他沒有擦拭,怔怔盯著黑板看了一會兒,又低頭趴到了課桌上。豆豆覺得有些奇怪,以往康前前遲到了都是嬉皮笑臉的進教室,老師說他,還老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今天是怎麼了?豆豆有些疑惑,就不由得朝康前又看了一眼。就是這一眼,把豆豆嚇得手裡的書都掉了。
  • 為了更有效率地看書,我看了10本關於看書的書
    比如:我想要了解關於新媒體寫作的相關知識,我先羅列了一個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思考,這個思考甚至不需要根據邏輯去列,你想到什麼都可以直接寫。這是我自己的草稿。(不賣廣告,不賣廣告,不賣廣告)然後根據這個清單去選書。你可以直接去豆瓣搜索,或者直接去書店逛,找相關的書籍,然後挑出5到10本買回家。一本一本看,注意,是一本一本看。
  • 「為什麼別人說什麼你都信,我說什麼你都不信?」
    每次說起她的男朋友,都聽到是對他的誇讚,還有赤裸裸的炫耀,男朋友哪裡哪裡好,對她又怎麼怎麼了。經過我們幾個人多方「考察」,那個男生確實不錯。可是最近,小黑妹有點悶悶不樂。總是很活躍的她,在群裡也不主動發言了,艾特她,她也只是簡單回幾句。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挨個給她打電話,約她晚上群裡統一視頻通話。終於真相水落石出了。
  • 張杰彬:不敢看恐怖片的我,為什麼這恐怖片越看越興奮?
    一、為什麼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電影  電影一開始,就是在一個海邊的海景房裡,是一個夜晚,並且電影院裡的音響效果太好了,所以一開始氣氛就很恐怖。    所以,士兵們能夠記得住擂鼓進軍和鳴金收兵,不是因為因為事先的約定,而是因為鼓和鑼的聲音自帶能量,士兵聽到這個聲音,能夠感受到這個能量,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進軍或撤退。  所以看電影這件事,如果光看故事情節,那手機上就可以看,但我仍然喜歡去電影院看,那是因為電影院裡的音響效果好,這些音響可以把導演辛辛苦苦準備好的能量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