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的視角看,我不僅是我,我還是萬象!

2020-12-03 可愛的鵬鵬鳥

對於那些形體微小,構造簡單的微生物,我們看似熟悉,但其實了解不多,這可能是英國科普作家埃德·楊撰寫這本《我包羅萬象》的初衷吧。

這本書可謂是微生物科普領域的神作,了解微生物以及我們自己的首選之作,哪怕我是學微生物的,我依然為書中的遠見卓識與內容廣博所折服,在微生物的視野裡,我們完全可以了解更多。

事實上,好的科普書往往會給予我們重新審視和思考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全新視角,這種思路打開之後,往往還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我看的科普書不算太多,這並不是因為作為理工科學生,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更多的是因為學過,就需要更加硬核的東西才能感到刺激,學到新知,看到爽,那些受眾定位在純外行,並且做得花裡胡哨,側重於對科普的科普,甚至連博物學都未必算得上的獵奇與淺薄之作,大致看下內容簡介就知道是些什麼貨色,也就不想看了。

真的,能看完之後感到爽或者感到有共鳴的科普書真的是挺稀罕的。

這本書算一個。

我們與微生物頗有緣分,之前上學的時候就學過一個生物叫古菌,當時並沒有展開細講古菌到底是什麼,而《我包羅萬象》開篇就展示了可能是生物界最璀璨的一個瞬間:一個古菌吞噬了一個細菌,細菌變成了線粒體,古菌提供了新細胞的基本架構,而誕生的新細胞是什麼呢?

真核細胞

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植物,就是動物,就是這個地球上最多姿多彩的那部分。我們的整個進化史,我們的進化之卷,不是在一張白紙上開始繪就的,在真核生命誕生的時刻起,進化的筆就是在微生物已經畫好的背景上開始創作的。

這導致了什麼呢?

簡直太多了!

微生物影響我們的偏好,實驗表明,當小鼠之間交換了腸道微生物,小鼠的性格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人類腸道微生物分泌的物質,可以影響我們的喜怒哀樂(注意,這裡是影響),如果把我們的腸道想像成一個巨大的培養皿,我們吃的每一點東西其實都是餵養這個培養皿中微生物的培養基,那麼,我們對於某些食物的偏好,到底是因為我們自己偏好,還是因為我們肚子裡的這些小生命偏好呢?

這其實是一個疑問了。

微生物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上面那個有點噁心的比喻並不是誇張,我們的腸道內就是充滿了微生物,這是一種共生關係,我們需要他們來幫助我們消化,大便乾重量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微生物,但是該有微生物的地方得有,沒有微生物的地方就是得弄成無菌的。這完全是我們免疫系統的功勞,我們的腸道中有黏液以及免疫細胞來負責防範微生物的侵襲,但是我們都知道的,免疫系統需要經過刺激,才能認識那些細胞是需要攻擊的,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微生物就成為了免疫系統的「陪練」,微生物是不能消失的,如果這部分陪練消失了,這個系統如何才能壯大呢?同樣的,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這個陪練,我們的母乳中多了一種物質:人乳低聚糖。這是為嬰兒的培養皿中加入的特供培養基,目的就是吸引嬰兒雙歧桿菌,使之成為培養皿中的優勢菌種,進而分泌一種短鏈脂肪酸來促進嬰兒的腸道發育,另外就是做免疫系統的「陪練」。

母乳餵養的必要性可見一斑。

同樣的,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如果微生物這個陪練不夠多,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發生什麼?

很簡單的一個答案:過敏。

如果我們攝入了太多的精製食品,「培養基」過度單調,又會發生什麼?

在進化的過程中,順產會讓新生兒沾染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我們跳過這個過程(剖腹產),又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們攝入了太多抗生素,直接改變了「培養皿」中的微生物組合,又會發生什麼?

這些答案我們都可以想到,而如果僅僅羅列這些科研進展,可能我也不會給這本書這麼好的評價。

當這些內容被放在進化的視角去看的時候,我在反思我之前所理解的進化,是不是出了什麼偏差。

著名的《人類簡史》提出了所謂「生理進化」和「文明進化」的概念,當然,這個概念可能不是他提出來的,但確實是他普及的,這個理論也是對的,畢竟人類文明,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這些年裡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肉體固然進化得慢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來進化啊,手機現在不就快成了我們的器官了麼?

但是進化這事,真的只是我們一個個體的事情麼?

看看微生物的作用,看看微生物被幹擾之後的產生的影響,進化真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麼?

書中有個日本人的例子,人體是消化不了海苔的(對,也可以稱之為紫菜,反正是一個東西),但是日本人可以,他們常年吃海苔,然後「培養皿」中的一個細菌與海洋中可以消化海苔的微生物發生了基因交換,進而自己也可以消化海苔了,然後這種微生物代代傳承,哪怕是沒有吃過一口海苔的新生兒甚至腸胃中也有這種細菌。

在表象看來,一場進化就此發生,但是人體本身的基因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是我們體內的微生物。

那麼,我到底是我自己嗎?

