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比賽後,都有家長朋友們問我們:為什麼別人的孩子下得那麼好,我的孩子就不行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總結如下:
首先,學習西洋棋的益處,我們都已熟知,但是學習西洋棋的目的卻各有不同:
其次,針對以上幾種目的,學棋的方式也不同:
1. 天天上課練習的,多數是要成為職業的孩子,要成為職業棋手不這樣練是不行的。
2. 一周三次課以上(多為日常班),這樣的孩子進步是最快的,能很快達到高水平。
3. 一周二次課,回家又刻苦練習的,這樣的孩子進步也很快,能迅速達到一定的水平。
4. 一周二次課,回家沒有練棋的孩子,進步較快,但要達到高水平,時間也很漫長。
5. 一周一次課,回家多練的孩子,進步稍快一些,但不能達到高水平。
6. 一周一次課,回家不練不摸棋。這樣的孩子進步最慢,結果自不必說。
7、多參加比賽,特別是有機會參加全國錦標賽或省錦標賽,沒有經過大賽的歷練,缺乏比賽經驗,也很能到達頂尖水平。
實際上在孩子學棋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家長、孩子三方面共同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而孩子們由於悟性、理解等方面的差異,同樣學棋一段時間後,棋力也會有高有低。
所以,家長們在進行比較的時候,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首先要看看孩子學棋的目的;其次再看看孩子為此付出了多少。同樣的學棋時間,一周一次課,回去又不練習的孩子,要趕上一周二次課,甚至課更多,回家後又多加練習的孩子,恐怕就很難做到。做任何事都是天道酬勤!
根據全國各地的經驗,我們建議想要成績的孩子要多上課、多練習,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學棋練棋,水平很難得到快速提高。
另外,缺課也是限制孩子進步的一個原因,特別是剛開始學棋的孩子,缺課多了,很難趕上,等於重頭再來。
還有的家長只想上小課,不上大課,這也是不正確的。大課是一種氣氛,在這個環境裡合作、交流、討論以及與不同風格對手較量,有利於發現問題,有利於學生自己不斷犯錯和糾錯。小課有利於老師全面指點學生。所以,最好是大小課兼顧。據了解,在省錦標賽獲得冠軍的棋手一般學棋的時間為每周5至7次,而且大多是大小課均上,在全國錦標賽獲得冠軍的一般每周的學棋時間多達32個小時,而且在經濟上投入相當大。
最後,選擇一家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和名師也是至關重要,現在社會上有些業餘棋手在家裡隨便教,以個人名義進行招生,選擇到這樣的地方學棋,沒有氛圍,自然也影響了孩子的進步。
祝願家長朋友們,看了以上的說明,能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如何學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