還是如同這本書名語焉不詳的作品一樣《我包羅萬象》呢?

封皮裡面居然也加了東西

萬象之美,恐怕只有翻開這本書才能體會,在這個萬象面前,曾經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那些小菌菌,只是這萬象中的一角而已。

相關焦點

  • 不同視角「自由切換」!你想怎麼看?由我做主!
    就從下面這張圖吧——這張圖放出來,估計不少同學都會笑其實我也能理解,畢竟有了解過哪怕一點點透視知識的,想必都不會陌生這張圖裡有一個很多同學都知道的道理,即:即便是同一個物體,由於有了不一樣的觀察角度,它的樣子也是大不一樣的。那麼,這個跟我們所說的視角,有什麼關係?關係很大!
  • 人體微生物組~1~我是誰?
    當然,拿來蹭熱點還是間接證據。人體微生物組,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是說它是前沿科技是名副其實的,是有直接證據的。它有多前沿呢?2007年是一個裡程碑,到今年,2020年,這才過去13年。2007年出了什麼大事呢?美國宣布啟動「人類微生物組計劃」。這說明,人體微生物組,被科學共同體正式接納認可了。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又去電影院二刷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再次熱淚盈眶。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劇情視角剛開始看海報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扶貧與航空航天的故事。兩個少年在某鄉村老人的帶領下迷途知返,最終腳踏實地脫離貧困,努力學習回報家鄉,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我以為故事的發展,然而看完整個故事以後,我發現是我想多了。這個故事的方向發展有些偏了。
  • 共8本700字萬字仙俠小說,看完後長嘯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贊
    01、我真不是仙二代,作者:明月地上霜安不浪是一個頂級仙二代,但他並不快樂。一日,一個容貌絕美的少女走到他的面前,拿出一紙婚書:「安不浪,我要退婚!」  安不浪勃然大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  「嗚嗚嗚……別人都說我配不上你……」少女突然淚流滿面,「是,我僅僅是個十大聖宗的宗主之女,僅有一條聖品寒靈根的卑微少女而已,連神女榜榜首都不是的渣渣,我高攀不上你,但我還不能悔婚嗎?!」  說罷,少女將婚書撕裂,暴風雨哭泣,掩面飛走。  安不浪一臉懵逼地站在原地。  我這該死的仙二代!!
  • 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淺談用動物視角批判當下社會
    今天,我就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從「動物視角下的社會諷刺和批判」的角度來對莫言和夏目漱石的諷刺和批判的手法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兩部作品和兩位文學大家的風格。面對種種勸誘,「藍臉」不看不聽,依然固然地堅持著單幹。而此時的「西門牛」仍然充當著「藍臉」的代名詞,與主人「藍臉」的性格相映成趣,前後呼應。這就是莫言以動物視角對純美人性的褒揚和對醜惡人性的批判。
  • 罐頭:我受夠了,說我垃圾的都進來看看
    原創 超驚訝的 丁香生活研究所——媽,我想吃黃桃罐頭。——我看你像黃桃罐頭。罐頭裡用的都是爛水果,不新鮮,沒營養。——媽,我想吃紅燒肉罐頭,老香了。——我看你像紅燒肉罐頭。罐頭保質期那麼長,不知道裡面加了多少防腐劑,吃了肯定對身體不好。
  • 千古迷思——我是誰,換過頭的我還是我嗎?
    但是突然襲來的困意擾亂了我的思路。晃晃頭,用雙手拍拍臉,清醒了一下。可是那個好句子怎麼也想不起來是什麼了。到底是誰的困意擾亂了誰的思緒,又是誰想將那美妙的靈感延續。答案都是「我」,那「我」又是誰?航行到最後,所有零件都換過的大船還是原來的大船嗎?這就是著名的特修斯之舟悖論。我們人類的身體也是一個複雜的循環系統。人是由細胞組成的,而細胞更新周期為一百到二百天,大約每過六、七年我們全身的細胞都會更換成新細胞。
  • 我在B站看豪宅
    這幾個星期,院辦養成了一個睡覺前看豪宅視頻的習慣——當一個月前的某天晚上我發現這麼看睡著了之後,第二天醒來整個人的精神特別好之後,我就再也離不開豪宅視頻。周星馳在我眼裡就是豪宅代言人直到現代化豪宅的鑑賞視頻流行開來,我才意識到豪宅的魅力...且觸不可及,以下是院辦的窮人視角帶大家一起了解的豪宅世界
  • 愛奇藝自製綜藝《我和我的祖國》定檔8.31 以青年獨特視角記錄中國...
    由愛奇藝自製、中國首檔新青年愛國紀實觀察節目《我和我的祖國》今日發布宣傳片並宣布定檔,將於8月31日起在愛奇藝全網獨播,每周六晚8點更新。該節目以新時代年輕人的全新視角、多樣化的方式、積極向上的全新語態形象地展現出中國多年來的巨大發展、變化與成就。
  • 帶上頭盔,隨我一起遨遊太空!
    貢獻者:Eduardo Munoz /國家地理紐約——俯視數百英裡以下巨大的地球輪廓,我可以看到白色雲層覆蓋了整個藍色海洋。這可能是我離外太空最近的地方,但我還沒有離開曼哈頓中城。我用一種特殊的「太空」頭盔凝視著我們遙遠的世界,重新創造了在地球上空徘徊的眩暈感。
  • 《我的世界》MC主播為何關閉視角搖晃功能?四個隱藏很深的秘密!
    《我的世界》MC主播為何關閉視角搖晃功能?四個隱藏很深的秘密!《我的世界》隱藏很深的四個秘密,伺服器碎片化太嚴重有何影響?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雖然玩家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探險和創造,但是有一些秘密不容易被發現,很多遊戲玩家可能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 這雙鞋,我看了兩年...還是看不出什麼顏色,你來幫我看下!
    灰綠還是粉白:這鞋到底是啥顏色?姑娘們,我一小姐妹剛剛給我發來這張照片,問我鞋子是什麼顏色的。我感覺是淺粉和白色的,她堅持說是淺藍和灰色的。姑娘們,你們看是什麼顏色呢?拜託一定要告訴我是粉白的!先來個投票
  • 「源於宇宙,歸於塵埃」,我只是自然藝術的載體!
    因為那時我還未形成自我體系,直到我做了寧波幫……」 - 2 - 「寧波幫」雕塑——雕塑是什麼? 張聰憑藉「海王星」一夜走紅,美國爭著搶著讓張聰創造更多的作品,甚至還許以張聰留在美國的豐渥條件,不過張聰都一一拒絕了,他始終認為:藝術的最高殿堂只有在東方才可進入。
  • 金基德去世:那些憎惡我的人,在我死後會以另一種態度看我的電影
    「那些憎惡我的、否定我的人,在我死後,會以另一種態度爭先恐後地看我的電影。我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太自大傲慢了,不過這應該不是什麼丟臉的事。」12月11日,據朝鮮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一家醫院逝世,還差十天滿60歲。
  • 萬象息屏怎麼設置?萬象息屏設置教程
    設置開啟小 米萬象息屏後,就能讓自己的屏幕擁有非常好看的息屏效果了。很多小夥伴對於小 米萬象息屏怎麼設置還不太清楚,不要著急,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萬象息屏設置教程,希望能幫助到你。 1、先打開手機設置,在【設置】中,我們看到我的系統是MIUI11。
  • 再看《我和我的祖國》:洞見主旋律電影創作新思路
    《我和我的祖國》作為一部典型的主旋律電影,卻打破了以往同類型題材無人問津的局面,成為領跑國慶檔的一大熱門,這讓我們在看見主旋律電影美好前景的同時,也不禁思考其創作上的進步和創新。《我和我的祖國》在創作上的別出心裁。
  • 這還是我認識的星巴克嗎?
    媒體報導鋪天蓋地,我就不多贅述了。然鵝,後知後覺的我,第一次喝到星巴克臻選咖啡,竟是今年4月在深圳。去深圳灣萬象MIX給朋友新店捧場,飯畢尋咖啡消食,看到 %Arabica 在排隊,扭頭去了星巴克。碰巧,這是一家臻選門店。裝修比普通星巴克」高級「,衝煮器具也有好多選擇,一排五彩咖啡豆罐更是搶眼,定睛一看竟是單一產地精品豆。
  • 姬安寧:我是誰?我從哪來來?我又到哪來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也都有自己的回答。任何人的前身都是一個受精卵,而受精卵又來自哪裡呢?再往前倒,我們是動物,再往前倒,我們這些動物和植物交匯了,再往前倒,我們是微生物,最後我們回到了30億年前,此時,第一個細菌正在大海裡形成。這就回溯到生命的起點了,這就是最初那一個DNA!DNA是誰造的?
  • 那些我看了再看的老動漫
    ,最終我還是給了魯魯修,因為我喜歡聰明的CG多於傻乎乎的彌月莎,好了,這只是開個玩笑,講回正題,為什麼給了他二番,是因為魯魯修最後為了大義而犧牲,而夜神月最後給個人的欲望恐懼吞噬,死得比較唏噓。三番 死亡筆記當年對小學生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小,不然也不會被禁,拋開社會主義三觀,這不僅是一部燒腦的動漫,還體現了一大部分人的心理,無論是動漫裡面還是現實都有一大批基拉的擁護者,這指的可不是對動漫作品本身的喜愛,而是指跳過法律
  • 如果我不在了 把我的眼睛借給別人看世界
    他不僅業務能力強,曾獲杭州市十佳的哥之星,還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平安志願者、杭州市見義勇為勇士、全國計程車行業見義勇為標兵…… 三年前,他從守了二十餘年的計程車司機崗位上退下不久,被診斷出了惡性黑色素腫瘤。今年6月,腫瘤侵蝕全身多處,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在病床上,他向妻子滕彩霞交代:「我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把身上能用的部位都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